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0398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0413.0

申请日:

1993.01.01

公开号:

CN1074618A

公开日:

1993.07.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30101授权公告日:19970820期满终止日期:20130104|||专利权保全的解除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30101授权公告日:19970820解除日:20100212|||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的质押(保全))质押(保全): 保全登记生效日: 2009.8.1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C09B61/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C09B61/00

申请人: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发明人:

孙刘根

地址:

330002江西省南昌市塔子桥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守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萃取物及茶叶中水溶性茶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由茶褐素、茶黄素、茶红素三者构成,且三者有恒定比例的药用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所得的茶色素中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3—16%,茶黄素的重量含量为1—4%,茶红素的重量含量为4—7%。茶色素的生产过程为,茶叶经煎煮取汁,碱化,浓缩,酸化,加入乙醇回流,乙醇回流液再碱化得到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经真空干燥,即得该茶色素。本发明所得的茶色素是一种天然无毒高效的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降胆固醇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的新药。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药用茶色素,它为褐色无定形粉末,是一种包含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的水溶性色素,其特征在于: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3-16%,茶色素的重量含量为1-4%,茶红素的重量含量为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色素,其特征在于:该品0.1%纯水溶液的PH值为8-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色素,其特征在于:该品0.1%纯水溶液在280nm,10mm厚的比色皿中的吸收值E 280nm 1cm ≥3.0。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色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a)茶叶按1∶15-30倍加水后经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煎煮取汁,煎出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 - 离子的化合物进行碱化,调节PH8-10,然后在小于70℃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体积量的1/4-10,得浓缩液; (b)浓缩液用酸调至PH3-6,酸化液加入乙醇1-10体积倍量,回流0.5-2小时,得醇回流液; (c)醇回流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 - 离子的化合物调节至PH7-10,沉淀后过滤,得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经真空干燥,即得该茶色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色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 - 离子的化合物较佳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色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a步茶叶加水后煎煮时间最佳为0.75-
2: 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色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酸较佳为盐酸、草酸、醋酸。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萃出物及茶叶中水溶性茶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现有技术中,未检出从茶叶中提取的由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三者构成,且三者有恒定组成比例的水溶性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1986年11月5日中国专利局公告了一种“红茶色素的制备方法”,申请号:85103794,其中红茶色素是由绿茶或新鲜茶叶经化学氧化,而直接制成,虽然在茶叶利用上得到了提高,但也没有涉用到从茶叶中提取的由茶褐素,茶红素、茶黄色三者构成,且三者有恒定组成比例的水溶性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由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三者组成,且三者有恒定组成比例的水溶性药用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茶色素为褐色无定形粉末,是一种包含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的水溶性色素,其特征在于:茶褐素的重量含量为13-16%,茶黄素的重量含量为1-4%,茶红素的重量含量4-7%。该品0.1%纯水溶液的PH值为8-9;0.1%纯水溶液在280nm,10mm厚的比色皿中的吸收值E280nm1cm≥3.0。该品极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或醇溶液为褐色澄明溶液,无混悬或混浊。该品水溶液中加FeCL3试液生成绿黑沉淀;滴加明胶蛋白试液无色絮状沉淀产生;干燥失重量小于5%,炽灼残渣按硫酸盐计小于35%。上述茶色素的生产方法如下:(a)茶叶按1∶15-30倍加水后经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煎煮取汁,煎出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地化合物进行碱化,调节PH8-10,然后在小于70℃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体积量的1/4-10,得浓缩液;

    (b)浓缩液用酸调至PH3-6,酸化液加入乙醇1-10体积倍量,回流0.5-2小时,得醇回流液;

    (c)醇回流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调节至PH7-10,沉淀后过滤,得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经真空干燥,即得该茶色素产品。

    上述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较佳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a步茶叶加水后的煎煮时间最佳为0.75-1.小时,以利于茶色素的溶出和保持;所采用的酸较佳为盐酸、草酸、醋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如下优点:茶色素成分全,是一种天然无毒高效的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降血酯降胆固醇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新药,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法原料可采用各种高、中低档茶叶,来源广泛,造价低廉,茶色素提取率可达30%以上。

    附图为实施例1所得的茶色素的可见一紫外吸收光谱。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绿碎茶40kg,以1∶1的净水在双向搅拌机中拌匀湿润后置夹层蒸汽锅中以茶叶重20倍量的水分三次煎煮,每次沸后保持20分钟。合并三次煎出液进板框过滤,滤液在调碱釜中于不断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PH9,即行在65℃薄膜蒸发浓缩至原体积量的1/5,浓缩后的碱化茶汁置反应釜中用盐酸调至PH3后,加入2体积倍量的乙醇,回流半小时,待冷却后放出回流液置碱化釜中以氢氧化钠调至PH9,可得茶色素结晶,将该结晶过滤后真空干燥即得茶色素4kg。

    该茶色素为褐色粉末,其中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4%,茶黄素重量含量为3%,茶红素重量含量为6%。它的可见一紫外吸收光谱见附图,在280nm处可见一吸收峰。

    实施例2,红茶30kg,加入15倍量的水置夹层蒸汽锅中煎煮,沸后保持45分钟,煎出液用碳酸钠溶液在调碱釜中碱化至PH8,然后在68℃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液体积量的1/4,得浓缩液,浓缩后的碱化茶汁用醋酸调至PH5后,置反应釜中按1∶5的体积加入乙醇后回流1.5小时得醇回流液,冷却后放出回流液置碱化釜中以碳酸钠溶液调至PH8,可得茶色素结晶,将该结晶过滤后真空干燥即得茶色素3.2kg。该茶色素为褐色粉末,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6%,茶黄素重量含量为2.5%,茶红素重量含量为4%。

    实施例3,乌龙花茶40kg,加入30倍量的水置夹层蒸汽锅中煎煮,沸后保持1.5小时,煎出液用碳酸氢钠溶液在调碱釜中碱化至PH10,然后在60℃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液体积量的1/10,得浓缩液,浓缩液用草酸调至PH6后,置反应釜中按1∶10的体积加入乙醇后回流2小时,得醇回流液,冷却后放出回流液置碱化釜中以碳酸氢钠溶液调至PH10,可得茶色素结晶,将该结晶过滤后真空干燥即得茶色素3.9kg。该茶色素为褐色粉末,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3%,茶黄素重量含量为3%,茶红素重量含量为7%。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萃取物及茶叶中水溶性茶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由茶褐素、茶黄素、茶红素三者构成,且三者有恒定比例的药用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所得的茶色素中茶褐素重量含量为1316,茶黄素的重量含量为14,茶红素的重量含量为47。茶色素的生产过程为,茶叶经煎煮取汁,碱化,浓缩,酸化,加入乙醇回流,乙醇回流液再碱化得到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经真空干燥,即得该茶色素。本发明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