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从一种贮存箱向机动车内燃机输送燃料的辅助泵 本发明涉及一个辅助泵,属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限定的技术领域。
在DE 4020521A1中公开了一个辅助泵,它包括一个在泵腔中回转的圆柱形运行轮,它在其两个端表面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一个属于在运行轮圆周上相互以间距安置的叶片的轮圈并在通过泵的纵向截面中看,一个在两个相邻的叶片之间槽形结构的缺口基部形成一个圆段,它的中央几乎与另一圆段的中央相同,另一圆段与叶片轮圈相对地安置在泵腔之相应壁中。
这种辅助泵已经表明,在一相对短的运行期限以后,运行轮就出现一个明显的磨损,这是由于在辅助泵中产生的轴向力之故,它作用在运行轮上和该运行轮被特别挤压到抽吸盖之一个抽吸侧壁上。另外,这种辅助泵具有一个不好的运行特性。这样,在燃料输送装置中占据地轴向力就导致一个很坏的噪声性能。
本发明辅助泵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技术内容,因此相对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在运行轴上并在压力区域中可以构成一个和轴向力相反作用的压力,因此,作用在运行轮上的总的轴向力几乎为零。依此,该运行轮在泵腔中自由转动,进而在运行轮和构成泵腔的壁件之间实现一个几乎无磨损的转动,这样,噪声特性就可以得到根本地改善。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结构方案在权利要求7中给出。在使用特性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在一连接通道和输送通道之抽吸口之间的(位置)角度,来确定在压力区域中占据的压力。在输送通道中,随着增大的夹角或增大的行程距离而建立一个较高的位置,它在输送通道的端部即在出口例如可以达到3巴(bar)。通过配置连接通道在抽吸口和出口之间的一确定角度位置上,可以使压力区域中导入的和在其内占据的压力得以调节,而这一压力和作用在运行轮上的轴向力相反作用。
本发明另一有利变型方案在权利要求10中给出,其中,在泵腔的一个抽吸侧壁上设置一个直径大的并在靠近运行轮轴的一个圆柱形段上径向延伸的压力表面,它相对出口侧的压力区域是较大的结构。依此实现,在辅助泵启动时,在抽吸侧的压力区域中可以建立一个比在出口侧的压力区域中要大的力,为的是,运行轮在中间壳体上开始运转,因此可以实现一个明显的噪声改善。
在另外的从属权利要求和以后的说明书中将给出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在附图中和在以后的说明书中作详细解释。
图1是一个燃料输送装置并带有以纵剖图描述的辅助泵;
图2是沿图1剖示线II-II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沿图1剖示线III-III的截面示意图。
图1描述的装置10用于从一个未描述的油箱中向同样未描绘的机动车内燃机输送燃料。该燃料输送装置10具有一个轮叶式泵11,它的运行轮12通过一个与未描绘电机为驱动连接的轴13形成转动连接。轴13贯穿该运行轮12和靠置在一支承轴颈上,它安置在一个抽吸盖16上。该抽吸盖16将燃料输送装置10在它的抽吸侧端表面上封闭住。该运行轮12安置在一个泵腔17中,它在运行轮12的轴向上看在两侧通过壁18和19被限定。该壁部18是通过抽吸盖16朝着运行轮12的表面构成的。一个与抽吸盖16相反对置的中间壳体21具有第二个构成泵腔17的壁部19。壁19具有一个用于轴13的支承位置22。
在输送装置10的运行期间,该轮叶式泵11通过一个抽吸接头26抽吸燃料并通过一个在中间壳体21中的泵出口28将这一介质挤压到一个空间29中,其中,放置未描述的电机。从此处,燃料通过一个出口接头或压力接头31输送到内燃机去。因为,轮叶式泵11以及未描述的电机安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32中,它(32)设有一个抽吸接头26和一个出口接头31并因此燃料流过该燃料输送装置10,所以该燃料输送装置10同时构成从油箱到内燃机之输送管道的一部分。
该轮叶式泵11的运行轮12具有一个盘形的中央区域34,它直接与轴13连接,同时,按有利方式,可以设置一个中央轴承套。运行轮12以及它的中央区域34具有数个径向的叶片,它们在其自由的并从中央区域34远离的端部通过一个环绕的环36相互连接,但是这不是必须硬性规定的。这些叶片如此构成,即在运行轮12一个共同的分圆上安置的通口之间设有桥件,其将上述通口在圆周上限定。每个通口的轴线与运行轮12的转轴线平行地配置。在叶片之间的槽基底最好通过两个圆段37,38构成,它们在运行轮12的中央区域相互不相撞的过度。
在腔壁18,19中,分别安置一个几乎环形的输送通道41,42。该输送通道41,42的基底43同样为圆段形的结构。同时,以有利方式,该圆段37相互圆滑地过度到输送通道41的圆段中和圆段38相互圆滑地过度到输送通道42的圆段中,其中,通过一个共同地中心以相同的半径构成。
在图2中描述了在抽吸盖16的抽吸侧壁18上沿着II-II剖示线的截面简图。该输送通道41设置为圆环段,它包括一个角度约270°到340°。输送通道41在本实施例中描述在6点钟的位置上开始并与抽吸接头26的抽吸口26相反对置,然后在反时针方向看延伸至大约在8点钟的位置。从6点位置逐渐加长的演变到大约8点钟的位置,在输送通道41中占据一个连续的压力结构,其在输送通道41的端部处于约3bar(巴)的范围内。以此压力,使介质通过一个出口47输入到空间29中。
在输送通道41内设置一个压力区域34,它直接与运行轮12作用连接。该压力区域34是基本上圆形的作为压力表面48的结构,其在壁18中形成深凹结构。这个压力表面48以有利方式或径向上延伸通过一个最大可能的区域,它通过输送通道41限制。在压力表面48和输送通道41之间设置一个连接通道49,它径向延伸地在输送通道41和压力表面48之间构成。
该连接通道49大约安置在一个9点钟的位置,其对应于一个角度β为270°,因此,输送通道41在9点钟位置具有的压力被导入压力表面48中并依此,在运行轮12上作用的轴向力可被确定。该连接通道49同样可以安置在抽吸口46和出口47之间的另一位置上,其中,最好规定一个角度β在180°和300°之间。该位置确定可以根据辅助泵结构尺寸,轮叶式泵的输送功率,电机功率或应用特性进行选择。该连接通道49就其横截面刚好如此大的结构,即,建立一个对于压力区域34的压力结构必需的流动横截面。
在图3中描述一个沿图1线III-III在中间壳体21的壁19上的俯视图。该输送通道42与输送通道41相对应。在其开始为6点钟位置,要输送的介质流入并在顺时针方向上流动到出口47,通过此,介质排入空间29中。在顺时针方向上,在输送通道42中建立起压力。一个连接通道51径向上从输送通道42延伸到里边并与压力区域35连通。这个压力区域基本上和压力区域34相反对置地安置。该连接通道51按有利方式以和抽吸盖16中连接通道49相同的角度安置。因此,可以在运行轮12上建立相等的力条件。
中间壳体21的压力区域35是圆柱形结构和具有一个直径D1,它基本上与抽吸盖16的圆柱段53相一致。该段相反对置于压力区域34为深凹结构。该压力区域34既包括圆柱段52也包括盘形结构的压力表面48,其通过一个相对大的圆表面通过运行轮12延伸并可以将一个均匀的表面力传递到运行轮12上。
作为优选,还可以规定,在压力表面48,到压力区域34的圆柱段52之间设置一个连续的过度结构。该压力区域34按有利方式是大的结构,为的是,在连接通道49,51相对抽吸口46定位在一个β角度基础上,使得在压力区域34,35中占据的压力是可以调节的。依此,可以简单的测量技术或经验主义的类型和方式实现一个最佳的连接通道49,51在一个相对抽吸口46为β角位置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