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03328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36588.0

申请日:

2013.09.24

公开号:

CN104457420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41F 5/00申请日:20130924|||公开

IPC分类号:

F41F5/00

主分类号:

F41F5/00

申请人: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陈本军; 李加宝; 李颖; 范文晶; 赵伟忠; 周黎敏; 孙刚; 叶智明; 高方军; 黄志立

地址:

201109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31107

代理人:

徐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发射系统包括: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导弹发射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大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源包括战斗令开关,所述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

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Ω。

4.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的点火通路采用双绞屏蔽线;所述电阻的安装位置近邻导弹接口。

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的发动机不能正常点火概率为:

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

6.  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发射导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
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
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
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控制发动机点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

说明书

说明书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弹发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 
背景技术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安全第一,在武器装备研制与使用中是毋庸置疑的。安全性是武器系统的固有属性,是保障使用安全的前提条件。提高产品安全性,确保安全是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的首要要求,高安全性是保证武器装备使用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弹武器系统安全性中导弹安全是最核心项目,而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发动机安全是导弹武器系统安全性的最核心项目。 
 [0003] 此外,武器系统的武器火力密度也越来越高,发射系统管理和控制导弹的数量成倍增加,国内外导弹发射密切相关的的发射系统正朝着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发展方向,同时对导弹发射安全及可靠性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导弹发射安全性设计面临新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导弹发射安全性、可靠性指标需求不断提高,原有设计已不满足设计要求,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弹高安全及可靠的发射系统发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包括: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 
进一步,所述点火电源还包括战斗令开关,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Ω。 
进一步,所述发射系统内的点火通路采用双绞屏蔽线;所述电阻的安装位置近邻导弹接口。 
进一步,所述发射系统的发动机不能正常点火概率为: 

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安全发射导弹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
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
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
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控制发动机点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关键器件选用等级,触点冗余设计等,用以保证发射系统可靠性,多重逻辑控制用以提高安全发射安全性。
发射系统内部将火工品并联大阻值电阻后接机壳地,从而可以避免点火通路静电积累,最大限度地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时的安全性;将该电阻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导弹接口,点火通路线缆采用双绞屏蔽线及并联大阻值电阻,采取上述三种方式大大减小电磁场干扰引起的感应电流,从而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及在架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拱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动机点火逻辑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包括: 
发控系统01、发射箱/筒02;所述发控系统01包括点火电源011和发控单元012,所述发控单元012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电阻0123;所述发射箱/筒02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导弹03的火工品与所述电阻0123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的第二组触点开关。
如图1所示,所述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包括四组触点开关,每条线路上采用两组触点开关冗余。触点的冗余设计可以保证发射系统可靠性,多重逻辑控制用以提高安全发射安全性。 
所述点火电源还包括战斗令开关,所述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 
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的阻值取100KΩ,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阻值还可以根据作战需求进行具体选择。包括了电阻的电路可以避免点火通路静电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时的安全性;将所述电阻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导弹接口,点火通路线缆采用双绞屏蔽线及并联大阻值电阻,采取上述三种方式大大减小电磁场干扰引起的感应电流,从而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和在架时的安全性。 
根据发射系统FTA分析,确定发射系统影响安全主要危险源为发动机点火意外点火。为了减少发生发动机意外点火概率,发射系统设计时采用4个底事件同时发生才会出现点火,所述4个底事件分别为:1)发控系统处于战斗态;2)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3)固弹机构解锁好;4)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结合选用高可靠性器件。通过计算,发动机意外点火概率为: 
(1)
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
为了提高固弹解锁好后发动机点火可靠性,一方面减少发动机点火控制链路上的器件数量,如图1,此时仅受发动机点火令继电器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该链路上的器件采取高可靠性器件,如发动机点火用继电器为七专等级。通过计算,固弹机构解锁好后发动机点火故障概率为: 
P=P+P==5.88510           (2)
公式(1)与(2)的区别:公式1为发射系统未执行发动机点火时,发生发动机意外点火的失效概率;公式2为发射系统在执行发动机点火时,发生未能正常点火的失效概率。
通过公式(1)和(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大大降低了发动机意外点火和点火故障的概率。 
本发明还提供安全发射导弹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
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
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
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控制发动机点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
综上,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电路设计时,在发动机点火电流输出链路上串入战斗令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令继电器和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共4个关键控制点,加严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输出控制,从而达到保障发射系统的安全性;
提高发动机点火电路控制器件的质量等级,对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采用七专加严的器件,从而提高发动机点火的可靠性。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36588.0(22)申请日 2013.09.24F41F 5/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地址 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72)发明人陈本军 李加宝 李颖 范文晶赵伟忠 周黎敏 孙刚 叶智明高方军 黄志立(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代理人徐钫(54) 发明名称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发射系统包括: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

2、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导弹发射的安全性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7420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57420 A1/1页21.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3、: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大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源包括战斗令开关,所述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4.。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的点火通路采用双绞屏蔽线;所述电阻的安装位置近邻导弹接口。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的发动机不能正常点火概率为:,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6.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发射导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控制发动机点。

5、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7420 A1/3页3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导弹发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射方法。 背景技术0002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安全第一,在武器装备研制与使用中是毋庸置疑的。安全性是武器系统的固有属性,是保障使用安全的前提条件。提高产品安全性,确保安全是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的首要要求,高安全性是保证武器装备使用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弹武器系统安全性中导弹安全是最核心项目,而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发动机安全是导弹。

6、武器系统安全性的最核心项目。 0003 此外,武器系统的武器火力密度也越来越高,发射系统管理和控制导弹的数量成倍增加,国内外导弹发射密切相关的的发射系统正朝着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发展方向,同时对导弹发射安全及可靠性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导弹发射安全性设计面临新的难题。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导弹发射安全性、可靠性指标需求不断提高,原有设计已不满足设计要求,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弹高安全及可靠的发射系统发射方法。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包括:发控系统、发射箱/筒;所述发控系统包括点火电源和发控单元,所述发控单元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

7、器、电阻;所述发射箱/筒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火工品与所述电阻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的第二组触点开关。 0006 进一步,所述点火电源还包括战斗令开关,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 0007 进一步,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 0008 进一步,所述发射系统内的点火通路采用双绞屏蔽线;所述电阻的安装位置近邻导弹接口。 0009 进一步,所述发射系统的发动机不能正常点火概率为: ,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

8、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0010 本发明还提供安全发射导弹的方法,包括: 说 明 书CN 104457420 A2/3页4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控制发动机点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关键器件选用等级,触点冗余设计等,用以保证发射系统可靠性,多重逻辑控制用以提高安全发射安全性。0012 发射系统内部将火工品并。

9、联大阻值电阻后接机壳地,从而可以避免点火通路静电积累,最大限度地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时的安全性;将该电阻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导弹接口,点火通路线缆采用双绞屏蔽线及并联大阻值电阻,采取上述三种方式大大减小电磁场干扰引起的感应电流,从而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及在架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发明提拱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的发动机点火逻辑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文中,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5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包括: 发控系统01、发射箱/筒02;所述发控系统01包括点火电源011和发控单。

10、元012,所述发控单元012包括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电阻0123;所述发射箱/筒02包括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导弹03的火工品与所述电阻0123并联后,一端依次串联所述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的第一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的第一组触点开关;另一端接地,并依次串联发动机点火继电器0122的第二组触点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的第二组触点开关。0016 如图1所示,所述战斗发射令继电器0121包括四组触点开关,每条线路上采用两组触点开关冗余。触点的冗余设计可以保证发射系统可靠性,多重逻辑控制用以提高安全发射安全性。 0017 所述点火电。

11、源还包括战斗令开关,所述战斗令开关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战斗反射令继电器连接。 0018 所述电阻的阻值大于80 K,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的阻值取100K,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阻值还可以根据作战需求进行具体选择。包括了电阻的电路可以避免点火通路静电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时的安全性;将所述电阻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导弹接口,点火通路线缆采用双绞屏蔽线及并联大阻值电阻,采取上述三种方式大大减小电磁场干扰引起的感应电流,从而保证导弹火工品在导弹装填和在架时的安全性。 0019 根据发射系统FTA分析,确定发射系统影响安全主要危险源为发动机点火意外点火。为了减少发生。

12、发动机意外点火概率,发射系统设计时采用4个底事件同时发生才会出说 明 书CN 104457420 A3/3页5现点火,所述4个底事件分别为:1)发控系统处于战斗态;2)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3)固弹机构解锁好;4)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结合选用高可靠性器件。通过计算,发动机意外点火概率为: (1)其中,为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失效率,为发动机点火继电器失效率。0020 为了提高固弹解锁好后发动机点火可靠性,一方面减少发动机点火控制链路上的器件数量,如图1,此时仅受发动机点火令继电器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该链路上的器件采取高可靠性器件,如发动机点火用继电器为七专等级。通过计算,固弹机构解锁好后发动机点火故。

13、障概率为: P=P +P = =5.885 10 (2)公式(1)与(2)的区别:公式1为发射系统未执行发动机点火时,发生发动机意外点火的失效概率;公式2为发射系统在执行发动机点火时,发生未能正常点火的失效概率。0021 通过公式(1)和(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导弹安全发射系统大大降低了发动机意外点火和点火故障的概率。 0022 本发明还提供安全发射导弹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发控系统切换入战斗态,控制所述点火电源输出;步骤二、接着,战斗态下进入发射阶段,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步骤三、再接着,发射阶段执行到固弹机构完成解锁,固弹解锁微动开关闭合;步骤四、执行发动机点火指令。

14、,控制发动机点火继电器触点闭合,最终送出有效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0023 综上,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电路设计时,在发动机点火电流输出链路上串入战斗令开关、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令继电器和固弹机构微动开关共4个关键控制点,加严发动机火工品点火电流输出控制,从而达到保障发射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发动机点火电路控制器件的质量等级,对战斗发射令继电器、发动机点火继电器采用七专加严的器件,从而提高发动机点火的可靠性。0024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457420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7420 A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742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武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