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01878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84548.0

申请日:

2011.03.28

公开号:

CN202001022U

公开日:

2011.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21D 11/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变更后: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11/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40623|||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昌富; 孙胜臣; 陈树禹; 雷道德; 陈建; 汪春生

地址: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代理人:

田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所述外圈拱架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外圈拱架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车轮支撑梁、第二拱架和第三拱架,所述车轮支撑梁上固定有若干车轮和螺旋千斤顶,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以及第三拱架与外圈拱架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无需固定走轨系统,造价成本低,拱架及模板系统相对独立,可单独使用;加工及拼装时间短,移动方便,整体使用完成后,可拆解至其他洞室继续使用,利用率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拱架(1)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2),外圈拱架(1)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3)、车轮支撑梁(4)、第二拱架(5)和第三拱架(6),所述车轮支撑梁(4)上固定有若干车轮(7)和螺旋千斤顶(8),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以及第三拱架(6)与外圈拱架(1)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的一端焊接钢带(11),钢带(11)的宽为20-50mm,钢带(11)的厚度为3-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的长度为900-12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拱架(1)与第三拱架(6)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钢件(10)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7)的直径大于400mm。

说明书

说明书移动衬砌拱架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衬砌施工一般采用衬砌台车作为模板支架系统施工,但暗挖车站洞室相对断面较大(10m以上),且长度较短(200m以内),加工衬砌台车存在成本高,利用率低,安装难度大,耗时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迅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所述外圈拱架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外圈拱架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车轮支撑梁、第二拱架和第三拱架,所述车轮支撑梁上固定有若干车轮和螺旋千斤顶,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以及第三拱架与外圈拱架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连接。
所述模板的一端焊接钢带,钢带的宽为20-50mm,厚度为3-5mm。所述模板的长度为900-1200mm。所述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
所述外圈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钢件连接。
所述车轮的直径大于400mm。所述螺旋千斤顶的个数为8-1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无需固定走轨系统,造价成本低,拱架及模板系统相对独立,可单独使用;加工及拼装时间短,移动方便,整体使用完成后,可拆解至其他洞室继续使用,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工人技术度要求低,可尽早正常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中的模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中的模板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外圈拱架;2、模板;3、第一拱架;4、车轮支撑梁;5、第二拱架;6、第三拱架;7、车轮;8、螺旋千斤顶;9、工字钢件;10、斜拉工字钢件;11、钢带;12、衬砌拱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1,所述外圈拱架1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2,外圈拱架1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3、车轮支撑梁4、第二拱架5和第三拱架6,所述车轮支撑梁4上固定有若干车轮7和螺旋千斤顶8,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以及第三拱架6与外圈拱架1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9连接。
所述模板2的一端焊接钢带11,钢带11的宽为20-50mm,钢带11的厚度为3-5mm。所述模板2的长度为900-1200mm。所述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
所述外圈拱架1与第三拱架6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钢件10连接。
所述车轮7的直径大于400mm。所述螺旋千斤顶8的个数为8-12个。
本实用新型具体加工时,模板2采用弧面设计,弧度根据衬砌拱形结构12确定,长度控制在900-1200mm(与拱架间距相同),宽度不限(但以人工可以安装、拆卸为限),整体拼装后的模板一端加焊一道20-50mm宽3-5mm厚的钢带3,用于移动后下一循环模板支撑搭接咬合处理。外圈拱架1采用H型钢弯制,也可由钢板焊接成H断面弧形型钢,弧度根据隧道衬砌弧度确定。内部工字钢件9和斜拉工字钢件10由I20工字钢加工而成。工字钢件9和斜拉工字钢件10的连接板部位采用螺栓与其它部件连接,形成整体拱架。移动系统采用2I30工字钢加工成车轮支撑梁4,并与拱架连接牢固。车轮7采用钢制车轮直径大于400mm。车轮支撑梁4上安装8-12台螺旋千斤顶8,工作时螺旋千斤顶8顶起拱架并在拱架底部进行支撑;移动时旋下螺旋千斤顶8,由车轮7着地进行滑移。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安排加工厂根据设计图加工模板及支架。现场拼装拱架,安装移动系统及模板。浇注混凝土并养护。拆除最下层拱架立杆及侧模,螺旋千斤顶8旋下,车轮7着地。使用手拉葫芦移动拱架就位。螺旋千斤顶8旋上,安装下层拱架立杆及侧模并加固。浇注下一版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衬砌拱架模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01022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CN202001022U*CN202001022U*(21)申请号 201120084548.0(22)申请日 2011.03.28E21D 11/10(2006.01)(73)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2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黄昌富 孙胜臣 陈树禹 雷道德陈建 汪春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代理人田磊(54) 实用新型名称移动衬砌拱架模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

2、括外圈拱架,所述外圈拱架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外圈拱架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车轮支撑梁、第二拱架和第三拱架,所述车轮支撑梁上固定有若干车轮和螺旋千斤顶,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以及第三拱架与外圈拱架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无需固定走轨系统,造价成本低,拱架及模板系统相对独立,可单独使用;加工及拼装时间短,移动方便,整体使用完成后,可拆解至其他洞室继续使用,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工人技术度要求低,可尽早正常操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

3、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2001027 U 1/1页21.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拱架(1)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2),外圈拱架(1)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3)、车轮支撑梁(4)、第二拱架(5)和第三拱架(6),所述车轮支撑梁(4)上固定有若干车轮(7)和螺旋千斤顶(8),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以及第三拱架(6)与外圈拱架(1)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

4、所述模板(2)的一端焊接钢带(11),钢带(11)的宽为20-50mm,钢带(11)的厚度为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的长度为900-12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拱架(1)与第三拱架(6)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钢件(1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其特征在于。

5、:所述车轮(7)的直径大于40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01022 UCN 202001027 U 1/2页3移动衬砌拱架模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背景技术0002 目前,隧道衬砌施工一般采用衬砌台车作为模板支架系统施工,但暗挖车站洞室相对断面较大(10m以上),且长度较短(200m以内),加工衬砌台车存在成本高,利用率低,安装难度大,耗时长等缺点。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迅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 一种移动衬。

6、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所述外圈拱架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外圈拱架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车轮支撑梁、第二拱架和第三拱架,所述车轮支撑梁上固定有若干车轮和螺旋千斤顶,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以及第三拱架与外圈拱架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连接。0006 所述模板的一端焊接钢带,钢带的宽为20-50mm,厚度为3-5mm。所述模板的长度为900-1200mm。所述第一拱架与车轮支撑梁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与第二拱架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0007 所述外圈拱架与第三拱架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

7、钢件连接。0008 所述车轮的直径大于400mm。所述螺旋千斤顶的个数为8-12个。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无需固定走轨系统,造价成本低,拱架及模板系统相对独立,可单独使用;加工及拼装时间短,移动方便,整体使用完成后,可拆解至其他洞室继续使用,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工人技术度要求低,可尽早正常操作。附图说明0010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中的模板的主视图;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中的模板的仰视图。

8、;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衬砌拱架模板的使用状态参考图。0015 图中:0016 1、外圈拱架;2、模板;3、第一拱架;4、车轮支撑梁;5、第二拱架;6、第三拱架;7、车轮;8、螺旋千斤顶;9、工字钢件;10、斜拉工字钢件;11、钢带;12、衬砌拱形结构。说 明 书CN 202001022 UCN 202001027 U 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衬砌拱架模板,包括外圈拱架1,所述外圈拱架1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模板2,外圈拱架1的内侧表面由下到上均匀连接有第一拱架3、车轮支撑梁4、第二拱架5和第三拱架6,所述车轮支撑梁4上固定有。

9、若干车轮7和螺旋千斤顶8,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以及第三拱架6与外圈拱架1之间均通过若干工字钢件9连接。0018 所述模板2的一端焊接钢带11,钢带11的宽为20-50mm,钢带11的厚度为3-5mm。所述模板2的长度为900-1200mm。所述第一拱架3与车轮支撑梁4之间的距离、车轮支撑梁4与第二拱架5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拱架5与第三拱架6之间的距离均为900-1200mm。0019 所述外圈拱架1与第三拱架6之间还通过若干斜拉工字钢件10连接。0020 所述车轮7的直径大于400mm。所述螺旋千斤顶8的个数为8-12个。0021。

10、 本实用新型具体加工时,模板2采用弧面设计,弧度根据衬砌拱形结构12确定,长度控制在900-1200mm(与拱架间距相同),宽度不限(但以人工可以安装、拆卸为限),整体拼装后的模板一端加焊一道20-50mm宽3-5mm厚的钢带3,用于移动后下一循环模板支撑搭接咬合处理。外圈拱架1采用H型钢弯制,也可由钢板焊接成H断面弧形型钢,弧度根据隧道衬砌弧度确定。内部工字钢件9和斜拉工字钢件10由I20工字钢加工而成。工字钢件9和斜拉工字钢件10的连接板部位采用螺栓与其它部件连接,形成整体拱架。移动系统采用2I30工字钢加工成车轮支撑梁4,并与拱架连接牢固。车轮7采用钢制车轮直径大于400mm。车轮支撑梁。

11、4上安装8-12台螺旋千斤顶8,工作时螺旋千斤顶8顶起拱架并在拱架底部进行支撑;移动时旋下螺旋千斤顶8,由车轮7着地进行滑移。0022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安排加工厂根据设计图加工模板及支架。现场拼装拱架,安装移动系统及模板。浇注混凝土并养护。拆除最下层拱架立杆及侧模,螺旋千斤顶8旋下,车轮7着地。使用手拉葫芦移动拱架就位。螺旋千斤顶8旋上,安装下层拱架立杆及侧模并加固。浇注下一版混凝土。002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001022 UCN 202001027 U 1/2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01022 UCN 202001027 U 2/2页6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0102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