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防盗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连接于车辆方向盘,限制在车辆内转动方向盘,从而防止非授权操纵车辆的改进型车辆防盗装置。
1987年4月28日的第289,491号,1990年2月27日的第306,252号,1988年4月19日的第4,738,127号,1989年8月15日的第4,856,308号,1990年6月19日的第4,935,047号以及1990年10月9日的第4,961,331号美国专利文献,在本说明书中用作参考并用来说明与本发明一起使用的,或作为本发明一部分的各种机械或保安装置的类型。
本发明使用简便,从而促进了可装在车辆方向盘上限制其转动的防盗装置的应用,特别适用于防止车辆失盗事故的发生,对本发明将作具体描述,但是阅读本说明书时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车辆拥有人希望,当无人照管车辆时能更好地防止车辆被盗。由于犯罪率上升,对于未受防盗装置保护的车
辆的车辆保险费已经上涨。为了克服上述保安问题,制造和推销阻止盗窃车辆的各种机构的各种工业都有较快的发展。另外,许多汽车在出厂时都没有随车装配的保安或防盗系统。常见的车辆保安机构包括电子装置如报警装置或称为“杀手”(Killer)”的发动机开关,这种开关可使车辆的发动机和/或点火装置被禁用,除非授权的操纵者使其旁路。大多数使用报警装置或“杀手”开关的保安机构采用要求专业安装和维护的复杂电路。除了上述电子保安装置高额的安装和维护费用外,其复杂性使典型的驾车人万一保安装置发生故障时不能使保安系统停止工作。
同时也研制出各种机械保安装置如方向盘锁,它们通过限制车内各零件如方向盘,加油踏板,离合器或刹车的相对运动从而禁止车辆的非授权操纵。其中许多上述装置包括适于接合方向盘轮缘或方向盘轮缘及车内另一零件的可伸缩的钩。当安装时,钩可锁住相对位移,为了从方向盘卸去这种装置,必须打开锁。上述机械方向盘锁使用时极为有效,但是由于与这种装置在方向盘上的安装和卸除有关的装置的锁住和解锁都不方便,因而车辆拥有人往往不愿使用。在这方面,上述机械式锁要求使用钥匙将装置打开以便卸除,而且许多机械锁还要求使用钥匙将装置安装到方向盘上。当车主再次进入车辆时,都必须将钥匙插入机械式锁,将锁打开,才能将装置从方向盘上卸除。将钥匙插入锁中,这至少是不方便的,与其当车主处于匆忙中时,这种不便往往使车主忽略了对车辆安全的关心,因而不使用这
种装置。因此,特别需要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其操纵性能使装置在方向盘上的装、卸更为方便,从而促进车主对装置的使用。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和其它缺点,提供了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有效防止车辆被盗的车辆防盗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锁住和解锁的车辆防盗装置,这种装置比现有装置在车辆上的装、卸更为简便。更具体来说,这种防盗装置可从远离防盗装置所在车辆的位置来锁住和/或解锁。这种防盗装置的锁住和/或解锁可由主动控制系统和/或被动系统进行。主动系统要求合法的车主手工启动一遥控器来锁住或打开防盗装置。被动系统以控制器和车辆间的距离为基础,无需车主的具体干预来锁住和打开防盗装置。这种防盗装置可设计成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系统。防盗装置最好为被动系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车主对防盗装置操纵的负担。
在一推荐实施例中,防盗装置是一种方向盘锁,它具有可相对位移的钩,以便将防盗装置装在车辆的方向盘上。众所周知,这种防盗装置包括一个从方向盘径向向外延伸以限制和防止方向盘的完整转动的构件。一个锁定装置设在防盗装置上,可从远离装置的一个位置控制,以便分别在离开和返回车辆时锁住和打开防盗装置。
更具体来说,方向盘锁包括一个本体部分,支承着一个钩并可伸缩地装有一根承载着另一钩的杆。所述杆设有环形槽,本体部分包括一个锁壳,在锁壳内支承着一个弹键,可相对于杆上的槽在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位移。在锁住位置,杆可相对于本体部分延伸,但不
能相对于本体部分缩回,而在非锁住位置,杆可相对于本体部分自由伸缩。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锁壳内设有一个电机驱动的机构,可用于使弹键在其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位移。锁壳也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源,以驱动电机实现弹键的位移。如上所述,上述驱动最好由一遥控编码器控制,控制电路包括一接受器,可响应于来自遥控编码器的适当编码信号驱动或停止电机。在一推荐实施例中,弹键由弹簧偏压向其锁住位置,锁壳还支承着一个钥匙操纵的可转动的转筒,当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经过定位,使弹键处于其锁住位置时,通过转筒,弹键可从锁住位置移至非锁住位置。当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将弹键置于非锁住位置时,转筒不可用来使弹键置于其锁住位置。因此,可以手动地将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置于使弹键位于其锁住位置的位置,从而使防盗装置可在万一电机不可工作如电池无电时被锁住。当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处于相应于弹键锁住的位置时,钥匙操纵的转筒可被操纵以便使弹键在其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位移。这个优点可使防盗装置独立于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而被操纵。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了前述的目的,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装置,与弹键位移相关,适于可选择地被禁用,而不管电机是否可以工作。在一个推荐实施例中,弹键驱动机构的一个用来接合弹键使其移向非锁住位置的零件可手动位移以脱开弹键,从而使弹键可借助锁的转筒在其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操纵。因此,即使启动电机
来操纵机构,弹键也可独立于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而在其锁住和非锁住位置间移动。上述两种布置的优点是使锁定机构有两种工作方式,其一是借助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另一个是借助钥匙操纵转筒。另外,上述两种布置的优点还在于当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使弹键保持在其非锁住位置上时,可超越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从而当万一电机因故不能工作时也可将防盗装置锁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遥控器是一个人员识别装置(PID),由汽车的合法操纵者携带,并用来驱动防盗装置中的锁定机构,而不必象现有装置所要求的那样,手工使用钥匙。人员识别装置和控制电路最好能被动地启动锁定机构而不用车主的具体参与。在这方面,人员识别装置能够识别其在防盗装置附近的位置,当合法操纵者防盗装置附近时,人员识别装置即工作以启动防盗装置中的控制电路,从而启动锁定机构。在此方面,控制电路还可取决于人员识别装置相对于防盗装置的位置,而在第一和第二种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种状态打开锁定机构,使操纵者可自由地将防盗装置相对于方向盘装、卸。第二种状态启动锁定机构将防盗装置在方向盘上锁定到位。当人员识别装置移出离开车辆的预定距离时,控制电路自动地转换至第二种,即锁定工作方式,而当人员识别装置移入上述预定距离时,控制电路自动地转换回第一种状态。这种被动锁定系统大大地增加了锁住和打开防盗装置的方便性,并可保证当车主离开车辆时防盗装置处于锁住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人员识别装置能够以主动方式工作,这要求车主具体启动人员识别装置,使控制电路从而也使锁定机构工作和停止工作。为此目的,人员识别装置包括一按钮或类似装置,车主按压按钮以启动控制电路。当车主在离开车辆的预定距离内时,相键地按压按钮可将控制电路在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之间交替转换,因此,交替地打开和锁住防盗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在可安装在车辆方向盘上或安装在车辆方向盘和另一零件上的车辆防盗装置的可相对位移的零件之间的一种改进的锁定布置以限制方向盘的转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特性,具有在其零件间的锁定布置的车辆防盗装置,它适于从一个远离车辆的位置被驱动于锁住和非锁住状态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特性的可锁住的车辆防盗装置,它有一个电机驱动的锁定机构,电机驱动的锁定机构包括一个弹键,该弹键适于响应电机的工作而相对于防盗装置的零件在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位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特性的可锁住的防盗装置,它包括一控制电路和电源,用于操纵电机,其中,控制电路可响应于从远离车辆的位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而被操纵,以便启动电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特性的可锁住的防盗装置,其中,锁定机构包括一个钥匙操纵的锁的转筒,所述防盗装置适于可
选择地使用钥匙或使用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来锁住或解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特性的可锁住的防盗装置,其中,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可以手动地从其非锁住方式操纵至其锁住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特性的可锁住的防盗装置,其中,通过手动操作,可使电机操纵的弹键驱动机构不可用于锁住或打开防盗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遥控的人员识别装置,用于可选择地以主动或被动方式控制车辆防盗装置中的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的启动。
现参照以下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这样将会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
图1是装有按照本发明的被遥控的锁定机构的方向盘锁杆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2-2线的锁杆的锁壳的局部剖开的前视图,表示在锁住位置上锁定机构的各零件;
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锁壳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4-4线的锁壳的横剖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2的部分剖开的视图,表示在非锁住位置上锁定机构的各零件;
图6是类似于图2的部分剖开的视图,表示锁定机构的在非锁
住位置上的弹键;
图7是剖视详图,表示锁定机构各零件从非锁住位置向锁住位置的位移;
图8是锁定机构各零件的主体分解图;
图9所示框图表示遥控发送器,控制电路和锁定机构的功能;
图10所示框图表示本发明的传送器实施例的电气零件;
图11表示由图10所示传送器产生的编码传送信号;
图12和13是类似于图7的剖视详图,表示在非锁住和锁住位置间手动位移锁定机构各零件的另一种布置;
图14和15所示剖视详图表示图12和13所示手动位移锁定机构零件的布置的一种改进;
图16是与图3相似的锁壳的横剖图,表示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17是类似图16的剖视图,表示处于禁用位置的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的各零件;
图18是沿图17中18-18线的锁定机构各零件的横剖图。
现对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图1-8中表示,一车辆方向盘锁定杆10具有一个按照本发明的可遥控的锁定机构12。锁定杆10包括一管状部分14,其中插有一细长杆16,杆16沿其长度有许多环形槽18,提供了许多环形棘齿20,每个棘齿20由一圆锥面22和一径向面24限
定。杆16适于在相对于管状部分14来说的一个延伸位置和一个缩回位置之间位移,而且下文还要详述,棘齿20的圆锥面和径向面可与锁定机构中的一个弹键配合动作,使杆16可相对于管状部分14在延伸方向位移,同时防止在缩回方向的相对位移。锁定杆10包括一个在管状部分14上的一个钩26和在杆16上的一个钩28,这些钩在相反的轴向相对于管状部分14和杆16是敞开的。钩26和28提供了连接件,用于可释放地将锁定杆10固定在车辆方向盘30上,大家知道,在这种方向盘锁定杆中,杆16是用来相对于管状部分14充分缩回,使钩26和28反向地与方向盘30对准,然后杆16相对于管状部分14伸出,使钩相对于方向盘定位,如图1所示。大家也知道,管状部分14从方向盘30径向向外延伸,在该方向的长度足以使管状部分接合车辆内的一个表面,和/或一个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人,以便防止方向盘的转动。
锁定机构12装在一个锁壳32中,锁壳固定在方向盘锁定杆10的管状部分14上,并包括一个弹键34,可滑动地支承在壳32的孔36中,相对于杆16径向延伸。弹键34在临近于杆16的端部有一个鼻部,是由面对棘齿20的圆锥面的斜面和面对棘齿20的径向面24的径向面40限定的。弹簧42装在弹键34的相对端和孔36之间,相对于杆16径向向内地偏压弹键34。弹键34在其两相对端之间设有长槽,相对于弹键轴线,具有轴向延伸的平底面44,以及轴向间隔开来的,径向延伸的端面46和48。另外,弹簧34具有一个销50,销
50从与槽的面44相对的,在其临近于表面48的那一侧径向向外延伸。销50穿过壳32上的导槽51,以防止弹键34绕其轴线转动。
锁定机构12还包括适于固定在壳32上专设的孔54内的锁柱52。锁柱52支承着一个可移动的,由钥匙操纵的转筒56,转筒56上带有一条钥匙槽58。当将适当的钥匙插入槽58中,绕锁柱轴线转动时,转筒56可相对于锁柱52转动。转筒36的内端设有可随其转动的凸轮60,相对锁柱轴线而言,凸轮60具有轴向延伸的平的凸轮面62,以及在面62两相对端之间轴向延伸的圆形凸轮面64。当上述零件组装到位时,凸轮60装入弹键34的槽中,凸轮面62和64处于槽的端面46和48之间。
锁定机构12还包括一个由电机驱动的弹键驱动机构,它包括一伺服电机66,其控制将在下文中详述,还包括一由电机66驱动的弹键驱动杆68,可以和弹簧42配合工作,以便实现弹键34相对于杆16的齿20的,在其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的位移。杆68适于通过由一个盘70形成的曲柄和一个销74由电机66驱动,盘70连接于电机66的驱动轴72,销74连接于盘70。销74穿过杆68的腿75上的专用孔73,并穿入盘70上的螺孔,该螺孔未标号,与驱动轴72径向间隔开来,盘70的完全相对的两侧设有径向延伸的鼻部76,电机66的外壳支承着一条弹簧臂78,该弹簧臂78具有一鼻部80,鼻部80的定位使其当盘70由电机转动时接合盘70的鼻部76。杆68在其与腿75相对的端部具有一腿82,腿82包括一条长槽84。锁
定机构12的电机驱动的部分位于壳32中的一个室中,由盖86盖住,阶形销88安装在盖86上,并具有一个放置在槽84中的小直径销部90。因此,盘70的转动使杆68相对于销90摆动。如图2和3所示,杆68的腿82在杆68和弹键34的鼻部之间伸过弹键销50,因而杆68从图2所示位置向着图5所示位置的移动,使弹键34从锁住位置移向非锁住位置,而杆68从图5所示位置返回图2所示位置的移动,松释弹键34,以便在弹簧42的偏压下移回锁住位置。下面将详述,电机66可用来以前述方式移动杆68。
至此可以看出,当锁定机构处于锁住方式时,其各零件处于图2所示位置。更具体来说,弹键34在弹簧42的偏压下处于其键住位置,平的转筒凸轮面62以其平面接触弹键上的槽的端面48,杆68相对于弹键销50的位置,使弹键可在弹簧42的偏压下自由移向锁住位置。当锁定机构处于锁住方式时,弹键34鼻部的表面40抵接杆16的齿20之一的径向弹键保持面24,以防止其移向图1和2所示的位置,因而锁住方向盘锁定杆,使其不能从方向盘30上卸下、同时,弹键的槽的表面46和48之间的距离足以使弹键可抵抗弹簧42的偏压,相对于转筒凸轮60向下位移,从而使杆16可相对于管水部分14向左位移,使齿20的圆锥面22接合倾斜的弹键面38,使弹键响应杆的上述位移作在凸轮作用下的向下位移。另外,从图6可看出,当锁定机构处于图2所示的锁住方式时,转筒凸轮60绕其轴线相对于弹键34转动,使弹簧抵抗弹簧42的偏压位移至非锁住位置。
因此,当方向盘锁定杆处于在方向盘30上的安装位置且包括电机驱动杆的锁定机构处于锁住方式时,车主可以用于通过钥匙操纵的锁部使装置解锁,从而松释杆16,以便相对于管状部分向右(图1和2)位移,这是从方向盘卸下方向盘锁定杆所必需的。因此,可以看出,当锁定机构处于图2所示的锁住方式时,方向盘锁定杆适于用于使用锁定机构的钥匙操纵的部分来锁住或解锁。
当用下文描述的方式操纵电机66,使盘70从图2所示位置转动180°时,杆68相对于销90摆至图5所示位置。在盘70的上述转动过程中,杆68的腿82接合弹键销50,因而使弹键34抵抗弹簧42的偏压从图2所示位置向下位移至图5所示位置。因此,可以看出,图5表示由于电机66工作而使锁定机构处于非锁住位置时各零件的位置。借助端面46和48所限定的弹键34上的槽长度,能够使弹键由杆68相对于转筒凸轮60位移至其非锁住位置。同时,可以注意到,弹键34通过杆68与弹键销50的接合而保持在非锁住位置,而且上述接合在弹键34上的槽中的定位使得其端面46和48与转筒凸轮60分隔开来。因此,由于电机66工作而使锁定机构的各零件处于非锁住方式时,不能操纵钥匙操纵的转筒凸轮,从而不能使弹键相对于杆16位移至其锁住位置。
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如果当锁定机构的零件处于图5所示的非锁住位置时电机66因故不能操作,那么就不可能锁定方向盘锁定杆的杆16,以防止其缩回方向上的位移,因而也不可能将方向
锁定杆在车辆方向盘上锁定在位。为了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将锁定杆锁定,需采取措施超越电机66,用手动方式将锁定机构的电机驱动的部分的杆68位移至图2所示的锁住位置。更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壳32设有与杆68的腿75对准,朝向其连接于盘70的那一端的开口92。从开口92适于伸入一工具,在图示实施例中,该工具包括一个带捏手96的杆94,捏手96有利于将杆94伸入开口92,抵住杆68向上推,以便将杆68和盘70从图5所示位置移至图2所示位置,在上述位移过程的零件的中间位置请参见图7。杆68的上述位移松释了弹键34,以便由弹簧42将其移至锁住位置。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当零件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通过钥匙操纵的转筒凸轮60,弹簧34可被操纵在锁住和非锁住位置之间。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锁定机构12的电机驱动部分适于通过由车主携带的编码器被动地或主动地被遥控。关于锁定机构的上述工作,可参阅图9,从图9可看到伺服电机66的控制电路98和电源100,以及一个发送器102,用于遥控实现对控制电路98的驱动,从而通过伺服电机66的工作而实现弹键34的锁定和解锁位移。控制电路98和电源100装在锁壳32中,如图2,4和5所示,锁壳32包括一个室104,用于支承和容纳控制电路98的电气零件的电路板106,还包括一个室108,用于容纳电源100,在室108中有许多电池110。在上述附图中虽然没有画出,但是从图9可看出,构成电源100的电池通过线路112和114连接于控制电路98,并通过线路116以
及控制电路98的输出连接于伺服电机66,详情下文将要描述。壳32的电池室108由可卸式盖118关闭,打开盖118可便于更换电池。
现在再次参阅图9,控制电路98包括一个接受器一解码器120,包括一天线122,用于接受来自发送器102之天线124的电磁信号S,这一点下文将详述。控制电路98还包括一复位计时器126,它是在控制电路中使用但未画出的微处理机的一部分。按照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发送器102是一个由车主携带的人员识别装置,它能在短的时间间隔如大约10秒发出一系列电磁编码信号S。这些编码信号对于每个具体的发送器来说都是一个独特的脉冲设置,从而该发送器可识别有权操纵车辆的人。控制电路98的接受器一解码器120具有一个用于识别来自发送器102的信号S的独特编码形式的译码网络,信号S的定期发送为控制电路98作准备,以便按照发送器102相对于车辆的位置而被驱动。例如,如果车辆的操纵者在50英尺内,控制电路98可由信号S驱动,而如果操纵者在50英尺以外,发送器102则处于信号S的发射范围之外,不能驱动控制电路98。当然,发送器102的发射范围会因电池强度而变化,为发送器102供电的电池在图中未画出。
当车辆的操纵者在车的附近时,控制电路98可被驱动而使锁定机构12解锁。此时,包括电机驱动部分在内的锁定机构的零件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另外,只要操纵者仍在车辆附近,控制电路98都会使锁定机构12保持在非锁住状态。与此相关,信号S每10秒向
接受器-解码器120发出,当解码器识别并承认来自发送器的独特编码信号时就通过输出128向复位计时器126发出一个信号,计时器126具有一个大于10秒的从信号S至终止时间点的终止时间,例如30秒。复归定时器126每次接到一个来自输出128的信号,都复位于完全终止时间。因此,如果操纵者仍在车辆附近,定时器126会继续按照信号S而复归,各零件仍保持在图5所示位置。
当车辆操纵者离开车辆附近时,接受器-解码器120再也接不到信号S,因而计时器126的30秒终止时间用完而计时器未收到来自输出128的复位信号。因此,计时器126通过线路130向伺服电机66输出一个信号,使伺服电机接通一段时间足以使盘70从图5位置顺时针转动180°,使杆68从图5所示位置移至图2所示位置,从而松释弹键34以便由其偏压弹簧42相对于杆16移至其锁住位置,从而将锁定机构置于其锁住方式。随着盘70趋近于转过180°那一点,伺服电机66被切断电源,盘70的鼻部76与受弹簧偏压的鼻部80接触,其间的摩擦接合保证了盘70的止动。当车主以后返回车辆附近时,计时器126经线路130向伺服电机66输出第一个由接受器-解码器120接受的信号126,这再次使伺服电机66接通电源100。因此,盘70顺时针转动180°,使杆68从图2所示位置移回图5所示位置,从而使杆68与弹键销50接合,并使弹键34抵抗弹簧42的偏压移至其非锁住位置。因此,锁定机构再次处于其非锁定位置。盘70上的鼻部76和受弹簧偏压的鼻部80之间的摩擦接合再次使
盘70停转。其后由接受器-解码器120接受的,通过线路128向计时器输出的信号S以上述方式工作,使计时器复位,从而使锁定机构保持在非锁住方式,直至车辆操纵者再次离开车辆附近之时。
下文将要讲到,发送器102也可设有一个可选择操纵的按钮,可选择手动控制锁定机构12,或通过控制电路98主动控制锁定机构12。在这方面,车主手动按压按钮则向接受器-解码器120连续发出信号S,而不是当以上述被动方式操纵发送器时那样定期发送信号。在接受器-解码器120的译码和认可后,来自发送器的连续信号S由微处理机通过线路132直接输出至伺服电机66,因而旁流过计时器126,使伺服电机66接通电源100,并使盘转动180°,使锁定机构从锁住和非锁住方式之一移至另一个。发送器102可设有一个开关,例如,用于使发送器在其主动工作方式和被动工作方式之间转换,当处于主动方式时,相继的信号S可通过控制电路98操纵以便相继地使锁定机构在其两种方式间转换。当然,为了使信号被接受器-解码器120所接受,在主动方式中发送器102必须在其发送范围之内。
人员识别组件或发送器102的一个推荐实施例示于图10,其中,第一级是相关于发送信号S,选择主动或被动操作方式,主动和被动方式分别由“按钮”和“通讯”代表。发送器102的零件由内装电池(未画)供电。首先考虑被动操作方式,“通讯”级134通过线路136向一脉冲计时器138发出连续信号、脉冲计时器每10秒在线路140
中产生一个信号,该信号由编码器142为人员识别组件转换成所需要的独特的编码信号,以便产生一个二进制信号,通过线路144送至100KHz的振荡器146。振荡器146的输出是一系列分别代表二进制编码信号的逻辑0和逻辑1的或长或短的脉冲。该编码信号通过线路148送至天线激励振荡器150,因此每10秒钟从发送器天线124发出一独特的电磁编码信号S。从脉冲计时器138的输出140也通过线路154使418OMHz表面声波振荡器152。振荡器152的输出通过线路156作用于振荡器150并向天线124提供频率为418MHz的载波以防止无线电干扰。所得到的信号是100KHz编码序列信号,当发送器102在车辆附近时,上述信号每10秒送至复位计时器126,从而以前述方式控制线路98。以前述方式产生的信号S示于图11中,并具有一系列由短脉冲S1,S3和长脉冲S2和S4限定的二进制数字。
在主动或称“按钮”方式中,按钮158可用来通过线路160直接向编码器142发送连续信号,因而旁路脉冲计时器138。因此,发送器102以主动方式工作时,只要操纵者按压着按钮158,信号S就一直从天线124发出。
现在参阅附图12和13,其中表示对结合图7所述的布置的一种改进,当电机66失灵时,可用手动将电机驱动杆68从非锁住位置移至锁住位置。在该实施例中,锁壳32上的开口92可接受一个销162,销162内端有一个头部164。锁壳32内设有一管状凸起166,
它具有一平的内端,头部164可与其抵接将销162保留在开口192中,如图13所示。销162适于借助工具94向壳32内位移,如图12所示,从而与杆68接合并使其从图12所示非锁住位置移至图13所示锁住位置。如图12和13所示,销162一直总是保留在开口92中的。这个优点排除了通过开口92及绕杆68的上缘引入一根钩形线,将杆拉回至非锁住位置而盗车的可能性,如果开口不是由销162塞住的话,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图14和15表示对图12和13所示布置的改进。销162可滑动地装入一个开口168中,开口168临近壳32的外表面的一端是封闭的,销162设有一横向延伸并穿过壳32上的槽172的操纵件170。槽172在销162的轴向延伸,操纵件170的外端设有一按钮174,以便于手动将销162从图14所示位置向右位移至图15所示位置。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销162的上述位移可使杆68从非锁住位置移至锁住位置。
图16至18表示电机驱动的杆的一种推荐的安装布置,借此锁定机构可选择地在电机驱动和钥匙操纵方式之间转换。有利的是,该实施例不管伺服电机是否失灵,与锁定机构的弹键的驱动有关,可以使锁定机构的电机驱动部分转换至禁用位置。因此,假如车主丢失了个人识别编码器,或者假如编码器被盗,操纵者都可以将锁定机构转换至钥匙操纵方式,使锁定机构的电机驱动的部分被禁用,从而使操纵者可使用钥匙使机构锁住或解锁,同时防止发现或偷盗了编
码器的非受权人遥控锁定机构。
按照这个实施例,上述优点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杆68返回使腿82上的槽84靠近电机驱动的盘70,并使腿75延伸过弹键销50,使腿75上的开口73大致处于图1-8所示实施例中导销9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杆68借助一个支承销装在壳32上,支承销有一个大直径部分176轴向地,可转动地装在壳上的孔178内,并有一小直径部分180穿过腿75上的开口73,因而杆68可绕销部80的轴线摆动。也182的直径小于孔178,孔182通入孔178的外端,从而形成一肩台184。杆68抵住支承销大,小直径部分176和180之间的肩台,在与支承销共轴且装在杆68的腿75和壳盖86之间的螺簧186的作用下,杆68被压在上述肩台上,支承销被压在肩台184上。孔178的轴向内端设有一横向槽188,以及轴向相临的圆孔192,它形成与槽198成横向的肩台192,支承销的部分176设有一横向销189,部分176的轴向外端设有一横向槽194。为了下文将讲述的目的,支承销适于轴向压下及相对于壳32转动。电机驱动的盘70设有一长销,穿过杆68的腿82上的槽84,销198与电机驱动轴72径向间隔开来,因而盘70和销198形成一曲柄,使杆68响应于电机66的工作绕支承销的部分180以相反的两个方向摆动。销198从盘70向外伸向靠近盖86的一点。
当各零件处于图16所示位置时,杆68的腿75横向压在弹键销50上,从图1-8所示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出,弹键的弹簧42将弹
键34压向其锁住位置,杆68根据盘70的转动可与弹簧42配合工作,以便相对于方向盘锁定杆的杆16将弹键置于锁住或非锁住位置。假如电机66变成被禁用状态,或者假如人员识别编码器被车主丢失或被人盗走,或者假如操纵者只是希望只通过使用钥匙操纵的部分来使锁定机构锁住或解锁,那么,在图16-18所示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的电机驱动部分可用手工被禁用。这只要通过下述操纵即可实现:将螺丝刀196伸入孔182与支承销的槽194相接合(如图17所示),轴向向内推动支承销,将横向销189移过槽188并进入开口190,然后将支承销从图16所示位置转动90°至图17所示位置。在后一个位置上,销189与肩台192接合,以便抵抗弹簧186的压力将杆68保持在图17所示的位置上。当各零件处于这一位置时,杆68的腿82临近销198的外端,杆68的腿75处于弹键销50轴向之外的位置。因此,即使电机由处于图17所示位置的各零件所驱动,腿75与弹键销50之间的间距排除了弹键由于杆68被电机66形成的摆动位移而发生任何位移的可能。当操纵者选择将锁定机构返回可遥控的电机操纵方式时,可方便快捷地通过下述操作实现:将螺丝刀196插入孔182,将支承销从图7所示位置转动90°以便使销189与槽188对准,然后松释螺丝刀,因此弹簧186将各零件从图17所示位置压回图16所述位置。当本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电机驱动部分处于可遥控的方式时,如图16所示,通过使用遥控发送器102,锁定机构的工作见结合图1-8所示实施例所作的描述。从图18可以看
出,这包括当锁定机构的电机操纵部分的各零件处于锁住位置时,使用钥匙操纵的转筒凸轮将弹键34从锁住位置移至非锁住位置的能力。
虽然说明书中已着重描述了本发明各推荐实施例的结构各零件间的位置关系,但是,显然还可作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并可对推荐实施例作各种变化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前面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