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筐.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011570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539251.9

申请日:

2011.12.21

公开号:

CN202466523U

公开日:

2012.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4; E02D17/20; A01G9/02

主分类号:

E02B3/14

申请人:

董发达

发明人:

董发达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龙溪新村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代理人:

方惠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设计新颖、施工方便、生态功能好的、有利于植物生产发育的混凝土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逐渐减小。

说明书

一种生态护坡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筐。

背景技术

目前,对城市中的河岸、边坡、公路边坡进行防护的护坡技术一般采用自然式护坡结构或硬质护坡结构。

自然式护坡结构是在河岸边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使之固土防沙、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保持自然景观的效果,但这种自然式护坡结构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深沟,长期浸泡在水下或河道流速过大均会影响其护坡固堤的稳定性。

硬质护坡结构是指采用实心的护坡砌块堆垒或采用现浇混凝土等方式得到的封闭式护坡结构,这种方式得到的护坡结构虽然能起到很好的护坡固堤作用,但也不同程度上对河道坡面的景观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封闭式的护坡结构,使得加固后的河道坡面不能生长植物或植被,破坏了河道中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

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05976.0 公开一种河道护岸砼砌块,包括带有两个空腔薄壁柱状的素砼浇筑块,所述素砼浇筑块的两端直角呈圆弧形,两个空腔在平面上采取错位设计,中间部位呈“之”字形状,在砌块空腔内可填土,种植植物,从而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尤其是能满足平原水乡地区农村小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也适用于园林水生态景观工程,但是这种护岸砼砌块四周的薄壁都是完全封闭的,无法与周围的土壤进行水分、养分的交换,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态功能不好,同时,封闭式薄壁加大了上述护岸砼砌块的用料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本低、结构设计新颖、施工方便、生态功能好的、有利于植物生产发育的混凝土生态护坡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生态护坡构件,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减小。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生态护坡筐可以砌筑在河岸、边坡等场所,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栽培植物,形成生态护坡,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还改善了水生生态系统,为植物或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非完全封闭的侧壁不仅减少了生态护坡筐的用料成本,还能实现与周围土壤的连通、实现水分、养份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筐内植物的生长,生态功能好。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减小,斜面设置的生态护坡筐可以更好的与河岸、边坡的坡面衔接配合,施工方便,施工时,可按阶梯形层叠,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满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牢固、施工便捷,可以任意多个组合叠加,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1、左侧壁2、后侧壁3及右侧壁4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1、左侧壁2、后侧壁3及右侧壁4上分别开设有两道槽孔41。本新型生态护坡筐可以砌筑在河岸、边坡等场所,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腔5可以栽培植物,形成生态护坡,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还改善了水生生态系统,为植物或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非完全封闭的侧壁不仅减少了生态护坡筐的用料成本,还能实现与周围土壤的连通、实现水分、养份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筐内植物的生长,生态功能好。

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逐渐减小,斜面设置的生态护坡筐可以更好的与河岸、边坡的坡面衔接配合,施工方便,施工时,可按阶梯形层叠,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满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牢固、施工便捷,可以任意多个组合叠加,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一种生态护坡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生态护坡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生态护坡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态护坡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护坡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665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CN202466523U*CN202466523U*(21)申请号 201120539251.9(22)申请日 2011.12.21E02B 3/14(2006.01)E02D 17/20(2006.01)A01G 9/02(2006.01)(73)专利权人董发达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龙溪新村33号(72)发明人董发达(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代理人方惠春(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生态护坡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

2、设计新颖、施工方便、生态功能好的、有利于植物生产发育的混凝土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筐,其特征在于:。

3、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逐渐减小。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466523 U1/2页3一种生态护坡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筐。背景技术0002 目前,对城市中的河岸、边坡、公路边坡进行防护的护坡技术一般采用自然式护坡结构或硬质护坡结构。0003 自然式护坡结构是在河岸边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使之固土防沙、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保持自然景观的效果,但这种自然式护坡结构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深沟,长期浸泡在水下或河道流速过大均会影响其护坡固堤的稳定性。0004 硬质护坡结构是指采用实心的护坡砌块堆垒或采用现浇混凝土等。

4、方式得到的封闭式护坡结构,这种方式得到的护坡结构虽然能起到很好的护坡固堤作用,但也不同程度上对河道坡面的景观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封闭式的护坡结构,使得加固后的河道坡面不能生长植物或植被,破坏了河道中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0005 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05976.0 公开一种河道护岸砼砌块,包括带有两个空腔薄壁柱状的素砼浇筑块,所述素砼浇筑块的两端直角呈圆弧形,两个空腔在平面上采取错位设计,中间部位呈“之”字形状,在砌块空腔内可填土,种植植物,从而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尤其是能满足平原水乡地区农村小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也适用于园。

5、林水生态景观工程,但是这种护岸砼砌块四周的薄壁都是完全封闭的,无法与周围的土壤进行水分、养分的交换,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态功能不好,同时,封闭式薄壁加大了上述护岸砼砌块的用料成本。发明内容0006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本低、结构设计新颖、施工方便、生态功能好的、有利于植物生产发育的混凝土生态护坡筐。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生态护坡构件,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0008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减小。。

6、0009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生态护坡筐可以砌筑在河岸、边坡等场所,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栽培植物,形成生态护坡,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还改善了水生生态系统,为植物或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非完全封闭的侧壁不仅减少了生态护坡筐的用料成本,还能实现与周围土壤的连通、实现水分、养份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筐内植物的生长,生态功能好。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减小,斜面设置的生态护坡筐可以更好的与河岸、边坡的坡面衔接配合,施工方便,施工时,可按阶梯形层说 明 书CN 202466523 U2/。

7、2页4叠,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满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牢固、施工便捷,可以任意多个组合叠加,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2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态护坡筐,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由相邻侧缘分别相连的前侧壁1、左侧壁2、后侧壁3及右侧壁4围绕而成,所述前侧壁1、左侧壁2、后侧壁3及右侧壁4上分别开设有两道槽孔41。本新型生态护坡筐可以砌筑在河岸、边坡等场所,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腔5可以栽培植物,形成生态护坡,。

8、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环境的同时还改善了水生生态系统,为植物或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槽孔,非完全封闭的侧壁不仅减少了生态护坡筐的用料成本,还能实现与周围土壤的连通、实现水分、养份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筐内植物的生长,生态功能好。0013 所述构件本体的横截面由上自下逐渐减小,斜面设置的生态护坡筐可以更好的与河岸、边坡的坡面衔接配合,施工方便,施工时,可按阶梯形层叠,形成上下左右错落层迭的植物墙,能够构筑河岸挡土景观工程,满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牢固、施工便捷,可以任意多个组合叠加,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0014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说 明 书CN 202466523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46652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