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2623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3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4517.0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号:

CN104564880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5B 13/02申请日:20141229|||公开

IPC分类号:

F15B13/02; B62D1/00

主分类号:

F15B13/02

申请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国庆; 郭堃

地址:

41001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张永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该后桥转向阀组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液控比例节流阀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液控比例节流阀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随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采用该后桥转向阀组可以控制第一执行机构的运行速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转向阀组包括:
液控比例节流阀(131),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具有控制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所述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所述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随所述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转向阀组(13)还包括:
后桥换向阀(132),所述后桥换向阀(132)连接在所述油源与第二执行机构之间;
对中换向阀(133),所述对中换向阀(133)连接在所述油源与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之间,并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是否进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换向阀(133)具有第一工位(133a)和第二工位(133b),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具有截止工位(132b)、第一换向工位(132a)和第二换向工位(132c),
当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所述截止工位(132b)时,所述对中换向阀(133)处于第二工位(133b),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不进油,且通过所述对中换向阀(133)与油箱(1)连通,所述第一执行机构通过所述对中换向阀(133)进油,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控制进入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的流量;
当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所述第一换向工位(132a)或所述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所述对中换向阀(133)处于所述第一工位(133a),所述第二执行机构通过所述后桥换向阀(132)进油并伸缩,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不进油,并通过所述对中换向阀(133)与所述油箱(1)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
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具有P1口、T1口、A1口和B1口,所述P1口与所述油源连接,所述T1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A1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的有杆腔连通,所述B1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的有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的无杆腔连通,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所述截止工位(132b)时,所述P1口、所述T1口、所述A1口和所述B1口均截止,处于所述第一换向工位(132a)时,所述P1口与所述B1口连通,所述T1口与所述A1口连通,处于所述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所述P1口与所述A1口连通,所述T1口与所述B1口连通;
所述对中换向阀(133)具有P2口、T2口、A2口、B2口和C2口,所述P2口与所述油源连接,所述T2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A2口与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接,所述B2口与所述B1口连接,所述C2口与所述A1口连接,所述对中换向阀(133)处于 所述第一工位(133a)时,所述P2口截止,所述T2口与所述A2口连通,所述B2口和所述C2口均截止,处于所述第二工位(133b)时,所述P2口与所述A2口连通,所述T2口、所述B2口和所述C2口均连通;
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还具有P3口和A3口,所述P3口与所述A2口连接,所述A3口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接,且所述P3口与所述A3口之间的连通开度可通过节流控制口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转向阀组(13)还包括状态控制阀(134),所述状态控制阀(134)连接在所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所述节流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油源之间,所述状态控制阀(134)具有将所述节流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油源连通的进油工位(134a)和将所述节流控制口与油箱(1)连通的回油工位(134b)。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阀(134)具有与所述后桥换向阀(132)的所述A1口或所述B1口连通的状态控制口,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所述截止工位(132b)时,所述状态控制阀(134)处于所述进油工位(134a),所述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所述第一换向工位(132a)或所述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所述状态控制阀(134)处于所述回油工位(134b)。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阀(134)具有P4口、T4口和A4口,所述P4口与所述控制油源连接,所述T4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A4口与所述节流控制口连接。

8.  一种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油泵(6),所述应急油泵(6)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
应急阀组(9),所述应急阀组(9)包括应急阻尼阀(91),所述应急阻尼阀(91)与所述应急油泵(6)连接;
后桥油泵(2);
后桥转向部,所述后桥转向部包括后桥转向阀组(13)、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和对中锁定油缸(17),所述后桥转向阀组(13)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桥转向阀组,所述后桥油泵(2)为所述油源,所述应急油泵(6)为所述控制油源,所述节流控制口连接在所述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为所述对中锁定油缸(17),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为所述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前桥油泵(4);
前桥转向部,前桥转向部包括前桥换向阀组(10)和前桥转向油缸组,所述前桥换向阀组(10)设置在所述前桥油泵(4)和所述前桥转向油缸组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阀组(9)还包括:
应急换向阀(92),所述应急换向阀(92)分别与所述前桥油泵(4)和所述应急油泵(6)连接;
卸荷换向阀(93),所述卸荷换向阀(93)设置在所述应急阻尼阀(91)的出口端与油箱(1)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换向阀(92)具有正常工位(921)和应急工位(922),处于所述正常工位(921)时,所述前桥油泵(4)通过所述应急换向阀(92)与所述前桥转向部连接,所述应急油泵(6)通过所述应急换向阀(92)与卸荷换向阀(93)卸荷回所述油箱(1),处于所述应急工位(922)时,所述前桥油泵(4)截止,所述应急油泵(6)通过所述应急换向阀(92)向所述前桥换向阀组(10)供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换向阀(92)具有P5口、T5口、A5口和B5口,所述P5口与所述前桥油泵(4)连接,所述T5口与所述应急油泵(6)连接,所述A5口与所述前桥转向部连接,所述B5口与所述油箱(1)连接,处于所述正常工位(921)时,所述P5口与所述A5口连通,所述T5口与所述B5口连通,处于所述应急工位(922)时,所述P5口截止,所述T5口与所述A5口连通,所述B5口截止。

13.  一种车辆,包括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为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

说明书

说明书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控制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液压对中油缸进行车桥中位锁定的轮式工程车辆,对对中液压控制系统的要求趋于严格:一方面要保证对中油缸完成对中后车桥中位锁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在对中油缸对中过程中,车辆行驶转向性能好,安全性不被削弱。
目前应用于轮式工程车辆的车桥中位锁定系统是由对中控制阀控制对中油缸来完成车桥的中位锁定。
系统主要元件为转向控制器、转向对中油泵、对中控制阀及对中油缸。当转向控制系统控制器通过检测信号判断需对车桥进行中位锁定或浮动时,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对中控制阀,通过对中控制阀的不同工作位的通断,完成对中油缸的对中功能和浮动功能。
现有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能有效控制对中完成后中位锁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对于在对中过程中的行驶转向性能及安全性考虑不足。即现有对中液压系统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快速对中控制,当系统检测到需对车桥进行对中控制时,控制器控制对中电磁阀通断,压力油进入对中油缸,对中油缸以最快速度运动,把车桥拉回中位进行锁定。这种控制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造成危险,影响其安全性。比如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若此时车辆后桥快速对中,易引起车辆甩尾,引发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行驶中的车辆的车轮在对中过程中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桥转向阀组,后桥转向阀组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液控比例节流阀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液控比例节流阀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随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
进一步地,后桥转向阀组还包括:后桥换向阀,后桥换向阀连接在油源与第二执行机构之间;对中换向阀,对中换向阀连接在油源与液控比例节流阀之间,并控制第一执行机构是否进油。
进一步地,对中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后桥换向阀具有截止工位、第一换向工位和第二换向工位,当后桥换向阀处于截止工位时,对中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第二执行机构不进油,且通过对中换向阀与油箱连通,第一执行机构通过对中换向阀进油,液控比例节流阀控制进入第一执行机构的流量;当后桥换向阀处于第一换向工位或第二换向工位时,对中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第二执行机构通过后桥换向阀进油并伸缩,第一执行机构不进油,并通过对中换向阀与油箱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转向助力油缸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后桥换向阀具有P1口、T1口、A1口和B1口,P1口与油源连接,T1口与油箱连接,A1口分别与第一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连通,B1口分别与第一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后桥换向阀处于截止工位时,P1口、T1口、A1口和B1口均截止,处于第一换向工位时,P1口与B1口连通,T1口与A1口连通,处于第二换向工位时,P1口与A1口连通,T1口与B1口连通;对中换向阀具有P2口、T2口、A2口、B2口和C2口,P2口与油源连接,T2口与油箱连接,A2口与第二执行机构连接,B2口与B1口连接,C2口与A1口连接,对中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P2口截止,T2口与A2口连通,B2口和C2口均截止,处于第二工位时,P2口与A2口连通,T2口、B2口和C2口均连通;液控比例节流阀还具有P3口和A3口,P3口与A2口连接,A3口与第一执行机构连接,且P3口与A3口之间的连通开度可通过节流控制口控制。
进一步地,后桥转向阀组还包括状态控制阀,状态控制阀连接在液控比例节流阀的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之间,状态控制阀具有将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通的进油工位和将节流控制口与油箱连通的回油工位。
进一步地,状态控制阀具有与后桥换向阀的A1口或B1口连通的状态控制口,后桥换向阀处于截止工位时,状态控制阀处于进油工位,后桥换向阀处于第一换向工位或第二换向工位时,状态控制阀处于回油工位。
进一步地,状态控制阀具有P4口、T4口和A4口,P4口与控制油源连接,T4口与油箱连接,A4口与节流控制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应急油泵,应急油泵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应急阀组,应急阀组包括应急阻尼阀,应急阻尼阀与应急油泵连接;后桥油泵;后桥转向部,后桥转向部包括后桥转向阀组、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和对中锁定油缸,后桥转向阀组为上述的后桥转向阀组,后桥油泵为油源,应急油泵为控制油源,节流控制口连接在应急阻尼阀的进口端,第一执行机构为对中锁定油缸,第二执行机构为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
进一步地,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前桥油泵;前桥转向部,前桥转向部包括前桥换向阀组和前桥转向油缸组,前桥换向阀组设置在前桥油泵和前桥转向油缸组之间。
进一步地,应急阀组还包括:应急换向阀,应急换向阀分别与前桥油泵和应急油泵连接;卸荷换向阀,卸荷换向阀设置在应急阻尼阀的出口端与油箱之间。
进一步地,应急换向阀具有正常工位和应急工位,处于正常工位时,前桥油泵通过应急 换向阀与前桥转向部连接,应急油泵通过应急换向阀与卸荷换向阀卸荷回油箱,处于应急工位时,前桥油泵截止,应急油泵通过应急换向阀向前桥换向阀组供油。
进一步地,应急换向阀具有P5口、T5口、A5口和B5口,P5口与前桥油泵连接,T5口与应急油泵连接,A5口与前桥转向部连接,B5口与油箱连接,处于正常工位时,P5口与A5口连通,T5口与B5口连通,处于应急工位时,P5口截止,T5口与A5口连通,B5口截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为上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桥转向阀组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液控比例节流阀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液控比例节流阀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随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采用液控比例节流阀控制进入第一执行机构的油量,进而实现对第一执行机构的运行速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桥转向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急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中锁定油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A框内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中除A框内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箱;2、后桥油泵;3、后桥滤油器;4、前桥油泵;5、前桥滤油器;6、应急油泵;7、后桥单向阀;8、前桥稳流阀;9、应急阀组;91、应急阻尼阀;92、应急换向阀;921、正常工位;922、应急工位;93、卸荷换向阀;10、前桥换向阀组;11、第一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2、第二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3、后桥转向阀组;131、液控比例节流阀;131a、对中工位;131b、转向工位;132、后桥换向阀;132a、第一换向工位;132b、截止工位;132c、第二工位;133、对中换向阀;133a、第一工位;133b、第二工位;134、状态控制阀;134a、进油工位;134b、回油工位;141、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2、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7、对中锁定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后桥转向阀组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131,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随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采用液控比例节流阀131控制进入第一执行机构的油量,进而实现对第一执行机构的运行速度的控制。
将该后桥转向阀组应用至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中,则可根据车速控制对中锁定油缸17的对中速度,保证对中过程中的安全性。
应用至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中时,控制油源为应急油泵6,油源为后桥油泵4,第一执行机构为对中锁定油缸17,第二执行机构为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
在应用至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时,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应急油泵6、应急阀组9、后桥油泵2和后桥转向部,应急油泵6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应急阀组9包括应急阻尼阀91,应急阻尼阀91与应急油泵6连接;后桥转向部包括后桥转向阀组13,后桥转向阀组13与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和对中锁定油缸17连接;后桥转向阀组13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131,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设置在后桥油泵2与对中锁定油缸17之间,并控制通入对中锁定油缸17中的液压油的流量,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连接在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应急油泵6的流量越高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越小。
应急阻尼阀91可以为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建压。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与应急油泵6连接,通过应急油泵6泵送的液压油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度,进而控制通过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进入对中锁定油缸17的液压油的量,以实现慢速对中,保证车桥对中过程中可以转向,保证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前桥通过第一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1和第二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2。第一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1与第一前桥连接,包括第五转向助力油缸和第六转向助力油缸。第二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2与第二前桥连接,包括第七转向助力油缸和第七转向助力油缸。
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前桥油泵4和前桥转向部。前桥转向部包括前桥换向阀组10和前桥转向油缸组,前桥换向阀组10设置在前桥油泵4和前桥转向油缸组之间。
前桥换向阀组10为方向机,包括方向盘、前桥转向阀、前桥溢流阀和前桥单向阀等。前桥油泵4输送的液压油通过前桥滤油器5和前桥稳流阀8后通过应急阀组9进入前桥换向阀组10。
其中,前桥转向阀具有P6口、T6口、A6口和B6口。P6口通过应急阀组9与前桥油泵4连接,T6口与油箱1连通,A6口分别与第五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第六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第七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和第八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连接,B6口分别与第五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第六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第七转向助力油缸的无杆腔和第八转向助力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前桥转向阀处于中间工位时,P6口、T6口、A6口和B6口均相互连 通。前桥转向阀处于左侧工位时,P6口与B6口连通,T6口与A6口连通。前桥转向阀处于右侧工位时,P6口与A6口连通,T6口与B6口连通。
为了保证安全性,前桥单向阀连接在P6口与T6口之间,且前桥单向阀的打开方向为由T6口向P6口的方向打开。前桥溢流阀与前桥单向阀并联设置,且由P6口向T6口的方向溢流,以保证前桥转向阀超压时溢流,保证前桥换向阀组10的安全。
应急油泵6为柱塞往复泵,为双向转动定量泵,采用单向阀配流,流量随转速变化而变化,转速越大,输出流量越大。该应急油泵6与车轮转速关联,车轮转速越快,应急油泵6输出的流量越大。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油泵6设置在分动箱上,与分动箱连接。
应急阀组9还包括应急换向阀92、卸荷换向阀93、应急单向阀、应急溢流阀和建压控制阻尼阀等。
应急换向阀92分别与前桥油泵4和应急油泵6连接。应急换向阀92具有P5口、T5口、A5口和B5口,P5口与前桥油泵4连接,T5口与应急油泵6连接,A5口与前桥转向阀的P6口连接,B5口与油箱1连接。
应急换向阀92具有正常工位921和应急工位922,处于正常工位921时,前桥油泵4通过应急换向阀92与前桥转向部连接,应急油泵6通过应急换向阀92与卸荷换向阀93卸荷回油箱1,处于应急工位922时,前桥油泵4截止,应急油泵6通过应急换向阀92向前桥换向阀组10供油,以保证前桥油泵4故障时可以应急转向。
应急换向阀92处于正常工位921时,P5口与A5口连通,T5口与B5口连通,处于应急工位922时,P5口截止,T5口与A5口连通,B5口截止。
其中,应急阻尼阀91连接在应急换向阀92的B5口与油箱1之间。卸荷换向阀93设置在应急阻尼阀91的出口端与油箱1之间。
结合参见图3,卸荷换向阀93连接在应急阻尼阀91的出口端与油箱1之间。卸荷换向阀93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卸荷换向阀93的第一工位为节流卸荷,卸荷换向阀93的第二工位为不节流卸荷。在应急换向阀92的P5口与卸荷换向阀93的出口端之间连接有一支路,该支路上依次设置有建压控制阻尼阀、应急单向阀和应急溢流阀。应急换向阀92的正常工位921的控制口连接在建压控制阻尼阀的进口端,应急换向阀92的应急工位922的控制口连接在建压控制阻尼阀的出口端。应急单向阀的打开方向为由P5口向卸荷换向阀93的出口端的方向。该支路与应急换向阀92的A5口之间连接有另一支路,另一支路与该支路的连接点位于应急单向阀与应急溢流阀之间。另一支路上也设置有应急单向阀,且打开方向为A5口向P6口的方向。
结合参见图3和6,前桥油泵4与发动机取力口连接,应急油泵6安装在分动箱上,车轮的运动就能保证应急油泵6输出压力油。在应急换向阀92与油箱1之间增加了一个应急阻尼阀91,用于建压。由于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控制油压力不需太大,故应急阻尼阀91的阻尼口不会设计的太小,液压系统在该处的压力损失不会太大,故不会引起液压系统效率下降太多。
工作时,当前桥油泵4正常工作时,经过建压控制阻尼阀的压力油产生压力差,使应急换向阀92的正常工位921接通,前桥油泵4的压力油通过应急换向阀92的正常工位921和建压控制阻尼阀进入前桥换向阀的P6口,实现输出转向压力油。此时应急油泵6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应急换向阀92的正常工位921、应急阻尼阀91及卸荷换向阀93回油箱1。
卸荷换向阀93的进口端压力为p2,出口端压力为p3,F为卸荷换向阀93的弹簧力,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压力为p1。则p2=p3+F,由于F可认为不变,p3与油箱1连接,也可认为不变,故p2为恒定值,即p2的大小不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应急阻尼阀91,经过应急阻尼阀91的流量方程为其中Q为经过应急阻尼阀91的流量,Cd为孔口流量系数,此处为固定值,A0为孔口面积,此处为固定值,Δp为进出阻尼的压差,其值为△p=p1-p2,p1为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的压力,p2为应急阻尼阀91的出口端压力,由上段分析该值为恒定值。故由该流量方程可得出方程p1=f(Q),即在其他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压力p1的变化只与经过应急阻尼阀91的流量Q有关,且Q越大,p1越大,即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压力越大。Q为应急油泵提供的液压油流量,车辆速度越快,带动应急油泵转动越快,输出流量Q越大。
即可得出结论,车速越快,应急油泵6输出流量越大,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输出压力越大。
结合参见图2,后桥转向阀组13还包括后桥换向阀132、对中换向阀133、状态控制阀134、梭阀、后桥单向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
后桥换向阀132连接在后桥油泵2与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之间,控制转向助力油缸组伸缩。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包括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
后桥换向阀132具有P1口、T1口、A1口和B1口,P1口与后桥油泵2连接,T1口与油箱1连接,A1口分别与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的有杆腔连通,B1口分别与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的有杆腔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的无杆腔连通。后桥换向阀132具有截止工位132b、第一换向工位132a和第二换向工位132c。
当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截止工位是132b时,P1口、T1口、A1口和B1口均截止。当后桥换向阀132处于第一换向工位132a时,P1口与B1口连通,T1口与A1口连通。当后桥换向阀132处于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P1口与A1口连通,T1口与B1口连通。
对中换向阀133连接在后桥油泵2与液控比例节流阀131之间,并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进油或回油。对中换向阀133具有P2口、T2口、A2口、B2口和C2口,P2口与后桥油泵2连接,T2口与油箱1连接,A2口与对中锁定油缸17连接,B2口与B1口连接,C2口与A1口连接。
对中换向阀133具有第一工位133a和第二工位133b。处于第一工位133a时,P2口截止,A2口与T2口连通,B2口和C2口均截止。处于第二工位133b时,P2口与A2口连通,B2口、C2口和T2口均相互连通。
液控比例节流阀131除节流控制口外还具有P3口和A3口,P3口与A2口连接,A3口与对中锁定油缸17连接。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具有转向工位131a和对中工位131b。处于转向工位131a时,P3口直接与A3口连通。处于对中工位131b时,P3口与A3口连通,且开度根据节流控制口的控制可调。
状态控制阀134连接在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与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之间,状态控制阀134具有将节流控制口与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连通的进油工位134a和将节流控制口与油箱1连通的回油工位134b。
状态控制阀134具有与后桥换向阀132连通的状态控制口,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截止工位132b时,状态控制阀134处于进油工位134a,后桥换向阀132处于第一换向工位132a或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状态控制阀134处于回油工位134b。
状态控制阀134还具有P4口、T4口和A4口,P4口与应急阻尼阀91的进口端连接,T4口与油箱1连接,A4口与节流控制口连接。状态控制阀134处于进油工位134a时,P4口与A4口连通,T4口截止。状态控制阀134处于回油工位134b时,P4口截止,T4口与A4口连通。
梭阀具有两个进油口,两个进油口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后桥换向阀132的A1口和B1口。梭阀的出油口连接在状态控制阀134的控制口上。后桥换向阀132的A1口或B1口出油时,高压的液压油将梭阀打开,一部分液压油通过梭阀进入状态控制阀134的控制口。
后桥单向阀并联在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两端,且后桥单向阀的打开方向为A3口到P3口的方向。
第一溢流阀连接在后桥换向阀132的B1口与油箱1之间,以保护后桥换向阀132。第二溢流阀连接在后桥换向阀132的A1口与油箱1之间,以保护后桥换向阀132。
当后桥换向阀132处于截止工位132b时,对中换向阀133处于第二工位133b,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处于对中工位131b,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不进油,且通过对中换向阀133与油箱1连通,对中锁定油缸17通过对中换向阀133和液控比例节流阀131进油并对中;
当后桥换向阀132处于第一换向工位132a或第二换向工位132c时,对中换向阀133处于第一工位133a,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处于转向工位131a,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通过后桥换向阀132进油并伸缩,对中锁定油缸17不进油,并通过对中换向阀133与油箱1连通。
本发明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速大小,自动控制对中锁定油缸17的锁定速度,提高车辆对中锁定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配置有分动箱的轮式多轴工程车辆。
车辆转向时,液压系统工作,整个液压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前桥转向系统、后桥转向系统和应急转向系统。
前桥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时,前桥油泵4的压力油通过前桥滤油器5和前桥稳流阀8,之后通过应急换向阀92进入前桥换向阀组10,然后进入第一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1和第二前桥转向助力油缸组12,完成前桥液压助力转向。
其中,前桥稳流阀8的作用是限制进入前桥换向阀组10的流量,使转向均匀;应急阀组9的作用是提高转向安全性,行车过程中,保证前桥油泵4故障时,应急油泵6通过应急阀组9输出流量控制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后桥包括第一后桥和第二后桥,第一后桥和第二后桥上各设置一个后桥转向油缸组,和对中锁定油缸。
后桥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时,后桥油泵2的压力油通过后桥滤油器3和后桥单向阀7后,进入两个后桥转向阀组13,之后进入两组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完成后桥液压助力转向。当车桥需要完成对中锁定时,压力油通过两个后桥转向阀组13,进入两个对中锁定油缸17中,完成对中油缸的对中锁定。
应急转向液压系统,当前桥转向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应急油泵6输出的流量通过应急阀组9卸荷;当前桥转向液压系统故障时,应急油泵6输出的流量通过应急阀组9进入到前桥换向阀组10,进行应急转向。
当车辆后桥需要通过对中锁定油缸17进行对中锁定时,来自应急阀组9的压力油进入到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口大小,当车速越高时,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在控制油的作用下,开口越小,输出流量越小,对中锁定速度越慢。
结合参见图2,后桥转向阀组13正常转向状态时,后桥换向阀132为电磁换向阀,后桥换向阀132的电磁铁Y1a或者电磁铁Y1b得电,对中换向阀133也未电磁换向阀,电磁铁Y2得电。后桥油泵2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后桥换向阀132的A1口或B1口流出,推动第一转向助力油缸141和第二转向助力油缸142进行助力转向。
此时梭阀取自A1口或B1口的压力油进入状态控制阀134的控制口,状态控制阀134处于回油工位134b,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的压力油通过状态控制阀134回油箱1,使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工作在正常工位131b。对中换向阀133工作在第一工位133a,隔断后桥油泵2到对中锁定油缸17的压力油路,对中锁定油缸17内的压力油通过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及后桥单向阀通过对中控制阀133回油,使对中锁定油缸17浮动,随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的运动而运动。
后桥转向阀组13为对中状态时,后桥换向阀132的电磁铁Y1a和电磁铁Y1b失电,对中换向阀133的电磁铁Y2失电,后桥油泵2的压力油与A1口或B1口的通道被后桥换向阀132的截止工位132b隔断。对中换向阀133工作在第二工位133b,A1口和B1口通过对中换向阀133的第二工位133b与油箱1接通,后桥转向助力油缸组泄压浮动。同样,状态控制阀134的控制口的压力油经过梭阀及对中换向阀133与油箱1接通,使状态控制阀134工作在进油工位134a。来自应急阀组9的压力油进入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节流控制口,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口与进入节流控制口的压力油的压力成比例,节流控制口的压力油压力越大,液控比例节流阀131开口越小,对中速度就越缓慢。后桥油泵2的压力油通过对中换向阀133的第二工位133b进入对中锁定油缸17的对中腔,进行车桥的对中锁定。
对中锁定油缸17的对中锁定速度与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口相关,而液控比例节流阀131的开口与其节流控制口的控制油压力相关,控制油取自应急阀组9,应急阀组9输出的控 制有的压力与车速相关,车速越快,输出的控制油的压力越大。即完成了对中锁定速度与车速的对应,车速越快,对中锁定速度越慢,保证了此时的行车安全性。
结合参见图4,对中锁定油缸17包括两个对中进油口和一个对中出油口,在两个对中进油口与油箱1之间均设置有溢流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车辆包括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为上述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液控比例节流阀控制进入对中锁定油缸的进油量,使对中锁定速度可控,提高行车安全性。
液控比例节流阀的节流控制口的控制油取自应急阀组,使控制油压与车速对应,保证车速越快,对中锁定速度越慢,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桥转向阀组、车桥转向对中液压控制系统、车辆。该后桥转向阀组包括:液控比例节流阀,液控比例节流阀设置在油源与第一执行机构之间,液控比例节流阀具有控制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的节流控制口,节流控制口与控制油源连接,控制油源的流量随车轮转速升高而升高,液控比例节流阀的开度随控制油源的流量增大而减小。采用该后桥转向阀组可以控制第一执行机构的运行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