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附有装饰片的树脂模塑制品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此制品具有一外罩,诸如汽车车内的器具,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贴附有装饰片的外罩形的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
在一部汽车的车门装璜物中,常有诸如纤维品的某种装饰片(此后将只称作装饰片)贴附在其外罩的一部分上面。一般,装饰片是单独制成的,并粘合于诸如本门装璜物这样的树脂模塑制品地外罩的外表面。树脂模塑制品可用冲压成形、氨基甲酸乙酯整体发泡、粘接成形、注塑或类似方法制作成一树脂和此外罩的整片夹层。
把装饰片粘合于外罩的通常方法的实例之一是,使用粘接剂。装饰片的背面和外罩外表面二者之中的至少一个(装饰片适合于贴附其上)上用喷头或类似物涂敷粘接剂,而后使装饰片和外罩彼此紧压,从而两者被粘合在一起。
常用粘合方法的另一实例是,首先将一热熔薄膜叠压在装饰片背面。接着将装饰片预热以熔化热熔薄膜,然后被紧压在外罩的外表面上通过熔化了的热熔薄膜将其粘合在一起。
上述各实例中粘接剂包括反应凝结粘接剂和热熔粘接剂。但这些粘接剂具有如下问题。在使用反应凝结粘接到的情况下,如果其反应速度低,则需要相当长的凝结时间,因而以涂敷粘接剂到把装饰片和外罩粘合在一起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而会降低生产率,而如果其反应速度高,则在,装饰片和外罩粘合加工时间超过某一预定时间的部位其粘合力会减小。
在使用热熔粘接剂或热熔薄膜的情况下,装饰片预热之后的各项作业必须快速进行。如果加工时间很长,最终的粘合力会减小而导致次品的百分比增大,因此加工时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制品的控制作业数量就会增多。
其次,在上述各种常用的粘合方法中,还需要用于涂敷粘接剂、预热热熔薄膜的一些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巨大的场地,因而增大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贴附有装饰片的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其作业数量减小,而后不需要通常为贴附装饰片所需要的各种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其制品具有一树脂基底和一与树脂基底表面接合成为一体的外罩,一装饰片贴附在外罩的部分外表面上。此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装饰片的背面和外罩外表面二者之一上面形成一热熔层作为粘接层,装饰片适合于贴附其上;使外罩成形为一预定的形状;将已成形的外罩叠压在树脂基底表面上而形成一体接合于树脂基底上。在成形工序和接合工序这二者的至少一个中,热熔层利用传给它的热量被熔化,而装饰片和外罩被彼此紧压而形成一体地接合起来。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粘接成形工序中,热熔层形成于装饰片背面和外罩外表面之二者的至少一个上面,装饰片适合于贴附其上。热熔层是由一种热熔点小于外罩和装饰片材料熔点的材料构成,而且最好是一种对外罩和装饰片都具有优良粘接性能的材料。
在成形工序中,外罩成形为一预定的形状,而在接合工序中,树脂基底和外罩形成一体地叠压和接合起来。成形工序可以在接合工序之前或与之同时地进行。树脂基底可以事先模塑出来,或者在接合工序中模塑出来。这两步工序都按照树脂基底的模塑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成形工序和接合工序之二者的至少一个中,热熔层利用传给它的热量而熔化,而装饰片和外罩彼此紧压而经由熔化了的热熔层把它们形成一体地接合起来。
在树脂基底和外罩采用冲压法制成一体的场合,比如,装饰片是置放在一上模件的模面上,而外罩是置放在此上模件与一下模件之间,这样装饰片的背面对着外罩的外表面,而装饰片的外表面面对上模件的模面。
然后,熔化的树脂达到下模件的模面上。送来的熔化树脂由于模具夹持力散布而流入模具的型腔,这样会使外罩被压在上模件的模面上而成形为与上模件模面形状吻合的形状。嵌在装饰片背面与外罩外表面之间的热熔层经外罩传送的熔化树脂的热量而熔化,而装饰片由于模具夹持力被紧压在外罩上,从而把装饰片和外罩外表面接合成为一体。充满模具型腔的熔化树脂受到冷却而固化,从而形成外罩与之接合成为一体的一树脂基底。在注塑方法的情况下,类似于冲压制成法,一热熔层利用熔化树脂的热量而熔化,把装饰片接合于外罩而形成一体。
在基底与外罩采用氨基甲酸乙酯整体发泡法制成一体的场合,可将已经用真空模塑法或类似方法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外罩与装饰片一起置放在模具之中,而且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在外罩与对置的模面之间进行发泡和养护,这样装饰片由于综合的发泡压力而被紧压在外罩上,从而装饰片被形成一体地接合于外罩的外表面。
在基底和外罩采用粘接制成法接合成为一体的场合,预先制备一真空模件和一冲压模件,将一已经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基底在将一装饰片置放在冲压模件上的同时,置放在真空模件上。随后,借助于从真空模件中抽空空气,已经涂敷粘接剂并已经预热的外罩紧贴置放在真空模件上,从而外罩在被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同时,被接合于基底上。由于装饰片被冲压模件紧压在外罩上,这样会导致热熔层因为从外罩传来的热量而熔化,从而把装饰片接合于外罩而形成为一体。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装饰片可以使用与各种通常方法相比以较少数量的作业和设备而贴附于树脂模塑制品的外罩,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对于加工时间的各种限制可以放宽,这样就会减小诸如粘接次品这样的次品百分比。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和特征,参照本说明书所附各帧附图考查以下叙述和所附各项权利要求之后,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图1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饰片的横截面放大视图;
图2是用于第一实施例方法中的一下模件的横截面视图,图1中的装饰片置放在下模件上;
图3是第一实施例方法的成形工序中的下模件横截面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方法的接合工序中的上模件和下模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饰片的横截面放大视图;
图6是第三实施例方法的成形工序中的真空模具横截面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例方法中接合工序之前的一种模具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第三实施例方法的接合工序中该模具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用于第四实施例方法之中的一种模具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例方法的成形工序和接合工序中模具的横截面视图。
以下,本发明将参照附图根据几次实施例予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一种氨基甲酸乙酯RIM(反应注塑)法。
(1)粘接层形成工序:
如图1所示,热熔薄膜11用成层法形成在纤维基底10的背面上以制备装饰片1。热熔薄膜11由聚酰胺构成并具有熔点90℃和厚度50μm。
(3)成形工序:
如图2所示,将预先制备的装饰片,置放在保持在80℃的下模件2的一预定位置处,使热熔薄膜11面朝向上方。
随后,将由聚氯乙烯构成的外罩了,在未经预热而处于室温下,置放在下模件2的模面上如图3所示,并把空气经由下模件2的各抽气孔20抽空,这样使外罩3紧贴下模件2的模面而使外罩3成形为与下模件2的模面相吻合形状。
(3)接合工序:
如图4所示,上模件4和下模件2是闭合的,一预定数量的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从上模件4的入口40注入型腔21。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发泡后填满型腔21,同时生成热量,从而形成树脂底基5。
由于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发泡现像,型腔21的温度同到130℃,而外罩3与装饰片1之间界面的温度则升高到105℃,这样就会熔化热熔薄膜11而把装饰片1接合到外罩3为外表面上,此表面由于综合发泡压力的作用而紧贴装饰片,
(4)脱模工序:
在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发泡完成之后,打开上模件4和下模件2而获得一树脂模塑制品,其结构具有底基5和盖住底基5外表面的外罩2具装饰片/贴附在外罩3的部分外表面上。装饰片贴附部分的温度在养护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泡沫期间可升高到其最大温度,而随后在养护持续期间会逐渐下降。因而,在树脂模塑制品脱模时,装饰片1与外罩3之间的粘接强度大大地提高了,这样会使树脂模塑制品脱模时不致出现装饰片1从外罩3上剥落下来的现象。
第二实施例:
为了调节由聚氯乙烯构成的外罩3的光泽和防止其中的划痕,外罩3的外表面一般涂敷一种由热塑氨基甲酸乙酯构成的表面处理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具有熔点90℃的表面处理材料12用来代替实施例1的热熔薄膜11。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其余部分基本上等同于第一实施例的。
采用本实施例时,由于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发泡而产生的热量经内外罩3传送到表面处理材料12,表面处理材料12熔化,从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把装饰片1接合于外罩3而形成一体。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装饰片提出织造纤维品、非织造纤维品或类似物品构成的场合下,最好是在纤维品基底10与热熔薄膜11或者表面处理材料12之间夹有一个诸如氯乙烯树脂薄膜的衬垫层。衬垫层可防止装饰片1浸透熔化的热熔薄膜11或熔化的表面处理材料12,为此它们可以产生充分大的粘接力。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外罩由氯乙烯树脂构成。另外,外罩可以由聚烯烃基材料或类似材料构成。用于经热熔薄膜11或表面处理材料12的热源并不局限于由于发泡而产生的热量,另外还可依靠模具的温度。比如,依靠把下模件2的模具温度保持在90℃或以上,即使由于发泡而产生的热度不是可此之高,也可能把装饰片1接合于外罩3。
热熔薄膜11或表面处理材料12的熔点可以按照树脂模塑制品的所需热阻和由于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发泡而产生的热量而作出不同的选择。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一种氨基甲酸乙酯整体发泡法。
(1)成形工序:
首先,为图6所示预先制备一保持在23℃(室温)下的真空模具6。由氯乙烯树脂构成的外罩3,已由加热器(未画出)在140℃下预热,置放在真空模具6的模面上,并从真空模具6中抽空空气,从而使外罩3紧贴真空模具6的模面,使外罩3成形为场合真空模具6的模面外形的形状。
(2)接合工序:
下面,如图7所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预先制备一具有热熔薄膜11的装饰片1,并置放在下模件61上。随后,将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并从真空模具上脱模的外罩3置放在下模件61的模面上,同时,镶嵌件63置放在上模件62的模面上。
将预定数量的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从注塑头64注入,而且如图所示将下模件61和上模件62闭合起来,使可发泡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发泡。型腔内的温度升高到130℃,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这样会导致外罩3与装饰片1之间界面的温度升高到大约105℃,从而熔化热熔薄膜11。由于综合发泡压力,外罩3紧压在装饰片1上。结果,装饰片1接合于外罩了而形成为一体。
作为泡沫层50的最终氨基甲酰乙酯泡沫形成一体地接合于外罩3和镶嵌件63,这样就获得一个有装饰片1贴附在上面的树脂模塑制品。
在图6所示的成形工序中,依靠把装饰片1置放在外罩3与真空模具6之间,以及在150℃或更高温度预热外罩3,装饰片1的热熔薄膜11因外罩3的热度而熔化,这样装饰片1和外罩3由于在抽空空气时所产生的压力而彼此紧贴,从而使得装饰片1和外罩3在成形工序中接合成为一体。
通过把这一方法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相结合,装饰片1与外罩3的接合可以现在成形工序也在接合工序中进行,从而提高其间的接合强度。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粘接制成法。
(1)成形工序和接合工序:
首先,制备一个用压缩模型或注射模型方法制成的树脂基底51。这样制备出来的基底51的表面,适合于用外罩3盖住(图9和10),在其上涂敷一种粘接剂。
如图9和10所示,将制备出来的基底51置放在真空模具7的模面上。
接着,外罩3加热到大约160℃,并且从真空模具7中抽空空气,使外罩3紧贴真空模具7,以便把外罩3成形为一个吻合于置放在真空模具7上的基底51外形的形状。
这会导致装饰片1的热熔薄膜11利用3从外罩3传送的热量而熔化,把装饰片1贴附于外罩3上。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本发明曾用于氨基甲酸乙酯反应注塑法、氨基甲酸乙酯整体发泡法和粘接制成法本发明也可用于注塑制成法,比如用于热塑树脂的反应注(RIM)法或一般注塑制成法,以及冲压制成法。
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日前据认是最实用和最佳的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正阐明的各项实施例,而是相反,意欲包括包含在所附各项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畴之内的多种变更和等价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