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0418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0429.2

申请日:

1993.01.14

公开号:

CN1075043A

公开日:

1993.08.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12.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00; B41J13/08

主分类号:

H04N1/00; B41J13/08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横山实; 剑持敏男; 江积阳亮; 山田昌克; 丰田寿; 寺英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2.01.14 JP 004572/9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杨国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可提供的这种至少具有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传真装置,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小而轻的携式袖珍装置使用,也可以通过加接一个本发明可提供的功能扩展单元构成一台设备,作为固定型传真装置使用。功能扩展单元主要包括:一个用来扩展功能或附加其它功能的功能扩展组件,一个向袖珍传真装置供电的电源组件,一个向袖珍传真装置的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的卷式纸保持盒、一个用作安装座的置放部和一个连接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型传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接上一个具有扩展功能或附加其它功能的功能扩展组件的功能扩展单元使用。
2: 一种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型传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接上一个功能扩展单元使用,所述功能扩展单元包括:一个用来扩展功能或附加其它功能的功能扩展组件,一个用来向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供电的电源组件,以及一个用作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安装座的置放部。
3: 一种按权利要求2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包括: 一个原稿读取组件,在该组件中,一张原稿通过一个开在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的机箱上面板上的第一开口部插入,而从一个开在所述机箱的正面板上的排纸口排出; 一个记录组件,在该组件中,一张记录纸通过一个开在所述机箱的上面板上比第一开口部接近后侧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从第一开口部排出; 一个控制组合,该组合配置在所述记录组件的后侧; 一个电池存放部,该存放部用来存放通过所述机箱后侧上的一个侧面板装卸的电池; 一个锁定部,该锁定部加工在所述机箱上,锁入所述功能扩展单元的一个锁定构件;以及 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接到在所述电池存放部内的所述功能扩展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 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在电池取出后与所述功能扩展单元锁定、连接,从而减小了所述箱的体积和高度。
4: 一种按权利要求2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接到配置在所述功能扩展单元中的一个公连接器上的母连接部,该母连接部配置在所述电池存放部的一个侧面板部上。
5: 一种按权利要求2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一个扁平、狭长的可充电辅助电池用作所述电池。
6: 一种按权利要求5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辅助电池是一个可用与所述功能扩展单元独立配置的充电器反复充电的镍镉电池。
7: 一种按权利要求2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功能扩展单元包括一个向所述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的卷式纸保持盒组件,记录纸通过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从第一开口部排出。
8: 一种按权利要求2提出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加工在所述电池存放部的底部、用来将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和 所述功能扩展单元相互组合连接的第一锁定部,以及一个加工在所述机箱底板前部的第二锁定部,当在所述功能扩展单元上形成的所述锁定构件被锁定在这第一和第二锁定部内时,就处于连接状态。
9: 一种连接到一个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功能扩展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扩展单元包括一个用来扩展功能或附加其它功能的功能扩展组件。
10: 一种按权利要求9提出的功能扩展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单元包括: 一个卷式纸保持盒,用来向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的一个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 一个电源组件,用来向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提供电源; 一个置放部,用作安装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安装座;以及 一个连接部,用来连接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
11: 一种按权利要求10提出的功能扩展单元,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卷纸式保持盒包括: 一个存放部,用来通过第二开口部向所述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以及将记录纸支承成可以转动、记录面朝外和可以连续供应记录纸的状态; 一个盖板构件,该构件的一端支承在所述存放部上,使得所述盖板构件可以自由开合,而另一端盖在第二开口部上,但并不与 之接触;以及 一个防歪构件,该构件配置在所述存放部件下游部位附近,用来防止记录纸走歪,和第二开口部和该构件之间引导记录纸,使记录纸保持不与所述袖珍型传真装置的上表面接触。
12: 一种按权利要求10提出的功能扩展单元,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盖板构件包括一个锁在第二开口部内的锁定构件和一个操作组件。
13: 一种按权利要求10提出的功能扩展单元,其特征是:其中所述防歪构件沿所述存放部的纵长方向酏置在几乎中心部位,而所述功能扩展单元还包括一个支承具有不同宽度的记录纸、使得各记录纸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几乎都与所述存放部在纵长方向的中心重合的构件。

说明书


本发明与袖珍型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有关,具体地说,与扁平式袖珍传真装置和连接到这个袖珍传真装置上的功能扩展单元有关。

    已经推出了一种袖珍型传真装置。下面参照图16对这种传真装置的记录组件和原稿读组件的结构加以说明。

    图16为目前认为结构最紧凑、最扁平的常规传真装置的剖视图。由图16可见,在用作机箱的箱壳200的上面板上靠近边缘的部位开有一个第一开口部203。在箱壳200的上面板上第一开口部203的后方(即上面板后部)开有一个第二开口部204。此外,大箱壳200的正面板上开有一个排纸口205。

    在以上结构中,原稿G以有图象的那面朝下通过第一开口部203插入。插入的原稿G夹在接触式行图象传感器12和第一压靠辊13之间。压靠辊13在受到行图象传感器12的压靠下转动。原稿G经运送,从排纸口205排出。

    卷式记录纸KR(9是一卷热敏记录纸)保持在箱壳200上壁的内表面上,可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是可以更换的,如图16所示。卷纸K2的彩色显象面朝向记录组件的行热压(打印)头14的记录部。同时,卷纸2夹在行热压头14和第二压靠辊15之间。压靠辊15在受到行热压头14的压靠下转动,将卷纸K2在记录操作后经第二开口部204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在高度方向相互不重叠,因此减小了箱壳200的高度。

    然而,在上述的传真装置中,为了减小机箱高度,将卷式记录纸(KR)安排在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之间。结果是,机箱至少需要一个存放卷式记录纸的空间,额外增大了纵深。因此,就不能在纵深上进一步压缩机箱的尺寸。此外,由于为一个传真装置所需的所有的功能件都要装入,传真装置的尺寸必然要增大,因此当要想将传真装置放入例如一个公文色携带,问题就大了。

    此外,由于上述传真装置设计成只能使用卷式记录纸(KR),因此裁切成一定规格(例如A4号)的热敏记录纸,即所谓裁切纸张就不能装入记录组件。明确些说,为了将这样一张裁切纸装入记录组件,必需进行一系列麻烦的操作。例如,要将卷式记录纸取同后才能装入一张裁切纸。固此,将一张裁切纸装入记录组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果为了插入裁切纸,特地在例如上述的第一开口部附近再开有一个开口,那末在这个开口与第一开口部之间形成一条杆状的隔条,该隔条的纵长至少要大于A4号纸的宽度,因此其强度就不能保证。所以在实际上不能实现裁切纸的装入。

    考虑了上述情况所作出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型传真装置,这种传真装置在体积上能够减小到便于携带的程度,并且可以与一个用来扩展功展的功能扩展组件组装在一起,实现这种传真装置的功能扩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这种传真装置可以使用市电电源,从而可以将这种传真装置作为一台固定型传真装置使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实现向装上功能扩展单元的这种传真装置的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实现向这种传真装置连续稳定地提供具有不同尺寸的记录纸。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和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型传真装置,这种传真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接上一个包括一个传真装置功能扩展组件和一个电源组件、也用作为一个安装基座的功能扩展单元使用。

    最好,这种传真装置包括:

    一个原稿读取组件,在该组件中,要读取的原稿通过开在袖珍型传真装置机箱上面板上的一个第一开口部插入,而从开在机箱正板上的一个排纸口排出;

    一个记录组件,在该组件中,记录纸通过开在机箱上面板上比第一开口部接近后侧的一个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从第一开口部排出;

    一个控制组件,该组件安装在记录组件后侧;

    一个电池存放部,用来存放一个通过机箱后侧上的侧面板装卸的电池。

    一个锁定部,该锁定部做在机箱上,用来扣入功能扩展单元的锁定构件;以及

    连接装置,该装置在电池取出、传真装置与功能扩展单元锁定连接后接到处在电池存放部的功能扩展组件和电源组件,从而减小了机箱的体积和高度。

    此外,卷式纸保持盒组件最好包括:

    一个存放部,用来通过第二开口部向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以及将卷式记录纸支承成记录表面朝外可以转动和连续供应记录纸;

    一个盖板构件,其一端支承在存放部上,使得该构件可以自由开合,而另一端盖住第二开口部上,但并不与之接触;以及

    一个防歪构件,该构件配置在存放部的接近下游的部位,用来防止记录纸走歪,和在第二开口部与该构件之间引导记录纸,保持记录纸不与该袖珍型传真装置的上表面接触。

    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向该传真装置的记录组件连续供应记录纸。

    通过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作的详细说明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一些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A为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外形透视图;

    图1B为示出第一个实施例的袖珍型传真装置在使用时的外形透视图;

    图2为图1A、1B中的传真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一个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一个通过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的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平面图;

    图5为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的袖珍型传真装置的方框图;

    图6为说明接收模式的流程图;

    图7为说发送核式的流程图;

    图8A为示出一个袖珍型传真装置1与一个作为功能扩展单元的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外形透视图;

    图8B为示出图8A中的设备在使用时的外形透视图;

    图9为示出袖珍型传真装置1与作为功能扩展单元的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在安装座的盖板部82打开时的外形透视图;

    图10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与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内剖视图;

    图11为示出图10中接触组件(连接器)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2A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后视图;

    图12B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底视图;

    图13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平面图;

    图14为安装座80的方框图;

    图15为示出袖珍型传真装置1与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配置情况的方框图;以及

    图16为一个常规传真装置的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1A是一个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袖珍型传真装置1在无论原稿不还是记录纸均未装入时的外形透视图。图1B是一个示出这个袖珍型传真装置在装入了原稿G和记录纸K1、分别沿箭头方向运送原稿G和记录纸K1时的外形透视图。

    参见图1A,箱壳2是一个树脂注模成形的树脂机壳构件,可以分开成上部和下部。如图1A中各向尺寸所示,由于箱壳2折外尺寸很小(即宽为300毫米,纵深为110毫米,高为32毫米),这种传真装置可以方便地放入一个通常的公文包内。此外,这种传真装置还装有一个电池电源和一个传真功能件(稍后将对这两个部件加以说明)。因此,只要将这种传真装置接到一条预定的电话线上,这种传真装置就能在任何地方(如户外、车内)使用。也就是说,这种传真装置可以作为所谓便携式传真装置使用。此外,这种装置还能满足要减小一个传真装置尺寸的要求。

    如图1A所示,第一和第二开口部3、4开在具有上述尺寸的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箱壳2的上面板上。第二开口部3的纵长尺寸可以使一张宽度等于B4号纸的宽度的原稿插入这个开口部内。类似,第二开口部4的纵长尺寸也可以使一张宽度等于B4号纸的宽度的记录纸能插入这个开口部内。大箱壳2的正面板上开有一个可排出一张B4原稿的排纸口5。

    在箱壳2的上面板上靠近边缘部位装有一个操作开关组件9。开关组件9包括一个精细/正常模式设置稿9a,一个复制/现场(field)模式设置开关9b,一个停止开关9c和一个在有纸时高动发送模式而在无纸时启动接收模式的启动开关19d。显示电源接通的发光二极管8c安装在操作开关组件9的右侧,而显示操作错误的发光二极管8a和显示精细模式设定状态的发光二极管8b都安装在操作开关组件9的左侧。这些发光二极管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电源开关7和用来与电话连接的外连接器6安装在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左侧面板上。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袖珍型传真装置1中,如图1B所示,原稿G以有图象那面Ga朝下沿前头A1所示方向通过一开口部3插入,而通过排纸口5排出。

    另一方面,由热敏记录纸裁成的裁切纸K1沿箭头B1所示方向通过第二开口部4插入,而沿箭头B2方向(向上)从第一开口部3排出。采用这种方式,在传真装置内的原稿读取操作和记录操作都能以裁切纸张为单位来执行。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用户可以手握住上述扁平的袖珍型传真装置1,一手一张接一张地将原稿插入。在接收模式,只要将一张热敏记录裁切纸K1通过第二开口部4插入就能完成接收操作。在复制模式,通过同时送入原稿G和裁切纸1,就能一张接一张地进行复制而不需进行连接。

    下面将参照图2说明这种传真装置的内部结构。图2是沿切割图1A和1B所示的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操作开关组件9中的一个开关的平面所取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该装置内部的主要部件的配置情况。参见图2、上述箱壳2由箱壳底面板10a、箱壳上面板10c、箱壳正面板10b、电池存放部10dd及其它面板构成,呈盒状,在此盒中能安装相应的各个零部件。第一和秕二开口部3、4开在箱壳上面板10c上,而排纸口与则开在箱壳正面板10b的几乎正中处,如图2所示。此外,还具有显示功能开关盖21盖住了操作开关组件9。

    下面说明原稿读取组件的结构,一个作为第一压靠辊的CS辊13用来使原稿G与接触式传感器12的原稿读取部紧密接触,获得一个运送原稿1G的摩擦力。CS辊13支承在向上弯起的金属板基底18的两个侧板上,可以转动。

    在CS辊13的外表面始终被置于与接触式传感器12的读取压靠的状态的结构中,接触式传感器12固定在一块传感器基板16上,而基板16则支承在金属板基底18上,可以摆动。由于一端固定在一个与金属板基底18整体构成的支柱18e上的弹簧17的作用,由传感器基板16和接触式传感器12构成的整个结构始终被压靠到CS辊13上。传感器基板16具有图2中所示的截面形状。具体地说,传感器基板16引导原稿G,它有一个锐利的顶端部16e和一个沿记录组件(上面已有说明)的TPH辊15的外表面延伸的部分。采用这种结构,裁切纸就被引导到第一开口部3,用顶端部16e能将纸裁下。

    下面说明录取组件的结构。作为第二靠辊的TPH辊15用来运送热敏记录裁切纸1,它支承大金属板基底18上。TPH辊15使裁纸K1与行热压头14的记录部紧密接触,获得一个运送裁切纸K1的摩擦力。为了达到这样紧密接触的状态,TPH辊15的外表面始终被置于与行热压头14的记录部压靠的状态。变此,行热压头14固定在一块热压头板19上,如图2所示,更准确地说,热压头板19通过开在它上面的孔19a安装在支柱10f和10e之间,可以摆动,但不会滑脱。支柱10f从第二开口部4的内表面伸出,而支柱10e则从箱壳底板10a垂直伸出。热压头板19受到安装在它的下表面与金属板基底18之间的处于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20的致偏,因此始终将行热压头14的记录部压靠到TPH辊15上。这样就为原稿和记录纸分别构成了原稿运送路径和记录纸运送路径。

    为了驱动处地受压靠状态下的CS辊13和TPH辊15,各辊相对相应的接触式传感器12的读取部或行热压头14的记录部的摩擦系数应该小于各辊相对相应原稿或记录纸的摩擦系数。因此,对于CS辊13的TPH的外表面要选用一种专用材料,而不用橡胶。

    执行传真功能的电路由一块芯片板28和一块分立元件板26构成,分别沿箭壳2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内表面配置,如图2所示,芯片板28上装有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芯片和芯片部件等。在分立元件板26上装有电阻、电容、二极管等,通过软熔焊接,这电路板通过一块连接板27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简化每块电路板的制造工艺,并且能高效率地保证电路板的安装空间,符合减小传真装置尺寸的要求。

    可充电电池11存放在以上提到过的电池存放部10d,可沿图中箭头D1和D2所示方向卸下。作为这种可充电电池11例如可以采用象镍镉电池那样的大功率电池。

    在上述结构中,如图1B所示,当原稿G以有图象的那面Ga朝下沿箭头A1所示方向通过第一开口端部3插入时,读取组件就进行预定的读取作。此后,原稿G沿箭头A2所示方向通过排纸口5排出。另一方面,当热记录裁切纸K1沿箭头B1所示方向通过第二开口部4插入时,记录组件就进行预定的记录操作。此后,裁切纸K1沿箭头B2所示方向(向上)从第一开口部3排出。这样,在这种传真装置中的原稿读取操作和记录操作都能以裁切纸张为单位进行。

    图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袖珍式传真装置的平面图。由于这第二个实施例的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因此下面只对这些有所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由图3可见,所形成的箱壳的电池存放部10d是与机箱的上面板和下面板连续的,使得可充电电池11可沿箭头D3和DF4所示方向卸下。此外,芯片板28和分立元件板26通过一个定位架安装成一个两层结构,如图3所示。

    在以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的结构中,如图1B所示,当原稿G以有图象的那面Ga朝下沿箭头A1所示方向通过第一开口部3插入时,读取组件就进行预定的读取操作。此后,原稿G沿箭头A2所示方向通过排纸口5排出。另一方面,当一张热敏记录裁切纸K1沿箭头B1所示方向通过第二开口部4插入时,记录组件就进行预定的记录操作。此后,这张裁切纸K1沿箭头B2所示方向(向上)从第一开口部3排出。这样,在这种传真装置中的原稿读取操作和记录操作都能裁切纸张为单位执行。

    图4为一个处于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相对中心线CL都向左偏移(沿图4中箭头F所示方向)状态的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平面图。下面将参照图4中CS辊13和TPH辊15的位置对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加以说明。辊13和15的轴向中心位置相对中心线CL都偏向左边(沿图4中箭头F所示方向),这样,在传真装置的机箱内便留出一个宽度为W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安装了一个齿轮组13,以传递作为各辊的驱动源的脉冲马达30的驱动力。

    用来分析检测不同尺寸的原稿有或没有的DES传感器22a、22b以及用来分别检测不同尺寸的记录纸有或没有的RPS传感器24a、24b、24c分别是安装在读取组件和记录组件中如图所示的各个部位。

    图5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方框图,由图5可见,连到CPU101的有:一个ROM102,一个RAM103,一个操作开关组件9,一个由上述DES传感器22及RPS传感器24构成的传感器1组件105,一个将由可充电电池11供给单一的12伏电压变换成5伏电压的电压变换器106,一个通报操作/工作情况的蜂鸣组件107,一个处理从接触式传感器12发生的读取组件108,一个用行热压头14输出食品珠记录组件109,一个双预定方式驱动脉冲马达30的驱动组件110,一个变换行信号的MODEM111,以及被接到行连接器6a或移动电话连接器6b的NCU1组件112。

    图5中虚线所示的接触组件35是一个进行外连接的连接件,骼来将一个功能件加到上述袖珍型传真装置1上。接触组件35安装在连接板27上。

    下面参照图6和图7所示流程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真装置在接收和发送模左的工作情况加以说明。参见图6,当启动开关9d按下时,在步S1设置准备状态,等待接收操作。在步S1后,为了检查是否记录纸K已经插入,流程进至步S1.5,如果由于记录纸K尚未插入而RPS传感器24处于截止状态,则流程进至步S2,如果由于记录纸K已经插入而RPS传感器24导通,则流程进至步S6。然后,流程进至步S2插入一张记录纸K(裁切纸K1或卷纸K2)。如果在步S3确定由于检测到有记录纸K而RPS传感器24导通,则流程进至步S4,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TPH辊15转过一个预定角度,将记录纸的前端部引入在TPH辊15张行热压头14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消除了记录纸K的任何歪斜。

    在步S5,TPH辊15经过一个预定角度,使记录K进入可记录位置。在步S6,对发送端作一次电话呼叫,在步S7,进行行连接。在步S8,按下启动开关9d。此后,流程进至步S9,通过RPS传感器24再次检查是否有记录纸K。如果RPS传感器24导通,则在步S10启动接收操作,完成记录流。然后流程进至步S11,检查是否有下一页从发送端发出。如果没有,则接收操作结束(步12)。

    如果在步S11确定有下一页,则流程进至步S13,等待第二张记录纸K装入。如果由于检测到有记录纸K而RPS传感器24导通,则流程进至步S10,执行接收操作。如果在步13确定经过了一段预定时间后RPS传感器24仍未导通,流程进至步S14,使蜂鸣组件工作,催促用户装入一张记录纸K。如果记录纸K装入,在步S15确定RPS传感器24导通,流程进至步S10,执行接收流,以后,重复类似的操作,完成预定页数的接收。

    下面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在发送模式的工作情况加以说明。当启动开关9s按下时,在步S20设置准备状态,等待发送操作。然后,流程进至步S21,装入一张原稿G。如果在步S22确定由于检测到有原稿G而DES传感器22导通,则流程进至步S23,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CS辊13转过一个预定角度,将原稿G的前端部导入在CS辊13的接触式传感器12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消除和校正了原稿G的任何歪斜。

    在步S24,CS辊13转过一个预定角度,使原稿G进入可读取位置。在步S25,对接收端作一次电话呼叫。在步S26,进行行连接。在步S27,按下启动开关9d。此后,流程进至步S28,启动发送操作。在步S29,检查是否有原稿G的末端。如果没有,则这次发送操作结束(步S29)。

    在这次发送后,流程进至步S30,使蜂鸣组件107工作,催促用户装入下一张原稿G。然后,流程进至步31,启动一个内计时器。如果地步S32确定DES传感器22导通,流程进至步S33,执行发送操作。否则,如果在步34    DES传感器22处在截止状态连续了10秒钟,则确定没有下一张原稿。处理就在步S35结束。

    图8A为示出一个袖珍型传真装置1和下一个作为功能扩展单元的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外形透视图。图8B为示出这个设备在使用时的外形透视图。参见图8A,用来将袖珍型传真装置1和安装座80保持面图8A所示的装配情况的锁定部分配置在它们之间。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开口部4被安装座80的一个安装座盖板部82的顶端部盖住,而操作开关组件9及显示组件8露出在外。在图8A所示的组合情况下,通过配置在安装座盖板部82上能从上面加以操作的一个操作显示部可以对传真装置的可扩展的功能进行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如图8B所示,原稿G一张接一张通过第一开口部3插入,每张原稿G经运送后从排纸口5排出,方向如箭头A1所示,而存储在安装座80内的卷纸K2从第一开口部3排出,运送方向如箭头B2所示。

    下面对组合在一起的传真装置1和安装座80的内部结构加以说明。图9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和作为功能扩展单元的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在安装座盖板部82打开时的外形透视图。参见图9,在袖珍型传真装置1中形成的机壳电池存放部10d(如虚线所示)是特地用来可卸地放置可充电电池11的,充电电池11是前面提到过的可以反复充电的扁平狭长的辅助电池。为了安装成图9所示的状态,首先要将可充电电池11取出。然后将一个集成在安装座80上的连接部91(下面将要加以说明)插入取出可充电电池11后可形成的空间内。

    为了向袖珍型传真装置1连续供应存储在安装座80内的卷纸K2,卷纸通过投入安装座80而装入其中,盖板部82可以打开到几乎垂直位置,如图9所示。为此,盖板部82支承大安装座80的支承部84,可以转动,而在盖板部82的边缘部82a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一对盖板83插入、锁定在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第二开口部4。此外,侧面板部82c集成在盖板部82的两个侧边缘。当盖板82合上时,安装在传真装置内的各个零部件都被遮住。此外,由于盖板部82特地用来只盖住作为记录纸插入口的第二开口部4而不盖住第一开口部3,因此就能防止通过第一开口部3排出的记录纸的再进入。

    为了防止卷纸K2走歪,一个对准辊41加工成桶形。使得在中间部位的直径大于两侧部位的直径,如在图9中所示,这个辊41支承在安装座80上,可以移动。由于有了对准辊41,就能使运送卷纸K2时所产生的张力集中在卷纸K2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这样就防止了卷纸K2走歪。

    杠杆85配置在对准辊41的两侧。,操纵杠杆85,可以装卸袖珍型传真装置1。

    图10为示出袖珍型传真装置1和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剖视图。在图10中那些与以上所述的零部件相同的零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因此不再说明,下面仅对该设备的特点加以说明。安装座80放在桌上。由于共底面有橡胶垫,因此不会滑动。接到市电电源的电源线95通过垫圈95c从安装座80的后面板伸出,这样就将市电加到与电源线95相连的开关电源94(在图10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由于开关电源94产生热量因此开有一些热量向上逸出的散热孔87。热量可以通过开在盖板部82上的散热孔87散出。

    随着卷纸K2的消耗,纸卷从图10中实线所示的最大直径状态变为双点划线所示的最小直径状态。为了可移动地支承无论处于哪种状态的卷纸K2,在安装座80的存放部88的底面上配置了一块滑动片86。此外,从存放部88送出,通过对准辊41后伸入第二开口端部4的卷纸K2。在运送时其记录面朝向袖珍传真装置1的上表面。因陋就简此,如图10所示,在记录面与装置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隙,这就防止了记录面被擦坏。

    锁定孔10k和10h开在袖真型传真装置1的底板上。在安装座80的置放部89形成的挡爪90锁定在锁定孔10k内。锁定孔10h开在机壳的电池存放部10d。在安装座80上的锁定构件92锁定在锁定孔10h内。

    如图10所示,具有扩展功能的扩展板79固定在安装座80的底面的内表面上,接到作为另一个连接装置的连接器93,以便与袖型传真装置1连接。

    图11为图10所示设备的局部放大视图,特地示出连接器93和由上述杠杆85操纵的锁定机构的结构。参见图11,每根杠杆85都支承在安装座80上,可以移动。当沿箭头P1所示方向操作杠杆85时杠杆85就被移动到虚线所示位置,松开锁定状态。此外,由于在杠杆85上始终加有树脂弹簧97的致偏力。因此在杠杆85被锁定时,锁定构件92始终被偏置到图11中实线所示的位置上,从而保持了图10中所示的锁定状态。

    要接到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连接板27的接触部35的连接锁93a受到螺旋弹簧93b的致偏,因此可以和到下面将要加以说明的连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一个光接收元件耦合到一个光发送元件而形成的光学连接器可以用来代替这种机械接触连接。

    图12A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后视图。图12B为袖珍型传真装置的底视图。由图12A可见,取出了可充电电池11后,通过开在机壳的电池存放部10d部分的孔可露出接触组件35。这样,原来接到可充电电池11的接触器就能接受安装座80上的开关电源94的供电。

    从图12B中可以看到两对在上面已作说明的锁定孔10h和10k。

    图13为袖珍型传真装置1和安装座80组合成的设备的平面图,示出了具有不同宽度的纸卷K2在放入存放部88时与存放部88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3也示出了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机壳电池存放部10d的局部剖视图。

    由图13可见,对准辊41配置在安装座80的中心线CL上,位于两个杠杆85之间。此外,每个锁定构件92配置面只有其顶端部在图13所示部位突出。虽然存放部88设计成存放作为最大宽度的B4号卷纸K2(以双点划线表示),但也能存放A4号卷纸K2(以虚线表示)或宽度小一些的卷纸。此外,存放部88设计成存放具有不同尺寸的纸卷,使它们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为了使各种纸卷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在存放部88的内表面上相对中心线CL对称的部位处开了一些槽88a和88b,而定位板78能够分别插入这些槽88a和88b内。

    采用上述方式,存放部88内就能放入各种卷纸,对准辊41使得在运送卷纸期间所产生的张力作用在卷纸的中心线附近,从而防止了卷纸走歪。显然,成就寸小于A4号的卷纸也能存放。

    参照图10进行说明的扩展板79被接到袖珍型传真装置1,实现作为一种扩展功能的自动应答电话功能。下面参照图14所示方框图对扩展板9的配置情况加以说明。由图14可见,接到作为安装座接触部的连接器93的有:一个OFF    HOOK检测组件113、一个CI检测组件114、一个CNG检测组件115、一个FC检测组件116、一个用作在上述盖板部上的操作组件81和显示器的操作2组件、一个用作NCU2组件118配置在袖珍型传真装置1方的行连接器118a(6a)、一个接到电话连接器118b(6b)的NCU2组件118、一个OMG产生组件119、一个传感器2组件120和一个扬声组件121。开关电源94产生的供电电压也是单一的12伏,与可充电电池11的电压相同。用来驱动各集成电路及其它器件的±5伏电源及其它电源由安装在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分立元件板26上的一个电路产生。

    当上述扩展板79在安装座80方的连接器(安装座接触部)93接到袖珍型传真装置1的接触部35时,就能在图15的方框图所示状态下实现一个现有的传真装置所需要的各种扩展功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至少具有为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便携式袖珍传真装置。此外,这种传真装置的功能扩展组件设计成接到电源组件,从而实现功能扩展。

    显然,可以采用与上述不同的各种结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动和修改。因此,为了通告本发明的范围,特作如下权利要求。

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真装置及其功能扩展单元.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可提供的这种至少具有一个传真装置必备的最少功能的袖珍传真装置,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小而轻的携式袖珍装置使用,也可以通过加接一个本发明可提供的功能扩展单元构成一台设备,作为固定型传真装置使用。功能扩展单元主要包括:一个用来扩展功能或附加其它功能的功能扩展组件,一个向袖珍传真装置供电的电源组件,一个向袖珍传真装置的记录组件连续供应卷式记录纸的卷式纸保持盒、一个用作安装座的置放部和一个连接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