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0232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4621.5

申请日:

1998.01.08

公开号:

CN1214377A

公开日:

1999.04.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0.30|||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部分无效)无效宣告决定号:7873无效宣告决定日:2005.10.3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25D5/04

主分类号:

C25D5/04

申请人:

卢旭辉;

发明人:

卢旭辉

地址: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四○四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是一种用于电镀或电解金属的技术和设备。现有的电镀(或电解)技术是将工件和电极浸没在电镀(或电解)液中进行的,因而大型工件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型设备。本发明的电极(4)可以移动,电极绝缘体(1)能防止电极(4)和工件(7)发生短路。电镀(或电解)液(8)经泵(10)送至电极绝缘体(1),使电镀(或电解)液充盈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形成电流,实现电镀或电解。本发明可以用小型设备电镀或电解大型工件。

权利要求书

1: 移动电极电解电镀设备,是一种用于电镀或电解金属的设备,主要由电 镀电源、电极、电极绝缘体和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电 极(4)与电极绝缘体(1、15、16)组合,电极(4)用软导线(12)与电镀电源(11)相 连,有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出液管(2)是能和电极(4)同步移动的软管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1) 是上端开口,底部有许多能够流过液体的孔,电极(4)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 (15)是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出液管(2)口和电极(4)设置在电极绝缘体(15)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 (16)是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并有柔性边缘(18),出液管(2)口、电极(4)和回液 管(17)口设置在电极绝缘体(1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镀(或电解) 液循环供给装置由泵(10)、储液槽(14)、进液管(9)和出液管(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 极(4)上可以有许多用于流过电镀(或电解)液的孔。 7、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是一种电镀或电解金属的技术,其特征在于, 工件(7)在电镀或电解的过程中是放置在电镀(或电解)液之外,而不是浸没在电 镀(或电解)液中的,电镀(或电解)液是循环流动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来导通 电极(4)和工件(7)之间的电流的,电极(4)是用绝缘体隔离来防止与工件发生短 路的,电镀或电解工件时是用电极(4)覆盖或移动覆盖工件来进行电镀或电解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其特征在于工件(7)上不 需电镀或电解的部位用绝缘物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其特征在于,工件上不需 电镀或电解的平整部位是用塑料不干胶薄膜粘贴进行覆盖的。
5: 16)组合,电极(4)用软导线(12)与电镀电源(11)相 连,有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出液管(2)是能和电极(4)同步移动的软管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1) 是上端开口,底部有许多能够流过液体的孔,电极(4)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 (15)是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出液管(2)口和电极(4)设置在电极绝缘体(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绝缘体 (16)是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并有柔性边缘(18),出液管(2)口、电极(4)和回液 管(17)口设置在电极绝缘体(1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镀(或电解) 液循环供给装置由泵(10)、储液槽(14)、进液管(9)和出液管(2)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电 极(4)上可以有许多用于流过电镀(或电解)液的孔。
7: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是一种电镀或电解金属的技术,其特征在于, 工件(7)在电镀或电解的过程中是放置在电镀(或电解)液之外,而不是浸没在电 镀(或电解)液中的,电镀(或电解)液是循环流动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来导通 电极(4)和工件(7)之间的电流的,电极(4)是用绝缘体隔离来防止与工件发生短 路的,电镀或电解工件时是用电极(4)覆盖或移动覆盖工件来进行电镀或电解的。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其特征在于工件(7)上不 需电镀或电解的部位用绝缘物覆盖。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其特征在于,工件上不需 电镀或电解的平整部位是用塑料不干胶薄膜粘贴进行覆盖的。

说明书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电镀金属、电解金属的技术和设备。

    现有的电镀、电解技术是将需电镀或电解的工件与电极浸没在电镀(或电解)液中进行的。如果要电镀或电解大型工件(既使是大型工件的局部),就必须用与之相适应的大型电镀或电解设备。因而随之即大大增加了用电功率和设备占地面积以及设备费用,现有技术的适应性受到限制。虽然刷镀技术可以电镀大型和大面积的工件,但由于刷镀所镀的金属不是来源于电极,而是来源于镀液,因而使电镀的成本较高、工效较低。由于刷镀没有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不能有效带走产生的热量和附产物,因而难用于电解。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小型设备电镀或电解大型工件(或工件的局部)的技术和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电镀或电解的电极与一绝缘体组合,使电极不会接触到工件而形成短路。电极用软导线与电镀电源相连,使电极可以随意移动。将电镀电源的另一端也用软导线与工件相连。用机械力作动力(最好是泵)构成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的出液管是软管,以便于出液口和电极一起移动。将工件置于工件台盘上,接通电镀电源,将电极放置于工件上,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将电镀(或电解)液充盈并循环流动于电极和工件之间,使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电流,达到电镀或电解的目地。逐次移动电极。覆盖所有需要电镀或电解的部位,就实现了电镀大型工件的目的。将不需电镀或电解的部位用绝缘物覆盖,可以方便地进行局部电镀或电解。

    由于本发明以小型设备电镀或电解大型工件,可以使小型设备的适应性增加,节约设备资金、电力负荷和工作场地,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由于本发明的电极是移动的,可以方便地在工件未绝缘覆盖的区域内作局部电镀或电解,还可以作固定设施的现场电镀或电解。

    本发明有3幅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和技术原理图,图2是电极和另一种形式的电极绝缘体的组合图,图3是有回流管与之组合的电极、电极绝缘体组合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极(4)与电极绝缘体(1)相组合,电极绝缘体(1)可以做成容器状,底部有许多能够流过液体的孔(3),电极(4)可以是一块板状的金属,与电极绝缘体(1)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液体能从电极(4)的周边流入电极绝缘体(1)的底部。电极(4)上面也可以有许多孔,液体可以经电极(4)上的孔流经电极绝缘体(1)上的孔(3)到达工件(7)的表面。电极(4)与电镀电源(11)之间用软导线(12)相连结,以便于电极随意移动。电极绝缘体(1)上有手柄(5)以便握持移动。泵(10)和进液管(9)、出液管(2)、储液槽(14)组成了电镀(或电解)液循环供给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电镀电源(11)用软导线与电极(4)和工件(7)相连结。电镀(或电解)液(8)经进液管(9)由泵(10)送至出液管(2),流入电极绝缘体(1)中,又由电极(4)上的孔流经电极绝缘体(1)底部的孔(3)到达工件(7)的表面。将电极绝缘体(1)与工件(7)保持适当的距离,电镀(或电解)液就会充盈于电极(4)与工件(7)之间,形成电流,达到电镀或电解的目的。同时电镀(或电解)液又从电极绝缘体(1)的底部和工件(7)之间不断流出,然后经工件台盘(6)流回储液槽(14)中,又经进液管(9)、泵(10)、出液管(2)流入电极绝缘体(1)中,形成了不断的循环供给。握持手柄(5)逐次覆盖工件(7)或工件(7)上需要电镀(或电解)的部位(即未用绝缘物覆盖的部位),即可实现大面积的或局部的电镀或电解。

    在图2中,另一种形式的电极绝缘体(15)是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尾部是手柄(5)。电极(4)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5)内,用软导线(12)与电镀电源(11)相连。出液管(2)口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5)内电极(4)的下端。当电镀(或电解)液充盈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时,即可导通产生电流,达到电镀或电解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将出液管(2)口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5)内电极(4)的上方,但需在电极(4)上设置小孔,或在电极(4)的周边留有空位,以便电镀(或电解)液流过。图2所示的装置不仅适用于工件水平面的电镀或电解,也适用于垂直面及其它型面上作电镀或电解。

    在图3中,电极绝缘体(16)也是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尾部是手柄(5),电极(4)装置在电极绝缘体(16)内。出液管(16)口设置在电极绝缘体(16)内电极(4)的上万。在电极绝缘体(1)内电极(4)的下方装置有回液管(17)。电镀(或电解)液由出液管(2)流经电极(4)上的小孔充盈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后,由回液管(17)回流于储液槽,形成电镀(或电解)液的循环供给。在电极绝缘体(16)的下端,是用柔性材料制作的柔性边缘(18),以便在工作状态时封闭电极绝缘体(16)的下端边缘,阻止电镀(或电解)液从边缘流出。进液管(2)也可设置在电极(4)的下端,这样电极(4)上可不设置小孔。图3的装置在电极(4)移动时,出液管(2)应停止供给电镀(或电解)液。图3的其它设置和图2相同。图3的装置适合用于电镀(或电解)液回流循环不便的情况,如户外或工程设施的电解或电镀。不需电镀或电解的部位可用绝缘物覆盖(如绝缘涂料),其大面积平整的部位可用塑料不干胶薄膜粘贴覆盖。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移动电极电镀电解技术及设备,是一种用于电镀或电解金属的技术和设备。现有的电镀(或电解)技术是将工件和电极浸没在电镀(或电解)液中进行的,因而大型工件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型设备。本发明的电极(4)可以移动,电极绝缘体(1)能防止电极(4)和工件(7)发生短路。电镀(或电解)液(8)经泵(10)送至电极绝缘体(1),使电镀(或电解)液充盈于电极(4)和工件(7)之间,形成电流,实现电镀或电解。本发明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