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2171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461240.8

申请日:

2012.09.10

公开号:

CN202809607U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74登记号:2017990000791登记生效日:20170824出质人:辽宁易发成林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质权人:中鸿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申请日:20120910授权公告日:20130320|||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变更IPC(主分类):E02D 5/74登记号:2015990001092变更日:20170802变更事项:出质人变更前: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变更后:辽宁易发成林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2D 5/74授权公告日:20130320申请日:20120910登记号:2015990001092出质人:辽宁易发成林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质权人:中鸿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解除日:20170802|||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2D 5/7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变更后:辽宁易发成林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世纪路5-2号变更后: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世纪路5-2号|||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74登记号:2015990001092登记生效日:20151208出质人: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质权人:中鸿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申请日:20120910授权公告日:20130320|||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74; E02D31/06

主分类号:

E02D5/74

申请人:

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麟麟; 苗永刚; 薛劲松; 邹江宁; 赵晶; 李蜀嘉; 董博; 李冬烨; 王扬

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世纪路5-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白振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锚固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包括前端锚杆体、后端锚杆体、支承垫板、锁紧螺母、稳定器、预应力装置及预应力装置套管,其中前端锚杆体为实心,后端锚杆体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所述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套设在预应力装置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连接;所述稳定器套设于后端锚杆体上,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所述支承垫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支承垫板(10)、锁紧螺母(8)、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及预应力装置套管(14),其中前端锚杆体(2)为实心,后端锚杆体(6)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12),所述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4)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设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连接;所述稳定器(5)套设于后端锚杆体(6)上,所述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10),所述支承垫板(10)通过锁紧螺母(8)锁紧。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4)包括预应力筋(45)、弹簧(43)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41)、凸形卡头(42)、预应力筋固定杆(46)及波纹管(44),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44)端通过预应力筋(45)连接,所述弹簧(43)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4)两端的凸形卡头(42)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螺纹连接。
按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锚杆体(2)的另一端为切面。
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
按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上设有孔道(11),排气管道(7)穿过该孔道(11)。
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部设有锚体外部防锈帽(1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和锁紧螺母(8)之间设有垫圈(9),所述垫圈(9)与锁紧螺母(8)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10)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所述支承垫板(10)与垫圈(9)的接触面为相配合的球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锚固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适用于边坡及岩体修复中柔性护网的固定。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基础建设随之兴起,公路、铁路、水利、采矿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基础工程建设的实施,伴随出现了大量的施工开挖,爆破,弃渣弃土等,从而破坏天然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创伤山体,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失衡等问题。公路铁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导致每年新增加的山体边坡约三亿平方米,并且线性分布,影响面大,是我国新的水土流失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土质、石质边坡已普遍采用了湿法喷播、三维网喷播等技术来建植植被、固土护坡。土质情况较差的边坡和岩石边坡,由于缺乏植物生长的基础,则往往采取浆砌片石、挂网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不仅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而且也影响了公路的生态环境及景观。因此,既能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长久绿化的生态修复得到了重视及快速的普及应用。
以上的生态修复都离不开三维网、柔性护网、镀锌网的挂网施工,所以都涉及锚杆的固定的施工,同时也会大量使用锚杆。但现在没有一种为这种生态修复生产的专用锚杆。
传统的锚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粗钢筋砂浆锚杆采用螺纹钢做杆体。主要缺点是:浆体饱满度难以保证,且因插入钢筋时存在偏离现象,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易均匀,锚固力不大,所以钢筋容易锈蚀而被破坏;不适用破碎地层或岩面;不适用需迅速形成支护力的施工场地。
2.涨壳式锚杆利用锚头的涨壳力形成机械点锚力。锚杆体一般为实心钢筋,将前端安装有涨壳锚头的锚杆置入钻孔中,安装就位后,用转动工具转动使涨壳充分张开,使涨壳与钻孔壁面贴合,产生摩擦即时形成支护力。由于支护力通过涨壳与孔壁摩擦产生,故仅适用于较好的岩层中。且对涨壳锚头的防腐保护较难,不适合边坡及松散岩体的生态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该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既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包括前端锚杆体、后端锚杆体、支承垫板、锁紧螺母、稳定器、预应力装置及预应力装置套管,其中前端锚杆体为实心,后端锚杆体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所述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套设在预应力装置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连接;所述稳定器套设于后端锚杆体上,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所述支承垫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所述预应力装置包括预应力筋、弹簧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凸形卡头、预应力筋固定杆及波纹管,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端通过预应力筋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
所述预应力装置两端的凸形卡头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前端锚杆体的另一端为切面。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
所述支承垫板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所述支承垫板上设有孔道,排气管道穿过该孔道。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部设有锚体外部防锈帽。
所述支承垫板和锁紧螺母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所述支承垫板与垫圈的接触面为相配合的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
2.本实用新型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
3.本实用新型能对松散岩层、土层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
4.本实用新型注浆可一次完成,安装锚杆及施加预应力装置简便、工艺简单、注浆可靠、使用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应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前端锚杆体切面,2为前端锚杆体,3为阻浆器,4为预应力装置,5为稳定器,6为后端锚杆体,7为管道,8为螺母,9为垫圈,10为支承垫板,11为孔道,12为空腔,13为外螺纹表面,14为预应力装置套筒,15为锚体外部防锈帽,41为稳定接头,42为凸形卡头,43为弹簧,44为波纹管,45为预应力筋,46为预应力筋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支承垫板10、锁紧螺母8、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及预应力装置套管14,其中前端锚杆体2为实心,后端锚杆体6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12,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通过预应力装置4连接。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设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螺纹连接,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3,阻浆器3防止浆液进入容有前端锚杆体2的钻孔内,前端锚杆体2的另一端为切面。稳定器5套设于后端锚杆体6上,稳定器5通过内螺纹与后端锚杆体6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10,支承垫板10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固定齿可陷入支撑面的表面增加锚杆的稳定与牢固程度,支承垫板10通过垫圈9和锁紧螺母8锁紧,垫圈9与锁紧螺母8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10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支承垫板10与垫圈9的接触面为相匹配的球面。支承垫板10上设有孔道11,排气管道7穿过该孔道11。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即外露端部)设有锚体外部防锈帽15,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锚体因雨淋、浇水等因素造成锈蚀,同时防止雨水或其它液体从排气管道7灌入,从而增加锚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
如图2所示,预应力装置4包括预应力筋45、弹簧43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41、凸形卡头42、预应力筋固定杆46及波纹管44,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44端通过预应力筋45连接,弹簧43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预应力装置4两端的凸形卡头42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一端上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
将预应力装置4安装在锚杆体上的过程是:
首先将预应力装置4的一端对准前端锚杆体2一端的凹槽,同时将预应力装置4上的凸形卡头42与前端锚杆体2的一端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并插入、卡紧,形成一组相咬合的锁扣装置。再将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将预应力装置套管14一端与前端锚杆体2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预应力装置套管14使其与前端锚杆体2上的螺纹旋紧至稳定接头41进入前端锚杆体2内壁对应浅槽中。然后将预应力装置4的另一端对准后端锚杆体6上的凹槽,旋转预应力装置套管14及已连接好的前端锚杆体2,通过使预应力装置套管14与后端锚杆体6上的螺纹旋转,使预应力装置4另一端的凸形卡头42与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并插入、卡紧。这样就将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和预应力装置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有强外力作用于后端锚杆体6的外部时,弹簧43、波纹管44、预应力筋45在弹性范围变形并内对这个外力进行减泄,使整个锚杆保持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工作时,用钻孔机在地层或岩层中钻一个略大于锚杆直径的孔,并清洁钻孔,在现场将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预应力装置套管14装配好,组成锚杆主体。在后端锚杆体6上安装稳定器5,稳定器5通过内螺纹与后端锚杆体6上的外螺纹咬合、固定在后端锚杆体6上。将装配好的预应力锚杆主体插入钻孔中,同时在钻孔与锚杆主体间插入排气管道7,根据需要向钻孔与锚杆主体间的空隙灌注混凝土,注满混凝土时结束灌注。完成上述步骤后,待混凝土凝固可对后端锚杆体6进行注浆。后端锚杆体6的空腔12作为注浆通道,当混凝土浆从空腔12的注浆端头流出时停止注浆,锚杆主体在土层或岩层内的部分安装完成。
待锚杆主体内外的混凝土浆硬结、达到所需强度后,在支撑面上安装带固定齿的支承垫板10、垫圈9、锁紧螺母8,支承垫板10的固定齿通过锁紧螺母8的旋转施加压力陷入支撑面的表面。在整个锚体安装完毕后,在后端锚杆体6外露部分旋上锚体外部防锈帽15。
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固结和预应力后形成预应力锚杆的外锚段、锚固段和预应力段。外锚段由支承垫板和锁紧螺母和外部一段锚杆体形成;锚固段由一段锚杆体和注浆固结体形成;预应力段由一段带预应力装置的锚杆体形成。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09607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CN202809607U*CN202809607U*(21)申请号 201220461240.8(22)申请日 2012.09.10E02D 5/74(2006.01)E02D 31/06(2006.01)(73)专利权人辽宁山水城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世纪路5-2号(72)发明人卢麟麟 苗永刚 薛劲松 邹江宁赵晶 李蜀嘉 董博 李冬烨王扬(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代理人白振宇(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

2、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锚固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包括前端锚杆体、后端锚杆体、支承垫板、锁紧螺母、稳定器、预应力装置及预应力装置套管,其中前端锚杆体为实心,后端锚杆体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所述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套设在预应力装置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连接;所述稳定器套设于后端锚杆体上,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所述支承垫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支承垫板(10)、锁紧螺母(8)、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及预应力装置套管(14),其中前端锚杆体(2)为实心,后端锚杆体(6)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12),所述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4)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设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连接;所述稳定器(5)套设于后端锚杆体。

4、(6)上,所述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10),所述支承垫板(10)通过锁紧螺母(8)锁紧。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4)包括预应力筋(45)、弹簧(43)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41)、凸形卡头(42)、预应力筋固定杆(46)及波纹管(44),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44)端通过预应力筋(45)连接,所述弹簧(43)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4)两端的凸形卡头(42)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

5、)的一端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螺纹连接。5.按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锚杆体(2)的另一端为切面。6.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3)。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8.按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

6、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上设有孔道(11),排气管道(7)穿过该孔道(11)。9.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部设有锚体外部防锈帽(15)。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板(10)和锁紧螺母(8)之间设有垫圈(9),所述垫圈(9)与锁紧螺母(8)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10)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所述支承垫板(10)与垫圈(9)的接触面为相配合的球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809607 U1/3页3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技术领域。

7、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锚固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适用于边坡及岩体修复中柔性护网的固定。背景技术0002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基础建设随之兴起,公路、铁路、水利、采矿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基础工程建设的实施,伴随出现了大量的施工开挖,爆破,弃渣弃土等,从而破坏天然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创伤山体,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失衡等问题。公路铁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导致每年新增加的山体边坡约三亿平方米,并且线性分布,影响面大,是我国新的水土流失源。000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8、我国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土质、石质边坡已普遍采用了湿法喷播、三维网喷播等技术来建植植被、固土护坡。土质情况较差的边坡和岩石边坡,由于缺乏植物生长的基础,则往往采取浆砌片石、挂网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不仅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而且也影响了公路的生态环境及景观。因此,既能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长久绿化的生态修复得到了重视及快速的普及应用。0004 以上的生态修复都离不开三维网、柔性护网、镀锌网的挂网施工,所以都涉及锚杆的固定的施工,同时也会大量使用锚杆。但现在没有一种为这种生态修复生产的专用锚杆。0005 传统的锚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0006 1.粗钢筋砂浆锚杆采用螺纹钢做杆体。主要缺点是。

9、:浆体饱满度难以保证,且因插入钢筋时存在偏离现象,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易均匀,锚固力不大,所以钢筋容易锈蚀而被破坏;不适用破碎地层或岩面;不适用需迅速形成支护力的施工场地。0007 2.涨壳式锚杆利用锚头的涨壳力形成机械点锚力。锚杆体一般为实心钢筋,将前端安装有涨壳锚头的锚杆置入钻孔中,安装就位后,用转动工具转动使涨壳充分张开,使涨壳与钻孔壁面贴合,产生摩擦即时形成支护力。由于支护力通过涨壳与孔壁摩擦产生,故仅适用于较好的岩层中。且对涨壳锚头的防腐保护较难,不适合边坡及松散岩体的生态修复。实用新型内容0008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该用于边坡。

10、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既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10 一种用于边坡及岩体生态修复的预应力锚杆,包括前端锚杆体、后端锚杆体、支承垫板、锁紧螺母、稳定器、预应力装置及预应力装置套管,其中前端锚杆体为实心,后端锚杆体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所述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通过预应力装置连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套设在预应力装置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连接;所述说 明 书CN 202809607 U2/3页4稳定器套设于后端锚杆体上,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

11、,所述支承垫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0011 所述预应力装置包括预应力筋、弹簧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凸形卡头、预应力筋固定杆及波纹管,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端通过预应力筋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0012 所述预应力装置两端的凸形卡头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和后端锚杆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前端锚杆体的另一端为切面。所述预应力装置套管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0013 所述支承垫板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所述支承垫板上设有孔道,排气管道穿过该孔道。所述后端锚杆体的另一端部设有锚体外。

12、部防锈帽。0014 所述支承垫板和锁紧螺母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所述支承垫板与垫圈的接触面为相配合的球面。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0016 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岩层施工条件又可用于土层施工条件。0017 2.本实用新型既可保证预应力筋的自由伸长又能达到双重防腐性能。0018 3.本实用新型能对松散岩层、土层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0019 4.本实用新型注浆可一次完成,安装锚杆及施加预应力装置简便、工艺简单、注浆可靠、使用时间长。附图说明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应力装置的结构示。

13、意图;0022 其中:1为前端锚杆体切面,2为前端锚杆体,3为阻浆器,4为预应力装置,5为稳定器,6为后端锚杆体,7为管道,8为螺母,9为垫圈,10为支承垫板,11为孔道,12为空腔,13为外螺纹表面,14为预应力装置套筒,15为锚体外部防锈帽,41为稳定接头,42为凸形卡头,43为弹簧,44为波纹管,45为预应力筋,46为预应力筋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支承垫板10、锁紧螺母8、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及预应力装置套管14,其中前端锚杆体2为实心,后端锚杆体6沿中心轴线设有空腔12,前端。

14、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通过预应力装置4连接。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设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两端分别与前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螺纹连接,预应力装置套管14的外壁上设有阻浆器3,阻浆器3防止浆液进入容有前端锚杆体2的钻孔内,前端锚杆体2的另一端为切面。稳定器5套设于后端锚杆体6上,稳定器5通过内螺纹与后端锚杆体6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设有支承垫板10,支承垫板10与支撑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固定齿,固定齿可陷入支撑面的表面增加锚杆的稳定与牢固程度,支承垫板10通过垫圈9和锁紧螺母8锁紧,垫圈9与锁紧螺母8连接的一面为平面,与支承垫板10连接的另一面为球面,支承垫板10与垫圈9的接触。

15、面为相匹配的球说 明 书CN 202809607 U3/3页5面。支承垫板10上设有孔道11,排气管道7穿过该孔道11。后端锚杆体6的另一端(即外露端部)设有锚体外部防锈帽15,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锚体因雨淋、浇水等因素造成锈蚀,同时防止雨水或其它液体从排气管道7灌入,从而增加锚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0025 如图2所示,预应力装置4包括预应力筋45、弹簧43及两个预应力杆,其中每个预应力杆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稳定接头41、凸形卡头42、预应力筋固定杆46及波纹管44,所述两个预应力杆的波纹管44端通过预应力筋45连接,弹簧43套设在两个预应力杆上。预应力装置4两端的凸形卡头42分别与前。

16、端锚杆体2和后端锚杆体6一端上设有的凹形卡槽相卡接。0026 将预应力装置4安装在锚杆体上的过程是:0027 首先将预应力装置4的一端对准前端锚杆体2一端的凹槽,同时将预应力装置4上的凸形卡头42与前端锚杆体2的一端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并插入、卡紧,形成一组相咬合的锁扣装置。再将预应力装置套管14套在预应力装置4上,并将预应力装置套管14一端与前端锚杆体2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预应力装置套管14使其与前端锚杆体2上的螺纹旋紧至稳定接头41进入前端锚杆体2内壁对应浅槽中。然后将预应力装置4的另一端对准后端锚杆体6上的凹槽,旋转预应力装置套管14及已连接好的前端锚杆体2,通过使预应力装置套管14与后端。

17、锚杆体6上的螺纹旋转,使预应力装置4另一端的凸形卡头42与后端锚杆体6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并插入、卡紧。这样就将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和预应力装置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有强外力作用于后端锚杆体6的外部时,弹簧43、波纹管44、预应力筋45在弹性范围变形并内对这个外力进行减泄,使整个锚杆保持完整性。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0029 工作时,用钻孔机在地层或岩层中钻一个略大于锚杆直径的孔,并清洁钻孔,在现场将前端锚杆体2、后端锚杆体6、稳定器5、预应力装置4、预应力装置套管14装配好,组成锚杆主体。在后端锚杆体6上安装稳定器5,稳定器5通过内螺纹与后端锚杆体6上的外螺纹咬合、。

18、固定在后端锚杆体6上。将装配好的预应力锚杆主体插入钻孔中,同时在钻孔与锚杆主体间插入排气管道7,根据需要向钻孔与锚杆主体间的空隙灌注混凝土,注满混凝土时结束灌注。完成上述步骤后,待混凝土凝固可对后端锚杆体6进行注浆。后端锚杆体6的空腔12作为注浆通道,当混凝土浆从空腔12的注浆端头流出时停止注浆,锚杆主体在土层或岩层内的部分安装完成。0030 待锚杆主体内外的混凝土浆硬结、达到所需强度后,在支撑面上安装带固定齿的支承垫板10、垫圈9、锁紧螺母8,支承垫板10的固定齿通过锁紧螺母8的旋转施加压力陷入支撑面的表面。在整个锚体安装完毕后,在后端锚杆体6外露部分旋上锚体外部防锈帽15。0031 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固结和预应力后形成预应力锚杆的外锚段、锚固段和预应力段。外锚段由支承垫板和锁紧螺母和外部一段锚杆体形成;锚固段由一段锚杆体和注浆固结体形成;预应力段由一段带预应力装置的锚杆体形成。说 明 书CN 202809607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0960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