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834262.8
2014.12.29
CN104534882A
2015.04.2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D 3/12申请日:20141229|||公开
F27D3/12
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陆卫平; 贾方
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古里镇金华路777号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张俊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包括本体和进出料机构,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进料孔,与进料孔对应位置设置进出料机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横向运动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和载物台,所述横向运动机构控制载物台横向运动,所述纵向运动结构控制载物台纵向运动以进出进料孔。本智能化加热炉热能损失小,炉温变化均匀,能获得良好的加热效果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进出料机构(2),所述 本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进料孔(3),与进料孔(3)对应位置设置进出料机构(2),所述进出 料机构(2)包括横向运动机构(4)、纵向运动机构(5)和载物台(6),所述横向运动机构(4)控 制载物台(6)横向运动,所述纵向运动机构(5)控制载物台(6)纵向运动以进出进料孔(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运动机 构(4)包括横向固定座(41)和活动座(42),所述活动座(42)沿横向固定座(41)来回移动,所 述纵向运动机构(5)与活动座(42)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运动机 构(5)包括纵向固定支架(51)和活动支架(52),所述纵向固定支架(51)与活动座(42)固定连 接,所述活动支架(52)沿纵向固定支架(51)来回移动,所述载物台(6)与活动支架(52)固定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运动机 构(4)包括横向气缸(43),所述横向气缸(43)的缸体(43a)与横向固定座(41)固定连接,横向 气缸(43)的活塞杆(43b)与活动座(42)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运动机 构(5)包括纵向气缸(53),所述纵向气缸(53)的缸体(53a)与纵向固定支架(51)固定连接,纵 向气缸(53)的活塞杆(53b)与活动支架(52)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3)数 量为6~8个。
说明书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模具加热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 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玻璃模具企业普遍采用的用于等离子焊接加热炉,完全采用人工方式送 料和取料,操作程序是:打开炉门,用长柄钳子或铲子将工件送入炉膛内,关上炉门将 工件加热至设定温度,打开炉门取出工件,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这种加热炉的设计 是将炉门设置在加热炉的一个侧面,以方便工人操作。但是这种加热炉具有明显的缺点, 主要体现在:侧面设置的炉门在开关炉门时导致大量热量损失,使得炉内温度变化大。 人工操作工件进出加热炉,加热时间不易控制,加之炉内温度变化大,实际加热温度就 难以控制,因此影响后续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解决 进出模具时开关炉门造成的炉内温度变化大以及加热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包括本体和进出料机构, 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进料孔,与进料孔对应位置设置进出料机构,所述进出料机构 包括横向运动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和载物台,所述横向运动机构控制载物台横向运动, 所述纵向运动机构控制载物台纵向运动以进出进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运动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沿横向固定座 来回移动,所述纵向运动机构与活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纵向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所述纵向固定支架与 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沿纵向固定支架来回移动,所述载物台与活动支架固定 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运动机构包括横向气缸,所述横向气缸的缸体与横向固定座固定 连接,横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纵向气缸,所述纵向气缸的缸体与纵向固定支架固 定连接,纵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孔数量为6~8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加热炉底部开设常开的进料孔,避 免了频繁开关炉门对炉内温度造成影响,容易控制加热炉温度,以获得良好的加热效果。 同时底部开设进料孔配合载物台的运动,在加热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炉内热量通过 进料孔散失,进料孔的总体面积必定小于现有技术中侧壁开门方式的炉门面积,加之以 开设于加热炉底部,因此即使在进料孔为全开状态下其形成的热量损失也要小于现有技 术,所以本技术方案的热能损失小,也就是能源利用率高。与进料孔相配合的进出料机 构可通过载物台直接向炉内输送待加工工件,避免从加热炉底部难以进行人工取放工件 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进出料机构也更为容易得控制工件在炉内加热时间, 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加图1及图2,本实施例涉及的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包括本体1和进出料 机构2,加热炉本体1主要构造与现有技术加热炉类似,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长方腔体, 本体的四壁设置加热组件11,外壁则铺设多层保温层12。在本体1的底部设有八个进 料孔3,进料孔3的个数设计是与生产量相匹配,一般是6~8个。与每个进料孔3对应 位置设置进出料机构2,即本实施例中包含8个进出料机构2。 进出料机构2包括横向运动机构4、纵向运动机构5和载物台6。横向运动机构4 由横向固定座41、活动座42和横向气缸43构成。横向固定座4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 成为活动座42的导轨,横向气缸43的缸体43a与横向固定座41固定连接,横向气缸 43的活塞杆43b与活动座42固定连接,活动座42在横向气缸43的活塞杆43b来回运 动下沿横向固定座41来回移动。 纵向运动机构5则由纵向固定支架51、活动支架52和纵向气缸53构成。纵向固定 支架51与横向运动机构4的活动座42固定连接,纵向气缸53的缸体53a与纵向固定 支架51固定连接,纵向气缸53的活塞杆53b与活动支架52固定连接,活动支架52在 纵向气缸53的活塞杆53b来回运动下沿纵向固定支架51来回移动。 载物台6与活动支架52固定连接,因此在横向运动机构4的活动座42沿横向固定 座41来回移动时,使得整个纵向运动机构5以及载物台6一同沿横向固定座41来回移 动。其作用是使载物台6在一个便于放置工件的工作位置移动到加热炉底的进料孔3的 正下方。而后活动支架52带动载物台6沿纵向固定支架51来回移动,使载物台6垂直 通过进料孔3,而进出加热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部控制器来控制横向气缸43以及 纵向气缸53的工作时间即可实现工件的自动加热,并且加热时间可以得到精确控制, 配合加热炉炉温的控制,工件加热效果一致性好,后续加工质量得以提高。
《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金属工件加热炉,包括本体和进出料机构,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进料孔,与进料孔对应位置设置进出料机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横向运动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和载物台,所述横向运动机构控制载物台横向运动,所述纵向运动结构控制载物台纵向运动以进出进料孔。本智能化加热炉热能损失小,炉温变化均匀,能获得良好的加热效果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