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28341.6(22)申请日 2014.10.09F16H 55/17(2006.01)F16H 1/02(2006.01)(71)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2号大街 928 号(72)发明人 陈建能 夏旭东 周煦武 孙良(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代理人 杜军(54) 发明名称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迄今并未有对高阶变性偏心圆 - 非圆齿轮副的设计和应用。
2、研究的文献报道。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方程,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中心距;然后校验节曲线凹凸性,求解插齿法加工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计算压力角变化范围,校验最大压力角值,计算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啮合时的重合度。本发明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设计理论基础,促进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的推广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5313 A(43)申请公布日。
3、 2015.03.25CN 104455313 A1/3 页21.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节曲线方程 ;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节曲线由周期变化的 n1条节曲线线段组成,每条节曲线线段包括非对称的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角位移 在第一个变化周期内对应的向径为 :式中,R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偏心圆半径,偏心率 e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偏心距 ;n1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阶数,m11、m12分别为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的变性系数,且均为。
4、正数,并满足关系式 :步骤二、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中心距 a 的数值计算 ;根据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封闭性条件得到如下关系式 :式中,n2为共轭非圆齿轮的阶数,i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与共轭非圆齿轮的传动比 ;构造函数如下 :利用进退法确定中心距 a 的单峰区间,并利用黄金分割法确定精确的中心距 ;步骤三、计算共轭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方程如下 :式中,r2为共轭非圆齿轮的角位移 对应的向径 ;步骤四、判别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共轭非圆齿轮的凹凸性 ;根据微分几何知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共轭非圆齿轮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31。
5、3 A2/3 页3式中,传动比的一阶导数 传动比的二阶导数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对应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共轭非圆齿轮对应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中,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向径求一阶、二阶导数得 :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中,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向径求一阶、二阶导数得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313 A3/3 页4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共轭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均无内凹的条件为 :步骤五、求解插齿法加工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计算公式如下 :将由公式 (6) 和 (7) 求得的曲率半径,取最小值 min,代入公式 (15),计算得到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 m。
6、max;其中,0为插齿刀的标准压力角, 为插齿刀齿顶高系数 ;步骤六、求解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传动时的压力角变化范围,并校验最大压力角 ;当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左侧齿廓为工作齿廓时,压力角 12计算公式如下 :当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右侧齿廓为工作齿廓时,压力角 12计算公式如下 :式 (16) 和 (17) 中,1为节曲线在切线正方向与向径间的夹角 ;步骤七、计算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重合度,并校验最小重合度 ;非圆齿轮啮合时的重合度是有效啮合长度与齿轮基圆齿距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模数,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齿顶高 共轭非圆齿轮的齿顶。
7、高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 为共轭非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313 A1/9 页5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齿轮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圆齿轮副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背景技术0002 非圆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都能够实现非匀速传动,但是非圆齿轮具有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工作可靠等优点,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0003 在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的研究中,现有的工程实际应用主要有一阶偏心圆 - 非圆齿轮机构和一阶变性偏心圆 - 非圆。
8、齿轮应用于插秧机中,也有应用一阶偏心圆 - 多阶非圆齿轮驱动叶片差速泵的实例,但是迄今并未有出现对高阶变性偏心圆 - 非圆齿轮副的设计和应用研究的文献报道。发明内容0004 针对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设计理论基础,促进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的推广使用。该设计方法首先建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方程,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中心距 ;然后校验节曲线凹凸性,求解插齿法加工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计算压力角变化范围,校验最大压力角值,计算高阶变。
9、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啮合时的重合度。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7 步骤一、建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节曲线方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节曲线由周期变化的 n1条节曲线线段组成,每条节曲线线段包括非对称的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角位移 在第一个变化周期内对应的向径为 :0008 0009 式中,R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偏心圆半径,偏心率 e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偏心距 ;n1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阶数,m11、m12分别为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的变性系数。
10、,且均为正数,并满足关系式 :0010 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2/9 页60011 步骤二、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中心距 a 的数值计算。根据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封闭性条件得到如下关系式 :0012 0013 式中,n2为共轭非圆齿轮的阶数,i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与共轭非圆齿轮的传动比。0014 构造函数如下 :0015 0016 利用进退法确定中心距 a 的单峰区间,并利用黄金分割法确定精确的中心距。0017 步骤三、计算共轭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方程如下 :0018 0019 式中,r2为共轭非圆齿轮的角位移 对应的向径。0020 步骤四、判别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共轭。
11、非圆齿轮的凹凸性。0021 根据微分几何知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0022 0023 共轭非圆齿轮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0024 0025 式中,传动比的一阶导数 传动比的二阶导数0026 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3/9 页70027 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对应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0028 0029 共轭非圆齿轮对应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 :0030 0031 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中,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向径求一阶、二阶导数得 :0032 0033 0034 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中,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向径求一阶、二阶导数得 :0035 003。
12、6 0037 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共轭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均无内凹的条件为 :0038 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4/9 页80039 步骤五、求解插齿法加工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计算公式如下 :0040 0041 将由公式 (6) 和 (7) 求得的曲率半径,取最小值 min,代入公式 (15),计算得到齿轮不根切情况下的最大模数 mmax。其中,0为插齿刀的标准压力角, 为插齿刀齿顶高系数。0042 步骤六、求解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传动时的压力角变化范围,并校验最大压力角。0043 当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左侧齿廓为工作齿廓时,压力角 12计算公式如下 :004。
13、4 0045 当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右侧齿廓为工作齿廓时,压力角 12计算公式如下 :0046 0047 式 (16) 和 (17) 中,1为节曲线在切线正方向与向径间的夹角。0048 步骤七、计算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重合度,并校验最小重合度。非圆齿轮啮合时的重合度是有效啮合长度与齿轮基圆齿距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0049 0050 式中,m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模数,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齿顶高 共轭非圆齿轮的齿顶高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 为共轭非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0051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0052 1、本发明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在实际应。
14、用中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设计理论基础,促进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的推广使用。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5/9 页90053 2、本发明可得到周期性变化的传动比,且每个周期内传动比变化非对称,因此可应用于有特殊传动比变化要求的场合。0054 3、本发明采用数值解法计算中心距的精确值,易于编程实现,求解精度高,方便快捷。0055 4、本发明的可调参数多,易于机构的优化设计。附图说明0056 图 1-1 是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啮合初始位置示意图;0057 图 1-2 是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啮合传动原理图 ;0058 图 2 是四。
15、叶片差速泵中第一叶轮二阶变性偏心圆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以及第二叶轮二阶变性偏心圆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啮合示意图 ;0059 图 3 是四叶片差速泵中第一叶轮二阶变性偏心圆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以及第二叶轮二阶变性偏心圆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比曲线图 ;0060 图 4 为四叶片差速泵的排液口开度变大开始排液的示意图 ;0061 图 5 为四叶片差速泵的排液口开度开始变小的示意图 ;0062 图 6 为四叶片差速泵的排液口开度即将关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63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64 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65 步骤。
16、一、如图 1-1 和 1-2 所示,建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节曲线方程。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节曲线由周期变化的 n1条节曲线线段组成,每条节曲线线段包括非对称的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角位移 在第一个变化周期内对应的向径为 ( 在其余变化周期对应的向径表达式与第一个变化周期的一致):0066 0067 式中,R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的偏心圆半径,偏心率 e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偏心距 ( 图 1-1 中,e 的取值等于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几何中心 O 与旋转中心 O1之间的距离,O2为共轭非圆齿轮 2 的旋转中心 ) 。
17、;n1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阶数 ,m11、m12分别为第一变性曲线段 r11和第二变性曲线段 r12的变性系数,且均为正数,并满足关系式 :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6/9 页100068 0069 步骤二、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及其共轭非圆齿轮副中心距 a 的数值计算。根据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封闭性条件得到如下关系式 :0070 0071 式中,n2为共轭非圆齿轮 2 的阶数,i 为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与共轭非圆齿轮 2的传动比。0072 构造函数如下 :0073 0074 利用进退法确定中心距 a 的单峰区间,并利用黄金分割法确定精确的中心距。0075 步骤三、计算共轭非圆齿轮 2 的节曲线方程如下 :0076 0077 式中,r2为共轭非圆齿轮 2 的角位移 对应的向径。0078 步骤四、判别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1和共轭非圆齿轮2的凹凸性 ;凹凸性影响非圆齿轮的强度、加工的方便性及传动的平稳性。0079 根据微分几何知识,高阶变性偏心圆齿轮 1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0080 0081 共轭非圆齿轮 2 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0082 0083 式中,传动比的一阶导数 传动比的二阶导数0084 说 明 书CN 1044553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