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法脱墨使废纸再生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纸工业中的废纸脱墨技术。
传统的废纸脱墨技术是采用化学方法,不但其排放的废水是污染源之一,其回收的二次纤维的质量也比较差。利用生物酶进行废纸脱墨和改性,是八十年代末在世界兴起的新技术。
早期的工作在化学处理前后使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处理纸浆,使白度提高,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这样做并不合理。T.W.Jeffries,et al,Tappi J.,1994,77(4):173-179)报道了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纸的酶法脱墨技术,单纯的半纤维素酶脱墨效果不好。N.Franks,available on request from Novo Nordisk Co.指出,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中、高浓碎浆有利于提高脱墨效果,而控制酶用量也是操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当酶用量从0增加至200ECU/kg时,纸浆洁净度提高,但继续增加酶用量,洁净度反而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法脱墨使废纸再生的工艺方法,利用生物酶直接处理废纸浆达到脱墨的目地,使用本发明脱墨后的废纸浆其亮度增值不低于2%ISO。与化学法脱墨相比,酶法脱墨后的废纸浆的滤水性能好、白度高、强度相近、尘埃度也较小,可漂性优于用化学法脱墨,其排放的废水中的化学药品含量低于化学法。
本发明使用的生物酶是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混合酶,其中混合酶中木聚糖酶活力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比值是1~30,两种酶的混合技术包括机械混合和控制发酵条件。脱墨时的工艺条件为:浆浓:2~18%温度:30~60℃,pH值:5~8,酶用量:浓缩酶0.2ml~6ml/kg绝干浆,搅拌速度为100~800RPM,以200~400RPM为最好,如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时,以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好,例如Tween-80,用量为0.1~2.0/Kg绝干浆。应控制用水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如其中Mn+2、Ag+、Cu+2的浓度超过0.001M时,会降低酶制剂的活力,可添加DTPA、EDTA等鳌合剂以除去。脱墨后的废纸浆,加进浮选助剂(例如脂肪酸钠),用量0.1~1%(对绝干浆),在浆浓为0.5~1.5%时,室温下进行浮选,浮选时间15~30分钟。浮选后的废纸浆,如需要进一步提高白度,可采用适宜的漂白剂进行漂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是,将废纸首先用水力碎浆机或打浆机在浆浓度为2~18%时疏解分散。用4N稀硫酸调PH值为5~8,加热至30~60℃,加入混合酶,搅拌20~30分钟,加入适量的浮选助剂,然后进行浮选。
经本发明脱墨后的废纸浆,其亮度增值不低于2%ISO,可大大提高其滤水性能,特别是高打浆度的废纸浆,与化学法脱墨相比,使用本发明脱墨后的废纸浆的滤水性能好、白度高、强度增加、尘埃度也较小,可漂性优于用化学法脱墨的。并且其排放的废水中的化学药品含量低于用化学法脱墨的含量。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突出的进步可从下述的实施例中得以体现,必须指出的是,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将旧报纸经分散后取浆浓为3%的废纸浆,用4N稀硫酸调PH值为5.5,加热至50℃,加入混合酶,混合酶中木聚糖酶活力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比值是1.5,酶用量为2ml/kg,搅拌速度300RPM,处理时间30分钟,然后在浆浓为1%时加入浮选助剂脂肪酸钠,用量0.5%,室温下进行浮选,浮选时间二十分钟,然后进行抄片,结果见表1,表1是酸性酶法脱墨工艺与碱性化学法脱墨比较。
实施例2.
将含静电复印纸和激光打印纸的办公废纸经分散后进行酶法脱墨,浆浓:3%;温度:50℃;pH值:7.0;酶用量(混合酶中木聚糖酶活力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比值是29):1.5ml/kg;Tween-80用量:1g/kg;搅拌速度:300RPM;处理时间:30min,再加入浮选助剂脂肪酸钠,用量1%,室温下进行浮选,浮选时间二十分钟,然后进行抄片,结果见表2,表2是含静电复印纸和激光打印纸的办公废纸经酶法脱墨的效果。
表1. 白度(%ISO)裂断长 (m) 撕裂指数 (mN.m2/g) 打浆度 (°SR)空白 39.6 2830 4.35 65.0化学法脱墨浆 45.8 3210 4.50 68.0酶法脱墨浆 48.0 3050 4.95 30.0
注:空白指疏解后浆料直接抄片,测定。
化学法脱墨的药品用量:(均为对每克绝干浆的百分数)
NaOH,1%;Na2SiO3,2.5%;H2O2,1%
表2. 白度 (%ISO) 尘埃度 (mm2/m2) 裂断长 (m) 撕裂指数 (mN.m2/g) 打浆度 (°SR)对照 82.4 207 4000 9.27 44.0酶法脱墨浆 84.8 66 4150 9.3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