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404131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13464.2

申请日:

2014.09.29

公开号:

CN104510511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04申请日:201409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04; A61F2/08

主分类号:

A61B17/04

申请人:

德普伊米特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D.B.斯潘西纳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优先权:

14/041830 2013.09.30 US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陈浩然; 傅永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植物保持装置,其具有伸长主体,该伸长主体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以及两者间的中点。穿过该主体形成的一对伸长狭槽限定两者间的柄脚。移植物保持套环被设置在柄脚上方并且能够沿其滑动。尾线连接至邻近狭槽的主体并且朝向第一末端从其延伸穿过移植物保持套环。施加于尾线的张力因此趋于迫使移植物保持套环远离所述第一末端并且朝向所述中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植物保持装置,其包括:
伸长主体,所述伸长主体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两者间的中 点,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
一对伸长狭槽,所述一对伸长狭槽穿过所述主体从所述上表面到 所述下表面,所述狭槽限定两者间的柄脚;
移植物保持套环,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设置在所述柄脚的上方并 且能够从更靠近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一位置和更靠近所述中点的第二位 置沿所述柄脚滑动;和
尾线,所述尾线连接至邻近所述狭槽的所述主体并从其延伸,当 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尾线朝向所述第一末端 穿过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使得施加于所述尾线的张力将因此趋于迫 使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远离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朝向所述第二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尾线附接到所述柄 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柄脚的第一 孔,所述尾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孔连接至所述柄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孔侧向穿过所述 柄脚。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孔沿所述柄脚纵 向伸长以便包括穿过其中的狭槽,由此用于重新取向所述主体而施加 于所述尾线的张力将趋于迫使所述尾线朝向所述中点并且进一步加强 迫使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朝向所述第二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末端处连接 至所述主体的前引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柄脚远离所述第一末 端向下倾斜。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为无菌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伸 长主体在其第一末端和其第二末端之间的长度的中心25%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所述伸长狭槽通过穿过 所述柄脚并且附接到所述主体的保持线在所述第一末端处闭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其中当所述移植物保持套环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保持线延伸超过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末端, 由此来最小化所述移植物保持装置的翻转距离。

12.  一种用于将移植物韧带固定到骨隧道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所 述步骤:
a)通过将所述移植物韧带设置在套环的上方来形成移植构造物,所述 套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设置在伸长固定带扣的柄脚上,所述套环 能够沿所述柄脚从所述带扣的第一末端附近的第一位置滑动到所述 带扣的中点附近的第二位置;
b)牵拉所述移植构造物向上穿过所述骨隧道,其中所述带扣的第二末 端在前;以及
c)在所述带扣已被牵拉穿过所述隧道之后,将张力施加于连接至所述 主体的尾线并且穿过所述套环并且远离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张力迫 使所述套环朝向所述第二位置并且还将所述带扣重新取向成在邻近 所述隧道的所述骨上与所述隧道交叉,其中所述套环从所述带扣上 的所述第二位置悬挂到所述隧道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尾线在所述柄脚处连接至所述 主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尾线通过穿过尾线孔被接收而 连接至所述柄脚,所述尾线孔穿过所述柄脚。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后所述尾线被移除。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通过穿过前引线孔被接收 在所述带扣的所述第二末端处的前引线执行。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套环在其第一位置时,在所 述带扣的上表面上方的所述套环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所述带扣的所 述第一末端。

说明书

说明书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移植物固定件,更具体地讲涉及采用翻转型固定装置的移 植物组织固定件。
翻转型固定装置,诸如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5,306,301和 5,645,588中所公开的,允许在诸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使用简单程序 来固定组织。此类装置包括伸长杆,该伸长杆具有悬挂于其上的中心缝合 线套环。在股骨中制备隧道,其从在髌骨表面处或附近的位置向上穿过股 骨的一部分,并在上部位置处穿过股骨的侧面离开。移植物环绕在附接到 伸长杆的套环上。该杆能够以一个方向向上穿过隧道。离开隧道的上端 后,杆翻转约90度使得其不会返回穿过隧道并且利用从其下垂到隧道中的 套环和移植物将其定位成抵靠股骨。移植物上的张力使杆抵靠骨表面保持 在适当位置。
然而,要引起翻转,杆必须完全通过隧道外部。然后当抵靠骨将其向 下放置时,缝合线套环落回到隧道中,落入的量为它被拉出离开隧道的 量,为杆长度的约50%。此减少了移植物与骨在隧道中的接触。另外,更 长的套环长度有可能增加移植物在隧道内的运动,因此可能减慢其中移植 物附接到骨的愈合过程。
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公布20130204366提供了杆,其中移 植物保持套环能够沿杆轴向运动,从而减小翻转过程期间移植物被拉出隧 道的距离。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保持装置包括伸长主体,该伸长主体具有第一末 端和第二末端、两者间的中点,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穿过主体从上表面 到下表面形成的一对伸长狭槽限定两者间的柄脚。移植物保持套环设置在 柄脚上方并且能够从更靠近第一末端的第一位置和更靠近中点的第二位置 沿柄脚滑动。尾线连接至邻近狭槽的主体并且从其延伸。当移植物保持套 环在第一位置时,尾线从主体穿过移植物保持套环朝向第一末端延伸,使 得施加于尾线的张力将因此趋于迫使移植物保持套环远离第一位置并朝向 第二位置。
优选地,尾线附接到柄脚,更优选地通过穿过第一孔而穿过柄脚。第 一孔可沿着柄脚纵向伸长,以便包括穿过其中的狭槽,由此用于对主体重 新取向而施加于尾线的张力将趋于迫使尾线朝向中点并且进一步加强其迫 使移植物保持套环朝向第二位置。
优选地,前引线在第二末端处连接至主体。
优选地,柄脚远离第一末端向下倾斜。
优选地,移植物保持装置在无菌条件下提供。
优选地,第二位置位于主体的中点附近并且更优选地在伸长主体在其 第一末端与其第二末端之间的长度的中心25%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伸长狭槽通过穿过柄脚并附接到主体的保持线 在第一末端处闭合。优选地,当移植物保持套环在第一位置时,保持线延 伸超过主体的第一末端,由此来最小化移植物保持装置的翻转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将移植物韧带固定到骨隧道中。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a)通过将移植物韧带设置在套环上方来形成移植构造物,所述套 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设置在伸长固定带扣的柄脚上,该套环能够沿柄脚 从带扣的第一末端附近的第一位置滑动到带扣的中点附近的第二位置;b) 牵拉移植构造物向上穿过骨隧道,其中带扣的第二末端在前;c)在带扣已被 牵拉穿过隧道之后,将张力施加于连接至主体的尾线并且穿过套环离开第 二位置,该张力迫使套环朝向第二位置并且还将带扣重新取向成在邻近隧 道的骨上与隧道交叉,其中套环从带扣上的第二位置悬挂到隧道中。
优选地,尾线在柄脚处连接至主体,诸如通过穿过柄脚的尾线孔被接 收。优选地,在步骤c)之后尾线被移除。优选地,步骤b)通过穿过前引线 孔被接收在带扣的第二末端处的前引线来执行。优选地,当套环在其第一 位置时,在带扣的上表面上方的套环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带扣的第一末 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带扣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2-2截取的剖面图;
图3是采用图1的固定装置的膝盖ACL修复的横截面侧正视图;
图4A至4D是采用图1的固定装置的ACL修复术的横截面侧正视 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替代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植物固定装置10。其包括伸长杆或带 扣12,所述带扣具有悬挂于其上的移植物接收套环14。带扣12包括第一 末端16和第二末端18,以及上表面20和下表面22。本文参考刚定义的带 扣12的表面来使用术语“上”和“下”,以及相关术语,诸如“向上”, 其中当采用带扣12时,下表面22为将面向骨(图1中未示出)的表面。
一对纵向狭槽32从上表面20到下表面22穿透带扣12并从邻近带扣 第一末端16的第一末端34延伸到在带扣12的中点38处的第二末端36。 狭槽32限定两者间的保持柄脚40。保持柄脚的上表面42从狭槽32的第一 末端34向下倾斜到第二末端36以促使套环14在植入时朝向中点38迁移。 套环14穿过狭槽32被接收并且沿保持柄脚上表面42滑动。
第一孔24侧向穿透邻近第一末端16的柄脚40并且第二孔26在第二 末端18处从上表面20穿过至下表面22穿透带扣12。第一孔24接收尾线 28并且第二孔26接收用于在植入期间引导带扣12的前引线30。如在图2 中最清晰地看到,当套环14朝向第一末端34时,其覆盖第一孔24。当在 植入的翻转阶段期间将尾线28向上拉紧时,其趋于将套环14推离第一末 端34。将孔24放置于第一末端34内侧还允许狭槽32的第一末端34更靠 近带扣12的第一末端16,从而减小翻转距离。
尾线28和前引线30优选地由可从Ethicon,Inc.(Somerville,NJ)商购获 得的ORTHOCORD#2缝合线形成。当将固定装置10放置为将随着所述放 置过程变得明显时,前引线30可经受比尾线28更高的应力。第二孔26被 示为略微大于第一孔24(尽管可将它们制造为相同大小)并且前引线30可 为强度更高的缝合线,诸如具有比尾线28更大的直径。该差异可用于区分 前引线30和尾线28。也可以一些其他方式区分它们,诸如通过不同的颜色 或视觉图案。
优选地,保持柄脚40的垂直尺寸从第一末端34到第二末端36保持不 变,以增强其强度和刚度,其中保持柄脚40因此在中点38处略微悬挂在 带扣下表面22下方。柄脚40被示为具有比上表面20低13.6度的倾斜度, 但可以为从零到45度的任何值。倾斜度也可以改变,诸如朝向中点38逐 渐变得陡峭,以促使套环在植入后保持在中点38处。
优选地,对于ACL修复,带扣12为大约12mm长、4mm宽和1.5至 2.5mm厚,其中最厚的部分为柄脚40悬挂在其中的中点38。柄脚40为大 约1.5mm厚。带扣12优选地由生物相容性材料诸如6Al-4V Ti合金形成。 优选地,套环14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诸如DYNEEMA)以及聚酯的织造 物。套环14的材料的直径优选地为约2mm,优选地在#2-0高至约4mm的 范围内,并且套环14的长度优选地在约8mm和60mm之间。套环14可在 带扣12上织造以形成无结的连续套环。授予Bryant的美国专利6,352,603 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此类构造物的方法,该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现在另外转到图3,移植构造物44包括组织移植物46,其环绕在固定 装置10的套环14上方并且显示在患者的腿48中的适当位置中。腿的股骨 52中的隧道50包括直径较大的下部或承窝54,其尺寸设定成容纳移植物 46;以及直径较小的上部或通过通道56,其尺寸设定成在纵向方向上接纳 带扣12。带扣12以侧向取向倚靠股骨52,其中套环14穿过通过通道56 向下悬挂并且进入到移植物46所放置的承窝54中。移植物46的相对末端 被置于腿胫骨60中的胫骨隧道58中,并且利用诸如可从DePuy Mitek Inc. (Raynham,MA)商购获得的锚定件的锚定件62保持在适当位 置。
现在另外转到图4A至4D,将描述使带扣12向上穿过隧道50并且尤 其是穿过通道56的过程。在过程开始时,移植物组织46穿过套环14。带 扣12的纵向轴线60取向为与隧道50的纵向轴线62同轴,其中套环14悬 挂于狭槽32的第一末端34(图4A)。前引线30上的张力将带扣12的第 二末端18向上拉出通过通道56,直到第一末端16离开通过通道56(图 4B)。优选地,套环14和通过通道56的尺寸设定成使得如果将移植构造 物44向上牵拉,直到移植物组织46邻接承窝54的末端55,则带扣12第 一末端16刚刚越过通过通道56的末端,因此为外科医生提供带扣12已正 确定位以旋转的触觉反馈。示于图4A至4D中的移植物46未按比例绘制, 并且被示为细线,以便更好地示出承窝54的构造。实际上移植物46将会 更宽,使得其完全填充承窝54的宽度。移植物46与形成承窝54的骨之间 的接触允许移植物生长到骨中并与骨结合以形成永久修复。
旋转为约90度,并且可以通过将张力施加于尾线28而发生(图 4C)。最终取向取决于隧道50穿透股骨52的角度。随着带扣12旋转,由 移植物组织46提供的相对张力趋于导致套环14沿保持柄脚40滑动,使其 从带扣12的中点38向下悬挂到通过通道56中。这随着不同的扣合运动而 发生,该扣合运动可以由外科医生通过尾线28感觉到,以提供迁移已正确 发生的触觉反馈。然后移除尾线28和前引线30并且来自移植物组织46的 张力牢固地抵靠股骨52牵拉带扣12下表面22(图4D)。带扣12相对于 通过通道56以及悬挂于带扣12的中点38的套环14的横向取向防止带扣迁 移回到通过通道56中,从而提供移植物组织46的牢固固定。
柄脚上表面42的倾斜度有助于迫使套环14朝向中点38。其在股骨52 上相对于隧道50的角度还趋于牵拉套环14横穿带扣12以坐置在狭槽第二 末端36和带扣12处。因此,将末端36定位在中点38处有助于保持套环 14座置在中点38处。就套环14的最终座置而言,术语“中点”可被广义 地解释。座置在带扣12的正中间为其每侧提供了相等量的带扣,以将带扣 12能够以其末端可能落回到通过通道56中的这种方式沿骨滑动的任何机会 降至最低。实际上,套环14可以座置在其他位置而仍牢固的定位以防止带 扣12落回到通过通道56中。优选地,套环14座置在带扣12长度的中间 50%中的某处并且更优选地在中间25%内。
翻转距离代表了移植物46与承窝54的末端之间的间隙。理想地,该 间隙为零并且移植物46一直延伸至承窝54的末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扣1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包括主体102, 该主体具有第一末端104和第二末端106,第一末端104和第二末端106具 有分别用于尾线107和前引线109的孔108和孔110。其还具有狭槽112, 该狭槽形成用于支撑移植物支承套环115的柄脚114。狭槽112从中点116 延伸至第一末端104,而不是如前述实施例中那样在第一末端104处被主体 102封闭。要将套环保持在柄脚114上,提供了保持线118,其穿过柄脚 114中的孔120和主体102中的相邻孔122。
保持线118可以为缝合线、线或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以保持套环的其 他材料。其可以为柔性的、可伸展的或刚性的。如图5中所示,其在柄脚 114和相邻主体102之间向外翘曲124,以进一步最小化翻转距离,但其也 可被制成笔直的,没有翘曲。翘曲124可以静止状态存在,诸如在线材中 形成,或者如果线118由伸展以形成翘曲124的弹性材料形成,可以在套 环115抵靠保持线118的力下动态地形成。例如,线118可由具有低于平 均弹性模量的缝合线形成,诸如PDS(聚二氧杂环己酮)或普理灵 (Prolene),并且可采用此类缝合线的多个长度以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线 118。可植入级的橡胶或硅氧烷材料,例如硅氧烷管材可为其他可能的弹性 材料。翘曲124可由柔性线118诸如缝合线形成,该线具有足够的松弛以 特别是在套环压在其上时形成翘曲124。
将线118固定在孔122中可通过在线118的末端提供结126,使得结 126无法通过孔122来实现,特别是在该结由缝合线形成的情况下。其他用 于固定的方法包括焊接、粘合剂、界面螺钉等。
在具有足够的翘曲124的情况下,带扣100的翻转距离可以为零或甚 至负值,从而允许移植物坐置到移植物承窝54的末端55(图5中未示 出)。在具有足够的翘曲124和负的翻转距离的情况下,移植物将随着带 扣100的翻转到达移植物承窝54的末端55。在翻转完成并且带扣100抵靠 骨座置之后,套环115将相对于其在翻转期间的位置向上牵拉,使得套环 115中的张力将利用与之相反的接触力牵拉移植物与承窝54的末端55接 触,从而使完成修复的骨与移植物接触面积最大化。在以前的装置中,该 骨表面55被浪费,因为它们不允许移植物与其充分接触以实现移植物与骨 之间的向内生长。
套环115优选地为连续的闭合套环。如果此类通过织造等的结构必须 围绕柄脚114形成,则会使其形成更加困难。根据图5的设计,套环115 可更加容易地单独形成,然后在将线118放置到带扣100上之前滑到柄脚 114上。这简化了制造。
带扣的细化和变型可包括狭槽,其延伸至两侧使得第二侧反射第一 侧,并且保持柄脚从两端朝向中心向下倾斜。这将允许外科医生通过任一 末端将带扣向上牵拉穿过隧道50。另外,保持柄脚的上表面可为圆形以提 供用于套环14的更好的压靠表面并减少套环14的磨损。
可进行设置以阻止套环14从中点38移开,诸如通过沿着上表面42或 带扣12的其他区域提供倒钩(未示出),其中当套环沿狭槽32滑动时, 倒钩可接合套环14。柄脚可以具有明显的下降以在中点处捕获并保持套环 14。
该带扣特别适于ACL修复,但也可用于其他修复,例如肱二头肌肌腱 的再接。
参照一些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显然,他人一旦阅读并获知 了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说明,他们就会想到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 本发明被认定应理解为包括所有这种修改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 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型移植物固定装置和具有短翻转距离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植物保持装置,其具有伸长主体,该伸长主体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以及两者间的中点。穿过该主体形成的一对伸长狭槽限定两者间的柄脚。移植物保持套环被设置在柄脚上方并且能够沿其滑动。尾线连接至邻近狭槽的主体并且朝向第一末端从其延伸穿过移植物保持套环。施加于尾线的张力因此趋于迫使移植物保持套环远离所述第一末端并且朝向所述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