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径测量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850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7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20202.8

申请日:

1997.10.31

公开号:

CN1216365A

公开日:

1999.05.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5.12|||公开|||

IPC分类号:

G01B5/08

主分类号:

G01B5/08

申请人:

庄添财;

发明人:

庄添财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径测量装置,其中本发明主要是利用三个装置移动而能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夹持的位置,利用三点夹持测量的原理统合而成数据值,以此而可达到精确测量轮圈的良好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轮径测量装置,主要是设有一可输送轮圈的轨道,其特征在 于: 该轨道的末端设有三个成120度等分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上则设有 可在夹持装置上滑移的夹持轮,并使各夹持装置与一计测装置形成连接, 籍此,当大小不同的轮圈由轨道输送至三个夹持装置间,并使三个夹持装 置的夹持轮同时滑移,而将轮圈形成一点式夹持,并由三个夹持装置将三 点的位置输至计测装置,并由计测装置统合而解读轮圈外径的数值,以此 来测量轮圈的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的一设定位 处,设有一止挡装置;籍此,可由该止挡装置负责轮圈输送时的控制,使 每一次仅会只有一个轮圈输送到夹持装置作夹持测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止挡装置设有一 摆臂,其中该摆臂的中央枢设于装置的架体上,而该摆臂的两端部,则向 轨道方向各凸伸出前、后挡杆,并在摆臂异于前挡杆或后挡杆的另侧,设 有一可控制摆臂及前、后挡杆动作的压缸;籍此,可由压缸控制摆臂,使 前、后挡杆交互伸设于轨道上阻挡或释放轮圈,进而控制轮圈得以依序进 入于夹持装置内量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可设有 一滑座,并在滑座的中央设有导轨,该导轨上则套设有可在导轨上驱动的 滑块,滑块上则枢设有夹持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计测装置可设有 两相对的基板,两基板间则设有一可在两基板间滑移的推板,并在其中一 基板的外侧设有一压缸,压缸的压缸杆其可穿过基板来控制推板动作,而 该推板上的两侧各固设二条开夹导线及闭夹导线,并使各开夹导线及闭夹 导线的另端,分别与一个夹持装置的两端部形成连接,以此来控制夹持装 置得以形成夹持或放松,并再在该推板上固设一信号线与一译码器形成连 接;籍此,当该装置欲测量轮圈的大小时,是以压缸将推板形成移动,以 此而使推板拉动开夹导线或闭火导线而带动夹持装置形成开夹或闭夹,而 当推板在移动的同时,固设于推板的信号线亦改变在译码器上的位置,以 此而使译码器读解出轮圈的直径大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夹导线内可为 一拉持线。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闭夹导线内可为 一拉持线。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夹持装 置是以每120度角固定于一固定板上,并使该固定板与一主压缸的压缸杆 形成连接,其中该主压缸则固定在量测装置的架体上;籍此,当夹持装置 不作夹持量测工作时,主压缸的压缸杆是将固定板连同各个夹持装置定位 于顶升轨道的内侧,使轮圈得以进入于夹持装置下方的轨道内,而当夹持 装置欲作测量时,则可控制主压缸驱使固定板连同夹持装置向轨道的轮圈 伸出,进而以各个夹持装置将轮圈形成夹持测量。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下方的 轨道,是形成一独立于原轨道的顶升轨道,并使该顶升轨道由一顶升结构 控制而形成升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结构可为 一压缸,其中该压缸的压缸杆是与顶升轨道形成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轨道的一 侧设置有感测器及可伸出或缩回于轨道的定位杆,以此来控制轮圈定位于 升降轨道上,以使升降轨道得以将轮圈顶升于三个夹持装置间作测量。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的上、下 可架设有扶持架,以此来扶持轮圈便于稳固输送。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扶持架可为两 平行的杆体所构成;藉此,而可使轮圈在输送时得以限制于扶持架的两杆 体间,以防止轮圈在输送时脱离轨道。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 特征在于轨道可为V字形轨道。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可向夹持 装置方向成斜下倾斜。

说明书


轮径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径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量测轮圈直径的装置,其主要是运用三点测量圆径的技术原理,并将其测量值转换成轮径的大小尺寸,以此而达到可量测出轮径大小功效的轮径测量装置。

    请参阅图6所示,目前现有的运用于轮径50的量测装置60,其设有一V形架61,其中该V形架61交会的底部是凸设有一测杆62,该测杆62设有一基准值,并以该基准值为基准,以此当不同大小外经的轮圈50滚入于V形架61时,便会使轮圈50的外缘直接压迫到测杆62,进而利用测杆62受压缩的大小而计算出该轮圈50的直径大小,但是此种量测装置60在使用时,存在有其不容忽视的缺陷,兹将其分析如下:

    1、装置的造价高昂:

    由于现有此种轮圈的量测装置60是利用不同大小轮圈50弧径的切线位置不同的原理,来达到量测的功效,以此当两轮圈50的大小差异并非为很大时,测杆62受压缩的差异便存在极小(如图6实线与假想线两圆径的比较),故而测杆62及计算测量值的装置便需要极为精密,才可达到精准的功效,但如此而使得此种量测装置60的造价相对十分高昂。

    2、测量容易造成误差:

    由于此种现有量测装置60是利用V形架61达到定位量测的功效,而由于测杆62的压缩量测的改变为微小而精密,故而一旦V形架61地表面出现毛边或有铁屑、杂质等,其量测出的轮径便会有明显的误差。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轮径测量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轮径测量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轮径测量装置,使其利用一个夹持装置移动而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夹持的位置,统合一点夹持测量的原理统合而转换成轮径数据值,以此而可达到量测轮径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径测量装置,使其利用二点式夹持测量的方式,故而使其测量时所造成的误差较小。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轮径测量装置,主要是设有一可输送轮圈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的末端设有三个成120度等分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上则设有可在夹持装置上滑移的夹持轮,并使各夹持装置与一计测装置形成连接,籍此,当大小不同的轮圈由轨道输送至三个夹持装置间,并使三个夹持装置的夹持轮同时滑移,而将轮圈形成一点式夹持,并由三个夹持装置将三点的位置输至计测装置,并由计测装置统合而解读轮圈外径的数值,以此来测量轮圈的直径。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轨道的一设定位处,设有一止挡装置;籍此,可由该止挡装置负责轮圈输送时的控制,使每一次仅会只有一个轮圈输送到夹持装置作夹持测量。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止挡装置设有一摆臂,其中该摆臂的中央枢设于装置的架体上,而该摆臂的两端部,则向轨道方向各凸伸出前、后挡杆,并在摆臂异于前挡杆或后挡杆的另侧,设有一可控制摆臂及前、后挡杆动作的压缸;籍此,可由压缸控制摆臂,使前、后挡杆交互伸设于轨道上阻挡或释放轮圈,进而控制轮圈得以依序进入于夹持装置内量测。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可设有一滑座,并在滑座的中央设有导轨,该导轨上则套设有可在导轨上驱动的滑块,滑块上则枢设有夹持轮。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计测装置可设有两相对的基板,两基板间则设有一可在两基板间滑移的推板,并在其中一基板的外侧设有一压缸,压缸的压缸杆其可穿过基板来控制推板动作,而该推板上的两侧各固设二条开夹导线及闭夹导线,并使各开夹导线及闭夹导线的另端,分别与一个夹持装置的两端部形成连接,以此来控制夹持装置得以形成夹持或放松,并再在该推板上固设一信号线与一译码器形成连接;籍此,当该装置欲测量轮圈的大小时,是以压缸将推板形成移动,以此而使推板拉动开夹导线或闭火导线而带动夹持装置形成开夹或闭夹,而当推板在移动的同时,固设于推板的信号线亦改变在译码器上的位置,以此而使译码器读解出轮圈的直径大小。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开夹导线内可为一拉持线。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闭夹导线内可为一拉持线。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三个夹持装置是以每120度角固定于一固定板上,并使该固定板与一主压缸的压缸杆形成连接,其中该主压缸则固定在量测装置的架体上;籍此,当夹持装置不作夹持量测工作时,主压缸的压缸杆是将固定板连同各个夹持装置定位于顶升轨道的内侧,使轮圈得以进入于夹持装置下方的轨道内,而当夹持装置欲作测量时,则可控制主压缸驱使固定板连同夹持装置向轨道的轮圈伸出,进而以各个夹持装置将轮圈形成夹持测量。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夹持装置下方的轨道,是形成一独立于原轨道的顶升轨道,并使该顶升轨道由一顶升结构控制而形成升降。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顶升结构可为一压缸,其中该压缸的压缸杆是与顶升轨道形成连接。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顶升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感测器及可伸出或缩回于轨道的定位杆,以此来控制轮圈定位于升降轨道上,以使升降轨道得以将轮圈顶升于三个夹持装置间作测量。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轨道的上、下可架设有扶持架,以此来扶持轮圈便于稳固输送。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扶持架可为两平行的杆体所构成;藉此,而可使轮圈在输送时得以限制于扶持架的两杆体间,以防止轮圈在输送时脱离轨道。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轨道可为V字形轨道。

    前述的轮径测量装置,其中轨道可向夹持装置方向成斜下倾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主要是利用三个装置移动而能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夹持的位置,利用三点夹持测量的原理统合而成数据值,以此而可达到精确测量轮圈的良好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一个夹持装置移动而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夹持的位置,统合一点夹持测量的原理统合而转换成轮径数据值,以此而可达到量测轮径的功效;另其利用二点式夹持测量的方式,而可使其测量时所造成的误差较小。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积极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在输送轮圈时实施结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在轨道上控制轮圈输送的止挡装置实施结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在顶升及测量轮圈时的实施结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夹持轮圈的夹持装置伸缩动作时的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计测装置与夹持装置的连接动作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轮圈测量装置的实施结构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轮径测量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轮径测量装置,其主要是利用一个夹持装置移动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的位置,统合三点夹持测量的原理而成数据值,以此而达到精确测量轮圈的目的,而本发明主要是设有一可输送轮圈的轨道,其中该轨道的末端设有三个成120度等分的夹持装置,并使各夹持装置与一计测装置形成连接;

    借此,当大小不同的轮圈由轨道输送至三个夹持装置间,并由三个夹持装置同时起动而将轮圈形成三点夹持,而一个夹持装置便将一点的位置输至计测装置,并由计测装置统合而形成一数据,以此而达到精准而快速测量轮圈的目的。

    以下列举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得以实施。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中列举出本发明的轨道10及止挡装置13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由图1、图2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轨道10可为V字形,并向夹持装置30方向成斜下角度的倾斜,而该轨道10的上方则设有一下扶持架11,并在下扶持架11的上方再设有一上扶持架12,其中,该上、下扶持架11、12可为两平行的柱体所构成,以此而可使轮圈50在输送时得以限制在上、下扶持架11、12的两杆体间,以防止轮圈50在输送时脱离轨道10;另外,在轨道10的一设定位置处则设有一止挡装置13(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中该止挡装置13是负责轮圈50输送时的控制,使每一次仅会只有一个轮圈输送到夹持装置30作夹持测量,其中该止挡装置16主要是设有一摆臂130,其中该摆臂130的中央枢设有一枢轴133,并固定于测量装置的架体20上,而在该摆臂130的两端部,则向轨道10的方向各凸伸出设有前、后挡杆131、132,而摆臂130在异于前挡杆131或后挡杆132的另侧,则设有可控制摆臂130及前、后挡杆131、132动作的压缸134。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借此,当轮圈50依序由轨道10滚下时,其中第一个轮圈50是直接滚入于夹持装置30作夹持测量,而此时止挡装置13的压缸134则会动作,进而摆动摆臂130,使前挡杆131伸出于轨道10,而后挡杆132则离开轨道10上(如图2所示),使随后的轮圈50受到前挡杆131的止挡而停止,等到测量装置对第一个轮圈50作量测完毕后,压缸134则再控制摆臂130,使前挡杆131离开轨道10而后挡杆132伸出于轨道10上,以此释放第二个轮圈50滚入于夹持装置30作测量,并在同时由于后挡杆132伸出于轨道10上,故而在第二轮圈50之后的第三个轮圈50便受到后挡杆132的阻挡,以此来避免第二、第三轮圈50同时滚入夹持装置30内,随后压缸134则立即再控制摆臂130,恢复前挡杆131伸出,后挡杆132脱离的状态,而将第三个轮圈50再止挡于前挡杆131之后,达到有效控制一次仅输送一个轮圈50的功效。

    请再配合参阅图1、图3及图4所示,其中,该夹持装置30下方的轨道10,是形成一独立于原轨道10的顶升轨道14,该顶升轨道14是由一顶升结构24控制形成升降,其中本发明图式中所示的顶升结构24是实施为压缸241的结构形式,而该顶升结构24的顶升动作与否是由设于顶升轨道14前方的感测器16配合定位杆15来控制,其中当轮圈50滚入于夹持装置30的下方时,定位杆15会阻挡轮圈50继续滚动,而使轮圈50定位于顶升轨道14上,而在同时感测器16亦同时会侦测到轮圈50的存在,进而控制顶升结构24上升,而使顶升轨道14托着轮圈50朝向三个夹持装置30的中央顶升,以此来方便于三个夹持装置30夹持轮圈50进打测量(如图3所示)。

    另外,再请继续配合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其中该夹持装置30可设有一滑座31(如图3、图5所示),并在滑座31的中央设有一导轨32、该导轨32上则套设有一可在导轨32上驱动的滑块33,该滑块33上则枢设有一夹持轮34;另外,本发明的三个夹持装置30是以每隔120度的角度固定在一固定板23上(如图4所示),而固定板23与一主压缸21的压缸杆22形成连接,其中该主压缸21固定在测量装置的架体20上,在夹持装置30不作夹持量测工作时,主压缸21的压缸杆22将固定板23连同各个夹持装置30,定位于顶升轨道14的内侧(如图4的虚线部分所示),以此方可使轨道10滚下的轮圈50得以进入顶升轨道14内,而当感测器16感测到轮圈50而控制顶升轨道14上升的同时(如图3所示),感测器16亦会同时控制主压缸21的压缸杆22向顶升轨道14的方向推出(如图4的实线部分所示),并慢慢驱动各个夹持装置30的滑块33与夹持轮34,以此而以三个夹持轮34夹持轮圈50,并由计测装置40计算出轮圈50的大小,以此而达到测量的动作状态(如图3所示),而在测量完毕后,其装置便会控制各夹持装置30先将轮圈50放开,并使主压缸21将固定板23慢慢缩回原本的定位位置(如图4中假想线的位置),进而再控制顶升结构24将顶升轨道14连同轮圈50缓缓下降,而此时轮圈50的外缘便会再次遮拦到感测器16,感测器16在第一次感测到轮圈50后,便会控制定位杆15内缩而不会阻挡到轮圈50,以此当顶升轨道14降至与轨道10同高时,轮圈50便可顺着轨道10滚动至下一流程进行工作,以此而完成轮圈的测量。

    再请配合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其中本发明的计测装置40设置有两相对的基板44、45(如图3、图5所示)及可在两基板44、45间滑移的推板41,并在计测装置40其中一基板44或基板45上设有一压缸43,其中该压缸43的压缸杆430是穿过以该基板44或基板45而控制推板41动作,而其中一侧的基板44是以三条开夹导线35分别连接至三个夹持装置30的端部(如图5所示),其中各开夹导线35的内部皆穿设有拉持线350,拉持线350的一端是固定于各夹持装置30的滑块33上,另端则穿过计测装置40的基板44而固定于推板41上,使三条开夹导线35内部的拉持线350的另端皆固定于推板41上;另外,该计测装置40另一基板45则亦以三条闭夹导线36分别连接于三个夹持装置30的另一端部,而各闭夹导线36内亦同样穿设有一拉持线360,并使三条闭夹导线36的拉持线36一端,分别固定于三个夹持装置30的滑块33上,并使三条闭夹导线36拉持线360的另一端,则皆各别穿过计测装置40的基板45并固设于推板41上,并再在该推板41上拉伸出一信号线420与一译码器42(incoder)形成连接;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3、图5所示,籍此,当测量装置欲测量轮圈50的大小时,则可以压缸43将推板41朝开夹导线35侧的基板44推移,以此而使推板41拉动闭夹导线36内的拉持线360,进而牵动夹持装置30上的滑块33及夹持轮34位移而将轮圈50形成夹持(如图3所示),而在夹持的同时,由于计测装置40的推板41上,是伸设出有一信号线420与译码器42形成连接,故而在压缸43推动推板41移动时,其信号线420亦同时会改变在译码器42上的距离位置,故而译码器42便可根据信号线420位置距离的改变,进而读解分析出轮圈的直径大小,以此达到精准测量的目的。

轮径测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轮径测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轮径测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径测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径测量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径测量装置,其中本发明主要是利用三个装置移动而能夹持不同大、小的轮圈,并利用一计测装置而将三个夹持装置夹持的位置,利用三点夹持测量的原理统合而成数据值,以此而可达到精确测量轮圈的良好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