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04277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55273.2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号:

CN104530270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12/08申请日:20141017|||公开

IPC分类号:

C08F12/08; C08F8/32; B01J20/26; B01J20/30

主分类号:

C08F12/08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孟启; 吕科翰; 舒斌斌; 戎志峰; 孙小强

地址:

21316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保护伯胺基、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脱去保护基等3步反应,合成了对铜离子具有高吸附活性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本发明通过对胺化试剂二乙烯三胺中伯胺基的保护,并在其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后再脱去保护基,保证了树脂上每个功能基均含有两个伯胺基,合成的树脂结构规整,性能稳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其结构式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的合成方法,其 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合成N-叔丁氧羰基咪唑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咪唑、10倍质量的二氯甲烷,室温 下搅拌滴加3倍质量的二碳酸二叔丁酯,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到室温, 浓缩溶剂,加入石油醚,放入冰箱冷冻使固体析出大量,抽滤、干燥得N-叔丁 氧羰基咪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的合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2)合成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N-叔丁氧羰基咪唑、1.1倍质量甲苯, 冷却下滴加0.3倍质量的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除去未 反应的咪唑,浓缩反应液,重结晶、干燥得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的合成方法,其特 征在于(3)树脂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干燥氯球,用甲苯溶胀后加入5-10倍质量的 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树脂,用无水乙 醇反复抽提,随后加入盐酸溶液,室温下充分振荡,然后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溶 液,再用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 PS-(β-N-DETA)。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的合成方法,其 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合成N-叔丁氧羰基咪唑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咪唑、10倍质量的二氯甲烷,室温 下搅拌滴加3倍质量的二碳酸二叔丁酯,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到室温, 浓缩溶剂,加入石油醚,放入冰箱冷冻使固体析出大量,抽滤、干燥得N-叔丁 氧羰基咪唑;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N-叔丁氧羰基咪唑、1.1倍质量甲苯, 冷却下滴加0.3倍质量的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除去未 反应的咪唑,浓缩反应液,重结晶、干燥得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
在反应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干燥氯球,用甲苯溶胀后加入5-10倍质量的 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树脂,用无水乙 醇反复抽提,随后加入盐酸溶液,室温下充分振荡,然后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溶 液,再用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 PS-(β-N-DETA)。

说明书

说明书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多乙烯多胺为胺化试剂,合成的多氨基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关于这类树脂,一般选择树脂母体直接与多乙烯多胺反应,得到氨基树脂。
周赟等人用氯乙酰化XAD-4树脂分别与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反应制备了三种氨基螯合树脂,树脂的全交换量分别为5.95mmol/g,5.63mmol/g,8.16mmol/g。熊春华等人将三乙烯四胺直接与PS-Cl反应,得到PS-TETA,功能基含量为2.13mmol/g,对Hg,Cd,Pb等离子有良好的吸附。孙向荣等人制备的PS-TETA树脂功能基含量可达到3.1mmol/g,对Cu2+吸附量可达2.407mmol/g。
本发明将胺化试剂的伯胺保护起来,让树脂与仲胺反应,得到功能基团末端为伯胺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保护伯胺基、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脱去保护基等3步反应,合成了对铜离子具有高吸附活性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其结构式为:

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的合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合成N-叔丁氧羰基咪唑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咪唑、10倍质量的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滴加3倍质量的二碳酸二叔丁酯,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到室温,浓缩溶剂,加入石油醚,放入冰箱冷冻使固体析出大量,抽滤、干燥得N-叔丁氧羰基咪唑。
第二步、合成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
在反应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N-叔丁氧羰基咪唑、1.1倍质量甲苯,冷去下滴加0.3倍质量的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除去未反应的咪唑,浓缩反应液,重结晶、干燥得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
第三步、树脂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干燥氯球,用甲苯溶胀后加入5-10倍质量的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树脂,用无水乙醇反复抽提,随后加入盐酸溶液,室温下充分振荡,然后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溶液,再用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胺化试剂二乙烯三胺中伯胺基的保护,并在其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后再脱去保护基,保证了树脂上每个功能基均含有两个伯胺基,合成的树脂结构规整,性能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N-叔丁氧羰基咪唑合成
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咪唑33g,二氯甲烷330g,室温下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109g,搅拌回流2小时,浓缩溶剂,加入66g石油醚,冷冻、抽滤、干燥得N-叔丁氧羰基咪唑75.6g。
实施例2、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合成
反应瓶中依次加入N-叔丁氧羰基咪唑63g,甲苯70g,冰浴下滴加二乙烯三胺21g, 65℃反应4小时,冷却、抽滤,浓缩反应液,析出的重结晶, 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48.5g。
实施例3、树脂的合成
反应瓶中加入6g干燥氯球,甲苯溶胀后,加入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30g, 70℃反应24小时,树脂用无水乙醇抽提,加HCl 12%盐酸溶液(乙醇/水=1/1)300ml充分振荡,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干燥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实施例4、树脂的合成
反应瓶中加入6g干燥氯球,甲苯溶胀后,加入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39.2g, 70℃反应20小时,树脂用无水乙醇抽提,加HCl 12%盐酸溶液(乙醇/水=1/1)300ml充分振荡,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干燥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实施例5、树脂的合成
反应瓶中加入6g干燥氯球,甲苯溶胀后,加入N,N'-二叔丁氧羰基二乙烯三胺60g, 70℃反应16小时,树脂用无水乙醇抽提,加HCl 12%盐酸溶液(乙醇/水=1/1)300ml充分振荡,分别用大量水、稀碱、水洗涤,至中性且无Cl-流出,干燥得到二乙烯三胺树脂PS-(β-N-DETA)。

 
实施例5、树脂的结构和性能1树脂比表面积39.6m2/g2孔容0.066ml/g3孔径6.71nm4全交换量容量8.60mmol/g5功能基含量2.87 mmol/g6饱和吸附吸附量(Cu2+)2.43mmol/g
实施例6、洗脱再生性能洗脱次数1234洗脱率99.8%99.0%97.0%94.9%

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二乙烯三胺螯合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保护伯胺基、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脱去保护基等3步反应,合成了对铜离子具有高吸附活性的二乙烯三胺树脂PS-(-N-DETA)。本发明通过对胺化试剂二乙烯三胺中伯胺基的保护,并在其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后再脱去保护基,保证了树脂上每个功能基均含有两个伯胺基,合成的树脂结构规整,性能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