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9072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6822.9

申请日:

2008.05.05

公开号:

CN101575799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6M 11/44公开日:20091111|||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1/44; D06P3/66; D06P1/673; D06N3/14;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1/44

申请人:

邹 艳

发明人:

邹 艳; 李青山; 赵阿木

地址:

066004河北省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西区国家重点实验室B31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它能有效地屏蔽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其特征在于:在亚麻纤维的正常工艺流程中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本发明的优点是亚麻纤维是夏天较适宜穿着的服装面料之一,但亚麻纤维的日晒牢度差,抗紫外线性能差。通过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进行功能性整理,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加入微纳米二氧化锌粉末,使亚麻纤维具有屏蔽紫外线的作用,由如下具体配方制成:活性染料0.2-6(对纤维织物重)%;氯化钠10-60g/l;碳酸钠10-30g/l;抗紫外线整理剂10-100g/l;粘合剂5-50g/l;交联剂0.5-10g/l;柔软剂5-30g/l;浴比1∶50或1∶10
单浴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纳米二氧化锌粉末,粘合剂,交联剂,柔软剂,按配方配置)→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1.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染色与抗紫外线整理剂同浴的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活性染料,氯化钠,碳酸钠,纳米二氧化锌粉末,粘合剂,交联剂,柔软剂,按配方配置,浴比1∶10)→20min升到70℃,→加紫外线整理剂恒温15min→加人一半纯碱恒温20min→再加入一半纯碱恒温。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二氧化锌为微纳米粉末:50-9000nm。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所选用粘合剂的其特征是:具有粘合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粘合剂。

4.
  所选用交联剂的其特征是:具有交联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交联剂。

5.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所选用柔软剂的其特征是:具有使织物柔软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柔软剂。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工艺处方,起始温度由活性染料的种类而定,上述处方为活性染料工艺处方,固色温度也由活性染料的种类而定

6.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单浴时配制工作液,可选用最佳工艺处方,使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结合力最佳,染色与抗紫外线整理剂同浴时配制工作液,可选用最佳工艺处方,不仅使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结合力最佳,染料与纤维结合力也达到最好效果

说明书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化工,高档服装衣物,室内用品,装饰用品,医用纺织品等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碳氟系溶剂和氟里昂的大量使用,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加,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令人担忧。紫外线是波长为180-400nm的电磁波。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因此,为了保护人体免遭过量紫外线的辐射,研究开发抗紫外线辐射的产品己迫在眉睫。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美观性,是人们青睐的夏季服装面料之一,但亚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在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较差,对UV-A和UV-B波段的紫外线都有较高的透过率。所以,对亚麻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功能整理研究,对保护人类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在当今崇尚绿色,崇尚环保的消费时代,亚麻作为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正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纺织大国。我国麻织物的抗菌保健,舒适爽身。吸湿性良好。是夏季最适宜的穿着面料之一,但亚麻纤维存在着日晒牢度低,抗紫外线性能差,随着纳米级的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和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正不断研制,开发,具有抗紫外线的亚麻织物,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纺织品紫外线屏蔽整理的原理是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添加紫外线屏蔽剂,反射或有强烈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并能进行能量交换,以热量或其他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
无机类紫外线屏蔽剂通过对紫外线反射或折射而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它们没有光能的转化作用,只是利用陶瓷粉或金属氧化物等细粉或超细粉与纤维或织物结合,增加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进而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有机类紫外线屏蔽剂能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低能且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从而达到防紫外线辐射的目的。目前纺织品上应用的有机类抗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水杨酸酸类化合物、金属离子鳌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它能有效地屏蔽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其特征在于:在亚麻纤维的正常工艺流程中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使亚麻纤维具有屏蔽紫外线的作用,属功能性纤维。如下具体配方制成:

  材料  用量范围  活性染料  0.2-6(对纤维织物重)%  氯化钠  10-60g/l  碳酸钠  10-30g/l  抗紫外线整理剂  10-100g/l  粘合剂  5-50g/l  交联剂  0.5-10g/l  柔软剂  5-30g/l  浴比  1∶50或1∶10

单浴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纳米二氧化锌粉末,粘合剂,交联剂,柔软剂,按配方配置)→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1.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染色与抗紫外线整理剂同浴的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活性染料,氯化钠,碳酸钠,纳米二氧化锌粉末,粘合剂,交联剂,柔软剂,按配方配置,浴比1∶10)→20min升到70℃,→加紫外线吸收剂恒温15min→加人一半的纯碱恒温20min→再加入另一半纯碱恒温。(附图为活性染料工艺曲线附图)
其中所述的二氧化锌是纳米级的粉末物质。工艺曲线根据活性染料的类型不同,所以起始温度与固色温度也不同。单浴时配制工作液,可选用最佳工艺处方,使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结合力最佳,染色与抗紫外线整理剂同浴时配制工作液,可选用最佳工艺处方,不仅使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结合力最佳,染料与纤维结合力也达到最好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亚麻纤维是夏天较适宜穿着的服装面料之一,但亚麻纤维的日晒牢度差,抗紫外线性能差。通过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进行功能性整理,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本发明主要通过加入纳米二氧化锌粉末来提高亚麻纤维的抗紫外线能力。因为二氧化锌粉末是纳米级,无机类紫外线屏蔽剂它们没有光能的转化作用,只是利用陶瓷粉或金属氧化物等细粉或超细粉与纤维或织物结合,增加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进而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加入粘合剂,交联剂,主要使纤维与纳米二氧化锌的结合能力加强。提高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使纤维色牢度与抗紫外线能力都提高。柔软剂主要使织物穿着舒适性提高。
第二种方法可以把纳米二氧化锌粉末制成整理剂,在亚麻织物表面涂层,可以达到抗紫外线的效果。而且不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屏蔽紫外线,防止人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侵害。此种方法称为涂层法。
抗紫外线涂层织物的加工工艺:
织物→涂层(聚氨酯涂层剂+纳米二氧化锌)→烘干→焙烘→成品
另外还可以采用浸轧法,处方及工艺例如:纳米整理剂(15%)    10-100g/L
                                      粘合剂              5-50g/L
                                      交联剂              0.5-10g/L
                                      柔软剂              5-30g/L
单浴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此材料用处很多。如高档夏季T恤衫,高档服装面料,衬衣、内衣;室内用品,如床上用品、沙发布、窗帘等;装饰布,如:汽车内饰布、箱包布,挂帘、布屏风等;医用纺织品,医用的包扎纱布,医生的工作服以及病人、床上用品;玩具等其他纺织品。
在上面我们阐述了抗紫外线织物的整理原理,在原理基础上,我们选用了纳米的陶瓷粉(主要成分为氧化锌)和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复配得到整理剂。这样既有了吸收剂又有反射剂,抗紫外线效果更好。
我们还可以配方如下:
抗紫外线整理剂(钠米二氧化锌与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15%)    20g/L
                                     粘合剂               10-15g/L
                                     交联剂               1-4g/L
                                     柔软剂               10-20g/L
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1.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实施例1:麻织物挂包,背包配方:活性染料-M型(对纤维织物重) 5%
氯化钠                    20-40g/l
纯碱                      20-40g/l,
纳米二氧化锌粉末(15%)    20-30g/l,
浴比                      1∶50。
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浴比1∶50)→50-60℃起染→20-30min升到70℃→加紫外线吸收剂恒温15min→加人一半的纯碱恒温20min→再加入一半纯碱恒温→成品(附图为活性染料工艺曲线附图)
实施例2:亚麻织物窗帘(涂层法):处方:十溴二苯醚    200-250g/l
                                     纳米二氧化锌  50g/l
                                     粘合剂        50-150g/l
                                     柔软剂        适量
工艺:织物→涂层(聚氨酯涂层剂+纳米二氧化锌)→烘干→焙烘→成品
实施例3:麻西装配方:
抗紫外线整理剂(钠米二氧化锌与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15%)20g/L
                                    粘合剂            15g/L
                                    交联剂            2g/L
                                    柔软剂            20g/L
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1.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实施例4:麻衬衣配方:纳米整理剂(钠米二氧化锌)(15%)   20g/L
                                    粘合剂            10g/L
                                    交联剂            1-4g/L
                                    柔软剂            10-20g/L
工艺流程:配制工作液(二氧化锌,粘合剂,交联剂,柔软剂,按配方配置)→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70%)→预烘(90-100℃×1.5min)→焙烘(150-200℃×2min)→成品。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亚麻纤维织物。它能有效地屏蔽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其特征在于:在亚麻纤维的正常工艺流程中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本发明的优点是亚麻纤维是夏天较适宜穿着的服装面料之一,但亚麻纤维的日晒牢度差,抗紫外线性能差。通过加入微纳米功能性二氧化锌粉末,进行功能性整理,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