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9170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8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3907.1

申请日:

2008.04.22

公开号:

CN101565424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495/14公开日:2009102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95/14; A61K31/519; A61P31/10; A01N43/90; A01P3/00

主分类号:

C07D495/14

申请人:

杨更亮

发明人:

杨更亮; 马正月; 祝士国

地址:

071002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河北大学药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新的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含氮硫的并四环杂环化合物: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针对现有技术中抗真菌药物少,毒性大的研发现状,本发明进行了新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并进行了抗真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具有好的抗真菌活性。本发明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合成方法详见说明书。本发明产品可用于抗炎、抗真菌、抗植物病原体真菌药物。

权利要求书

1.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通式(I)、(II)表示化合物:

其中:
当R1、R2、R3中有一个或两个为H时,另外两个或一个分别为:
R1=X(卤素取代基)、-OH、-OMe、-OEt、-Me、-Et、-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2=X(卤素取代基)、-OH、Me、-Et、-OMe、-OEt、-CF3、-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3=X(卤素取代基)、-OMe、-OEt、-Me、Et、-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4=H、C1-C10的链烃或环烃、有取代基的C1-C10的链烃或环烃、苯基或取代苯基、杂芳环或取代杂芳环
R5=H、-Me、-Et、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卤素取代基是指:氟、氯、溴、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上述制得的取代苯硫酚100mmol溶于2M NaOH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乙醇)。另将120mmol  β-氯丙酸(或120mmol其甲基酯)溶于计算量的Na2CO3溶液中,然后与上述溶液混合,超声,回流6-8小时,除尽醇后抽滤,滤液用4M H2SO4酸化搅拌1-2小时后抽滤,水洗干燥,得β-(取代苯硫基)-丙酸,产率65-75%。
②取制备的3-(取代苯巯基)-丙酸(2)13mmol溶解在20mL浓硫酸在室温下放置18h。反应液冰解,过滤,滤饼用5-10%NaHCO3溶液洗涤,洗至中性,抽滤干燥,得浅黄色固体取代硫色满酮,产率80-85%。
③在38mmol 10%KOH溶液和7.4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加入30mmol取代硫色满酮(3),温度控制在22-30℃,加入30mmol苯甲醛,保持反应温度反应3.5h。反应液在冰箱中放置10h,冷至0℃,抽滤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水重结晶干燥得浅黄色3-次苄基-取代硫色满酮,产率85-92%。
④6mmol 3-次苄基-取代硫色满酮和7mmol 3-氨基1,2,4-三氮唑在5mLDMF中加热回流2h,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苯,抽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取代7,12-二氢-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
⑤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的制备方法1:6mmol 3-次苄基-取代硫色满酮和和7mmol 3-氨基-1,2,4-三氮唑在5mL DMF中加热回流15h,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甲醇,抽滤,得到的滤饼干燥,即取代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
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的制备方法2:向2mmol 4的甲醇热悬浮液中,加入2.5mmol NBS加热回流2h,冷却反应液,旋走大部分反应液至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少量DMF重结晶,过滤,得到的滤饼干燥,即取代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

4.
  根据权利要求1,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具有抗炎、抗真菌、抗植物病原体真菌活性。

5.
  根据权利要求1,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可用于抗炎、抗真菌、抗植物病原体真菌药物。

说明书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含氮硫的杂环化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系列抗炎、抗真菌合成药物。
背景技术
真菌是一种与宿主细胞有相似结构和生理代谢过程的真核细胞生物,按照真菌引起的感染部位不同,分为浅部菌感染和深部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癣菌引起,如手足癣、头癣、体癣等,目前常以灰霉菌素、制霉菌素、酮康唑等作为治疗药物。深部真菌感染危害大,甚至危机生命,它主要由致病真菌引起,它包括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等,这些真菌属于正常机体内菌群成员,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可以导致发病。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真菌的生物特性,一般抗真菌药物往往在破坏真菌细胞同时,又会损伤宿主细胞,再加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陷于两难之境。截至目前,可应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安全系数(safety Index,LD5/ED95)高的药物寥寥无几。两性霉素B和三唑类氟康唑类药物也因其毒副作用大而在应用方面受限。因此,开发和探求一种高效低毒、具有治疗预防双重功效的广谱和窄谱抗真菌活性的新化合物,成为当前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合成方法简单、效果好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系列抗真菌合成药物。
本发明目标物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抗炎、抗真菌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通式(I)、(II)表示化合物:

其中:
当R1、R2、R3中有一个或两个为H时,另外两个或一个分别为:
R1=X(卤素取代基)、-OH、-OMe、-OEt、-Me、-Et、-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2=X(卤素取代基)、-OH、Me、-Et、-OMe、-OEt、-CF3、-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3=X(卤素取代基)、-OMe、-OEt、-Me、Et、-NMe2、-NEt2、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R4=H、C1-C10的链烃或环烃、取代的C1-C10的链烃或环烃、苯基或取代苯基、杂芳环或取代杂芳环
R5=H、-Me、-Et、C3-C10烃基或取代烃基
卤素取代基是指:氟、氯、溴、碘。
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药物的合成方法如下:在苯磺酰氯(或取代苯磺酰氯)中加入金属锌,然后向其中滴加4M H2SO4,边滴加边搅拌,分离纯化得到苯硫酚(或取代苯硫酚),再将该产物溶于2M NaOH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乙醇)。另将β-氯丙酸(或其甲基酯、乙基酯)溶于计算量的Na2CO3溶液中,然后与上述溶液混合超声,回流6-8小时,除尽醇后抽滤,滤液用4MH2SO4酸化,减压蒸馏,抽滤,水洗干燥,得β-(取代苯硫)-丙酸,再用多聚磷酸(或浓硫酸)缩合,分离纯化得到取代塞克尔曼酮(Thiochromanone)粗品。在芳香醛(取代芳香醛)的乙醇和10%NaOH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滴加上述得到的取代塞克尔曼酮,加完后保持温度反应1小时,冷却抽滤,水洗,得取代亚甲基取代塞克尔曼酮。得到的产品与3-氨基-1,2,4-三氮唑在DMF中分别加热2和10小时。反应2小时的反应体系中加入苯,析出固体过滤;将滤饼用苯和DMF重结晶,得到固体化合物I。反应10小时的体系加入甲醇析出固体过滤,收集滤饼得到固体化合物II。
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第一步当R1,R2,R3为H时,收率为:92.1%
第二步

R1、R2、R3、R4、R5定义同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系列化合物是含有氮硫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它不但对常见浅表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而且对深部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本发明原料常见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收率较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制备例和实施例,结合附表2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制备例1
附表2中化合物1苯硫酚的制备:取0.2mol苯磺酰氯置于三颈瓶中,另称取27g金属锌粉加入,搅拌均匀,0℃冰水浴滴加4M H2SO4,边滴加边搅拌,反应6-8小时后,过滤分离,洗涤,干燥,重结晶纯化。产率为89.8-92.1%,熔点为70.7℃。若合成取代苯硫酚,可用取代苯磺酰氯合成,方法与上述步骤基本相同;例如卤代苯磺酰氯收率一般在77%-89%之间。
制备例2
附表2中化合物2[6-氟-塞克尔曼酮]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氟代苯硫酚50mmol溶于2M NaOH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乙醇)。另将8.2g β-氯丙酸(或10g其甲基酯)溶于计算量的Na2CO3溶液中,然后与上述溶液混合,超声,回流6-8小时,除尽醇后抽滤,滤液用4M H2SO4。酸化搅拌1-2小时后抽滤,水洗干燥,得β-(取代苯硫)-丙酸,再用聚磷酸(或浓硫酸)缩合24小时,分离纯化得到6-氟-塞克尔曼酮。产率70-75%,熔点92-93℃。
制备例3
附表2化合物3[3-次苄基-6-氟-硫色满酮]在38mmol 10%KOH溶液和7.4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加入30mmol 6-氟-硫色满酮(3),温度控制在22-30℃,加入30mmol苯甲醛,保持反应温度反应3.5h。反应液在冰箱中放置10h,冷至0℃,抽滤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水重结晶干燥得浅黄色3-次苄基-6-氟-硫色满酮,产率85-92%。
实施例1
氟代苯硫酚100mmol溶于2M NaOH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乙醇)。另将120mmol β-氯丙酸(或120mmol其甲基酯)溶于计算量的Na2CO3溶液中,然后与上述溶液混合,超声,回流6-8小时,除尽醇后抽滤,滤液用4M H2SO4.酸化搅拌1-2小时后抽滤,水洗干燥,得β-(取代苯硫)-丙酸,产率65-75%。
取制备的3-(4-氟-苯巯基)-丙酸(2)13mmol溶解在20mL浓硫酸在室温下放置18h。反应液冰解,过滤,滤饼用5-10%NaHCO3溶液洗涤,洗至中性,抽滤干燥,得浅黄色固体6-氟-硫色满酮,产率80-85%。
在38mmol 10%KOH溶液和7.4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加入30mmol 6-氟-硫色满酮(3),温度控制在22-30℃,加入30mmol苯甲醛,保持反应温度反应3.5h。反应液在冰箱中放置10h,冷至0℃,抽滤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水重结晶干燥得浅黄色3-次苄基-6-氟-硫色满酮,产率85-92%。
6mmol 3-次苄基-6-氟-硫色满酮和和7mmol 3-氨基1,2,4-三氮唑在5mL DMF中加热回流2h,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苯,抽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
14的制备方法1:6mmol 3-次苄基-6-氟-硫色满酮和和7mmol 3-氨基1,2,4-三氮唑在5mL DMF中加热回流15h,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甲醇,抽滤,得到的滤饼干燥,即白色固体5。
14的制备方法2:向2mmol 4的甲醇热悬浮液中,加入2.5mmolNBS加热回流2h,冷却反应液,旋走大部分反应液至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少量DMF重结晶,过滤,得到的滤饼干燥,即白色固体14。
其它化合物的制备同4和14。部分合成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如下:
部分合成化合物的理化常数



抑菌试验
本发明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系列药物通过对10属、18种18株真菌,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见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
供试菌株:白色念珠菌(C.albicas)、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啤酒酵母菌(C.cecerisiae)、新生隐球菌(C.neoformans)、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石膏样毛癣菌(T.gypsoum)、红色毛癣菌(T.vubrum)、断发毛癣菌(T.tonsurans)、石膏样小孢子菌(M.gypseum)、木霉菌(trichoderum)、黑曲霉菌(A.niger)、灰绿曲菌(A.glaucus)、普通青霉菌(P.commune)、裴氏瓶霉菌(P.pedrosoi)、卡氏枝孢霉菌(C.carionii)、紧密瓶霉菌(P.comaitum)、疣状瓶霉菌(P.verrcosa)和申克孢子丝菌(S.schenekn)。
菌液配制:将充分发育的供试菌种移至5mL无菌生理盐水内,捣碎后超声充分震荡,去除块状不溶物质,混匀,作为原菌液,测试时调整其浓度为106个细胞/mL后使用。
供试化合物为附表2中的化合物4-14。
实验方法:供试化合物用适量二甲亚砜溶解,再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加入灭过菌的1%(热)的葡萄糖蛋白陈琼脂培养基中,样品浓度为200,100,50,25,12.5,6.25,3.12,1.60mg/mL。接种供试菌以后,置恒温烘箱培养5-7日以无真菌生长的最高稀释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对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与对照品克霉哇相当;有些甚至优于克霉哇的抗真菌活性。
总之,本发明涉及到的药物,都是以苯磺酰氯(或取代苯磺酰氯)作为原料合成出来的,合成反应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化学试剂都是常见和简单易得的,反应的收率也比较理想。通过药理毒理学实验,表明系列化合物对真菌都有不向程度的抑制活性。
本发明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抗真菌和植物病原体真菌领域,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新的具有抗炎、抗真菌活性的含氮硫的并四环杂环化合物: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针对现有技术中抗真菌药物少,毒性大的研发现状,本发明进行了新的6H-硫色烯并4,3-d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并进行了抗真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具有好的抗真菌活性。本发明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合成方法详见说明书。本发明产品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