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4183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94366.6

申请日:

2014.10.25

公开号:

CN104530300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F 220/14申请公布日:20150422|||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20/14; C08F220/18; C08L33/12; C08L33/08

主分类号:

C08F220/14

申请人:

重庆市旭星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祖渝

地址:

400900重庆市双桥区经开区双龙东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理备用;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恒温反应;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取出部分烘干待用,部分加水稀释涂膜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合成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可设计性强、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流变性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理备用;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 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
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恒温反应;
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取出部分烘干待用,部分加水稀释涂膜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 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 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2/3引发剂,升温至60~10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恒温反应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丙烯酸乙酯和1/2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在1~1.5h滴加入反应瓶,剩余乙醇在1~1.5h滴加完毕,并补加1/3引发剂,恒温反应2~4h后降温到40~6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1~10L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涂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 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包 装、印刷等领域,未经改性的BOPET膜表面张力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镀 铝层或油墨易脱落的现象无法满足高档包装的要求故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 性,涂覆改性是一种性能稳定易工业化的方法,涂覆树脂是这种方法得以实 施的关键。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非溶剂型水性涂料具有更好的竞争性。用 于水性涂料的树脂主要有水性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 树脂等。其中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具有可设计性强、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流 变性好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合成的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可设计性强、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流变性好的合成方 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 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 理备用;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
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 恒温反应;
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 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取出部分烘干待用,部分加水稀释涂膜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 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2/3引发剂,升温至60~100℃。
进一步,所述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 补加引发剂,恒温反应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丙烯酸乙酯和1/2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在1~1.5h滴加入反应 瓶,剩余乙醇在1~1.5h滴加完毕,并补加1/3引发剂,恒温反应2~4h后 降温到40~60℃。
进一步,所述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 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1~10L的水进行稀释,得 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合成的双向拉伸聚酯薄 膜可设计性强、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流变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 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 理备用;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
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 恒温反应;
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 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取出部分烘干待用,部分加水稀释涂膜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实施例1: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 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 理备用;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2/3引发剂,升温至60℃;将丙烯酸乙 酯和1/2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在1h滴加入反应瓶,剩余乙醇在1h滴加 完毕,并补加1/3引发剂,恒温反应2h后降温到40℃;在剧烈搅拌下滴加 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1L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实施例2: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 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 理备用;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2/3引发剂,升温至80℃;将丙烯酸乙 酯和1/2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在1.2h滴加入反应瓶,剩余乙醇在1.3h 滴加完毕,并补加1/3引发剂,恒温反应3h后降温到50℃;在剧烈搅拌下 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5L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胶。
实施例3: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 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 理备用;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2/3引发剂,升温至100℃;将丙烯酸 乙酯和1/2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在1.5h滴加入反应瓶,剩余乙醇在1.5h 滴加完毕,并补加1/3引发剂,恒温反应4h后降温到60℃;在剧烈搅拌下 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10L的水进行稀释,得到半透明泛蓝光的水溶 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减压蒸馏精制,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用氯仿溶解、过滤,并在甲醇中重结晶,反复处理备用;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N2导入管的四口瓶依次加入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引发剂;将丙烯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通过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瓶,并补加引发剂,恒温反应;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中和反应液,并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