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38864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6719.5

申请日:

1996.06.27

公开号:

CN1169376A

公开日:

1998.01.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公开

IPC分类号:

B41M1/26; B41M5/00; B44C1/165; B32B7/12; B32B9/00

主分类号:

B41M1/26; B41M5/00; B44C1/165; B32B7/12; B32B9/00

申请人:

张怀成; 张松

发明人:

张怀成

地址: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外文印刷厂宿舍11-7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亚军;李丕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其产品在结构上包括7层,其中分别是(产品正面朝上、由下至上数)纸基层、隔离层、粘着剂层、蜡墨层、蜡光层、粘着剂层、透明塑膜层;转移印刷方法将隔离液均匀涂饰于100g/m2-150g/m2的胶版纸或牛皮纸光面上,涂饰粘着剂,按印刷色序印刷,覆膜。由于印刷墨层表面的蜡质层封闭了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故杜绝了油墨中有害物质对使用环境的化学污染。由于工艺的改进,达到了不带纸也不带透明膜的纯图文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中的影响与不便。

权利要求书

1: 快速转移印刷产品,在结构上包括7层,其中分别是(产 品正面朝上、由下至上数): 第1层是作为隔离层的载体,在转印过程中完成使命即与主体 脱离的纸基层; 第2层是作为粘著剂层的载体,起分离粘著剂层和纸基层的作 用,在转印过程中即与纸基层一起与主体分离的隔离层; 第3层是作为墨层的载体,起与被转印物体表面的粘合作用, 始终与主体同在的粘著剂层; 第4层是作为转移印刷品的主体的蜡墨层; 第5层是其作用在于使用前是透明膜与光油层相接的媒介,转 印过程中起着将光油层、墨层、粘著剂层(第3层)脱离隔离层及 纸基的作用的粘著剂层; 第6层是作为粘著剂层(第6层)的载体,当转移印刷的过程完 成后,连同附着在它上面的第6层粘著剂一起脱离主体的透明塑 膜层。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移印刷产品,其中在蜡墨层下还 包括在转印过程中是起隔离透明塑膜上的粘著剂层与油墨层的作 用,在转印完成后起保护膜和装饰膜的作用的蜡光层。
3: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将隔离液均匀涂饰于100g/m 2 -150g/m 2 的胶版纸或牛皮纸光面上,涂饰粘著剂,按印刷色序印 刷,复膜。
4: 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其中所述的粘著剂 可以是RH-2型粘著剂。
5: 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其中所述的按印刷 色序印刷中,印刷油墨使用胶印热固型、胶印单张、溶剂性凹、 凸印油墨在墨中以热混、高速搅拌之方式兑入2%-10%的SP30或 SP105合成蜡或者同量的聚乙烯蜡。
6: 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其中所述的复膜之 前可根据需要涂饰蜡光油,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其档次需要选择蜡 光油的种类及蜡含量的大小。
7: 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移印刷方法,所述的复膜可以是 将涂有RR-22或RH-2型的粘著剂的PC塑膜涂于蜡膜表面。

说明书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涉及转移印刷工艺,具体地说是指印刷油墨既不印在纸上,也不印在透明膜上,而是印刷在纸和膜之间的粘著剂上,以油墨中兑入腊的成份,或以纯墨印刷后涂以蜡膜,印刷后油墨表面的蜡质膜层既是转印过程中的隔离膜,也是转印完成的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一种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

    目前,同类产品中使用比较多的是“不干胶”和“即时贴”,其中,不干胶虽省去了产品在使用时现抹浆糊或胶水的麻烦,但因其油墨的印刷载体是纸张,因而,图文和纸张不能分离,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大街上正规出租汽车后窗上的标语口号,明显档住了司机的视野;前窗上的验车、缴费标志更是五花八门,不仅影响美观,也是产生事故的隐患,尽管几乎会开车的人都对此不满,但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而只能勉强使用。用在商品标识上,根本不可能产生出色彩与造型同产品(商品)自身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它同印刷在其它纸上的印刷品一样不具备防水的功能。并且,易脏、易损;而“即时贴“虽去掉了纸,但它是以透明膜做为印刷载体,因而虽然去掉了纸又增加了透明膜的负担,严重影响着美观的程度。

    坦白地讲,现有技术只是涉猎于使用领域中过渡时期地替代品,因为它没有“转”移印刷的特征和功能。转移印刷是图文的转印,不是载体的转移,也不是连同直观可见的、影响自身形象的载体转移。否则,只能称作半转移印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对现有方法不足的解决途径,即提供一种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以实现应用价值、提高质量档次、拓展使用领域,推动技术进步

    本发明提供的奇数多层复合转移印刷产品在结构上包括7层,其中分别是(产品正面朝上、由下至上数):

    第1层为纸基层,其作用是隔离层的载体,在转印过程中完成使命即与主体脱离。

    第2层是隔离层,它是粘著剂层的载体,起分离粘著剂层和纸基层的作用,在转印过程中即与纸基层一起与主体分离。

    第3层是粘著剂层,它是墨层的载体,起与被转印物体表面的粘合作用,始终与主体同在。

    第4层是蜡墨(或普通墨)层,是转移印刷品的主体。

    第5层是蜡光层,在转印过程中是起隔离透明塑膜上的粘著剂层与油墨层的作用(不脱离主体),在转印完成后起保护膜和装饰膜(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第6层是粘著剂层,这层粘著剂的作用在于使用前(转印前)是透明膜与光油层相接的媒介,转印过程中起着将光油层、墨层、粘著剂层(第3层)脱离隔离层及纸基的作用。也就是说起着将它下面的三层从纸基的隔离膜层上脱离开来的作用(脱离主体)。

    第7层是透明塑膜层,它是粘著剂层(第6层)的载体。当转移印刷的过程完成后,连同附着在它上面的第6层粘著剂一起脱离主体。至此,一张无纸、无膜的、真正的转印产品即告诞生。

    本发明的产品是籍以下工艺过程得以实现的:

    将隔离液均匀涂饰于100g/m2-150g/m2的胶版纸或牛皮纸光面上,涂饰粘著剂,按印刷色序印刷,复膜。

    其中所述的粘著剂可以是RH-2型粘著剂。

    其中所述的按印刷色序印刷中,印刷油墨使用胶印热固型、胶印单张、溶剂性凹、凸印油墨在墨中以热混、高速搅拌之方式兑入2%-10%的SP30或SP105合成蜡或者同量的聚乙烯蜡。

    其中所述的复膜之前可根据需要涂饰蜡光油,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其档次需要选择蜡光油的种类及蜡含量的大小。

    所述的复膜可以是将涂有RR-22或RH-2型的粘著剂的PC塑膜涂于蜡膜表面。

    另外透明型膜无质的严格要求。

    由于印刷墨层表面的蜡质层封闭了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故杜绝了油墨中有害物质对使用环境的化学污染。

    由于工艺的攻进,达到了不带纸也不带透明膜的纯图文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中的影响与不便。利用现有设备即可投产。

    由于使用原料的增减、变更,使产品具有抗水、耐温、耐酸、耐碱的功能,增加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用于金属、塑料、玻璃、木器等光洁物体表面,开辟了仿伪印刷的新途径。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不干胶″剖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即时贴″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的剖面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

    1.纸基    2.隔离膜    3.粘著剂

    4.墨层    5.透明膜    6.护  膜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转移印刷方法及其产品,其产品在结构上包括7层,其中分别是(产品正面朝上、由下至上数)纸基层、隔离层、粘着剂层、蜡墨层、蜡光层、粘着剂层、透明塑膜层;转移印刷方法将隔离液均匀涂饰于100g/m2150g/m2的胶版纸或牛皮纸光面上,涂饰粘着剂,按印刷色序印刷,覆膜。由于印刷墨层表面的蜡质层封闭了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故杜绝了油墨中有害物质对使用环境的化学污染。由于工艺的改进,达到了不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