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透光顶驱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透光顶驱动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透光顶允许在透光顶驱动时执行一个最初的透光顶摆动步骤,通过抬起透光顶指向汽车尾部的那部分使其成一角度。透光顶还可制成可以滑动,以至少部分地打开上部开口。
为了关闭透光顶,当然是反过来执行上述动作。
这些传统的技术方案总的表明它们本身非常复杂,不仅是因为它们需要装配相当数量的构件,还因为它们的驱动并不容易。
在这些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可以述及这样一些例子,它们具有一框架,位于顶的开口处,该框架形成两个彼此相对的轨道,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分别能在每根轨道中滑动。有一支架枢接于其中一个滑动件并支撑透光顶,还设有一打开杠杆,其一端枢接于滑动件,另一端枢接于支架,而中间部分具有一支点,与其它导向件相配合。
利用这种结构,转动动作是通过滑动件的相互滑动来实现,而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平移动作是通过利用锁合装置使这两个滑动体或件相互接近而获得的,其结构非常复杂。
已有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典型的缺点在于,构件在宽度方面的尺寸相当大,这大大限制了片状件的应用范围,而这种片状件实际上形成透光顶的封闭部件。
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这样一种透光顶驱动装置来消除上述缺点,它可用很少的构件来获得透光顶的转动和摆动及其平移动作。
在该目标的范围内,本发明一特殊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它可自动地实施一系列的操作而不会发生各种卡死问题或干扰,同时在结构上非常简单。
本发明地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用手工和机械化系统驱动的装置,它在任何场合下均可保持相当简单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光顶驱动装置,它能用普通市场上所能买到的部件和材料制成,并且从单纯的经济观点看是具有竞争力的。
上述目标、目的以及将在下面变得明了的一些特点是由这样一种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透光顶驱动装置实现的,按照本发明,该装置包括一框架,它可固定于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顶部上的一开口处,所述框架形成两个彼此相对的导轨,其特点是,它对于每个导轨均包括一滑块,它们能与使它们在相应的导轨中滑动用的平移动作装置相连,并具有两个彼此隔开的侧销,这两个侧销能与两个类凸轮槽相配合,这两个槽设在一用于支撑片状件的支架上,该片状件能被设置成关闭所述开口,另外还设有一板,它铰接于所述支架,并由所述滑块驱动,用以将所述板设置一在与所述框架相连的位置,其中所述滑块的滑动造成所述片状件的转动,并用以将所述板设置在一运动位置,其中所述滑块的滑动造成已倾斜一个角度的所述片状件的平移动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后而变得更为明了,其中所描述的是汽车及其类似物上的透光顶驱动装置的一较佳(但并不是唯一)实施例,它用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示于附图中,其中:
图1是装于汽车上的一透光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该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该装置在所述片状件处于转动初始阶段时的剖视图;
图5是该装置在中等倾斜阶段的剖视图;
图6是该装置处于完全倾斜位置的剖视图;
图7是该装置在片状件处于平移动作开始阶段的剖视图;
图8表示片状件的平移动作。
参照以上附图,按照本发明,总地由标号1表示的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透光顶驱动装置包括一基本呈矩形的框架2,它能固定于汽车及其类似物的顶部3上的一开口处。
框架2在相对于汽车方向的两个纵向边缘形成两个彼此相对的导轨,总地由标号10表示。
每根导轨10内设有一滑块11;在该具体的实施例中,滑块是由一基本呈矩形的板构成,该板装有连接件12,它们例如可连接于一螺旋形钢丝绳13,该线缆用来执行平移动作,并使滑块11在导轨10内作平移动作。
螺旋钢丝绳13能被手工或通过电机装置驱动。
滑块11上设有两个侧销15;这些侧销分别与形成于片状件19的支承支架18上的一第一类凸轮槽16和一第二类凸轮槽17相配合,该片状件能被设置成关闭顶部的开口。
这两个类凸轮槽16和17设置成相对于支架18的纵向延伸部分倾斜一个角度,并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度,以使得销15与槽16和17的配合抬起支架18并使其倾斜,如图4和5所示。
支架18通过一枢轴20铰接有一板21,该板形成有一L形槽22,前销15配合于其中。
板21在其相对于汽车行进方向的前端还形成有一倾斜的凹槽23,该凹槽由一位于前面的突起24和一位于后面的支撑面25形成。一固定枢轴30与该凹槽23可拆地配合,该枢轴大致位于导轨10的起始端。
同样,支架18具有一前部开口的倾斜支座26,它由一搁置部分27限定在一个向下区域内,该搁置部分实际上在滑块11平移的过程中限制支架18的抬起,滑块11利用其销15使支架18执行一平移动作并倾斜。
还提供了一锁拉件40,它滑动支承于支架18的翅部18a,并在前面具有一开孔41,该开孔能可拆地与一由滑块11形成的接片42接合,该锁拉件40在后面还具有一接合销43,它插入一形成于导轨10后端的接合座44。
通过将翅部18a的销45配合于一形成在锁拉件40上的细长槽46中,并将锁销43配合于一形成在翅部18a上的后部槽47中,使锁拉件40滑动支承于翅部18a上。
在实际的操作中,当片状件19处于关闭位置时,如图3所示,则滑块11处于它的初始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片状件19保持压靠在垫圈50上,该垫圈由框架2支承。
由于锁拉件40的开孔41连接于接片42,该接片对它向前施拉,克服了设于其中的复位弹簧的收缩,保持接合销43与接合座44相连,而接合座44刚连于导轨10,因此,片状件处于锁住位置。
在这种位置,固定销保持于倾斜槽23内,并位于支座26内。
当滑块11的平移动作开始时,一向上移动步骤通过销15与类凸轮槽16和1 7的配合而进行,使接片42从开孔41中脱离,因而销43从支座44中脱离,以便锁拉件复位,其复位由一弹性复位装置来完成。
随着滑块11平移动作的继续,如图5和6所示,槽16和17不同的倾斜度实际上造成支架18的转动,进而造成由它所支承的片状件19的转动。
在这一步骤中,前销15经过板21的L形槽,直到它到达顶点区22a,以及板相对于图而朝下转动并且突起24实际与固定销30分离。
同样,支架18的向上运动造成固定销与倾斜支座26的部分27接合,使得支架18与固定销支架的连接中止,并且滑块11的进一步平移动作也导致了支架18的平移动作,这些也是因为板21的向下摆动已使臂22b与第一个销15相配合,进而使滑块11与支架18在动作中刚性连接。
该平移动作可扩展到后端,使片状件产生所需要的平移动作,这实际上就打开了开口。
为了关闭开口,倒过来执行上述操作就可以了;具体地说,使滑块11执行一平移动作,直到板的支撑面25与固定销30相配合,因而产生板21相反方向的转动,进而将前销15置入角区22,并将销30插入倾斜的支座26。
板的转动使固定销30实际嵌入倾斜槽23;因此,由于支架18不再可能发生平移动作,滑块11附加的平移动作使片状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片状件便被设置成关闭位置。
当滑块11的平移步骤已实际停止时,接片42插入锁拉件40的开孔41,并并拉动所示锁拉件,以使连接销43插入钩形支座44,将片状件锁夹在垫圈上。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已实现了预计的目标和目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提供了一种装置,它由很少的构件构成,由于其板状的结构,并且是并排紧靠设置,因而在宽度方面所占据的空间非常紧凑,不会干扰片状件的工作区域。
这样构思的本发明很容易进行许多变化和变型,所有这些均在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之内。
另外,所有的细节均可用技术上的其它等价部件来替换。
实际上,所采用的材料以及可能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需要任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