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04464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65958.0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号:

CN202017512U

公开日:

2011.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F5/02; E21F5/20

主分类号:

E21F5/02

申请人:

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杰; 韩霞; 王伟; 刘养振; 张玉贞; 李志勇

地址: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代理人:

李效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风筒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风筒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储能器,储能器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外的进水管,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外壳上设置进风管,进风管一端连接储能器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的另一端伸到风筒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自身无转动部件,不产生摩擦和电火花,安全可靠,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质量轻,噪声低,安装、移动方便,基本上无需维护;处理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包括风筒、喷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风筒(6)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6)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7),风筒(6)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3)固定储能器(2),储能器(2)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2)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6)外的进水管(5),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1),储能器(2)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8),外壳上设置进风管(4),进风管(4)一端连接储能器(2)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4)的另一端伸到风筒(6)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1)为角度可调式喷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1)为2~4个。

说明书

说明书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用于煤矿井下作业、锚喷作业以及综采工作面等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场所喷雾降尘。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作业、锚喷作业以及综采工作面等产生大量粉尘,不及时降尘会影响安全生产。采用水帘式降尘,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直接喷水式降尘,水雾与粉尘不能充分接触,降尘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解决原有喷雾装置结构复杂、降尘效果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风筒、喷嘴、进水管,风筒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风筒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储能器,储能器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外的进水管,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储能器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外壳上设置进风管,进风管一端连接储能器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的另一端伸到风筒外。本装置以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以高速水射流喷射形成负压,将风筒口附近的煤尘等源源不断地吸入并除掉。
喷嘴为角度可调式喷嘴,便于调整射流方向。
喷嘴为2~4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自身无转动部件,不产生摩擦和电火花,安全可靠,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质量轻,噪声低,安装、移动方便,基本上无需维护;处理风量大小可调,调节方便,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风筒6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6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7,风筒6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3固定储能器2,储能器2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2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6外的进水管5,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1,喷嘴为2个角度可调式喷嘴,储能器2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8,外壳上设置进风管4,进风管4一端连接储能器2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4的另一端伸到风筒6外。

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17512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26CN202017512U*CN202017512U*(21)申请号 201120065958.0(22)申请日 2011.03.15E21F 5/02(2006.01)E21F 5/20(2006.01)(73)专利权人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地址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郭杰 韩霞 王伟 刘养振张玉贞 李志勇(74)专利代理机构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代理人李效宁(54) 实用新型名称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57) 摘要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风筒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

2、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风筒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储能器,储能器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外的进水管,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外壳上设置进风管,进风管一端连接储能器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的另一端伸到风筒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自身无转动部件,不产生摩擦和电火花,安全可靠,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质量轻,噪声低,安装、移动方便,基本上无需维护;处理风量大小可调,调节方便,使用简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

3、页 附图 1 页CN 202017513 U 1/1页21.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包括风筒、喷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风筒(6)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6)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7),风筒(6)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3)固定储能器(2),储能器(2)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2)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6)外的进水管(5),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1),储能器(2)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8),外壳上设置进风管(4),进风管(4)一端连接储能器(2)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4)的另一端伸到风筒(6)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

4、,其特征在于:喷嘴(1)为角度可调式喷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1)为24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17512 UCN 202017513 U 1/1页3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装置,用于煤矿井下作业、锚喷作业以及综采工作面等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场所喷雾降尘。背景技术0002 煤矿井下作业、锚喷作业以及综采工作面等产生大量粉尘,不及时降尘会影响安全生产。采用水帘式降尘,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直接喷水式降尘,水雾与粉尘不能充分接触,降尘效果差。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风水喷雾。

5、装置,解决原有喷雾装置结构复杂、降尘效果差的缺陷。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风筒、喷嘴、进水管,风筒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风筒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储能器,储能器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外的进水管,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储能器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外壳上设置进风管,进风管一端连接储能器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的另一端伸到风筒外。本装置以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以高速水射流喷射形成负压,将风筒口附近的煤尘等源源不断地吸入并除掉。0005 喷嘴为角度可调式喷嘴,便于调整射流。

6、方向。0006 喷嘴为24个。0007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水为动力,也可风水联动,自身无转动部件,不产生摩擦和电火花,安全可靠,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质量轻,噪声低,安装、移动方便,基本上无需维护;处理风量大小可调,调节方便,使用简单。附图说明0008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 参照附图,风筒6为前后端开口的筒体,风筒6的后端连接喇叭口式的风筒口7,风筒6内腔后部通过支撑架3固定储能器2,储能器2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储能器2的内胆连接伸到风筒6外的进水管5,内胆的前端连接处于外壳前方的喷嘴1,喷嘴为2个角度可调式喷嘴,储能器2的外壳后部通过锥形体封堵,外壳前端面设置若干出风孔8,外壳上设置进风管4,进风管4一端连接储能器2的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腔,进风管4的另一端伸到风筒6外。说 明 书CN 202017512 UCN 202017513 U 1/1页4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751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