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自动播放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423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23074.9

申请日:

1997.11.28

公开号:

CN1184310A

公开日:

1998.06.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11B 17/22申请日:19971128授权公告日:20031022终止日期:201111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11B17/00

主分类号:

G11B17/00

申请人: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个濑博

地址:

日本横滨

优先权:

1996.11.29 JP 335140/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郑修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机罩(2)内设有一副盘选择器(31),它可以转动,从而根据所选副盘(11)高度来调节选盘位置。副盘选择器(31)能够响应于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的移位运动而夹持所选副盘(11)和其它任何堆积在主盘上的副盘并使各受夹持副盘(11)脱离副盘连接件(12)。于是,受夹持的副盘(11)留在预备位置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盘片自动播放机(1),它包括:一个可在一机罩(2)外的外部 位置(X)和一在机罩内的预备位置(Y)之间移位的主盘(10);许多 叠置在该主盘(10)上的且用于装一张碟片(D1,D2)的副盘(11), 可用三种方式选择各副盘位置,其中所述副盘(11)以第一种方式与主盘 (10)一起被拉出到该外部位置(X)上,副盘(11)以第二种方式保 持在预备位置(Y)上,副盘(11)以第三种方式被转送到一在机罩(2) 内的播放位置(Z)上,其特征在于: 该主盘(10)配有许多叠置的导槽(10c1、10d1),各导槽(10c1、 10d1)在外部位置(X)和预备位置(Y)上支承所述副盘(11),它们 还在该外部位置(X)和预备位置(Y)之间对副盘(11)进行导向; 在该主盘(10)中设有一个副盘连接件(12),此连接件可弹性变 形而产生推力,从而使一个成型于各副盘(11)上的钩(11f)在该推力 作用下与副盘连接件(12)卡合,当副盘(11)位于预备位置(Y)和 播放位置(Z)上时,副盘(11)克服所述推力而与所述副盘连接件(12) 脱开; 在机罩(2)内设有一个选盘机构(30),它可以转动,从而根据所 选副盘(11)的高度来调节选盘位置,所述选盘机构(30)能够响应于 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而夹持所选副盘(11)和 其它任何堆积在主盘上的副盘并使各受夹持副盘(11)脱离副盘连接件 (12),由此使受夹持副盘(11)停留在预备位置(Y)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盘连接 件(12)是设计用于每个副盘(11)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副盘连接件 (12)设置在主盘(10)一角内,其中主盘(10)的前板(10b)在此 角部与主盘(10)右侧板(10d)相连。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盘连接 件(12)是由弯成预定形状的片簧构成,而成型于各副盘(I1)上的钩 (11f)具有可克服该片簧的弹性力而与该片簧结构卡合的形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选盘机构(30) 在机罩(2)位于主盘(10)旁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选盘机构(30) 位于机罩(2)顶板(3)附近。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选盘机构(30) 包括一个转动地支承在机罩(2)上的副盘选择器(31)、一根在预定转 动方向上弹性地推动副盘选择器(31)的扭簧(32)、一块在预定方向 上滑动从而通过其调节副盘选择器(31)的转角的凸轮板(33)。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盘选择 器(31)包括一根转动地支承在该机罩(2)上的轴(31a)、一个与凸 轮板(33)接触的凸轮板抵接臂(31b)、一个有选择地使某个副盘(11) 定位于预备位置(Y)上的选择臂(31c)。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臂 (31c)沿副盘(11)的前面(11b)发生角位移,从而选择臂(31c) 有选择地与某个副盘(11)的前面(11b)接触。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扭簧(32) 绕轴(31a)弹性地推动所述选择臂(31c)。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凸轮板(33) 包括一个位置最低的中心凸轮面(33a)和一体地设置在中心凸轮面 (33a)两侧的、且其位置分别在中间和最高的凸轮面(33b,33c), 从而副盘选择器(31)的凸轮板抵接臂(31b)可选择地与这些凸轮面 (33a-33c)接触。
12: 一种盘片自动播放机,它包括:一个可在一机罩(2)外的外部位 置(X)和一在机罩内的预备位置(Y)之间移位的主盘(10);许多叠 置在该主盘(10)上的且用于装一张碟片(D1,D2)的副盘(11), 可用三种方式选择各副盘位置,其中所述副盘(11)以第一种方式与主盘 (10)一起被拉出到该外部位置(X)上,副盘(11)以第二种方式保 持在预备位置(Y)上,副盘(11)以第三种方式被转送到一在机罩(2) 内的播放位置(Z)上,其特征在于: 副盘(11)具有一个带局部切口(11b1)的前面(11b),从而放置 在副盘(11)上的碟片(D1,D2)外缘突露在该切口(11b1)外; 在主盘(10)的前部设有一个缺口(10b2),该缺口(10b2)与所述 副盘(11)的切口(11b1)配合,从而使碟片(D1,D2)外缘突露在该 缺口(110b2)外; 一个可在一关闭位置和一开启位置之间活动的前盖(4),利用一根 弹簧(5)弹性地推动此前盖(4)而使其遮盖主盘(10)的缺口(10b2); 一个前盖开启机构(40)根据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上 的移位运动而使前盖(4)运动到所述开启位置上。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开 启机构(40)设置在主盘(10)一侧。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开 启机构(40)包括一个带有凸轮斜面(41a)的滑板(41),此凸轮斜 面驱动前盖(4)。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前盖(4) 具有一个可沿该滑板(41)的凸轮斜面(41a)滑动的圆突起(4a1)。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片自动播放机,其特征在于:滑板(41) 包括一个与转动支承在机罩(2)上的齿轮(43a)啮合的齿条段(41c)。

说明书


盘片自动播放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片自动播放装置或盘片自动播放机。过去采用了各种盘片自动播放机以便多盘连放。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4-205755(1992年公开)披露了一种主盘。许多各装有一张碟片的副盘堆积在此主盘上。

    图8是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4-205755所披露的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的外观透视图。图9是表示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的碟片安装操作的平面图。

    如图8所示,盘片自动播放机100具有一个箱形机罩101。在此机罩101的前面101a上开有一个矩形开口101a1。一个主盘102被连入或插入此开口101a1中。主盘102可以在其位于机罩101外的外部位置和主盘102进入机罩101的预备位置之间滑动。

    许多各装有一张碟片D的副盘103叠置在此主盘102上。在众多的副盘103中,所需副盘103可相对主盘102移动。于是,所需副盘103可被转送到预备位置和后述的播放位置上。

    另外如图9所示,上述盘片自动播放机100包括一对支承在预备位置上的副盘103的左右侧的且可根据外移向上述外部位置的主盘102的牵引动作而移动的副盘架104、105。设有一个副盘预备位置保持机构和选盘机构106以便将所需副盘103定位于预备位置上。

    副盘103装有碟片D。副盘103以某种方式和主盘102一起前进到外部位置上。副盘103又以另一种方式从外部位置移入机罩101内并停留在机罩101内的预备位置上。副盘架104和105、副盘预备位置保持机构和选盘机构106配合工作而以上述方式使副盘103定位。另外,副盘103又以另一种方式从预备位置移向播放位置。

    但根据上述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100,需要设置复杂机构以便从众多堆积在主盘102上的副盘103中选出所需副盘103。更具体地说,上述副盘架104和105、副盘预备位置保持机构和选盘机构106的结构很复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执行同样功能的简单机构。

    此外,根据上述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100,主盘102包括一对如图9所示的那样开设于主盘前端左右侧的指形孔102a、102a。通过这种布置,操作者可以把手指插入指形孔102a、102a中以便捏住或夹住碟片D的外缘。但这样的布置是不利的,因为位于最底层地副盘103上的碟片D是难于拿取的,所以操作者尽力将他/她的手指伸入指形孔102a、102a中。

    为了实现上述和及其有关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提供一种盘片自动播放机,它包括:一个可在一机罩外的外部位置和一在机罩内的预备位置之间移位的主盘。许多叠置在该主盘上的且用于装一张碟片的副盘。可用三种方式选择各副盘位置。所述副盘以第一种方式与主盘一起被拉出到该外部位置上,副盘以第二种方式保持在预备位置上,副盘以第三种方式被转送到一在机罩内的播放位置上。该主盘配有许多叠置的导槽。各导槽在外部位置和预备位置上支承所述副盘,它们还在该外部位置和预备位置之间对副盘进行导向。在该主盘中设有一个副盘连接件,此连接件可弹性变形而产生推力,从而使一个成型于各副盘上的钩在该推力作用下与副盘连接件卡合。当副盘位于预备位置和播放位置上时,副盘克服所述推力而与所述副盘连接件脱开;在机罩内设有一个副盘选择器,它可以转动,从而根据所选副盘的高度来调节选盘位置。所述副盘选择器能够响应于主盘前进到外部位置的移位运动而夹持所选副盘和其它任何堆积在主盘上的副盘并使各受夹持副盘脱离副盘连接件。于是,受夹持副盘留在预备位置上。

    最好是,所述副盘连接件是设计用于每个副盘的。副盘连接件设置在主盘一角内,其中主盘的前板在此角部与主盘右侧板相连。另外,所述副盘连接件由弯成预定形状的片簧构成的。成型于各副盘上的钩具有可克服该片簧的弹性力而与该片簧结构卡合的形状。

    最好是,选盘机构在机罩内位于主盘旁边。选盘机构位于机罩的顶板附近。具体地说,选盘机构包括一个转动支承在机罩上的副盘选择器、一根在预定转动方向上弹性地推动副盘选择器的扭簧、一块在预定方向上滑动从而通过其调节副盘选择器的转角的凸轮板。

    所述副盘选择器包括一根转动地支承在该机罩上的轴、一个与凸轮板接触的凸轮板抵接臂、一个有选择地使某个副盘定位于预备位置上的选择臂。

    所述选择臂沿副盘的前面发生角位移,从而选择臂有选择地与某副盘的前面接触。

    扭簧绕轴弹性地推动所述选择臂。

    最好是,凸轮板包括一个位置最低的中心凸轮面和一体地设置在中心凸轮面两侧的、且分别在中间和最高位置的其它凸轮面,从而副盘选择器的凸轮板抵接臂可选择地与这些凸轮面接触。

    本发明的第二个主题提供了一种盘片自动播放机,它包括:一个可在一机罩外的外部位置和一在机罩内的预备位置之间移位的主盘。许多叠置在该主盘上的且装有一张碟片的副盘。可用三种方式选择各副盘位置。所述副盘以第一种方式与主盘一起被拉出到该外部位置上,副盘以第二种方式保持在预备位置上,副盘以第三种方式被转送到一在机罩内的播放位置上。副盘具有一个带局部切口的前面,从而放置在副盘上的碟片外缘突露在该切口外。在主盘的前部设有一个缺口。该缺口与所述副盘的切口配合,从而使碟片外缘突露在该缺口外。一个前盖可在一关闭位置和一开启位置之间活动。利用一根弹簧弹性地推动此前盖而使其遮盖主盘的缺口。一个前盖开启机构根据前进到外部位置上的主盘的移位运动而使前盖运动到所述开启位置上。

    最好是,所述前盖开启机构设置在主盘一侧。所述前盖开启机构包括一个带有凸轮斜面的滑板,此凸轮斜面驱动前盖。前盖具有一个可沿该滑板的凸轮斜面滑动的圆突起。滑板包括一个与转动支承在机罩上的齿轮啮合的齿条段。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盘片自动播放机的整体布置的透视图;

    图2A-2D分别是本发明的盘片自动播放机的平面图、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3A-3C分别是本发明的主盘的平面图、主视图、右视图;

    图4A-4C分别是本发明的副盘平面图、主视图、右视图;

    图5A-5C是表示本发明的副盘选择机构的工作的主视图;

    图6A-6B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启机构的前盖操作的侧视图;

    图7A-7D是表示本发明的盘片自动播放机的工作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一个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实例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传统盘片自动播放机的装盘操作的平面图。

    以下将参见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这些视图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件。

    【盘片自动播放机的整体布局】

    图1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盘片自动播放机的整体布局的透视图。图2A是图1所示的盘片自动辐放机的平面图。图2B-2D分别是该盘片自动播放机的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如图1和图2A-2D所示,本发明的盘片自动播放机1具有一个开设于机罩2前侧上的矩形开口2a,所述机罩是主体件。机罩2的上部被一块顶板3封闭。主盘10可滑动地与机罩2的开口2a相连。主盘10可在外部位置X和预备位置Y之间滑动。当主盘10在外部位置X上时,它突起在机罩2前端的前方。当主盘10位于预备位置Y上时,主盘10留在机罩2内。

    作为本发明关键部件的前盖4设置在主盘10前端。前盖4可绕轴6转动。一根扭簧5弹性地将前盖4推向预定关闭位置。前盖4被固定在主盘10上。设有一个前盖开启机构40以开启前盖4。由前盖开启机构40引起的前盖4运动与主盘10在拉出操作中从预备位置Y移向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有关。

    许多副盘11以预定的上下间隔堆积在主盘10上。各副盘11具有一个以步进圆方式切制的上表面,此上表面能够稳固地安装12cm盘径的碟片D1或盘径为8cm的碟片D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众多的副盘11包括一个最上层副盘11A、一个中间层副盘11B和一个最底层副盘11C。各副盘11A、11B或11C可与主盘10成一体地移位。可以三种方式选择各副盘11A、11B、11C的位置。具体地说,各副盘11A、11B、11C以第一种方式与主盘10一起被拉出并定位于外部位置X上。在第二种方式中,尽管主盘10被拉出到外部位置X上,但通过一个后述的选盘机构30将副盘11A、11B、11C强留在预备位置Y上。所述预备位置Y在机罩2前部。在第三种方式中,通过一个移位机构(未示出)使副盘11A、11B、11C从预备位置Y转移到预定的播放位置Z。播放位置Z在机罩2后部。

    另外,在上述播放位置Z上设有一个碟片播放部20。碟片播放部20可上下移动。具体地说,碟片自动播放部20包括一个被固定在电机21输出轴上的转盘22。于是,转盘2可与电机21同步地旋转。一个光学捡拾器23设置在基板24上。光学捡拾器23可在碟片D1、D2径向上滑动。碟片播放部20根据在上述播放位置Z上的所选副盘11A、11B或11C来调整其高度位置。

    【主盘】

    图3A-3C分别是本发明的主盘的平面图、主视图、右视图,它们具体地画出了主盘10结构。

    如图1和图3A-3C所示,主盘10包括一个底板10a。前板10b、左侧板10c和右侧板10d设置在底板10a周边上。与机罩2内的播放位置Z相对的主盘10后侧是敞开的。主盘10由树脂件一体制成。

    大致在主盘10前板10b的下中心处制有一个凹口10b1。凹口10b1被弯成弧形(以后称其为“弧形凹口”)。在上述弧形凹口10b1之上形成一个缺口10b2。缺口10b2成梯形(以后称其为“梯形缺口”)。弧形凹口10b1和梯形缺口10b2的形状对应于大致成型于副盘11前面11b中心的凹口11b1的弧形(以下称其为“弧形凹口”)。以后将描述凹口11b1的细节。

    当12cm的碟片D1被置于副盘11上时,碟片D1外周的局部突露在主盘10的梯形缺口10b2外。于是,梯形缺口10b2允许盘片自动播放机的操作者用他/她的手指捏住碟片D1边缘。

    前盖4被支承在主盘10的左侧板10c和右侧板10d上并可摆动,从而启/闭弧形凹口10b1和梯形缺口10b2。以后将描述前盖4的启闭操作细节。

    导槽10c1、10d1成型于主盘10的左侧板10c和右侧板10d的内表面上。导槽10c1、10d1成对置矩形槽的形状(以下称其为“矩形导槽”)。三段式矩形导槽10c1、10d1是叠置的。副盘11的导轨11c1、11d1(以下将参见附图4A-4C来描述)受到这些矩形导槽10c1、10d1的支承,从而所述导轨可沿这些矩形导槽10c1、10d1的纵向滑动。主盘10的矩形导槽10c1、10d1的长度大于副盘11的导轨11c1、11d1长度(图4A-4C)。开设于右侧板10d上的矩形导槽10d1的长度大于开设于左侧板10c上的矩形导槽10c1的长度。在这样的布置结构中,副盘11两端因受成型于主盘10上的矩形导槽10c1、10d1支承而定位在机罩2中的预备位置Y上,即使此时主盘10被拉出到外部位置X上。另外,即使当主盘10进入机罩2而副盘11从预备位置Y移向播放位置Z时,副盘11的两端仍然受到长矩形导槽10c1、10d1的支承。

    为三个阶段分别在主盘10的角部设置了共三个副盘连接件12,前板10b在此角部与右侧板10d相连。各副盘连接件12可弹性变形并与副盘11相连(11A-11C)。

    副盘连接件12由众所周知的可弹性变形的片簧构成。片簧前端被弯成V形。各副盘11具有一个以后将具体描述的倒V形钩11f(见图4A)。各副盘11的钩11f通过克服片簧弹性力的方式分别与有关的主盘10的副盘连接件12卡合。副盘连接件12的弹性力大小被调到预定值,从而在选盘操作中使副盘11与主盘10脱开。在选盘操作中,副盘11在与主盘10脱离连接后被保持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另外,副盘11可在一个移位操作中与主盘10脱离连接。在此移位操作中,副盘11被转送到播放位置Z上。

    另外,底板10a同时从主盘10的左侧板10c和右侧板10d的外下端向外突出或延长一小段距离。底板10a的长突出部和短突出部分别作为导向板10c2、10d2(图1未示出)。导向板10c2、10d2分别与矩形主盘导向件8相连。主盘导向件8设置在机架7上而对置(尽管图1未示出设置在左侧板上的导向件8)。通过这样的布置结构,主盘10可以在机架7上在机罩2外的外部位置X和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之间来回移动。通过一个装在机架7上的电机(未示出)使主盘10来回运动。在底板10a上且沿主盘10的右侧板10d制有齿条段10a1。与电机相连的小齿轮(未示出)与齿条段10a1啮合。于是,电机的驱动力被传给主盘10。为了允许操作者用手移动主盘10,适当地设定主盘10和电机(未示出)的小齿轮(未示出)之间齿轮减速比。

    【副盘】

    图4A-4C分别是平面图、主视图和右视图,它们示出了本发明的副盘。

    如图1和图4A-4C所示,各副盘11(即11A-11C)是一个一体成型于一矩形盘中的树脂件。

    副盘11的上表面11a被切成预定的阶梯形。在副盘11的上表面11a上形成了一个圆形大凹面11a1。12cm碟片D1放在圆形大凹面11a1上。沿圆形大凹面11a1更向下地且与大凹面同心地制有一个圆形小凹面11a2。8cm的碟片放置在此圆形小凹面11a2上。从中心一直到圆形大凹面11a1开设了一个侧切口11a3。侧切口11a3尺寸大得足够使碟片播放部20无干扰地上下穿过此切口11a3。另外,在副盘11的上表面11a上开有指形孔11a4。指形孔11a4将圆形大凹面11a1和圆形小凹面11a2连在一起,从而允许操作者用他/她的手指捏住8cm碟片D2。

    此外,大致在副盘11前面11b的中心内切有弧形切口11b1。当12cm碟片D1放在副盘11上时,碟片D1外缘的局部突露在副盘11外。于是,操作者通过将他/她的手指穿过梯形缺口10b2而捏住或夹住碟片D1边缘。

    沿着副盘11的左侧面11c和右侧面11d设有细长导轨11c1、11d1。上述的主盘10的矩形导槽10c1、10d1控制这些导轨11c1、11d1的方向。

    另外,在靠近右侧面11d的副盘11前面11b的预定位置上制有一个基本成矩形的切口11b2。上述倒V形钩11f成型于副盘11的角部附近,其中前面11b和右侧面11d相交于此角部。倒V形钩11f突向切口11b2并可与主盘10的副盘连接件12卡合。

    另外,在靠近右侧面11d的副盘11后面11e的预定位置上制有一个基本成矩形的切口11e1。设有一个突入切口11e1中的突起11g。当副盘11在机罩2内从预备位置Y转移到播放位置Z时,突起11g与一个牵引机构(未示出)相连。

    【选副盘机构】

    图5A-5C是表示本发明的选副盘机构的工作的主视图。

    如图1和所示,在机罩2内装有可绕轴转动的选副盘机构30。于是,可根据堆在机罩2内的各副盘11高度来调节选盘机构30的位置。许多副盘11与主盘10中的副盘连接件12相连。当某个副盘11被选中时,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副盘堆积在选定副盘11上。当主盘10被移到外部位置X上时,选盘机构30使选定副盘11和堆在所选副盘11上的所有副盘11脱离开与其有关的副盘连接件12并使副盘处于预备位置Y上。换句话说,选盘机构30的功能是响应于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而选择多个副盘11。

    选盘机构30在机罩2内位于主盘10左侧板10c附近,且靠近副盘11左侧面11c和顶板3反面。

    具体地说,选盘机构30包括一个转动支承在顶板3反面上的副盘选择器31。一根扭簧32在预定转动方向上弹性地推动副盘选择器31。一块凸轮板33可上下滑动。副盘选择器31的转角是由滑动的凸轮板33调整的。因而可以根据对副盘11A-11C的选择来调节副盘选择器31的高度。

    轴31a、31a转动支承在顶板3反面的前、后端上。在后轴31a内部设有凸轮板抵接臂31b。凸轮抵接臂31b与凸轮板33接触。选择臂31c成型于前轴31a内部并通过轴31a而位于凸轮板抵接臂31b对面。选择臂31c的作用是有选择地使某个副盘(11A-11C)从副盘11与主盘10相连的状态下保持在预备位置Y上。一体地制成轴31a和31a、凸轮板抵接臂31b、选择臂31c而构成了副盘选择器31。

    当主盘进入机罩2时,选择臂31c位于预定角位上。更具体地说,选择臂31c从外部突向主盘10左侧板10c内部和副盘11左侧面11c。选择臂31c可在主盘10前板10b反面和副盘11前面11b之间移动。通过这样的布置结构,副盘选择器31的选择臂31c可以与副盘11前面11b相连或接触,而此时副盘11与主盘10相连。因而,当副盘11被选择臂31c定住时,响应于后述的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即拉出操作)而迫使副盘11脱离主盘10。所以,被夹住的副盘11停留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

    另外,扭簧32绕设置在副盘选择器31两端上的轴31a、31a向上(即逆时针)地弹性推动选择臂31c。

    另外,设有一个副盘选择键(未示出)以便选择所需副盘11。凸轮板33可根据副盘选择键的选择而沿图中的箭头方向滑动。凸轮板33包括一个高度最低的中心凸轮面33a。其它的凸轮面33b、33c一体地成型于中心凸轮面33a的两侧,凸轮面33b为中等高,凸轮面33c最高。副盘选择器31的凸轮板抵接臂31b有选择地与这些凸轮面33a-33c接触。

    图5A示出了初始状态。在此初始状态下,在副盘11A-11C与主盘10相连且副盘堆积在主盘上的情况下,主盘10被拉到外部位置X上。在这种情况下,可更换搁在最上层副盘11A上的碟片D1或D2。此时,副盘选择器31的凸轮抵接臂31b与凸轮板33的最低的凸轮面33a接触。扭簧32绕轴31a弹性地推动副盘选择器31的选择臂31c,直到选择臂31c到达在最上层副盘11A前面11b上方的预定回撤位置为止。于是,所有三个副盘11A-11C和主盘10一起被拉到外部位置X上。

    图5B示出了只有最上层副盘11A停留在预备位置Y上而最底层11C和中层副盘11B和主盘10一起被拉到外部位置X上的状态。此时,副盘选择器31的凸轮板抵接臂31b与凸轮板33的中间凸轮面33b接触。副盘选择器31的选择臂31c克服扭簧32弹力转动并角位移到最上层副盘11A的前面11b被副盘选择器31夹持住的位置上。因而,与主盘10移位运动相应地只有最上层副盘11A与主盘10脱开而留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

    图5C示出了最上层副盘11A和中间层副盘11B留在预备位置Y上而最下层副盘11C和主盘10一起被拉出到外部位置X上的状态。此时,副盘选择器31的凸轮板抵接臂31b与凸轮板33的最高凸轮面33c接触。副盘选择器31的选择臂31c仍然克服扭簧32弹力转动并角位移到最上层副盘11A和中间层副盘11B的前面11b被副盘选择器31夹持住的位置上。因而,与主盘10移位运动响应的,最上层副盘11A和中间层副盘11B与主盘10脱开而有选择地留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

    如上所述,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选盘机构30结构简单。利用这种简单结构就可以使所选副盘11位于机罩2的预备位置Y上。还可以简化副盘11的选择操作并减少装置1的零件总数。

    【前盖开启机构】

    图6A和6B是表示本发明前盖开启机构的操作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6A-6B所示,前盖开启机构40的功能是根据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上的移位运动而开启前盖4。一根弹簧弹性地推动前盖4并由主盘10支承前盖,从而启/闭主盘10前侧。具体地说,主盘10前板10b的局部被制成梯形缺口10b2。当碟片D1被放在副盘11上时,碟片D1外缘紧贴着梯形缺口10b2。前盖4遮住梯形缺口10b2。前盖4的开启动作与主盘10通过前盖开启机构40而前进到外部位置X上的移位运动有关。

    即,上述前盖开启机构40在主盘10右侧板10d和顶板3反面附近。

    另外,前盖开启机构40包括一在主盘10右侧板10d附近的滑板41。导向壁10d3、10d4与右侧壁10d制成一体。导向壁10d3所在高度大于导向壁10d4所在高度,从而沿箭头所示方向联合控制滑板41的方向。滑板41前部被制成凸轮斜面41a和平行的凸轮平面41b。平行的凸轮平面41b与凸轮斜面41a上端是连续的。在前盖4右侧面4a上设有一个圆突起4a1。凸轮斜面41a推压此圆突起4a1。圆突起4a1沿凸轮斜面41a的爬面滑动。通过圆突起4a1的爬行滑动,前盖4克服扭簧5弹力绕轴6转动。滑板41后部在低于凸轮平面41b的高度上被制成齿条段41c。

    轴42设置在主盘10右侧板10d上。轴42转动支承双齿轮43,此双齿轮是由一个小齿轮43a和一个大齿轮43b同轴地一体构成的。双齿轮43的小齿轮43a与滑板41的齿条段41c啮合。另一方面,大齿轮43b与成型于顶板3反面上的齿条段3a啮合。于是,双齿轮43可响应于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而转动。

    图6A示出了主盘10进入机罩2时的状态。前盖4设置在主盘10前侧上。前盖4可绕轴6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前盖4被扭簧5弹性地推向关闭位置。另一方面,滑板41沿主盘10右侧板10d滑动。此时,滑板41在一个向内的位置上被回撤。于是滑板41远离开前盖4。

    图6B示出了主盘10被拉出机罩2时的状态。大齿轮43b与成型于顶板3反面上的齿条段3a啮合并响应于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X的移位运动而转动。小齿轮43a与大齿轮43b一起转动。小齿轮43a与滑板41的齿条段41c啮合。于是,滑板41前滑(即在图中左移)。在滑板41前部成型有凸轮斜面41a。圆突起4a1设置在前盖4的右侧面4a上。凸轮斜面41a克服扭簧5的弹力推动圆突起4a1圆突起4a1绕轴6上转并到达凸轮平面41b。于是,完全打开前盖4。

    当主盘10在外部位置X上时,操作者可以夹住放在副盘11上的碟片D1外缘。特别是与传统技术相比,上述实施例可以方便地夹住在最底层副盘11C上的碟片D1。

    【盘片自动播放机的操作】

    图7A-7D是表示本发明的盘片自动播放机的工作的侧视图。

    图7A示出了盘片自动播放机1的初始状态。主盘10进入机罩2。三个各装有碟片D1的副盘11A-11C接合地堆积在主盘10上并停留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

    另一方面,碟片播放部20播放碟片D1。碟片播放部20位于机罩2内的播放位置Z上但被降低了一定高度。

    图7B示出了最底层副盘11C与主盘相连且主盘10被拉出到机罩2外并位于外部位置X上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允许操作者更换放在最底层副盘11C上的碟片D1。中间层副盘11B停留在机罩2内的预备位置Y上。最上层副盘11反向移动而定位于播放位置Z上。此时,抬高碟片播放部20到一个其高度等于最高层副盘11A位置的位置上。

    图7C示出了主盘10和最上层副盘11A和中间层副盘11B一起被拉出机罩2而到外部位置X上时的状态。最底层副盘11C反向移动而位于机罩2内的播放位置Z上。此时,碟片播放部20被降低到一个其高度等于最下层副盘11C位置的位置上。

    图7D示出了主盘10和所有副盘11A-11C一起被拉出机罩2而到达外部位置X上时的状态。此状态允许操作者更换放在最上层副盘11A上的碟片D1。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片播放机。根据本发明,副盘选择器设置在机罩内且可以转动,从而根据所选副盘高度来调选盘位置。副盘选择器能够响应于主盘前进到外部位置上的移位运动而夹持所选副盘和任何其它堆在主盘上的副盘并使各受夹持的副盘脱离副盘连接件。于是,受夹持副盘停留在预备位置上。本发明的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要简单。副盘稳定地停留在机罩内的预备位置上。可以简化选盘操作并减少装置的零件数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主盘的前部具有切口。放在副盘上的碟片的外缘突露在切口外。前盖支承在主盘上,从而可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弹性地推动前盖以便遮住主盘的切口。前盖开启机构根据主盘前进到外部位置上的移位运动而将前盖移到开启位置上。于是,当主盘被拉出到外部位置上时,操作者可以方便地用他/她的手指捏住或夹住放在副盘上的碟片的边缘。特别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可以方便地夹住或捏住放在最底层副盘上的碟片。

    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特点的主旨内以若干方式得到实施。因而上述实施例只是示意性的和非限定性的,这是因为本发明的范围是由后续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而不是由前序说明书限定的。所以,所有落在权利要求界限内的修改或等同于本发明边界的替换方式都被认定为被权利要求所包括。

盘片自动播放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盘片自动播放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盘片自动播放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片自动播放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片自动播放机.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机罩(2)内设有一副盘选择器(31),它可以转动,从而根据所选副盘(11)高度来调节选盘位置。副盘选择器(31)能够响应于主盘(10)前进到外部位置的移位运动而夹持所选副盘(11)和其它任何堆积在主盘上的副盘并使各受夹持副盘(11)脱离副盘连接件(12)。于是,受夹持的副盘(11)留在预备位置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