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53090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8.31CN201953090U*CN201953090U*(21)申请号 201020639901.2(22)申请日 2010.11.26E04H 1/02(2006.01)E04H 1/04(2006.01)E04B 1/343(2006.01)E04B 2/74(2006.01)E04B 2/76(2006.01)E04B 1/76(2006.01)E04B 7/02(2006.01)E04D 13/16(2006.01)E04F 15/02(2006.01)(73)专利权人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地址 2。
2、25102 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马桥段东侧(72)发明人杨保同 刘栋 匡加荣 周金祥(74)专利代理机构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代理人孙忠明(54) 实用新型名称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57) 摘要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包括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外墙结构包括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内壁板以及外墙保温层,该外墙保温层中设有立柱和轻钢龙骨,外顶板结构包括外顶板、顶梁、内顶板以及顶部保温层,外顶板与顶部保温层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空气隔热层,地板结构包括由底部横梁和底部纵梁构成底部框架,该底部框架上设有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或增强纤维水泥板,其上安装有地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
3、合理,既继承了原有干货集装箱的箱体结构,保证了房屋强度符合CSC规范要求中抗风、节能、防火、保温、环保等要求,又保证了结构美观及舒适性要求,同时所有保温、装饰构件均采用预制结构,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8 页CN 201953095 U 1/1页21.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包括彼此连接成箱体形状的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墙结构包括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内壁板(14)以及设置在该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
4、)和内壁板(14)之间的外墙保温层(29),该外墙保温层(29)中设有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所述外顶板结构包括外顶板(6)、用于支撑该外顶板(6)的顶梁(7)、内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外顶板(6)和内顶板之间的顶部保温层(9),所述外顶板(6)倾斜设置,所述顶梁(7)的支撑面具有与所述外顶板(6)一致的斜度,所述外顶板(6)与顶部保温层(9)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空气隔热层,所述地板结构包括由底部横梁(24)和底部纵梁(25)构成底部框架,该底部框架上设有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3)或增强纤维水泥板(30),该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3)或增强纤维水泥板(30)的表面安装有地板(21)。2.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顶部保温层(9)和外墙保温层(29)为岩棉或玻璃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内壁板(14)和内顶板为纤维水泥板或石膏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内顶板的下表面贴有隔热铝膜(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地板(21)为PVC地板、木地板或地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外部安装有走廊阳篷(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所述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泡沫铝膜(17)、。
6、外墙钢板 (19)、所述外墙保温层(29)、所述立柱(20)、所述轻钢龙骨(13)以及所述内壁板(14),其中所述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设置在所述外墙保温层(29)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所述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第一层隔热铝膜(11)、所述立柱(20)、所述外墙保温层(29)、所述轻钢龙骨(13)、第二层隔热铝膜(11)和所述内壁板14,其中所述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设置在所述外墙保温层(29)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按照上下层设置,从而形成双层组合单元的模块化居住房屋,。
7、其中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倾斜的外顶板(6)的一端部设置有支撑角件(28),以使得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顶部形成水平面,以铺设上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一侧设置有外部楼梯(26),并且在上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之间设置有外部走廊(27),该外部走廊(27)通过立柱支撑在地基(5)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特征是,上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上安装有走廊阳篷(4)。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1/5页3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活动房,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模块。
8、化居住房屋。 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集装箱式活动房一般采用普通干货箱的外壳结构,内部采用金属保温夹芯板铺装。这种活动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其外观线条僵化,不具有居住环境的美学效果,同时其内部的金属夹芯板结构在居住舒适性、隔声、美观、节能和防火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不能满足国际上通行的建筑规范和居住标准。 0003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适宜居住、便于运输、并具有一定的节能、防火、抗风性能的模块化居住房屋。 实用新型内容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该模块化居住房屋适宜居住、便于运输,并具有一定的节能、防火和抗风性能,同时。
9、具有可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特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包括彼此连接成箱体形状的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其中,所述外墙结构包括波浪形防腐金属板、内壁板以及设置在该波浪形防腐金属板和内壁板之间的外墙保温层,该外墙保温层中设有立柱和轻钢龙骨,所述外顶板结构包括外顶板、用于支撑该外顶板的顶梁、内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外顶板和内顶板之间的顶部保温层,所述外顶板倾斜设置,所述顶梁的支撑面具有与所述外顶板一致的斜度,所述外顶板与顶部保温层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空气隔热层,所述地板结构包括由底部横梁和底部纵梁构成底部框架,该底部框架上设 有蒸压轻质加气混凝。
10、土板或增强纤维水泥板,该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或增强纤维水泥板的表面安装有地板。 0006 优选地,所述顶部保温层和外墙保温层为岩棉或玻璃棉。 0007 优选地,所述内壁板和内顶板为纤维水泥板或石膏板。 0008 优选地,所述内顶板的下表面贴有隔热铝膜。 0009 优选地,所述地板为PVC地板、木地板或地砖。 0010 优选地,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外部安装有走廊阳篷。 0011 优选地,所述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可以分别为所述波浪形防腐金属板、泡沫铝膜、外墙钢板、所述外墙保温层、所述立柱、所述轻钢龙骨以及所述内壁板,其中所述立柱和轻钢龙骨设置在所述外墙保温层中。 0012 优选地,所述外墙结构由外到内。
11、可以分别为所述波浪形防腐金属板、第一层隔热铝膜、所述立柱、所述外墙保温层、所述轻钢龙骨、第二层隔热铝膜和所述内壁板,其中所述立柱和轻钢龙骨设置在所述外墙保温层中。 说 明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2/5页40013 优选地,该模块化居住房屋按照上下层设置,从而形成双层组合单元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其中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倾斜的外顶板的一端部设置有支撑角件,以使得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顶部形成水平面,以铺设上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一侧设置有外部楼梯,并且在上下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之间设置有外部走廊,该外部走廊通过立柱支撑在地基上。 0。
12、014 优选地,上层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上安装有走廊阳篷。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结构科学合理,是一种安全健康的新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既继承了原有干货集装箱的箱体结构,保证集装箱化房屋强度符合CSC规范要求和国际相关建筑规范中抗风、抗震、结构安全、节能、防火、保温、环保等要求,又保证了内外结构美观及舒适性要求,同时所有保温、装饰构件均采用预制结构,适应了工业化装修和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 要求。本实用新型包含单一房屋单元和双层组合单元。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均通过预制件进行安装,在需要转移时可以拆卸,待将各个预制件运输到新的地点后,又可以重新组装成房屋以供居住,从而适应。
13、了可移动的灵活机动的应用要求。 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正视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侧视图; 0018 图3是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A-A剖面图; 0019 图4是图3所示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的B-B剖面图; 0020 图5是图3所示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壁板截面放大图C;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地板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单元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正视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单元的可移动的模块。
14、化居住房屋的侧视图; 0024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板结构方案的放大图; 002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地板结构方案的示意图。 0026 图中:1顶部围板;2波浪形防腐金属板;3顶部通风孔;4走廊阳蓬;5地基;6外顶板;7顶梁;8钢丝;9顶部保温层;10金属网;11隔热铝膜;12龙骨固定夹;13轻钢龙骨;14内壁板;15电线管;16硅胶;17泡沫铝膜;18自攻螺钉;19外墙钢板;20立柱;21地板;22地板螺钉;23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4底部横梁;25底部纵梁;26外部楼梯;27外部走廊;28支撑角件;29外墙保温层;30纤维水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以下。
15、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包括彼此连接成箱体形状的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其中,所述外墙结构包括 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内壁板14以及设置在该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和内壁板14之间的外墙保温层29,该外墙保温层29中设有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所述外顶板结构包括外顶板6、用于支撑该外顶板6的顶梁7、内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外顶板6和内顶板之间的顶部保温层9,所述外顶板6倾斜说 明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3/5页5设置,所述顶梁7的支撑面具有与所述外顶板6一致的斜度,所述外顶板6与顶部。
16、保温层9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空气隔热层,所述地板结构包括由底部横梁24和底部纵梁25构成底部框架,该底部框架上设有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3或增强纤维水泥板30,该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3或增强纤维水泥板30的表面安装有地板21。 0029 在上述模块化房屋的结构上,公知地,内墙表面喷涂环保乳胶漆,内部可设单独的卫生淋浴设施和床、办公桌椅及家电设备。箱体房屋外部设置了外保温结构,其连同内保温层有效保证了房体的节能效果。此外,房体外部还可以安装有走廊阳篷4,该走廊阳篷4运输时可打包进箱体形状的房屋内。 0030 优选地,所述顶部保温层9和外墙保温层29可为岩棉或玻璃棉。所述内壁板14和内顶板可以为纤。
17、维水泥板或石膏板。所述内顶板的下表面可以贴有隔热铝膜11。所述地板21可以是PVC地板、木地板或地砖。 0031 此外,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外墙结构具有两种更加细化优选的结构,具体如下:第一种细化优选结构参见图5,在所述外墙保温层29和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之间还设有泡沫铝膜17、外墙钢板19,也就是说,该方式的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泡沫铝膜17、外墙钢板19、外墙保温层29、立柱20、轻钢龙骨13以及内壁板14,其中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设置在外墙保温层29中。此外,第二种细化优选结构参见图9,在所述外墙保温层29和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之间以及外墙保温层29和内壁板之间分别。
18、设置有一层隔热铝膜11,也就是说,该方式的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第一层隔热铝膜11、立柱20、外墙保温层29、轻钢龙骨13、第二层隔热铝膜11和内壁板14,立柱20和轻钢龙骨13设置在外墙保温 层29中。 0032 以上描述的模块化居住房屋为单层单元的组合房屋,在此基础上,可以在上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上安装另一层居住房屋,从而形成双层组合单元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具体地,可以在下层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倾斜的外顶板6的一端部(即较低的端部)设置支撑角件28,从而使得下层模块化居住房屋的顶部形成水平面,以便于铺设上层模块化居住房屋。在该双层组合单元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实施方式下,需要在所述模。
19、块化居住房屋的一侧设置外部楼梯26,在楼层之间需要设置外部走廊27,该外部走廊27可以通过立柱支撑在地基5上,并固定到上层的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上。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具有节能、防火、抗风等性能,能够有效地满足居住房屋的国际规范要求。 0034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结构。 0035 实施例1:单层单元的可移动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 0036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包括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该外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以及地板结构相互连接成箱体形状,由此形成的房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称为“集装箱式活动房”。
20、。 0037 如图4所示为外顶板结构,外顶板6是带有一定坡度的斜顶结构,顶梁7用于支撑外顶板6,顶梁7的支撑面与外顶板6具有同样的斜度,以保证外顶板6有足够的强度。外顶板6与顶部保温层9之间形成有空气隔热层,顶部的热量首先通过房屋两端的通风孔3向房屋外排出。钢丝8是防止顶部保温层9在安装或运输过程中的错位;金属网10是保证顶部保温层9固定;保温层9与内顶板(例如纤维水泥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用于布说 明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4/5页6置房屋内的电线管15。在内顶板的下表面贴有一层具有防潮、保温功能的隔热铝膜11。此外,参见图2,所述模块化居住房屋的顶部。
21、两侧可以采用顶部围板1进行封盖,顶 部通风孔3可以形成在该顶部围板1上。 0038 如图5所示为外墙结构,该外墙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具有隔热、保温、阻燃性能的泡沫铝膜17、外墙钢板19、保温层9(例如岩棉、玻璃棉或其它保温层)、立柱20、具有适当强度的轻钢龙骨13以及内壁板14,其中,内壁板14可以是水泥板、石膏板等环保材料,轻轨龙骨13可以通过龙骨固定架12进行适当地固定。此外,参见图5,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可以通过自攻螺钉18进行连接,例如连接到外墙钢板19上,并且在连接位置涂覆硅胶16以进行密封。 0039 如图9所示为外墙结构的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该种外墙结构由外到。
22、内分别为波浪形防腐金属板2、隔热铝膜11、立柱20、外墙保温层29、轻钢龙骨13、隔热铝膜11和内壁板14,该内壁板14如上所述可以是水泥板、石膏板等环保材料。 0040 通过上述外墙结构两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外墙结构采用双层龙骨中空结构,有效保证了隔声效果和结构强度。 0041 图6所示的地板结构为底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结构,根据底部结构承载强度选择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23和底横梁24的大小及数量,如果底部结构较宽可以根据要求适当增加底部纵梁25以提高底部结构强度,地板21可以是PVC地板革、地砖或其他材料。该地板21可以通过地板螺钉22固定到蒸压轻质加。
23、气混凝土板上。 0042 如图10所示为地板结构的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根据底部结构承载强度要求选择增强纤维水泥板30和底部横梁24的大小及数量,如果底部结构较宽则可以根据要求适当增加底部纵梁25以提高底结构强度,地板21可以是PVC地板革或地砖或其他材料,其同样可以通过地板螺钉22固定到增强纤维水泥板30上。 0043 实施例2:双层组合单元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 0044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组合单元集装箱化房屋包括外部楼梯26、外部走廊27,顶部阳篷4和支撑角件28等。 0045 如图8所示模块化居住房屋侧视图,支撑角件28设置在下层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倾斜的外顶板6的低端。
24、,以保证下层模块化居住房屋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便于堆放上层集装箱化房屋;顶部阳篷4带有一定斜坡;楼层之间的外部走廊27用支柱支撑在地基5上,并通过螺栓与上层模块化居住房屋固定连接。 0046 如图1所示外部楼梯结构,外部楼梯26与模块化居住房屋以及地基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楼梯外侧带有扶手以保证行走安全;外部楼梯的进口位于房体的背面。此外,该双层组合单元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的其它结构详见实施例1的介绍。 0047 由上描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结构科学合理,是一种安全健康的新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既继承了原有干货集装箱的箱体结构,保证集装箱化房屋强度符合CSC(即中国标准。
25、化研究院的中标认证中心)规范要求和国际相关建筑规范中抗风、抗震、结构安全、节能、防火、保温、环保等要求,又保证了内外结构美观及舒适性要求,同时所有保温、装饰构件采用预制结构,适应了工业化装修要求。本实用新型包含单一单元和双层组合单元的可移动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居住房屋均通过预制件进行安装,在需要转移时可以拆卸,待将各个预制件运输到新的地点后,又可以重新说 明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5/5页7组装成房屋以供居住,从而适应了可移动的灵活机动的应用要求。 0048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
26、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004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1/8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2/8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53090 UCN 201953095 U 3/8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5309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