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4283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38936.4

申请日:

2014.12.08

公开号:

CN104534497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K 1/00申请日:20141208|||公开

IPC分类号:

F23K1/00; B65G37/00; B65G47/52; B65G15/30; B65G25/08

主分类号:

F23K1/00

申请人:

安徽广德文光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光元

地址:

242200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彭村社区(乌泥桥泉水坝)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代理人:

黄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与制粒机连接的集料箱,在集料箱内设置一带有漏孔的承料板,在承料板的一侧、穿过集料箱设置有气缸带动的推料板,在承料板的下方设置有气槽,在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透气网布形成输送带,在透气网布的下方设置有吹气管道,在透气网布的上方罩设有保护罩,在从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冷却装置连接的料斗。本发明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了一定的降温后再进行输送,使得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结构变得紧密,输送过程中采用了柔软的输送结构以及利用悬浮的设计,减少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制粒机连接的集料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料箱(1)内设置一带有漏孔的承料板(2),在所述承料板(2)的一侧、穿过所述集料箱(1)设置有气缸(3)带动的推料板(4),在所述承料板(2)的下方设置有气槽(9),在所述集料箱(1)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6)和从动轮(7),在所述主动轮(6)和所述从动轮(7)之间设置透气网布(8)形成输送带,在所述透气网布(8)的下方设置有吹气管道(10),在所述透气网布(8)的上方罩设有保护罩(11),在所述从动轮(7)的一端设置有与冷却装置连接的料斗(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罩(11)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层(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斗(13)内设置有阶梯状下料板(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料板(4)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轮(6)与所述集料箱(1)中间的下方设置有渣粉箱(1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颗粒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制作的过程中一般是由原料进行筛分、干燥、分离、成型制粒、冷却,在制粒机完成颗粒制作后需要进行冷却,而制粒机出料的温度在80-90摄氏度左右,因此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但是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温度较高,在运送到冷却机的过程中容易破碎,甚至由于运输中的碰撞使得颗粒损坏变成渣粉,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后的运输装置,该装置能减少生物质颗粒的破损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与制粒机连接的集料箱,在集料箱内设置一带有漏孔的承料板,在承料板的一侧、穿过集料箱设置有气缸带动的推料板,在承料板的下方设置有气槽,在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透气网布形成输送带,在透气网布的下方设置有吹气管道,在透气网布的上方罩设有保护罩,在从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冷却装置连接的料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保护罩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料斗内设置有阶梯状下料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主动轮与集料箱中间的下方设置有渣粉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制粒机制造出的颗粒首先进入集料箱内进行冷却、降温,通过气槽内的风对进入到集料箱内的生物质颗粒进行降温,经过降温后的生物质颗粒在柔软的推料板的推动下慢慢运动进入到由透气网布组成的输送带上进行输送,而集料箱下部的气槽的气体不仅实现对生物质颗粒降温、而且还能生物质颗粒的起到一定的悬浮作用,能减少生物质颗粒与集料箱的接触,改变了原有的输送带的材质,采用了透气网布作为输送的材料,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吹气管道进行吹拂,使得生物质颗粒快速上升,并且上面的硅胶层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透气网布输送的主动轮与集料箱还有一定的缝隙,因此在输送过程中若产生渣粉,则可以通过渣粉箱进行回收处理,最后通过阶梯状的下料板将物料输送到冷却机内进行冷却。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了一定的降温后再进行输送,使得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结构变得紧密,输送过程中采用了柔软的输送结构以及利用悬浮的设计,减少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料箱,2-承料板,3-气缸,4-推料板,5-海绵层,6-主动轮,7-从动轮,8-透气网布,9-气槽,10-吹气管道,11-保护罩,12-硅胶层,13-料斗,14-阶梯状下料板,15-渣粉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制粒机连接的集料箱1,在所述集料箱1内设置一带有漏孔的承料板2,在所述承料板2的下方设置有气槽9,通过制粒机制作好的生物颗粒燃料通过下料管道进入到集料箱1内的承料板2上面,由于承料板2 的下方有通过风机等装置进行吹风的气槽9 ,首先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降温,使得燃料结构更加紧密,避免输送过程中发生散开的现象,并且在集料箱1 的上方还有出气孔,在所述承料板2的一侧、穿过所述集料箱1设置有气缸3带动的推料板4,在所述推料板4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5,经过集料箱1 内进行一定散热冷却后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再通过气缸和推料板4向前推动进行到透气网布支撑的输送带上,推料板4的一侧有海绵层5,避免在推料的过程中对生物质颗粒燃料造成挤压,在所述集料箱1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6和从动轮7,在所述主动轮6和所述从动轮7之间设置透气网布8形成输送带,透气网布的层数多于一层,缠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形成了传动的输送带结构,通过透气网布进行输送,不仅减少了硬质的输送带对生物质颗粒然料的摩擦,而且通过透气网布的气体还能对生物质颗粒燃料吹起,使得一部分避免颗粒燃料之间过分的挤压,减少物料之间的摩擦,在所述透气网布8的下方设置有吹气管道10,在所述透气网布8的上方罩设有保护罩11,在所述保护罩11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层12,为了避免吹起管道10的气流过大吹出颗粒燃料,因此增加了带有硅胶层的保护罩,在所述从动轮7的一端设置有与冷却装置连接的料斗13,在所述料斗13内设置有阶梯状下料板14,缓冲下料到冷却装置中,减少破损,在主动轮和集料箱1之间存在细小的缝隙,在生物质颗粒燃料输送的过程中一些渣粉可能会掉落,因此在所述主动轮6与所述集料箱1中间的下方设置有渣粉箱15,手机渣粉,避免造成污染或浪费。
本发明将制粒机制造出的颗粒首先进入集料箱内进行冷却、降温,通过气槽内的风对进入到集料箱内的生物质颗粒进行降温,经过降温后的生物质颗粒在柔软的推料板的推动下慢慢运动进入到由透气网布组成的输送带上进行输送,而集料箱下部的气槽的气体不仅实现对生物质颗粒降温、而且还能生物质颗粒的起到一定的悬浮作用,能减少生物质颗粒与集料箱的接触,改变了原有的输送带的材质,采用了透气网布作为输送的材料,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吹气管道进行吹拂,使得生物质颗粒快速上升,并且上面的硅胶层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透气网布输送的主动轮与集料箱还有一定的缝隙,因此在输送过程中若产生渣粉,则可以通过渣粉箱进行回收处理,最后通过阶梯状的下料板将物料输送到冷却机内进行冷却。

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生物质颗粒破损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与制粒机连接的集料箱,在集料箱内设置一带有漏孔的承料板,在承料板的一侧、穿过集料箱设置有气缸带动的推料板,在承料板的下方设置有气槽,在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透气网布形成输送带,在透气网布的下方设置有吹气管道,在透气网布的上方罩设有保护罩,在从动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冷却装置连接的料斗。本发明对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