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基件罐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修整圆筒形金属体的机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标准基件,它由若干个预制的模件构成,这些模件支承可转动的转塔装置,而转塔装置上安装有若干罐修整工具。标准基件的构成是使其模件彼此连接,不同的模件上支承的转塔装置携带相同的或不同的罐修整工具并且转塔装置是以彼此非常靠近的方式支承,从而可使由一个转塔装置上处理的罐可直接移送到另一转塔装置上,以进一步处理,而无需任何输送带或轨道来将罐由一个处理台运送到下一个处理台。
从前的用于处理圆筒形金属罐的装置需要输送带或轨道来将已在第一处理台完成了第一修整操作的罐运送到执行第二修整操作的另一处理台。现有装置中使用轨道或输送带来将罐从一个处理台输送到另一处理台常常会造成对罐地机械损伤以及失去对处于处理操作过程中某一具体罐的控制。
在使用现有的罐处理装置中,在制造便利性方面,没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来对现有设备仅增加所需数目的附加工作台就可提供所需数目的附加处理步骤。这种局限降低了现存制造便利的灵活性来适应罐的最终用户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例如,由于为了节省原材料成本,各行各业广泛需求的罐都由越来越薄的金属制造,因此对罐执行的辊颈操作必须通过大大增加用模子进行辊颈加工的步骤才能完成。因成型薄金属而需要增加处理步骤使得罐的生产效率降低。这些模子辊颈操作是在携带有直径逐渐变小的模子辊颈工具的连续的转塔上执行的。当罐的开口端的成型是通过一系列小步骤完成的时,对具有薄金属壁的罐的辊颈加工可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
对于现有装置,如果为适应连续的模子辊颈操作而需要增加附加的转塔,则必须设置输送带或轨道来将罐由现有的转塔输送到新增加的转塔上。这种增设其它装置的固有缺陷是当罐在沿输送带穿梭时不能准确控制任一特定时刻罐的位置。现有罐处理装置的另一缺点是当罐从一个处理台向下一个处理台输送时它们可能会受到损伤。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装置,用于对罐执行修整操作,其中该装置在构造上为标准件(模件),以允许方便地增加附加的处理台而不会在罐通过整个处理过程中失去任何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标准基件中采用和利用现有的轴装置,以提供今后再增加附加模件的可能性。当每一罐通过两个处理台之间时,在整个处理操作中对每一罐保持完全控制。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无需任何输送带或轨道来将罐从一个处理台输送到另一个处理台。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在罐沿输送带而在处理台之间运送时避免对罐产生损伤。
按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支承罐处理装置的一标准基件,其中该标准基件包括若干模件,每一模件具有一顶架支承部分和一尾座支承部分,用于旋转地支承一主轴驱动轴和至少一个传输驱动轴。顶架支承部分支承每一驱动轴的第一端以及每一所述轴的驱动或从动装置。顶架部分分成几个内腔,包括有一上齿轮箱部分,它为每一驱动轴的第一端提供公隙和支承;还包括一齿轮腔,其中安装于主轴驱动轴第一端的一驱动齿轮与安装于传输驱动轴第一端的一从动齿轮。除了齿轮腔外,上齿轮箱部分还具有一连接真空腔。连接真空腔将由形成在齿轮箱部分下的主真空腔产生的真空提供到驱动轴的第一端,而驱动轴上可设有径向与轴向通道以进一步将真空传送到作用点。当罐位于罐支承穴或者安装在驱动轴的罐输送穴上时,真空可用于协助对罐的夹持。顶架支承部分还包括压缩空气通道,它提供压缩空气来协助取送处理的罐。压缩空气也用于在处理过程中对罐提供内部支承。
标准基件还包括一尾座支承部分,它支承主轴驱动轴的第二端,并被分成一安装部分和一连接部分,其中所述顶架支承部分与尾座支承部分具有轴向隔开的横向交界面,上面带有公用的螺栓孔组和/或定位销组,用于顶架支承部分与尾座支承部分的相互连接。传输驱动轴仅在一传输驱动轴的第一端由顶架支承部分支承。标准基件是由单整体铸/制造构成的,或者是多重铸造/制造。
本发明的标准基件还包括位于每一顶架支承部分侧面的侧交界面,其中该侧交界面上具有螺栓孔组和/或带有销及销槽的销钉组,用于确保相邻模件的定位与连接。本发明的每一模件设有至少两个驱动轴,一根驱动轴为主轴驱动轴,其上携带有用于修整罐的工具以及用于使罐夹持在操作位置的罐支承穴。另一根驱动轴为与该主轴驱动轴平行安装(或者在直角驱动模件中相对于主轴驱动轴成45度角安装)的传输驱动轴,并且携带有罐传输穴,用于向主轴驱动轴上的罐支承穴取、送罐。
标准基件的每一顶架支承部分内设置的主真空腔可保持相互连通。另外,设置在每一顶架支承部分内的真空腔可通过使用一密封板而相互封闭,该密封板设置在相邻模件之间,由此关闭两模件的真空腔。设置在每一模件的顶架支承部分内的压缩空气通道也可保持相互连通,从而无需设置连向每一处理台的独立的压缩空气管线来在罐的处理过程中提供空气。设置在每一模件的顶架支承部分内的齿轮腔也可保持相互连通,从而无需一单独延伸的齿轮箱。
通过阅读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驱动装置模件的后视图;
图2是沿图1之箭头2-2方向剖开的装置的轴剖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模件组装的一制罐装置的局部后视图,包括一左侧模件、一驱动装置模件以及一右侧模件;
图3B是本发明一左侧模件的后视图;
图3C是本发明一驱动装置模件的后视图;
图3D是本发明一右侧模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驱动装置模件的透视图,它包括一与一尾座支承部分相连的一顶架支承部分。
图4A是位于驱动装置模件顶架支承部分上一侧分界面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一螺纹连接孔;
图5是本发明一右侧模件的透视图,它包括一与一尾座支承部分相连的一顶架支承部分;
图5A为位于图5的右侧模件之顶架支承部分上的一侧分界面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一螺纹连接孔;
图6为本发明左侧模件的透视图,它包括一与一尾座支承部分相连的顶架支承部分;
图6A为位于图6的左侧模件之顶架支承部分上的一侧分界面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一光滑的连接通孔;
图7为本发明直角驱动模件的透视图;
图7A为一局部剖开的平面视图,示出了与两个附加模件相连的图7之直角驱动模件;
图8为沿图4之箭头8-8方向的横剖图;
图9是沿图4之箭头9-9方向的横剖图;
图10是沿图5之箭头10-10方向的横剖图;
图11是沿图5之箭头11-11方向的横剖图;
图12是沿图6之箭头12-12方向的横剖图;
图13是沿图6之箭头13-13方向剖开的横剖图。
为清楚起见,在描述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时,采用专门的术语。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选择的这些专门术语,而且应当理解,以相似方式操作的包含所有技术等同性的每一具体元件都可完成相似的目的。
包括有本发明标准基件(模件)的制罐机的总体布置和结构可由图2最好地理解。更具体地,一转塔20以周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主轴驱动轴22上。若干对相对置的、轴向对齐的顶杆装置24、26绕转塔20的外圆周以相等的间隔安装在转塔20上。顶杆装置24和26分别包括刚性地固定于转塔20上的作动筒28与30、以及分别可在各自作动筒28或30内轴向自由滑动的顶杆组件28a与30a。在某些具体应用中,顶杆组件28a和/或30a可设有一同轴地可转动安装的工具轴,该工具轴可自由地转动并可设有安装修整工具例如用于修整罐底的辗辊的装置。此类应用的例子示于尚未结案的美国专利申请08/189,241、08/189,243以及08/268,812中,这些专利申请在此引为参考。
顶杆组件28a的一端包括一对凸轮滚柱32与34。类似地,顶杆组件30a的一端也包括一对凸轮滚柱36与38。在该装置与转塔20相对的轴向端部的相对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固定的凸轮件40与42,其中凸轮40具有与滚柱32及34相配合的轴向相对的成型凸轮表面;并且凸轮42具有与凸轮滚柱36及38相配合的轴向相对的成型凸轮表面。凸轮件40与42分别刚性地连接在本发明的标准基件的尾座支承部分(例如图4中的50)上以及本发明的标准基件的顶架支承部分(例如图4中的52′)上。
主轴驱动轴22可转动地安装在本发明标准基件驱动装置模件70的尾座支承部分50′和顶架支承部分52′上,如图2所示。类似地,一相同的主轴驱动轴22转动地安装在右侧驱动模件82的尾座支承部分50”和顶架支承部分52”(示于图3D和图5)、或安装在一左侧驱动模件80的尾座支承部分50”’和顶架支承部分52”’上(示于图3B与图6)。
根据本发明,在构成标准基件的一列模件中,驱动装置模件70基本上为中央模件,如图3A所示。从面向尾座支承部分的每一模件的轴向端部观看,位于驱动装置模件70右边的模件为右侧模件82。而从面向尾座支承部分的每一模件轴向端部观看,位于驱动装置模件70左边的模件为左侧模件80。
最好见图4,驱动装置模件70的尾座支承部分50′包括横向延伸的支座部分44与45,它提供一牢固的支承基。一尾座安装部分50a垂直地伸出在尾座支承部分50′的一轴向端部并为主轴驱动轴22的一轴向端部提供转动支承,还为凸轮件40提供固定支承。一具有大致为三角形的横截面的尾座连接部分50b从安装部分50a轴向延伸并终止于横向交界部分51a。横向交界部分51a在顶架支承部分52′处与相应的轴向隔开的横向交界部分51b相交,其中交界面上有一组螺栓孔和/或定位销孔,最好参见图8和9。与支承在尾座安装部分50a上的端部相对的主轴驱动轴22的一轴向端部通过顶架支承部分52′上的一定位孔54并且通过由顶架支承部分52′支承的轴承或轴瓦可转动地安装。在定位孔54的横向相对侧且穿过顶架支承部分52′的定位孔55向由顶架支承部分52′支承的悬臂传输驱动轴60(示于图3A)提供定位支承。悬臂传输驱动轴60上装载有罐传输穴62,该传输穴62用于向安装在主轴驱动轴22上的罐支承穴64送、取罐。
如图5所示,右侧模件82类似于驱动装置模件70,不同之处只在于尾座支承部分50”在主轴驱动轴22的一侧只有一个横向伸出的支座46,并且在顶架支承部分52”上只有一个定位孔55用于悬臂传输驱动轴60。如图6所示,左侧模件80基本上为右侧模件82的镜射物(对应物),其尾座支承部分50”’的横向伸出支座47及顶架支承部分52”’上的定位孔55和右侧模件82上的支座及定位孔相对位于主轴驱动轴22的另一侧。
除了由每一模件的顶架支承部分与尾座支承部分支承的主轴驱动轴22之外,至少一基本平行的悬臂传输驱动轴60可转动地安装在每一模件的顶架支承部分上,最好参见图3A。最好是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模件70包括两个这种传输驱动轴60,主轴驱动轴22的每边各安装一个。每一传输驱动轴60上装有若干圆周隔开的罐传输穴62,其布置通常称之为一“星形轮盘”(starwheel),例如在未结案的美国专利申请08/189,241中所示,该专利申请在此引为参考。罐传输穴62刚性地连接在传输驱动轴60上并随传输驱动轴60转动,该轴60由与安装在主轴驱动轴22的第一端上的驱动齿轮72啮合的一从动齿轮(未示出)带动旋转。
每一模件的主轴驱动轴22与转塔20也与若干圆周分隔的罐支承穴64相连接,所设置的罐支承穴用于支承在轴向排列的作动筒28与30之间进行加工的罐。各个罐支承穴64可用螺栓连接于转塔20上,诸如未结案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示,该专利申请的名称是“改进的罐输送与工作台”,申请日为1995年3月8日,代理记录号为18493.047(尚未转让的序列号),在此引作参考。
安装在传输驱动轴60上的罐传输穴62以及安装在主轴驱动轴22上的罐支承穴64彼此相对地布置从而当主轴驱动轴22与传输驱动轴60旋转时,罐由主轴驱动轴22上的罐支承穴64直接输送到传输驱动轴60上的罐传输穴62。驱动装置模件70包括主轴驱动轴22与分别位于主轴驱动轴22的每一侧的两个传输驱动轴60。一电机84或者用于驱动主轴驱动轴22的其它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模件70的顶架支承部分52′上。当从主轴驱动轴22的轴端观看时,左侧模件80只有一个安装在主轴驱动轴22左侧的传输驱动轴60,主轴驱动轴22由尾座支承部分50”’的尾座安装部分50f支承,如图3B与图6所示。如图3D与图5所示,当从主轴驱动轴22的轴端观看时,右侧模件82只有一个安装在主轴驱动轴22右侧的传输驱动轴60,其中主轴驱动轴22由尾座支承部分50”的尾座安装部分50d支承。
在左侧模件80,右侧模件82以及驱动装置模件70上分别设有侧界面80a、82a及70a,从而使各个模件可方便地彼此相连。每一侧界面70a、80a及82a上分别设有一组螺栓孔86以及一键销/键槽91,如图4、4A、5、5A所示,用于模件的定位与连接。
如图3A所示,当连接一列模件时,每一模件的主轴驱动轴22及罐支承穴64与相邻的模件的传输驱动轴60及罐传输穴62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当一模件的主轴驱动轴22以及一相邻的模件的传输驱动轴60旋转时,一罐由一个模件的主轴驱动轴22上的罐支承穴64直接输送到相邻模件的传输驱动轴60上的罐传输穴62。如果在现有的标准罐处理装置上需要附加的处理台,则附加的左侧模件80、右侧模件82、驱动装置模件70、或者直角传输模件90(如图7所示)可由其相应的侧界面方便地连接到已有的标准罐处理装置上。直角传输模件90允许罐绕角传输,从而在机器的布置方面提供灵活性,以及节省安装空间,提供了制造上的便利性。
如图7A所示,直角传输模件90包括一上齿轮箱部分94,它被分成一连续的齿轮腔95以及一连接真空腔92。直角传输模件90还被分成一连续的真空腔57,它允许向连接真空腔92传递真空,并且然后通过径向与轴向通道、通过主轴驱动轴22和/或传输驱动轴60传输到工作位置。位于上齿轮箱部分94内的齿轮腔95内包容有若干安装在平行轴97上的齿轮96,平行轴97间隔地穿过齿轮腔96延伸,从而使齿轮96啮合成一列。安装在模件90两侧的外平行轴97支承与齿轮96串列安装的斜齿轮98。斜齿轮98与安装在传输驱动轴60悬臂端上的另一斜齿轮99啮合,这些传输驱动轴60悬臂端在模件90的相对侧伸入齿轮腔95内。一主轴驱动轴22与一形成齿轮96列的中心齿轮的驱动齿轮72相连。如果需要使用直角传输模件90作为一驱动装置模件的话,驱动齿轮72可连接到一驱动装置例如一电机上。支承在直角传输模件90两侧的传输驱动轴60相对于支承在直角传输模件90中央的主轴驱动轴22定位成约45°角。特别的斜型罐支承穴164安装在与驱动齿轮72相对的主轴驱动轴22端部,而罐传输穴162则安装在与斜齿轮99相对的传输驱动轴60的端部。斜型罐支承穴164这样设置和定位,使它在罐的中心轴线处作45°角转向即可。能直接将罐输送到罐传输穴162。因此带有安装在特别的斜型罐支承穴164相对侧的罐传输穴162的直角传输模件使罐的中心轴线进行90°角转换,所述这些罐由直角传输模件90处理。
每一模件70、80、82及92最好由球墨铸铁构成。每一模件70、80与82包括一大致为矩形的顶架支承部分52′、52”或52”’以及一尾座支承部分50′、50”或50”’。直角传输模件90包括一顶架支承部分90′,如图7所示,其具有相对于中央矩形部分成一角度的侧部,由此侧部以相对于由中央矩形部分支承的中央主轴驱动轴22成一角度的方式支承传输驱动轴60。每一顶架支承部分52′、52”、52”’及90′分别具有一上齿轮箱部分53′、53”、53”’或94,当若干模件彼此连接在一起时,这些上齿轮箱部分形成一连续的齿轮腔,并且具有轴向通孔54及55,它们分别为转动地支承主轴驱动轴22及传输驱动轴60而提供公隙和/或定位表面。每一顶架支承部分52′、52”、52”’及94由内壁56分成内腔。在上齿轮箱部分下面的顶架支承部分内形成有一真空腔57 。连接真空腔92在主真空腔57与主轴驱动轴22和/或传输驱动轴60之间提供相互连接。
在处理过程中当需要用真空来协助将罐夹持在罐支承穴64上、或者在输送过程中当需要用真空来协助将罐夹持在罐传输穴62上时,分别通过内壁56上的开口、连接真空腔92以及通过主轴驱动轴22或传输驱动轴60上的轴向与径向通道,将真空腔57分别与罐支承穴64或者罐传输穴62的开口相连。另外,可在一相应的顶架支承部分的上齿轮箱部分通过内壁56设置一高压空气通道58和一低压空气通道59。空气通道58与59给罐处理提供压缩空气,并且无需向每一罐处理台设置独立的空气管线。
当由其侧界面连接相邻的模件时,为保证气密地安装,可沿真空腔57以及通道58与59设置垫圈。当仅需向一个模件提供真空时,可在该模件内真空腔57的端部之上设置一密封板,由此将由真空泵(未示出)产生的真空封闭在那单个模件内。如果在若干相邻模件内需要真空,可取消密封板并在相邻模件的真空腔57之间设置开口的垫圈。
除了分别为转动地安装主轴驱动轴22与传输驱动轴60提供支承面外,在顶架支承部分52′、52”、52”’及90′上的上齿轮箱部分53′、53”、53”’、94分别提供有用于驱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例如直角传输模件90内的96)的间隙,这些齿轮固定在每一主轴驱动轴22与传输驱动轴60的一轴端。当相邻模件由其对应的侧界面连接时,相邻模件的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而使例如在其上装有驱动齿轮72与电机84的驱动装置模件70的主轴驱动轴22的转动依次传递给安装在相邻模件内的传输驱动轴与主轴驱动轴,所述相邻模件在中央驱动装置模件70的左侧与右侧延伸。通过连通相邻模件上齿轮箱部分内的齿轮腔,可使刚性地连接于主轴驱动轴22与传输驱动轴60上的齿轮直接啮合。这种直接啮合可保证罐支承穴64的转动总是与罐传输穴62的转动同步。
与每一驱动轴的驱动或从动端相对的主轴驱动轴22及传输驱动轴60的端部支承在尾座支承部分50′、50”或50”’上,最好参见图2。驱动装置模件70的尾座支承部分50′分隔成一安装部分50a与一连接部分50b,如图4所示。右侧模件82的尾座支承部分50”分隔成一安装部分50d和一连接部分50e,如图5所示。左侧模件80的尾座支承部分50”’分成一安装部分50f和一连接部分50g,如图6所示。
驱动装置模件70、右侧模件82以及左侧模件80的各尾座连接部分50b、50e、50g大致为三角形横截面,并分别从安装部分50a、50d及50f轴向延伸到横向交界部分51a、51c或51e,而这些交界部分分别与顶架支承部分52′、52”或52”’相连。顶架支承部分52′、52”及52”’各自的配合面51b、51d及51f与各尾座支承部分上相应轴向间隔的横向交界部分51a、51c及51e为如图8-13所示的平坦部分,并且设有图示的螺栓孔和定位销孔。
尾座支承部分与尾座连接部分的安装部分之间的角形内壁50c用于提供附加强度并使尾座支承部分的制造简易。角形内壁50c与尾座连接部分50b、50e及50g的三角形横截面相配合,用于将移出的处理完的产品引导到易收集并在转动的机器部件之外的地方。
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加以修改和变换。例如,尾座支承部分与顶架支承部分的形状可以改变,只要其尺寸的相容性适用于任何具体的模件,并且模件的大小设计成使相邻模件的主轴驱动轴与传输驱动轴在一合适的横向间距支承,以直接输送所处理的罐。
因此应当明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畴之内,可以不象具体描述的那样实施本发明。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用于支承罐处理装置的标准基件,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基件包括若干模件,每一模件具有:
一顶架支承部分,该顶架支承部分支承一驱动轴的第一端以及用于驱动该驱动轴的驱动装置,并且该顶架部分分成一齿轮箱部分、一真空腔和压缩空气通道,其中该齿轮箱部分设有公隙并支承该驱动轴的所述第一端;
一尾座支承部分,其中该尾座支承部分支承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并且其中该尾座支承部分分成一安装部分与一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用于与所述顶架支承部分相连的横向交界面,其中该横向交界面与顶架支承部分上具有配对的若干组孔,用于将该连接部分定位连接到该顶架支承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的标准基件,其中每一所述的模件还包括与相邻的模件的侧交界面相配的侧交界面,其中构成所述标准基件的每一所述模件的侧交界面上具有相配的若干组螺栓孔和键槽,用于使所述的模件彼此定位对准与连接。
3.如权利要求1的标准基件,其中所述尾座支承部分的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驱动轴下延伸并与其基本平行;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在垂直于该驱动轴的平面内的横截面大致为三角形,该三角形横截面具有一顶,并且所述三角形横截面的该顶部是该三角形横截面中离驱动轴最近的那一部分。
4.用于支承罐处理装置的标准基件,其中该标准基件包括若干模件;每一模件包括至少两个驱动轴,其中一根驱动轴为一主轴驱动轴并且其上装载有用于修整罐的工具以及在进行所述的修整中用于支承该罐的罐支承穴;另一驱动轴为一与该主轴驱动轴平行安装的传输驱动轴并且其上装载有用于向所述的罐支承穴取送罐的罐传输穴;每一所述的模件还包括一顶架支承部分与一尾座支承部分;该顶架支承部分支承所述主轴驱动轴的第一端并且支承与该主轴驱动轴相连的驱动装置;该顶架支承部分被分成一上齿轮箱部分、一真空腔和压缩空气通道,其中上齿轮箱部分用于对所述主轴驱动轴的第一端以及与该主轴驱动轴相连的驱动装置提供定位与支承;所述的尾座支承部分支承所述主轴驱动轴的第二端;所述尾座支承部分被分成一安装部分与一连接部分;所述顶架支承部分与尾座支承部分分别有轴向隔开的横向交界部分,其上具有相配的孔组,用于使所述顶架支承部分与尾座支承部分相互定位与连接。
5.如权利要求4的标准基件,其中所述尾座支承部分的连接部分在主轴驱动轴之下延伸并大致与其平行;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在垂直于该主轴驱动轴的一平面内具有一大致为三角形的横截面,该三角形横截面具有一顶,该顶是三角形横截面中离主轴驱动轴最近的那部分。
6.一种用于处理容器的标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标准设备包括:
若干模件;
每一所述的模件具有一轴支承部分;
每一所述的模件具有由该轴支承部分旋转地支承的第一轴;
每一所述的模件具有驱动该第一旋转的一驱动装置;
所述的用于转动第一轴的驱动装置包覆在一内腔内,该内腔形成于所述的轴支承部分中,以使两个所述的模件的相互连接导致所述两个模件各自的驱动装置的直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6的标准设备,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齿轮。
8.如权利要求6的标准设备,其中每一所述的模件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交界面;
每一所述的模件具有一第二内腔,所述的两个相连模件的第二内腔通过其交界面上的该开口而相互连通。
9.如权利要求6的标准设备,其中每一所述的模件还包括一第二轴;
所述第二轴由所述的轴支承部分可旋转地支承;
一第一罐支承穴与每一所述第一轴相连;
一第二罐支承穴与每一所述第二轴相连,它与第一罐支承穴并排,使得该第一与第二轴的旋转会导致将第一罐支承穴上的罐输送到第二罐支承穴上;
所述用于驱动第一轴旋转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该内腔中的第一与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连于第一轴上而第二齿轮则连于第二轴上;以及
两个所述模件的相互连接会使该两个模件之一的第一齿轮与该两个模件中另一个的第二齿轮直接啮合。
10.用于支承罐处理装置的一标准基件,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基件包括:
一模件,所述模件具有一驱动轴,并且所述模件具有一用于对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提供定位与支承的一驱动轴支承部分;
所述驱动轴支承部分被分成若干内腔;
一第一内腔形成一齿轮箱,该齿轮箱中安装有与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相连的一齿轮;
所述驱动轴支承部分具有一侧交界面,该侧交界面具有一通向该齿轮箱的第一开口,用于允许齿轮箱外侧的另一齿轮与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第一端上的齿轮直接啮合;以及
所述侧交界面具有一通向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以形成用于在处理罐的过程中提供压缩空气或真空的一空气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的标准基件,其中若干所述的模件并列相连并且其中第一模件的第一与第二内腔通过所述第一与第二开口分别与第二相邻模件上的相应的第一与第二内腔直接相通。
12.如权利要求10的标准基件,其中若干所述的模件彼此并列相连,并且其中第一模件的第一内腔通过第一开口与一第二相邻模件的第一内腔直接相通,并且其中该第一模件的第二内腔与在一侧交界面相邻的该第二模件的第二内腔相互密闭不连通。
13.一用于支承罐处理装置的标准基件,该标准基件包括:
一模件;
所述模件具有一第一与第二可旋转地安装的轴;
该第一轴与轴向对准的一对工具推杆相连;
一第一罐支承穴与所述第一轴相连在一个位置,用于夹持由所述的那对工具推杆进行处理的罐;
一第二罐支承穴连于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罐支承穴与第一罐支承穴并列设置,从而使该第一与第二轴的旋转会导致将罐由第一罐支承穴上输送到第二罐支承穴上;
所述模件具有一轴支承部分,用于对每一所述的第一与第二轴的第一端提供定位与支承;
所述轴支承部分被分成若干内腔;
一第一内腔形成一齿轮箱,该齿轮箱中安装有一与该第一轴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一齿轮以及一与该第二轴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二齿轮;
所述模件的轴支承部分具有一交界面,该交界面具有一通向该齿轮箱的第一开口,用于允许该齿轮箱外侧的另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齿轮之一直接啮合;以及
所述交界面具有一通向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用于形成在罐处理过程中提供压缩空气或真空的一空气通道。
14.如权利要求13的标准基件,其中若干所述的模件在其交界面处并列地相连。
15.如权利要求14的标准基件,其中该交界面具有用于使两个相邻模件对准定位及相连的组合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的标准基件,其中两个相邻模件之一的所述第二开口在其交界面处密闭。
17.如权利要求15的标准基件,其中所述两个相邻模件的所述第二开口相互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空气通道,用于使所述第二内腔连通。
18.一用于支承罐处理装置的标准基件,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基件包括:
若干模件;
每一所述模件具有一第一与第二可旋转地安装的轴;
每一所述的第一轴具有一中心轴线并与一第一倾斜的罐支承穴相连,所述罐支承穴从所述中心线径向向外设置,用于夹持一待处理罐,其中所述罐的中心线相对于该第一轴的中心线倾斜;
一第二罐支承穴与每一所述第二轴相连并设在轴中心线径向之外,每一所述第二罐支承穴与所述第一倾斜的罐支承穴之一并列设置,从而所述第一与第二轴的旋转会使罐从所述第一倾斜的罐支承穴上传输到所述第二罐支承穴上;
每一所述的模件具有一轴支承部分,用于对每一所述第一与第二轴的一第一端提供定位与支承;
所述的轴支承部分被分成若干内腔;
一第一内腔形成一齿轮箱,该齿轮箱安装容纳有连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的第一齿轮以及连于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的第二齿轮;
每一所述模件的该轴支承部分具有一交界面,其中该交界面具有一通向所述齿轮箱的第一开口,用于允许该齿轮箱外侧的另一齿轮与该第一和第二齿轮之一直接啮合;以及
该交界面具有一通向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以形成一在罐处理过程中提供压缩空气或真空的空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