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熨斗.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0396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5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1522.5

申请日:

1996.01.08

公开号:

CN1154427A

公开日:

1997.07.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9.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6F75/18

主分类号:

D06F75/1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下坂喜一; 清水政雄; 松尾敦志; 赤井德明; 小林伸一郎; 藤本洋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依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设有喷出增量蒸气用的泵装置的蒸气熨斗,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和由启闭装置29进行启闭的喷嘴部28设于贮水箱底部构件27b,在贮水箱底部构件27b的下侧面上固定覆盖所述排出口36和喷嘴部28的出口一侧的盖体39,由该盖体39和贮水箱底部构件27b形成水通道40,并使设于所述盖体39的开口部41和通往气化室23的引水道43相连接,能使贮水箱和气化室可靠地水密性连接,并使从贮水箱向气化室的供水能顺畅地进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 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 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 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 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以及,覆盖该泵装置和所述 喷嘴部的出口侧并在贮水箱的下方形成有水通道、同时设有与所述 气化室侧连接的开口部的盖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开口部 的直径比喷嘴部小孔的直径大,同时使所述开口部位于喷嘴的正下 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 的下游侧设置通向气化室的引水道,同时在所述开口部的下方设置 当气化室被加热到气化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的热响应阀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用由挠性材料 构成的筒状的单向阀关闭与水通道相通的泵装置的排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用构成贮水箱 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与盖体夹持所述单向阀。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启闭装置、泵装置及盖体设于贮水箱,且该贮水箱可相对熨斗 本体自由装卸。
7: 一种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 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 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 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 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设有将所述贮水箱内的水导 向气化室的水出口的引水道,以及,当所述气化室被加热到水的气化 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使水流通的热响应阀装置,并把所述热响应 阀装置配置在从泵装置和喷嘴部流出的水的汇流部至水出口之间。
8: 一种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 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 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 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 蒸气发生的泵装置,操作所述启闭装置的第一操作部,以及操作所述 泵装置的第二操作部,并将所述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在与把手 的手握部方向相交的方向并列设置,同时将所述第二操作部的上部 操作面的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上部操作面的面积。
9: 一种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 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覆盖所述底座上面一侧的盖子,设于所述盖子 上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可自由装卸的贮水箱,装在 该贮水箱的上方前部的注水部,以及设于该注水部前侧面的注水口, 在构成所述贮水箱上部的贮水箱上部构件的前端形成有凸出部,该 凸出部比所述注水部的下端更向前方伸出,同时在所述凸出部和注 水部之间设有凹陷。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用设于贮水 箱的凸出部覆盖所述盖子前部的上侧面和两侧面,同时将所述凸出 部设在比构成所述贮水箱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更低的位置。

说明书


蒸气熨斗

    本发明涉及向衣服等供给水分、以熨平皱褶的蒸气熨斗。

    传统的这种蒸气熨斗例如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85年第129095号公报所示,其结构如图8所示。即,在由加热装置1加热的底座2上设有气化室3,使贮水箱4内的水从喷嘴部5滴入气化室3并喷出蒸气,喷嘴部5通过由蒸气按钮6操作的启闭装置7进行开启和关闭。

    为了提高被熨烫衣服的皱褶熨平效果,设有泵装置8,可以暂时性向气化室3强制供给大量的水,使增量蒸气喷出。

    但是,这种传统的结构因为设于贮水箱4的喷嘴部5和泵装置8是各自分别与气化室3结合的,所以存在密封结构复杂、且很难防止长期使用后结合部漏水的问题。

    此外,在加热装置1通电之后、气化室3还未达到水的气化温度之前,若使用者误操作了蒸气按钮6、打开喷嘴部5开始使用,则滴入气化室3的水不蒸发而以热水的状态流出,会污染衣服。

    此外,当熨烫作业中频繁使用泵装置7、气化室3因水而被急速冷却到水的气化温度以下时,与上述一样,会出现供给气化室的水不蒸发而以热水的状态流出从而污染衣服地问题。

    此外,若在使用之后在贮水箱4内存留有水的状态下忘了关闭喷嘴部5,则会发生保管过程中贮水箱4内的水会漏入气化室3使之腐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例如可采用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86年第263493号公报所示的蒸气熨斗。具体如图9所示,在连接贮水箱4和气化室3的引水道9上设置热响应阀装置10,当气化室3被加热到水的气化温度时,双金属11测知底座2的热而向上翻转,将热响应阀装置10向上推而打开引水道9。

    再有,在引水道9上连设有泵装置12,该泵装置12通过使操作部13上下移动、把贮水箱4内的水从引水道9引入缸体14内之后再排出到引水道9的气化室3一侧,把大量的水供应给气化室3,即能使增量蒸气喷出。

    此外,通过使该泵装置12的操作部13保持压向下方的状态,可关闭引水道9,停止从贮水箱4向气化室3供给水,同时,通过使操作部13保持推向上方的状态,可开启引水道9,把水供应给气化室3,使通常的蒸气喷出。

    如上所述的构成,其结构受到必须把贮水箱的水出口和泵装置12以及热响应阀装置10在水平方向错开位置配置的制约,所以,引水道9从入口到出口沿底座2的上侧面延伸的距离很长,因此,存在从进行引水道9的启闭操作到蒸气喷出、停止为止时间上错开、响应性差的问题。

    此外,若在停止喷蒸气的状态下使用,则因为引水道9受到来自底座2的热而温度过高,所以,若从此状态为使蒸气喷出而让水流入引水道9,则会发生水在引水道9内沸腾、产生的气泡滞留在引水道9内而堵塞狭窄的引水道9、阻碍水的顺畅流动而不能喷出稳定的蒸气的问题。

    此外,因为通过一个操作部13进行蒸气喷出和停止的操作,以及进行使增量蒸气喷出的操作,所以虽有可简化结构的优点,但其反面却存在以下问题,即,当使泵装置12动作时,若错误地把操作部13向下推规定量以上,则会错误地切换成蒸气的停止状态。

    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置防止不小心下压规定量以上用的适当的限制装置,则使蒸气停止时,必须以强的推压力克服该限制装置进行操作,所以在使用方便性方面存在相矛盾的问题。

    又,当利用底座2的顶端部分熨烫衣服的细小部分时,为了使视线不被熨斗本体的前部遮住而难于见到衣服的状态,可采用例如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1年第295597号公报所述的、如图10所示的结构。

    即,通过把贮水箱15的前侧面做成圆弧状并向后大大倾斜,减小相对底座2的底面的倾斜角度α,来提高熨烫时对衣服的可视性。

    但是,因为这样构成时,向贮水箱15内注入水用的注水口16也是沿着前侧面倾斜设置的,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当把贮水箱15从熨斗本体上取下注入水时,若使注水口16成水平状态,则贮水箱15倾斜而难于保持,而若让贮水箱15垂直稳定保持,则注水口16大大倾斜,难于注水。

    此外,当使用过程中向用空了的贮水箱15加水时,以及使用之后把留在贮水箱15内的水倒出时等,把贮水箱15从加热到高温的熨斗本体上取下时,或把贮水箱15装入熨斗本体时,手容易碰到覆盖底座2上侧面的、处于高温状态的盖子17的前部,不注意就可能烫伤。

    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使用方便的蒸气熨斗,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使贮水箱和气化室的水密连接可靠,同时将水从贮水箱顺畅地供应给气化室,以获得良好的蒸气和增量蒸气。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使蒸气可靠停止以提高衣服的熨烫加工效果。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高蒸气的喷出、停止及增量蒸气的操作性。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高熨烫时对衣服的可视性,并方便向贮水箱的注水。本发明的第5目的在于,提高装、卸贮水箱时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第1课题解决方案为一种蒸气熨斗,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以及,覆盖该泵装置和所述喷嘴部的出口侧并在贮水箱的下方形成水通道、同时设有与所述气化室侧连接的开口部的盖体。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第2课题解决方案为一种蒸气熨斗,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设有将所述贮水箱内的水导向气化室的水出口的引水道,以及,当所述气化室被加热到水的气化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使水流通的热响应阀装置,并把所述热响应阀装置配置在从泵装置和喷嘴部流出的水的汇流部至水出口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第3课题解决方案为,把第1课题解决方案中的开口部直径做得比喷嘴部的小孔直径大,同时使所述开口部位于喷嘴的正下方。

    此外,本发明的第4课题解决方案为,在第1课题解决方案中的开口部的下游侧设置通向气化室的引水道,同时在所述开口部的下方设置当气化室被加热到气化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的热响应阀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第5课题解决方案为,用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筒状的单向阀关闭与水通道相通的泵装置的排出口。

    本发明第6课题解决方案为,对第5课题解决方案中的单向阀,用构成贮水箱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与盖体进行夹持。

    为了达到上述第3目的,本发明的第7课题解决方案为一种蒸气熨斗,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操作所述启闭装置的第一操作部,以及操作所述泵装置的第二操作部,并将所述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在与把手的手握部方向相交的方向并列设置,同时将所述第二操作部的上部操作面的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上部操作面的面积。    

    为了达到上述第4目的,本发明的第8课题解决方案为一种蒸气熨斗,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覆盖所述底座上面一侧的盖子,设于所述盖子上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可自由装卸的贮水箱,装在该贮水箱的上方前部的注水部,以及设于该注水部前侧面的注水口,在构成所述贮水箱上部的贮水箱上部构件的前端形成有凸出部,该凸出部比所述注水部的下端更向前方伸出,同时在所述凸出部和注水部之间设有凹陷。

    为了达到上述第5目的,本发明的第9课题解决方案为,用设于贮水箱的凸出部覆盖所述盖子前部的上侧面和两侧面,同时将所述凸出部设在比构成所述贮水箱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更低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第1课题解决方案,从喷嘴部滴下的水和从泵装置排出的水可以从一个开口部供应给气化室一侧,能使气化室和贮水箱实现可靠的密封结合。

    通过采用上述第2课题解决方案,即使在利用热响应阀装置将引水道关闭之时,也能使泵装置动作,同时能使排入引水道内的水不供给气化室,而是通过喷嘴部的小孔返回贮水箱内,并能用由泵装置加压的水清洗喷嘴部。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3课题解决方案,从喷嘴部滴下的水可以不停留在水通道内地供应给气化室侧,可提高使用蒸气时的气化响应性能。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4课题解决方案,可以缩短到气化室的引水道的长度,可防止引水道内的水发生过热,消除气泡的发生。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5课题解决方案,可防止因熨烫产生的振动及碰撞而导致单向阀开启,当在关闭喷嘴部的状态下使用时,能防止泵装置内的水经过水通道漏出到气化室。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6课题解决方案,向下压单向阀而排出的水可在水通道内水势强劲地扩散,冲洗掉水通道内的杂质。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7课题解决方案,可以把第一和第二操作部与把手的手握部大致等距离配置,能减少操作时手指的移动距离,并能减轻反复进行上下移动操作的使泵装置动作时的手指的负担。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8课题解决方案,可以使注水部的倾斜角度大于盖子的倾斜角度,可以在不损坏对衣服可视性的条件下,提高注水时的作业方便性。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第9课题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因贮存于贮水箱内的水而保持低温的凸出部来保护盖子,减小盖子前部的露出表面积,能防止进行贮水箱的装、卸作业时,操作者不小心碰到盖子。

    附图简介:

    图1是本发明蒸气熨斗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上述本发明蒸气熨斗的贮水箱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上述本发明蒸气熨斗的底座的重要部分俯视图。

    图4是上述本发明蒸气熨斗的底座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上述本发明蒸气熨斗的重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上述本发明蒸气熨斗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蒸气熨斗其他实施例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传统的蒸气熨斗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传统的其他蒸气熨斗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传统的其他蒸气熨斗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图6中,20是由加热装置21加热的底座,形成有用气化室盖22覆盖的气化室23。24是覆盖所述底座20的上面一侧的耐热树脂制成的盖子,该盖子24的后上部安装有前后方向的设有手握部25的把手26。

    27是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23的水的贮水箱,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盖子24上,把手26上设有保持该贮水箱的安装状态并可解除锁定的锁定装置(未图示)。

    此外,该贮水箱27具有构成其上部的贮水箱上部构件27a、构成贮水箱27的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27b、以及安装在贮水箱上部构件27a的前部上方的注水部27c,在该注水部27c的前侧面上设有把水注入贮水箱27内用的注水口27d。

    在贮水箱上部构件27a的前端设有比注水部27c的下端更向前伸出的凸出部27e,在该凸出部27e和注水部27c之间设有凹陷27f。该凹陷27f实际上是由凸出部27e相对底座2底面的倾斜角度α1与比该α1大的注水部27c的倾斜角度α2之差形成的。

    此外,该凸出部27e从外侧覆盖盖子24前部的上侧面和两侧面,并使其向下倾斜,以使盖子24的露出侧面随着趋向前部而渐渐变小,凸出部27e设于比贮水箱底部构件27b更低的位置。

    28是设于贮水箱底部构件27b的喷嘴部,其上有小孔28a,通过该小孔28a使贮水箱27内的水以规定的量滴入气化室23一侧。该喷嘴部28是用金属、陶瓷及树脂等材料构成的,并通过超声波焊接、镶嵌成型或夹着密封件用螺钉拧固等的一般方法水密性地固定在贮水箱底部构件27b上。此外,也可以在贮水箱底部构件27b上直接开设小孔28a。

    29是下端与所述喷嘴部28相对并可上下自由移动的启闭装置,受到弹簧30的向上的作用力,并通过由蒸气按钮构成的第一操作部31的手动进行的上下操作,启、闭喷嘴部28,控制对气化室23的水的供给。

    此外,该第一操作部31突出于贮水箱27之上,通过装于注水部27c内的棘轮花键机构,能保持喷嘴部28的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

    32是把贮水箱27内的水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产生的泵装置,通过设于缸体33内的活塞34的往复运动,把贮水箱27内的水从吸入口35吸入并从开口于贮水箱底部构件27b的排出口36排出。所述活塞34用突出于贮水箱27之上的第二操作部37进行手动操作,并由弹簧38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39是覆盖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和喷嘴部28的出口侧并固定在贮水箱底部构件27b上的盖体,与所述贮水箱底部构件27b之间形成水通道40,并在喷嘴部28的正下方设有通往气化室23的开口部41,该开口部41的直径设置成比喷嘴部28的小孔28a的直径要大。

    42是与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相对的设于水通道40内的单向阀,由挠性材料制成有底筒状,并由贮水箱底部构件27b和盖体39夹持。

    所述启闭装置的第一操作部31和泵装置32的第二操作部37并列配置于与在熨斗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手握部25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并使设于第二操作部37上部的平坦的操作面37a的面积大于设于第一操作部31上部的平坦的操作面31a的面积。

    43是连接开口部41和气化室23、把贮水箱27内的水引向气化室23的引水道,设置于安装在底座20上的支承体44上,配置于形成在底座20和盖子24之间的空间部,当安装贮水箱27时,通过面对盖子24的上部底面并固定在底座20一侧的密封件45,与盖体39的开口部41水密性连接。

    46是设于引水道43的热响应阀装置,它与可自由翻转地设于底座20的双金属47的动作联动而启、闭引水道43,配置在开口部41的下方,当气化室23被加热到水的气化温度时,向上方移动而打开引水道43,在气化温度以下时向下方移动而关闭引水道43。

    以下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作用。首先,当向加热装置21通电、气化室23被加热到水的气化温度时,双金属47向上方翻转,使热响应阀装置46向上方位移,打开引水道43,使贮水箱27和气化室23相连通。    

    在此,若操作第一操作部31把喷嘴部28打开,则贮存在贮水箱27内的水从小孔28a经开口部41滴入引水道43内再流入气化室23,气化后从蒸气孔48喷出蒸气。

    要使蒸气停止喷出时,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31来关闭喷嘴部28,可停止向气化室23供给水,能与第一操作部31的操作相响应,迅速进行切换。

    当要向衣服供给大量的水时,可通过使第二操作部37上下运动而使泵装置32动作。通过活塞34的往复运动,缸体33内的水克服关闭排出口36的单向阀42的作用力而把该单向阀42向下推,水从打开了的排出口36汹涌涌入水通道40内。

    排出到水通道40的水从水通道40经开口部41进入引水道43,流入气化室23,产生大量的蒸气,于是,从蒸气孔48喷出增量蒸气。该增量蒸气与气化室23的温度下降相关,可通过第二操作部37的操作持续规定的时间。

    当气化室23的温度下降到水的气化温度以下时,双金属47测知该温度而产生向下的翻转动作,并通过热响应阀装置46来关闭引水道43。在该状态,即使使泵装置32动作,水也不会被供应给气化室23,排出到水通道40的水经喷嘴部28的小孔28a从下游侧反向流回贮水箱27内。

    此时,附着在喷嘴部28上侧面上的、用通常的从贮水箱27一侧通过小孔28a的缓慢水流不能除去的垃圾等,也能通过利用泵装置32使水从反方向水势强劲地通过小孔28a,将其方便地除去,能始终稳定地使水滴下。

    这样,来自贮水箱27的两个不同部位的水都能经开口部41供应给气化室23,能简化与气化室23一侧的连接,保证能可靠地水密性结合。

    又因为热响应阀装置46设于开口部41的下方,所以,通过该热响应阀装置46的水能立即供应给气化室23,能缩短沿底座20的上侧面延伸的引水道43的长度。

    此外,因为与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相对设置的单向阀42是用做成筒状的挠性材料构成并受到关闭方向的作用力,所以,不会因熨烫时产生的振动及碰撞而打开,在喷嘴部28关闭状态下使用时,能防止缸体33内的水漏入水通道40,能可靠保持蒸气的停止状态。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其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不用可自由装卸的贮水箱27,而用由把手49和罩盖50构成的贮水箱51将其取代。

    即,在罩盖50的下侧面上固定盖体39,以便覆盖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和喷嘴部28的出口侧,在该盖体39和罩盖50之间形成水通道40,并把通往气化室23的开口部41设于喷嘴部28的正下方。

    该实施例也与上述实施例一样,来自贮水箱51的两个不同部位的水都能经开口部41供应给气化室23,能简化与气化室23一侧的连接,保证能可靠地水密性结合。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引水道43连接开口部41和气化室23,并通过热响应阀装置46来启闭该引水道43。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蒸气熨斗,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以及,覆盖该泵装置和所述喷嘴部的出口侧并在贮水箱的下方形成水通道、同时设有与所述气化室侧连接的开口部的盖体,因此,从喷嘴部滴下的水和从泵装置排出的水都能经过通往气化室的开口部供给,能减少与气化室的密封结合部,使贮水箱和气化室能可靠地水密性结合,同时能把贮水箱内的水顺畅地供应给气化室,使其喷出良好的蒸气和增量蒸气。

    此外,本发明的蒸气熨斗,因为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所述贮水箱贮存的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设有将所述贮水箱内的水导向气化室的水出口的引水道,以及,当所述气化室被加热到水的气化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使水流通的热响应阀装置,并把所述热响应阀装置配置在从泵装置和喷嘴部流出的水的汇流部至水出口之间,因此,当热响应阀装置将引水道关闭之时,即使使泵装置动作,也能防止把水供应给气化室,并且,能使排出到引水道的水通过喷嘴部的小孔返回贮水箱,能利用由泵装置加压的水清洗喷嘴部,除去附着的杂质,防止堵塞。

    此外,通过把开口部直径做得比喷嘴部的小孔直径大,同时使所述开口部位于喷嘴的正下方,能把从喷嘴部滴下的水直接供应给气化室一侧,能提高气化响应性,使蒸气迅速喷出。

    此外,通过在开口部的下游侧设置通向气化室的引水道,同时在所述开口部的下方设置当气化室被加热到气化温度时开启所述引水道的热响应阀装置,可缩短引水道从入口到出口的长度,把贮水箱内的水迅速供应给气化室,同时能可靠防止误操作引起的热水的意外流出。

    此外,通过用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筒状的单向阀关闭与水通道相通的泵装置的排出口,在喷嘴部关闭状态,即干熨烫时,能可靠防止蒸气喷出,能在短时间内除去被熨烫衣服上的水分。

    此外,通过用构成贮水箱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与盖体来夹持单向阀,每当使泵装置动作时,可使水水势强劲地扩散到水通道内,清洗该水通道内部,并能使之始终喷出稳定的蒸气和增量蒸气。

    此外,本发明的蒸气熨斗,因为包括: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贮水箱,设于该贮水箱底部的喷嘴部,启、闭该喷嘴部、控制对所述气化室的水供应的启闭装置,将水大量供应给气化室、使增量蒸气发生的泵装置,操作所述启闭装置的第一操作部,以及操作所述泵装置的第二操作部,并将所述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在与把手的手握部方向相交的方向并列设置,同时将所述第二操作部的上部操作面的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上部操作面的面积,所以,能把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与把手的手握部大致等距离配置,可减少手指的移动距离、可靠地进行操作,同时可减轻反复进行上下运动操作的使泵装置动作时的手指的疲劳,提高操作性。

    此外,本发明的蒸气熨斗,由于具有由加热装置加热的底座,形成于该底座的气化室,覆盖所述底座上面一侧的盖子,设于所述盖子上的把手,贮存供给所述气化室的水的、可自由装卸的贮水箱,装在该贮水箱的上方前部的注水部,以及设于该注水部前侧面的注水口,并在构成所述贮水箱上部的贮水箱上部构件的前端形成有凸出部,使其比所述注水部的下端更向前方伸出,同时在所述凸出部和注水部之间设置凹陷,所以,可在熨烫过程中不损害衣服的可视性的条件下,平衡地保持贮水箱,方便地注水。

    此外,通过用设于贮水箱的凸出部覆盖所述盖子前部的上侧面和两侧面,同时将所述凸出部设在比构成所述贮水箱的底部的贮水箱底部构件更低的位置,可减小装卸贮水箱时不当心被烫伤的危险性,可提高安全性。

蒸气熨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蒸气熨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蒸气熨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气熨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气熨斗.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设有喷出增量蒸气用的泵装置的蒸气熨斗,泵装置32的排出口36和由启闭装置29进行启闭的喷嘴部28设于贮水箱底部构件27b,在贮水箱底部构件27b的下侧面上固定覆盖所述排出口36和喷嘴部28的出口一侧的盖体39,由该盖体39和贮水箱底部构件27b形成水通道40,并使设于所述盖体39的开口部41和通往气化室23的引水道43相连接,能使贮水箱和气化室可靠地水密性连接,并使从贮水箱向气化室的供水能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