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04800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67970.2

申请日:

2011.05.24

公开号:

CN202090335U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5/24申请日:20110524授权公告日:20111228终止日期:20120524|||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24; E02D3/10

主分类号:

E02D5/24

申请人:

南昌航空大学

发明人:

雷金波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南大道69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代理人:

刘凌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管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软土地基中设置双向对穿孔管桩,特别是在施工期,由于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土中水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内。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水也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孔内。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双向对穿孔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双向对穿孔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它包括管桩、Y向对穿孔、X向对穿孔,其特征是管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管桩施工时,特别是锤击沉桩方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将PTC型管桩用于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目的是控制地基沉降及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管桩自身承载力不是主要问题。地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其沉降,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若是在路堤、坝堤、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形成双向对穿孔管桩,充分利用管桩空腔的聚水作用,每延米设置2组双向对穿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管桩、Y向对穿孔、X向对穿孔,其特征是管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软土地基中设置双向对穿孔管桩,特别是在施工期,由于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土中水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内。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水也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孔内。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双向对穿孔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双向对穿孔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切面图。
在图中,1、管桩 2、Y向对穿孔 3、X向对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管桩1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2和X向对穿孔3,同一组Y向对穿孔2和X向对穿孔3在同一平面上。双向对穿孔管桩只需在工厂采用专门的管桩钢模按要求生产,方法同现有管桩生产工艺,现场施工采用静力压桩法沉桩,其他工序同现有管桩施工工艺,考虑到其应力集中问题,该结构施工时不得采用振动沉桩和锤击沉桩方式。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90335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8CN202090335U*CN202090335U*(21)申请号 201120167970.2(22)申请日 2011.05.24E02D 5/24(2006.01)E02D 3/10(2006.01)(73)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南大道696号(72)发明人雷金波(74)专利代理机构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代理人刘凌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57) 摘要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管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

2、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软土地基中设置双向对穿孔管桩,特别是在施工期,由于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土中水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内。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水也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孔内。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双向对穿孔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双向对穿孔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CN 202090339 U 1/1页21. 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它包括管桩、Y向对穿孔、X向对穿孔,其特征是管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90335 UCN 202090339 U 1/1页3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背景技术0002 目前已有管桩施工时,特别是锤击沉桩方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将PTC型管桩用于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目的是控制地基沉降及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

4、,管桩自身承载力不是主要问题。地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其沉降,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若是在路堤、坝堤、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向对穿孔管桩,形成双向对穿孔管桩,充分利用管桩空腔的聚水作用,每延米设置2组双向对穿孔。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管桩、Y向对穿孔、X向对穿孔,其特征是管。

5、桩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同一组Y向对穿孔和X向对穿孔在同一平面上。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软土地基中设置双向对穿孔管桩,特别是在施工期,由于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土中水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内。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水也可以迅速进入管桩孔内。若是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双向对穿孔流入管桩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水又会渗入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双向对穿孔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双向对穿孔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附图说明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切面图。0007 在图中,1、管桩 2、Y向对穿孔 3、X向对穿孔。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管桩1壁上开有若干组Y向对穿孔2和X向对穿孔3,同一组Y向对穿孔2和X向对穿孔3在同一平面上。双向对穿孔管桩只需在工厂采用专门的管桩钢模按要求生产,方法同现有管桩生产工艺,现场施工采用静力压桩法沉桩,其他工序同现有管桩施工工艺,考虑到其应力集中问题,该结构施工时不得采用振动沉桩和锤击沉桩方式。说 明 书CN 202090335 UCN 202090339 U 1/1页4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9033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