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06477.1(22)申请日 2014.11.27B66D 1/44(2006.01)F15B 1/02(2006.01)F15B 13/02(2006.01)(71)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72)发明人黄杰 罗贤智 郭纪梅 杨翔刘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吴贵明 张永明(54) 发明名称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该卷扬控制系统包括卷扬马达,卷扬马达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
2、主控阀组,主控阀组包括第一压力油口、第二压力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和负荷反馈油口;第一压力油口与卷扬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二压力油口与卷扬马达的第二油口连接;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蓄能切换阀组,蓄能切换阀组包括蓄能进油口、第一液控口、第二液控口和负荷蓄能油口,蓄能进油口与蓄能器连接,第一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第二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负荷蓄能油口与主控阀组的负荷反馈油口连接。该卷扬控制系统解决了卷扬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
3、布号 CN 104444892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44892 A1/3页21.一种起重机的卷扬控制系统,包括卷扬马达(100),所述卷扬马达(100)包括第一油口(110)和第二油口(120);主控阀组(200),所述主控阀组(200)包括第一压力油口(211)、第二压力油口(212)、第一控制油口(213)、第二控制油口(214)和负荷反馈油口(215);所述第一压力油口(211)与所述卷扬马达(100)的所述第一油口(110)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油口(212)与所述卷扬马达(100)的第二油口(1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3。
4、00);蓄能切换阀组(400),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包括蓄能进油口(411)、第一液控口(412)、第二液控口(413)和负荷蓄能油口(414),所述蓄能进油口(411)与所述蓄能器(300)连接,所述第一液控口(412)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连接,所述第二液控口(413)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二控制油口(214)连接,所述负荷蓄能油口(414)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包括:梭阀(420),所述梭阀(420)的第一进油口(421)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
5、00)的所述第一液控口(412)连接,所述梭阀(420)的第二进油口(422)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的所述第二液控口(413)连接;切换阀(430),所述切换阀(430)包括进油通口(431)、第一工作通口(432)、第二工作通口(433)和切换液控口(434),且所述切换阀(43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切换阀(430)的第一位置,所述进油通口(431)与所述第一工作通口(432)连通,在所述切换阀(430)的第二位置,所述进油通口(431)与所述第二工作通口(433)连通;其中,所述进油通口(431)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的蓄能进油口(411)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通口(4。
6、32)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所述第二工作通口(433)与油箱(510)连接,所述切换液控口(434)与所述梭阀(420)的出油口(423)可通断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还包括:通断控制阀(440),所述通断控制阀(440)连接在所述切换阀(430)与所述梭阀(420)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通断控制阀(440)的进油口(441)与所述梭阀(420)的出油口(423)连接,所述通断控制阀(440)的出油口(442)与所述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
7、在于,所述蓄能切换阀组(400)还包括:阻尼阀组(450),所述阻尼阀组(450)连接在所述切换阀(430)与所述梭阀(420)之间的液压管路上,且所述阻尼阀组(450)的进油口(451)与所述梭阀(420)的出油口(423)连接,所述阻尼阀组(450)的出油口(452)与所述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组(450)包括单向阀(453)、第一阻尼阀(454)和第二阻尼阀(455),所述单向阀(453)与所述第一阻尼阀(454)串联后与所述第二阻尼阀(455)并联,且所述单向阀(453)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阻尼阀(454)。
8、连接,所述单向阀(453)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阀组(450)的进油口(451)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4892 A2/3页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阀组(200)包括主控阀(220),所述主控阀(220)包括第一液压口(221)、第二液压口(222)、第三液压口(223)、第一工作油口(224)、第二工作油口(225)和第三工作油口(226);所述主控阀(220)还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位置,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224)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口(222)与所述第三工作油口(226。
9、)连接,所述第三液压口(223)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225)连通;在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二位置,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224)连通,所述第二液压口(222)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225)连接,所述第三液压口(223)与所述第三工作油口(226)连通;其中,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压力油进口(216)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口(222)与所述起重机的回油箱(520)连接,所述第三液压口(223)与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工作油口(224)连接,所述第二工作油口(225)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二压力油口(212。
10、)连接,所述第三工作油口(226)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一压力油口(211)连接;所述主控阀(220)还包括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和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所述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连接,所述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第二控制油口(21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第一比例减压阀(230),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包括第一阀口(231)、第二阀口(232)和工作阀口(233),且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
11、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所述第二阀口(232)连接,在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所述第一阀口(23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阀口(231)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压力油进口(216)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二阀口(232)与所述起重机的油箱(510)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
12、40),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包括第一阀口(241)、第二阀口(242)和工作阀口(243),且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所述第二阀口(242)连接,在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所述第一阀口(24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阀口(241)与所述压力油进口(216)连接,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二阀口(242)与所述油箱(。
13、510)连接,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先导减压阀(250),所述先导减压阀(250)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和所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4892 A3/3页4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与所述压力油进口(216)的液压管路上,且所述先导减压阀(250)的进油口与所述压力油进口(216)连接,所述先导减压阀(250)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阀口(231)和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阀口(2。
14、41)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压力补偿阀(260),所述压力补偿阀(260)包括通油口(261)、第一工作通油口(262)、第二工作通油口(263)和控制通油口(264),且所述压力补偿阀(26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压力补偿阀(260)的第一位置,所述通油口(261)与所述第一工作通油口(262)和所述第二工作通油口(263)均连通,在所述压力补偿阀(260)的第二位置,所述通油口(261)仅与所述第二工作通油口(263)连通;其中,所述通油口(261)与所述控制通油口(264)均与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一工作油口(2。
15、24)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通油口(262)与所述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所述第二工作通油口(263)与所述主控阀(220)的第三液压口(223)连接。10.一种起重机,包括负荷传感泵和与所述负荷传感泵连接的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控制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扬控制系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4892 A1/7页5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背景技术0002 汽车起重机的卷扬起升液压控制系统,采用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的原理,负荷传感泵的输出压力值总是比最高负荷压力值高。
16、出一个固定值,泵的输出压力是根据最高负荷压力来确定的。0003 在进行重载低速动作(低速稳定临界点)时,负载变化较易引起反馈油路LS压力的波动,进而引起负荷传感泵输出压力出现波动变化,最后导致输出小流量不稳定和负荷抖动加剧,尤其,当液压油温较高(大于50)时,卷扬抖动问题更为突出。0004 当上述情况出现在起重机卷扬机构起升过程中,会引起卷扬起升低速抖动和吊载重物晃动,因而,无法平稳舒适地完成卷扬吊装工作,严重的会导致吊装的物品坠落碰撞和吊臂结构件断裂损坏等安全事故。0005 因此,汽车起重机的卷扬起落液压控制,主要采用负荷传感液压系统,该系统存在一定的缺点,较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现象,在卷扬重。
17、载低速工况,当油温较高时,低速抖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起重机操控性能。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卷扬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卷扬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卷扬控制系统,包括卷扬马达,卷扬马达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主控阀组,主控阀组包括第一压力油口、第二压力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和负荷反馈油口;第一压力油口与卷扬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二压力油口与卷扬马达的第二油口连接;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蓄能切换阀组,蓄能切换阀组包括蓄能进油口、第一液控口、第二液控口和负荷蓄能油口,蓄能。
18、进油口与蓄能器连接,第一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第二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负荷蓄能油口与主控阀组的负荷反馈油口连接。0008 进一步地,蓄能切换阀组包括:梭阀,梭阀的第一进油口与蓄能切换阀组的第一液控口连接,梭阀的第二进油口与蓄能切换阀组的第二液控口连接;切换阀,切换阀包括进油通口、第一工作通口、第二工作通口和切换液控口,且切换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切换阀的第一位置,进油通口与第一工作通口连通,在切换阀的第二位置,进油通口与第二工作通口连通;其中,进油通口与蓄能切换阀组的蓄能进油口连接,第一工作通口与主控阀组的负荷反馈油口连接,第二工作通口与油箱连接,切换液控口。
19、与梭阀的出油口可通断地连接。0009 进一步地,蓄能切换阀组还包括:通断控制阀,通断控制阀连接在切换阀与梭阀之间的液压管路上,通断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梭阀的出油口连接,通断控制阀的出油口与切换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2/7页6阀的切换液控口连接。0010 进一步地,蓄能切换阀组还包括:阻尼阀组,阻尼阀组连接在切换阀与梭阀之间的液压管路上,且阻尼阀组的进油口与梭阀的出油口连接,阻尼阀组的出油口与切换阀的切换液控口连接。0011 进一步地,阻尼阀组包括单向阀、第一阻尼阀和第二阻尼阀,单向阀与第一阻尼阀串联后与第二阻尼阀并联,且单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阻尼阀连接,单向阀的出油口与阻尼阀组的进油。
20、口连接。0012 进一步地,主控阀组包括主控阀,主控阀包括第一液压口、第二液压口、第三液压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第三工作油口;主控阀还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主控阀的第一位置,主控阀的第一液压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二液压口与第三工作油口连接,第三液压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在主控阀的第二位置,主控阀的第一液压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液压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接,第三液压口与第三工作油口连通;其中,主控阀的第一液压口与主控阀组的压力油进口连接,第二液压口与起重机的回油箱连接,第三液压口与主控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油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二压力油口连接,第三工作油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一压力。
21、油口连接;主控阀还包括第一换位控制油口和第二换位控制油口,第一换位控制油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第二换位控制油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0013 进一步地,主控阀组还包括:第一比例减压阀,第一比例减压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工作阀口,且第一比例减压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一位置,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二位置,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连接;其中,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与主控阀组的压力油进口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二阀口与起重机的油箱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主控阀的第一换。
22、位控制油口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第二比例减压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工作阀口,且第二比例减压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位置,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二阀口连接,在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二位置,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连接;其中,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与压力油进口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二阀口与油箱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工作阀口与主控阀的第二换位控制油口连接。0014 进一步地,主控阀组还包括:先导减压阀,先导减压阀设置在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和第二比例减压阀与压力油进口的液压管路上,且先导减压阀的进油口与压力油进口连接,先导减压阀。
23、的出油口与第一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比例减压阀的第一阀口连接。0015 进一步地,主控阀组还包括: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包括通油口、第一工作通油口、第二工作通油口和控制通油口,且压力补偿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压力补偿阀的第一位置,通油口与第一工作通油口和第二工作通油口均连通,在压力补偿阀的第二位置,通油口仅与第二工作通油口连通;其中,通油口与控制通油口均与主控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一工作通油口与主控阀组的负荷反馈油口连接,第二工作通油口与主控阀的第三液压口连接。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3/7页7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负荷传感泵和与负荷传。
24、感泵连接的卷扬控制系统,卷扬控制系统为上述的卷扬控制系统。0017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卷扬控制系统中增加蓄能器和蓄能切换阀组,且使蓄能切换阀组中的第一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第二液控口与主控阀组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负荷蓄能油口与主控阀组的负荷反馈油口连接。这样,当主控阀组的第一控制油口或第二控制油口内存在压力时,蓄能切换阀组受到压力油的作用使蓄能器与主控阀组连通,进而使蓄能器吸收主控阀组内的液压抖动,保证卷扬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0018 本发明中的卷扬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主控阀组内存在液压抖动而造成的卷扬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附。
25、图说明0019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0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卷扬控制系统在卷扬起升动作时的液压原理图;0021 图2示出了蓄能切换阀组的液压原理图;0022 图3示出了梭阀的原理示意图;0023 图4示出了切换阀的原理示意图;0024 图5示出了通断控制阀的原理示意图;0025 图6示出了阻尼阀组的原理示意图;0026 图7示意性示出了主控阀的原理示意图;0027 图8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比例减压阀的原理示意图;0028 图9示意性示出了第二比例减压阀的原理示意图;以及00。
26、29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压力补偿阀的原理示意图。0030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0031 100、卷扬马达;110、第一油口;120、第二油口;200、主控阀组;211、第一压力油口;212、第二压力油口;213、第一控制油口;214、第二控制油口;215、负荷反馈油口;216、压力油进口;220、主控阀;221、第一液压口;222、第二液压口;223、第三液压口;224、第一工作油口;225、第二工作油口;226、第三工作油口;227、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8、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30、第一比例减压阀;231、第一阀口;232、第二阀口;233、工作阀口;240、第二比例减压阀;2。
27、41、第一阀口;242、第二阀口;243、工作阀口;250、先导减压阀;260、压力补偿阀;261、通油口;262、第一工作通油口;263、第二工作通油口;264、控制通油口;265、泄油口;270、溢流阀;280、第三阻尼阀;290、第四阻尼阀;300、蓄能器;400、蓄能切换阀组;411、蓄能进油口;412、第一液控口;413、第二液控口;414、负荷蓄能油口;415、泄油口;420、梭阀;421、第一进油口;422、第二进油口;423、出油口;430、切换阀;431、进油通口;432、第一工作通口;433、第二工作通口;434、切换液控口;440、通断控制阀;441、进油口;442、出油。
28、口;450、阻尼阀组;451、进油口;452、出油口;453、单向阀;454、第一阻尼阀;455、第二阻尼阀;510、油箱;520、回油箱。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4/7页8具体实施方式003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卷扬控制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10,该卷扬控制系统包括卷扬马达100,卷扬马达100包括第一油口110和第二油口120;主控阀组200,主控阀组200包括第一压力油口211、第二压力油口212、第一控制油口213、第二控。
29、制油口214和负荷反馈油口215;第一压力油口211与卷扬马达100的第一油口110连接,第二压力油口212与卷扬马达100的第二油口120连接;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300;蓄能切换阀组400,蓄能切换阀组400包括蓄能进油口411、第一液控口412、第二液控口413和负荷蓄能油口414,蓄能进油口411与蓄能器300连接,第一液控口412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连接,第二液控口413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二控制油口214连接,负荷蓄能油口414与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0034 本发明通过在卷扬控制系统中增加蓄能器300和蓄能切换阀组400,且使蓄能切换阀组4。
30、00中的第一液控口412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连接,第二液控口413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二控制油口214连接,负荷蓄能油口414与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这样,当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或第二控制油口214内存在压力时,蓄能切换阀组400受到压力油的作用使蓄能器300与主控阀组200连通,进而使蓄能器300吸收主控阀组200内的液压抖动,保证卷扬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0035 本发明中的卷扬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主控阀组200内存在液压抖动而造成的卷扬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0036 优选地,蓄能切换阀组400包括:梭阀4。
31、20,梭阀420的第一进油口421与蓄能切换阀组400的第一液控口412连接,梭阀420的第二进油口422与蓄能切换阀组400的第二液控口413连接;切换阀430,切换阀430包括进油通口431、第一工作通口432、第二工作通口433和切换液控口434,且切换阀43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切换阀430的第一位置,进油通口431与第一工作通口432连通,在切换阀430的第二位置,进油通口431与第二工作通口433连通;其中,进油通口431与蓄能切换阀组400的蓄能进油口411连接,第一工作通口432与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第二工作通口433与油箱510连接,切换液控口434。
32、与梭阀420的出油口423可通断地连接。0037 在本申请中,当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或第二控制油口214内存在压力时,梭阀420的出油口423输出压力油,该压力油作用在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上,进而使切换阀430位于其第二位置,使进油通口431与第二工作通口433连通,进而将蓄能器300与主控阀组200接通,从而减缓主控阀组200内的抖动。优选地,蓄能器为高压蓄能器,蓄能器内预充入了一定压力的氮气。0038 优选地,蓄能切换阀组400还包括:通断控制阀440,通断控制阀440连接在切换阀430与梭阀420之间的液压管路上,通断控制阀440的进油口441与梭阀420的出油口。
33、423连接,通断控制阀440的出油口442与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连接。通过设置通断控制阀440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切换阀430与梭阀420之间的油路通断。0039 优选地,蓄能切换阀组400还包括:阻尼阀组450,阻尼阀组450连接在切换阀430与梭阀420之间的液压管路上,且阻尼阀组450的进油口451与梭阀420的出油口423连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5/7页9接,阻尼阀组450的出油口452与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连接。通过设置阻尼阀组450可以减缓进入切换阀430的切换液控口434内的油液的抖动,保证切换阀430的稳定运动。0040 优选地,阻尼阀组450。
34、包括单向阀453、第一阻尼阀454和第二阻尼阀455,单向阀453与第一阻尼阀454串联后与第二阻尼阀455并联,且单向阀453的进油口与第一阻尼阀454连接,单向阀453的出油口与阻尼阀组450的进油口451连接。0041 优选地,主控阀组200包括主控阀220,主控阀220包括第一液压口221、第二液压口222、第三液压口223、第一工作油口224、第二工作油口225和第三工作油口226;主控阀220还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主控阀220的第一位置,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第一工作油口224连接,第二液压口222与第三工作油口226连接,第三液压口223与第二工作油口225连通;。
35、在主控阀220的第二位置,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第一工作油口224连通,第二液压口222与第二工作油口225连接,第三液压口223与第三工作油口226连通;其中,主控阀220的第一液压口221与主控阀组200的压力油进口216连接,第二液压口222与起重机的回油箱520连接,第三液压口223与主控阀220的第一工作油口224连接,第二工作油口225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二压力油口212连接,第三工作油口226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一压力油口211连接;主控阀220还包括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和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一控制油口213连接,第二换位。
36、控制油口228与主控阀组200的第二控制油口214连接。在本申请中,当主控阀220位于第一位置时,卷扬机处于下降动作,当主控阀220位于第二位置时,卷扬机处于起升动作。0042 优选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包括第一阀口231、第二阀口232和工作阀口233,且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位置,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二阀口232连接,在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二位置,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阀口231连接;其中,第一比例减压阀23。
37、0的第一阀口231与主控阀组200的压力油进口216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二阀口232与起重机的油箱510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工作阀口233与主控阀220的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第二比例减压阀240包括第一阀口241、第二阀口242和工作阀口243,且第二比例减压阀24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位置,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二阀口242连接,在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二位置,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阀口241连接;其中,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
38、阀口241与压力油进口216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二阀口242与油箱510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工作阀口243与主控阀220的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和第二比例减压阀240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主控阀220的移位。0043 优选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先导减压阀250,先导减压阀250设置在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和第二比例减压阀240与压力油进口216的液压管路上,且先导减压阀250的进油口与压力油进口216连接,先导减压阀250的出油口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第一阀口231和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第一阀口241连接。通过设置先导减压阀250可以方。
39、便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6/7页10地控制作用在主控阀220的第一换位控制油口227第二换位控制油口228的压力大小。优选地,先导减压阀250的输出压力为3.5Mpa。0044 优选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压力补偿阀260,压力补偿阀260包括通油口261、第一工作通油口262、第二工作通油口263和控制通油口264,且压力补偿阀260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压力补偿阀260的第一位置,通油口261与第一工作通油口262和第二工作通油口263均连通,在压力补偿阀260的第二位置,通油口261仅与第二工作通油口263连通;其中,通油口261与控制通油口264均与主控阀220的。
40、第一工作油口224连接,第一工作通油口262与主控阀组200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第二工作通油口263与主控阀220的第三液压口223连接。0045 优选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溢流阀270,溢流阀270的进油口与主控阀组200的压力油进口216连接,溢流阀270的出油口与起重机的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优选地,主控阀组200还包括第三阻尼阀280和第四阻尼阀290,第三阻尼阀280设置在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30与主控阀220的液压管路上,第四阻尼阀290设置在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40与主控阀220的液压管路上。004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负荷传感泵和与负荷传感。
41、泵连接的卷扬控制系统,卷扬控制系统为上述的卷扬控制系统。004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升负载敏感系统的稳定性能,解决卷扬起升重载低速抖动问题,改善起重机执行机构操控性能。0048 蓄能器切换阀组中的油口连接点为:第一液控口412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30的压力输出口,第二液控口413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40的压力输出口,泄油口415连接油箱510,负荷蓄能油口414连接负荷反馈油口215。0049 下面以进行卷扬起升动作为例阐述系统原理:0050 进行卷扬起升动作时,第一比例减压阀230得电,输出先导控制压力油其中一路作用于主控阀220的下控制端,推开主阀芯工作于下工位,另一路通往蓄能切换阀组40。
42、0。由负荷传感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主控阀220换向后输出到卷扬马达,驱动卷扬机构做起升动作。同时有部分压力油通过压力补偿阀260输出到LS油路中,第一路反馈到负荷传感泵LS油路,驱动泵输出压力油,第二路通往蓄能切换阀组400油路。在蓄能器切换模块中,先导控制油通过X1口进入模块后,通过梭阀420选择和通断控制阀440开通道(电磁阀得电)及稳压阻尼,最后推动切换阀430工作于下工位,使得蓄能切换阀组400中的与负荷蓄能油口414连接的LS通道压力油通过切换阀430的下工位接入高压蓄能器。如果与负荷反馈油口215连接的LS油路(压力小于高压蓄能器的充压压力,蓄能器300不吸收LS压力油;如果LS油路。
43、(负荷反馈油口215)压力大于高压蓄能器的充压压力,蓄能器300会根据自身的氮气压缩比能力吸收LS油路中部分压力油。0051 切换或停止动作时,切换模块可自动切断LS油路与高压蓄能器的连接,并把高压蓄能器中的高压油通过切换阀430泄压到油箱510内,以保护蓄能器的安全。0052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0053 (1)在卷扬机构起吊重载重物进行低速起升动作时,负荷反馈油口215的LS反馈油路中油压较高。如果系统因泄露等原因导致重物抖动,可通过预先设定了一定充压压力的高压蓄能器吸收压力波动峰值以稳定负载反馈油路的压力,减弱LS反馈油路的压力波说 明 书CN 104444892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