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04755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80195.4

申请日:

2011.05.31

公开号:

CN202176001U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28申请日:20110531授权公告日:20120328终止日期:20120531|||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 E03C1/298

主分类号:

E03C1/28

申请人:

禹基湘

发明人:

禹基湘; 韩勇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创意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框架,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在挡板的作用下,可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1)和框架(2),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所述底板(11)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连接,所述左侧板(14)分别与前侧板(12)和后侧板(13)连接,所述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孔(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22)设置有第一凸缘(41)。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23)设置有第二凸缘(42)。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21)。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瘫痪病人和手术后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人的排泄物,一是采用人工处理,但常常由于不能及时处理产生异味,并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还有很多人使用尿布、或在床上打洞等方式为病人清理排泄物。
在现有技术中,病人所使用的排泄装置中的排泄物是利用真空直接吸入到污水桶,污水桶的气味会直接通过污水管道到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容易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自卑心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可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和框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依次首尾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与左侧板连接,第二横梁与前侧板连接,第三横梁与后侧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横截面呈“L”形。
其中,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有第一凸缘。
其中,所述第三横梁设置有第二凸缘。
其中,所述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上。
其中,所述挡板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和框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在挡板的作用下,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1—外壳       2—框架        3—挡板      5—通孔   
11—底板      12—前侧板     13—后侧板   14—左侧板
21—第一横梁  22—第二横梁   23—第三横梁 24—第四横梁
41—第一凸缘  42—第二凸缘 。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1和框架2,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所述底板11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连接,所述左侧板14分别与前侧板12和后侧板13连接,所述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孔5。在本实用新型中,防臭防逆流装置的外壳1由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以及框架2组成,该防臭防逆流装置设置在污物储存箱内,通过排泄管与便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底板11的三个端面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的边缘连接,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一个框架2,该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保证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在工作时不摇晃,安装牢固;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上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孔5,在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工作时,气流和排泄物通过排泄管冲击挡板3,将挡板3推开,方便气流和排泄物通过,气流和排泄物打在底板11上改变流向,流入污物储存箱;在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停止时,挡板3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关闭位置,与通孔5贴紧配合,关闭通孔5,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对病人的健康有益。当然,所述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可采用单向电池阀,根据机器的工作状态让污水管道处于关闭或导通状态。
所述框架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框架2由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组成,所述的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所组成的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保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安装牢固不变形。
所述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可保证框架2与外壳1的稳固连接。
所述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形。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型,使挡板3能在第一横梁21内呈90度自由旋转。
所述第二横梁22设置有第一凸缘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横梁22的靠近第一横梁21的一侧设置有凸缘41,用于阻挡挡板3向上运动,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不会高出框架2所在的平面,使得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并不会污染到与防臭防逆流装置配合的其它装置。
所述第三横梁23设置有第二凸缘4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横梁23的靠近第一横梁21的一侧设置有凸缘42,用于阻挡挡板3向上运动,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不会高出框架2所在的平面,使得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并不会污染到与防臭防逆流装置配合的其它装置。
所述挡板3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2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3与第一横梁21活动连接,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能顺利旋转,方便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当工作停止时,挡板3可在自身重力下自由下落(可见图1所示A向),回到关闭位置,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
所述挡板3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3设置成中部凸起的弧形形状,使得挡板3在工作停止时能与左侧板14更紧密的贴合,更好的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6001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8CN202176001U*CN202176001U*(21)申请号 201120180195.4(22)申请日 2011.05.31E03C 1/28(2006.01)E03C 1/298(2006.01)(73)专利权人禹基湘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创意工业园(72)发明人禹基湘 韩勇(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代理人张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

2、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框架,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在挡板的作用下,可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CN 202175993 U 1/1页21.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1)和框架。

3、(2),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所述底板(11)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连接,所述左侧板(14)分别与前侧板(12)和后侧板(13)连接,所述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

4、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形。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22)设置有第一凸缘(41)。6.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23)设置有第二凸缘(42)。7.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活动设置在第。

5、一横梁(21)。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1/3页3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对于瘫痪病人和手术后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人的排泄物,一是采用人工处理,但常常由于不能及时处理产生异味,并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还有很多人使用尿布、或在床上打洞等方式为病人清理排泄物。0003 在现有技术中,病人所使用的排泄装置中的排泄物是利用真空直接吸入到污水桶,污水桶的气味会直接通过污水管。

6、道到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容易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自卑心理。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可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 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和框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0007。

7、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依次首尾连接。0008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与左侧板连接,第二横梁与前侧板连接,第三横梁与后侧板连接。0009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横截面呈“L”形。0010 其中,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有第一凸缘。0011 其中,所述第三横梁设置有第二凸缘。0012 其中,所述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上。0013 其中,所述挡板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和框架,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连接。

8、,所述左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框架套设在外壳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框架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在挡板的作用下,防止排泄物气味到达患者使用的便器里,在排便通道堵塞或其它情况下,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说 明 书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2/3页4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为图1的剖视图。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1外壳 2框架 3挡板 5通。

9、孔 0021 11底板 12前侧板 13后侧板 14左侧板0022 21第一横梁 22第二横梁 23第三横梁 24第四横梁0023 41第一凸缘 42第二凸缘 。 具体实施方式0024 参见图1至图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002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包括外壳1和框架2,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所述底板11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连接,所述左侧板14分别与前侧板12和后侧板13连接,所述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所述一种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

10、孔5。在本实用新型中,防臭防逆流装置的外壳1由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以及框架2组成,该防臭防逆流装置设置在污物储存箱内,通过排泄管与便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底板11的三个端面分别与前侧板12、后侧板13和左侧板14的边缘连接,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一个框架2,该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保证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在工作时不摇晃,安装牢固;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与框架2铰接连接,所述左侧板14上开设有与挡板3配合的通孔5,在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工作时,气流和排泄物通过排泄管冲击挡板3,将挡板3推开,方便气流和排泄物通过,气流和排泄物打在底板11上改变流向,。

11、流入污物储存箱;在该防臭防逆流装置停止时,挡板3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关闭位置,与通孔5贴紧配合,关闭通孔5,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对病人的健康有益。当然,所述防臭防逆流装置还可采用单向电池阀,根据机器的工作状态让污水管道处于关闭或导通状态。0026 所述框架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框架2由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组成,所述的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依次首尾连接,所组成的框架2套设在外壳1上,保证本实用新。

12、型所述的防臭防逆流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安装牢固不变形。0027 所述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横梁21与左侧板14连接,第二横梁22与前侧板12连接,第三横梁23与后侧板13连接,可保证框架2与外壳1的稳固连接。0028 所述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形。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梁21的横截面呈“L”型,使挡板3能在第一横梁21内呈90度自由旋转。0029 所述第二横梁22设置有第一凸缘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横梁22的靠说 明 书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3/3页5近第。

13、一横梁21的一侧设置有凸缘41,用于阻挡挡板3向上运动,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不会高出框架2所在的平面,使得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并不会污染到与防臭防逆流装置配合的其它装置。0030 所述第三横梁23设置有第二凸缘4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横梁23的靠近第一横梁21的一侧设置有凸缘42,用于阻挡挡板3向上运动,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不会高出框架2所在的平面,使得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并不会污染到与防臭防逆流装置配合的其它装置。0031 所述挡板3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2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3与第一横梁21活动连接,保证挡板3在气流和排泄物的冲击下能顺利旋转,。

14、方便气流和排泄物的顺利通过;当工作停止时,挡板3可在自身重力下自由下落(可见图1所示A向),回到关闭位置,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0032 所述挡板3的中部呈凸起的弧形。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3设置成中部凸起的弧形形状,使得挡板3在工作停止时能与左侧板14更紧密的贴合,更好的阻止排泄物的倒流或气流异味产生。0033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3/4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001 UCN 202175993 U 4/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00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