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记录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8411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9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5536.7

申请日:

1998.07.01

公开号:

CN1213122A

公开日:

1999.04.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1.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11B5/00

主分类号:

G11B5/00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菅原直人; 濑谷全那; 石田博树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7.09.26 JP 262363/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天正;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薄型磁记录装置,具有将聚焦调整、光轴调整等简易化或可省略的光学系统。全息单元10a将光照射到记录媒体50上,它设置光路10a1、第1光学衍射装置10a6、第2光学衍射装置10a7以及光学聚光装置10a8、相对于第1反射面10a2设置第1规定角度的第1输入输出面10a4以及第二输入输出面10a5,第二输入输出面10a5相对于第2反射面10a3设置第2规定角度,使光与位置检测用道50a垂直射出。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盘状记录媒体上记录信 息或将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磁头单元,通过设置在该磁头单元的通 光单元将光照射到上述记录媒体上、同时又将来自上述记录媒体的反射 光受光的光学装置单元,装载上述磁头单元和上述光学装置单元、进行 移动的滑架,以及根据上述光学装置单元的受光强度驱动上述滑架、将 上述磁头单元配置在规定位置的控制单元;上述光学装置单元设有全息 单元、将光照射到该全息单元的发光单元以及通过上述全息单元将上述 反射光受光、将受光强度输出到上述控制单元的受光单元;上述全息单 元由第1反射面和与该第1反射面平行配置的第2反射面形成,设置了: 在上述第
2: 第2反射面间以之字形传输光的光路,和配置在该光路上、 将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分光成多个光的第1光学衍射装置,配置在上 述光路上、改变通过上述光路的光的前进方向的第2光学衍射装置,配 置在上述光路上、将通过上述光路的光聚光的光学聚光装置,相对于上 述第1反射面成第1规定角度设置的、将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导入上 述第1光学衍射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面以及相对于上述第2反射面成第 2规定角度设置的、将上述多个光与上述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垂直 射出的第2输入输出面。 2.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存光学装置 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上述支持器单元固定在紧固磁头单元的滑块单元的 支持单元。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调整上述 全息单元的位置的焦点位置调整单元,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 出面射出的光在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上成像。 4.权利要求3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存光学装置单 元的支持器单元中设置焦点位置调整单元。 5.权利要求3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设定上述全息 单元的斜度的斜度设定装置,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 到记录媒体上的位置检测用道的光的光轴相对于上述位置检测用道呈90 度±1度。 6.权利要求5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焦点位置调整单 元中设置斜度设定装置。 7.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向调整 用定位单元,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通过一条直线上的多个 光,用于调整上述多个光相对于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的位置。 8.权利要求7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存光学装置单 元的支持器单元中设置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 9.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全息单元是片状、 透明的,将上述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配置在距磁头单元的媒体滑 动面2.0mm以上、2.5mm以下的范围内。 10.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全息单元在与发 光单元对置的面内,除第1输入输出面以外,对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 的波长设置防反射膜。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消光的黑色 涂漆设置防反射膜。

说明书


磁记录装置

    本发明涉及将光投射到盘状记录媒体上后进行磁头定位的技术,例如,涉及易于进行光学系统的安装及调整的薄型磁记录装置。

    现今,可装卸于磁记录装置的记录媒体的尺寸以3.5英寸为主流,但其道密度约达2100~2500TPI(道/英寸),其记录容量有100~120M字节。

    为可以进行这样高记录密度的信息的记录删除以及再生,在记录媒体上设置用于进行磁头定位的光跟踪伺服系统用的位置检测用道槽,在对记录道进行磁头定位时,使用其位置检测用道槽进行闭环光学伺服控制。

    图7是表示先有的磁记录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说明图。在图中,50是盘状记录媒体,50a是以同心圆状将规定长度的道槽连续设置在记录媒体50的单面上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b是保护记录媒体50的盒式单元。51是用于信息的记录、删除以及将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磁头,它与支持弹簧51a接合,设置于滑架装置单元(未图示),使其磁隙单元(未图示)在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一侧的面上滑动。

    并且,52是发光受光单元,设置发光单元即激光二极管52a(以下称LD52a)和受光单元即光电二极管52b(以下称PD52b)。

    并且,53是全息单元,设置将来自LD52a的光分光成多个光的光学元件(未图示)和把来自记录媒体50的反射光导入PD52b的光学元件(未图示)。

    并且,54是既将来自全息单元53的光聚光、又将反射光导入全息单元53的透镜,55是既将来自透镜54地光导入记录媒体50、又将来自记录媒体50的反射光导入透镜54的反射镜。

    还有,由标明符号52~55的结构来构成光学系统。并且,在滑架机构单元(未图示)上设置该光学系统、磁头51及支持弹簧51a,同时可按记录媒体50的径向移动。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动作。记录媒体50通过媒体驱动电动机(未图示)以匀速转动。支持弹簧51a支持磁头51,其磁隙单元在记录媒体50上滑动。

    在此,如果就闭环光学伺服控制进行说明的话,那么,LD52a所发的光主要是通过全息单元53分光成三个光,该三个光由透镜54聚光,作为三个光导入反射镜55。反射镜55将这些光束导入记录媒体50。

    还有,在装置制造时,可以调整发受光单元52的位置,以便在三个光照射到位置检测用道槽单元50a上时,三个光所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其位置检测用道槽单元50a形成规定角度。

    根据相对于记录媒体50或设置在记录媒体50上的位置检测用道槽单元50a的各照射状态,由反射镜55导入记录媒体50的三个光作为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反射到反射镜55一侧。反射到反射镜55一侧的三个反射光由反射镜55导入透镜54,通过透镜54导入全息单元53,进一步由全息单元53导入PD52b。

    PD52b将三个反射光受光,按各受光强度输出检测信号。伺服控制单元(未图示)接受来自PD52b的检测信号,按其内容输出驱动滑架装置单元(未图示)的驱动信号。一直到将设置在滑架装置单元的磁头(准确地说是磁隙单元)配置到规定道为止,可进行闭环光学伺服控制。

    由于先有的磁记录装置如上构成,故需准确地将三个光在记录媒体50(或位置检测用道槽50a)上成像。该光的焦点精度需要±50μm,通常可根据调整透镜54的位置进行需要该±50μm精度的聚焦调整,但由于全息单元53、透镜54以及反射镜55等为单个部件,故需将各相对位置进行精细地调整,另外,还必须考虑透镜54的斜度等,聚焦调整作业是困难的。

    并且,由于发受光单元52检测精度好的信号,发受光单元52、全息单元53、透镜54以及反射镜55为单个部件,故相对于位置检测用道槽单元50a的光的光轴的定向操作也非常困难。

    并且,由于全息单元53、透镜54以及反射镜55等为单个部件,故位置调整困难,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也困难,存在不能将磁记录装置小型化或薄型化等问题。

    还有,在特开平4-219640号公报中,未涉及磁记录装置领域,但揭示了将光学系统汇集在全息部分的技术。不过,由于这不是磁记录装置领域的技术,故难以通过磁头51滑动将光准确、垂直地照射到产生面摆动的记录媒体50上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上,因而,需要反射镜和透镜等其他部件,聚焦调整操作等同样是困难的。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如上问题而做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集光学系统的薄型磁记录装置。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记录装置,它具有使聚焦调整和光轴调整等简易化或可省略的光学系统。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包括:在盘状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或将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磁头单元,通过设置在该磁头单元的通光单元将光照射到上述记录媒体上、同时又接受来自上述记录媒体的反射光的光学装置单元,装载上述磁头单元和上述光学装置单元、进行移动的滑架、以及根据上述光学装置单元的受光强度驱动上述滑架、将上述磁头单元配置在规定位置的控制单元;上述光学装置单元设有全息单元、将光照射到该全息单元的发光单元、以及通过上述全息单元将上述反射光受光并将受光强度输出到上述控制单元的受光单元;上述全息单元由第1反射面和与该第1反射面平行配置的第2反射面形成,设置了:在上述第1、第2反射面间以之字形传输光的光路,和配置在该光路上、将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分光成多个光的第1光学衍射装置,配置在上述光路上、改变通过上述光路的光的前进方向的第2光学衍射装置,配置在上述光路上、将通过上述光路的光聚光的光学聚光装置,相对于上述第1反射面成第1规定角度设置的、将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导入上述第1光学衍射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面以及相对于上述第2反射面成第2规定角度设置的、使上述多个光与上述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垂直射出的第2输入输出面。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具有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上述支持器单元固定在连接磁头单元的滑块单元的支持单元上。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设置调整上述全息单元的位置的焦点位置调整单元,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的光在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面上成像。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在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上设置焦点位置调整单元。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设置设定上述全息单元的斜度的斜度设定装置,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出射到记录媒体上的位置检测用道面的光的光轴相对于上述位置检测用道呈90度±1度。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在焦点位置调整单元设置斜度设定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具有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出射沿直线通过的多个光,调整相对于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的上述多个光的位置。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在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上设置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的全息单元是片状、透明的,将上述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配置在距磁头单元的媒体滑动面2.0mm以上、2.5mm以下的范围内。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的全息单元在与发光单元对置的面内,除第1输入输出面以外,还相对于来自上述发光单元的光的波长设置防反射膜。

    并且,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利用消光的黑色涂漆设置防反射膜。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磁记录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2磁头单元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2磁头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AA’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全息单元的详细说明图。

    图6是表示光学系统的调整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先有的磁记录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说明图。

    第1实施例:

    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第1实施例的磁记录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图3所示的第2磁头单元的斜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磁头单元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AA’的剖面图。

    在图1中,1是可装卸地保存记录媒体50(示于图7)的支持器,2是滑动凸轮,通过向记录媒体50的装卸方向移动,使支持器1与装卸方向正交,向框架21侧或其反向移动。3是使滑动凸轮2移动的负载电动机,4是可转动地支持在支持器1的上板上的开闸器,在装卸记录媒体50时,使在盒式单元50b上设置的光闸开闭。5是在记录媒体50的安装位置保存滑动凸轮2的闩锁单元,6是用于指示记录媒体50的排出的按钮单元。由标有上述符号1~6的构成形成装卸记录媒体50的负载机构单元。

    并且,7是第1磁头单元,在记录媒体50的一个面上滑动,使该面磁化,进行信息的记录或消除,或检测所磁化的信息。8是在一端侧设置第1磁头7、将其进行支持的支架,其另一端侧可摆动支持在滑架12上。并且,支架8可由弹簧等靠紧在记录媒体50一侧,以便使第1磁头7可在记录媒体50上滑动。

    在图1,图2中,9是第2磁头单元,在记录媒体50的另一个面(即图7所示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一侧的面)上滑动,将其记录面磁化,进行信息的记录或消除,或检测所磁化的信息。10是光学装置,包括具有透镜和光学衍射元件等的全息单元、发光单元和受光单元等。由标有上述符号9及符号10的构成形成光磁头单元11。

    在图1中,12是滑架,支持支架8、第2磁头9以及光学装置10。13是导轴,相对于记录媒体50的径向导向滑架12。14是滑架驱动电动机,使滑架12以记录媒体50的径向移动。由标以上述符号7~14的构成形成滑架装置单元。

    并且,15是媒体驱动电动机,记录媒体50由轮毂15a保存,转动。16是控制单元,与外部的系统侧进行信号收发以及相对于滑架装置单元的闭环光学伺服控制及媒体驱动电动机15的转动控制等等。

    并且,17是上盖,18上前盖,19是下盖,20是安装在外部装置(未图示)上时的安装构件,21是铝压铸的框架,用于安装或容纳标有上述符号1~20的构成。22是光磁记录装置,包括上述标有符号1~21的构成。

    在图2、图3中,9a是磁芯单元,既具有磁隙单元9a1,又可卷绕线圈(未图示)。9b是滑块单元,保存磁芯单元9a。9b1是在滑块单元9b上形成缺口所设置的通光单元,来自光学装置10的定位用的光可通过。

    并且,9c是连接滑块单元9b的支持单元,用加工的不锈钢板材制成。还有,支持单元9c不只限于不锈钢,如果具有足够强度,将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的也可。

    并且,9c1是设置在支持单元9c上的第1安装单元,将滑块单元9b连接在与该记录媒体50对置的面。9c2是用于使定位用的光通过的通光单元,在第1安装单元9c1上设置、形成规定大小的钻孔。9c3是设置在支持单元9c上的第2安装单元,以支持光学装置10。

    并且,9c4是由第1安装单元9c1与第2安装单元9c3的高度差所形成的空间即容纳单元,9c5及9c6是分别设置在支持单元9c上的缺口单元,9c7是设置在第2安装单元9c3上的阴螺纹单元。还有,第2磁头单元9包括标有符号9a~9c7的构成。

    并且,10a是全息单元,具有透镜及光学衍射元件等,例如,使用长3mm、宽2mm、厚1.2mm的透明塑料板制成。10b是发光单元,进行光的发光,可使用激光二极管。10c是受光单元,进行光的受光,可使用光电二极管。还有,受光单元10c设置受光元件,可接受多个光。10d是将发光单元10b和受光单元10c配置在规定位置上的发受光装置单元,10d1是设置在发受光装置单元10d上的安装单元,用粘接剂将全息单元10a固定。

    并且,10e是用于与外部进行信号收发的端子单元,使发光单元10b和受光单元10c电连接。10f是挠性电缆,与端子单元10e连接,进行控制单元16与光学装置10之间的信号中继。10g是保存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支持器单元。

    并且,10g1是设置在支持器单元10g上的焦点位置调整单元,制成直槽状,通过可以移动发受光装置单元10d,在与设置记录媒体50(示于图7)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面正交的方向即方向B或方向C上,可以进行其安装位置的调整,可进行光学装置10的焦点位置的调整。

    还有,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也是斜度设定装置,它设定相对于从光学装置10照射到记录媒体50的光的光轴的记录媒体50成垂直方向的斜度。即,由于从全息单元10a射出的光的光轴相对于记录媒体呈90度±1度以内,相对于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尺寸G、H、I,将其尺寸D、E、F定为D=G±0.05mm、E=H±0.05mm,故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可设定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斜度。

    还有,例如,尺寸D为4mm±0.05mm、尺寸E为9mm±0.05mm、尺寸F为3mm,尺寸G为4mm、尺寸H为9mm、尺寸I为2mm。

    并且,10g2是在支持器单元10g上设置的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由形成弧状的凹坑设置在支持器单元10g的侧部上。在支持器单元10g上设置该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10g2,以便在将其连接的线段上大体上配置发光单元10b。为进行从光学装置10照射到记录媒体50上的、排成一直线的三个光的位置调整,在与方向B或方向C正交的面上,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10g2可调整光学装置10的安装角度。10g3是安装单元,与阴螺纹单元9c7螺合的螺钉(未图示)的螺钉部分具有余量,设置可贯通的贯通孔。还有,光学装置10包括标有符号10a~10g3的构成。

    在图4中,J是从全息单元10a的第2输入输出面10a5(示于图5)到记录媒体50的距离,可在2.0mm~2.5mm的范围设定。

    图5是全息单元10a的详细说明图。在图中,与图2~图4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省略其说明。10a1是使所入射的光以之字形传输的光程,由与全息单元10a相互平行且具有规定间隔的第1反射面10a2、第2反射面10a3形成。

    并且,10a4是第1输入输出面,相对于第1反射面10a2设置第1规定角度θ1(例如,可将θ1假定为34度),可与第2反射面10a3接连设置。10a5是第2输入输出面,相对于第2反射面10a3设置第2规定角度θ2(例如,可将θ2假定为34度),可与第1反射面10a2接连设置。

    并且,10a6是反射型第1光学衍射光栅,配置在光路10a1上,将来自发光单元10b的光分光成多个光,例如,是间隔13.1μm、深度0.05μm的矩形状衍射光栅。10a7是第2光学衍射光栅即光束分离器,在来自第1光学衍射光栅10a6的多个光中,既将0次反射光反射到反射型菲涅耳透镜10a8上,又将来自记录媒体50(示于图7)的多个反射光的初次衍射光反射到第1反射面10a2上。

    并且,10a9是防反射膜,防止发光单元10b对所发光的光的波长的反射,在全息单元10a的发光单元10b的对置面内,通过设置消光的黑色涂漆形成除第1输入输出面10a4以外的部分。还有,相对于发光单元10b所发光的光波长的8000埃,利用黑色涂漆可大体上防止反射,利用消光可提高反射的效果。

    并且,如其放大图所示的光K1、K2及K3那样,从全息单元10a射出到记录媒体50的定位用的光为排在直线上的三个光。还有,这些光K1、K2及K3相对于设置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面是垂直的。并且,如其放大图所示的反射光L1、L2及L3那样,从全息单元10a射出到受光单元10c的、来自记录媒体50的反射光是三个反射光。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动作。首先,就光学装置10的聚焦调整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光学系统的调整的说明图。

    将第2磁头单元9的滑动面侧作为下部,置入聚焦调整夹具30,从其上部将支持器单元10g置入,将贯通安装单元10g3的螺钉与阴螺纹单元9c7螺合,将支持器单元10g临时固定在第2安装单元9c3上。

    接着,利用操纵单元31将风力式气动卡盘所保存的发受光装置单元10d插入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图3所示),从发光单元10b发光。

    接着,来自发光单元10b的光经由全息单元10a、作为三个光K1,K2及K3通过第2磁头单元9的通光单元9b,由光束分析器30a在聚焦调整导板30上测量焦距及光斑直径。将其测量结果输出到操纵单元31,操纵单元31按其输出使发受光装置单元10d向上或向下(即,图3所示方向B或方向C)移动,在得到光斑直径为最小的规定焦距时,决定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位置。其后,用粘接剂将发受光装置单元10d连接在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上。

    还有,在聚焦调整时,由于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兼作设定光轴的斜度的斜度设定装置,所以,相对于设置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面,光轴设定在90度±1度的范围内。并且,在操纵单元31升降时,可以通过由光束分析器30a测量光斑位置,检测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倾斜量,控制倾斜量。

    接着,就光学装置10的定向调整进行说明。进行聚集调整、连接发受光装置单元10d后,使与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10g2(图3所示)的弧状凹坑大体上一致的直径的销(未图示)与各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10g2结合,由两个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10g2,可根据各支持器单元10g进行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角度调整。接着,从发光单元10b将光发光后,上述光通过全息单元10a,作为三个光K1、K2及K3(图3所示)输出。

    接着,由光束分析器30a测量光K1、K2及K3的各个位置以及相对位置,将测量结束输出到操纵单元31。操纵单元31根据其输出,进行发受光装置单元10d的角度微调,以便使光束分析器30a的测量结果表示规定的安装位置。

    接着,光束分析器30a的测量结果表示出规定的安装位置后,将与阴螺纹单元9c7螺合的螺钉进一步拧紧,将支持器单元10a正式固定在第2磁头单元9上。

    接着,置入第2磁头9的方位角调整夹具(未图示),进行磁隙单元9a1与记录道(未图示)的方位角调整,用粘接剂等将第2安装单元9c3(图2所示)连接在滑架12(图1所示)上。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光磁头单元11的动作。由图5所示的发光单元10b将光发光后,该光由全息单元10a的第1输入输出面10a4进行第1折射角度(在本第1实施例中为12.5度)折射,进入光路10a1内,导入设置在第1反射面10a2上的第1光学衍射光栅10a6。还有,在发光单元10b发光的光中,照射到第1输入输出面10a4以外的光由于由防反射膜10a9大体上可防止反射,故不会对受光单元10c带来不良影响。

    接着,导入第1光学衍射光栅10a6的光由第1光学衍射光栅10a6分光成三个排成直线的光K1、K2及K3,导入设置在第2反射面10a3上的光束分离器10a7中。光K1、K2及K3由光束分离器10a7将各0次反射光导入设置在第1反射面10a2上的菲涅耳透镜10a8中。

    接着,光K1、K2及K3由菲涅耳透镜10a8聚光,导入到第2反射面10a3中,由第2反射面10a3向第2输入输出面10a5反射,由第2输入输出面10a5进行第2折射角度折射,对设置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面垂直射出。

    还有,由于由设置第2规定角度θ2的第2输入输出面垂直射出光K1、K2及K3,故可以通过通光单元9b1。

    接着,光K1,K2及K3将设置在第2磁头9上的通光单元9b1贯通,照射到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上,根据相对于其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照射情形,作为强度不同的反射光L1,L2及L3贯通通光单元9b1,返回到全息单元10a。

    接着,反射光L1,L2及L3由第2输入输出面10a5进行第2折射角度折射,进入光程10a1,由第2反射面10a3反射,导入菲涅耳透镜10a8。反射光L1、L2及L3由菲涅耳透镜10a8聚光,导入光束分离器10a7,其初次衍射光由光束分离器10a7导入第1反射面10a2。反射光L1、L2及L3由第1反射面10a反射到第1输入输出面10a4,由第1输入输出面10a4折射后,导入受光单元10c。

    接着,接受光L1、L2及L3的受光单元10c按其受光强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16。

    控制单元16按其检测信号驱动滑架驱动电动机14,移动滑架12,将第1、第2磁头单元7、9配置在规定的道位置上。

    如上,如果采用本第1实施例所示的磁记录装置22,固定在磁头单元9的支持单元9c上的光学装置单元10的全息单元10具有由相互平行的第1反射面10a2与第2反射面10a3形成的光路10a1,由其光路10a1使光从之字形传输,既确保了光路长度,又在光路10a1内配置第1光学衍射光栅10a6、光束分离器10a7以及菲涅耳透镜10a8等光学元件,既可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同时在与第2反射面10a3之间设置第2规定角度的第2输入输出面10a5,即使在记录媒体50中产生面摆动,也可通过光单元9b1,将光K1、K2及K3垂直照射,在设置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50a的面上,故在第2输入输出面10a5与记录媒体50之间不设置反射镜和透镜等也可以,可将第2输入输出面10a5与记录媒体50的间隔J设定为2.0mm~2.5mm,可谋求装置的薄型化。

    并且,由于在记录媒体50中设置收发光装置单元10d及支持器单元10g,发受光装置单元10d将可垂直照射光K1、K2及K3的全息单元10a固定,支持器单元10g具有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可容易向与设置记录媒体50的位置检测用道槽50a的面正交的方向移动,故容易进行光学装置10的焦点位置的调整。

    并且,由于焦点位置调整单元10g1也是斜度设定装置,斜度设定装置将从光学装置10垂直射出到记录媒体50的光K1、K2及K3的光轴的斜度设定在±1度,故聚焦调整更容易,又可有效使用光K1、K2及K3的输出。

    并且,设置具有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的支持器单元10g,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用于调整从光学装置10照射到记录媒体50的排成直线的光K1、K2及K3的光斑位置,故容易进行定向调整。

    并且,将光学装置10固定在第2磁头单元9的支持单元9c上,由于将第2磁头单元9与光学装置10作为成为整体的光磁装置单元11,故焦点位置和定向位置等不偏移,易于挪动。

    并且,在全息单元10a的发光单元10b的对置面中,由于除第1输入输出面10a4外还设置防反射膜10a9,故在来自发光单元10b的光中,可防止未进入光路10a1的光的反射,故可防止对配置在发光单元10b附近的受光单元10c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包括:在盘状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或将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磁头单元,通过设置在该磁头单元上的通光单元,将光照射到记录媒体上,同时接受来自记录媒体的反射光的光学装置单元,装载磁头单元和光学装置单元并进行移动的滑架,以及根据光学装置单元的受光强度驱动滑架、将磁头单元配置在规定位置的控制单元;光学装置单元设有全息单元、将光照射到该全息单元上的发光单元以及通过全息单元接受反射光、将受光强度输出到控制单元的受光单元;全息单元由第1反射面和与该第1反射面平行配置的第2反射面形成,设置了:在第1、第2反射面间以之字形传输光的光路,和配置在该光路上、将来自发光单元的光分光成多个光的第1光学衍射装置,配置在光路上,改变通过光路的光的前进方向的第2光学衍射装置,配置在光路上、将通过光路的光聚光的光学聚光装置,相对于第1反射面成第1规定角度设置的、将来自发光单元的光导入第1光学衍射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面以及相对于第2反射面成第2规定角度设置的、将多个光与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垂直射出的第2输入输出面;所以,全息单元具有由相互平行的第1反射面与第2反射面形成的光路,由其光路使光以之字形传输,确保了光路长度,同时,又在光路内配置第1光学衍射装置、第2光学衍射装置以及光学聚光装置等光学元件,既可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又通过在其与第2反射面之间设置第2规定角度的第2输入输出面,将光垂直照射在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上,所以,在第2输入输出面与记录媒体之间不设置透镜和反射镜等也可以,可谋求装置的薄型化。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具有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由于支持器单元固定在紧固磁头单元的滑块单元的支持单元上,故可防止光学装置单元与磁头单元的相对位置的偏移,可防止焦点位置等的偏移。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设置调整全息单元的位置的焦点位置调整单元,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的光在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上成像,故容易进行从全息单元射出的光的聚焦调整。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由于在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上设置焦点位置调整单元,故可有效、更加容易地进行从全息单元射出的光的聚焦调整。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设置设定全息单元的斜度的斜度设定装置,以便使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到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面的光的光轴相对于位置检测用道呈90度±1度,故更容易进行聚焦调整。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由于在焦点位置调整单元设置斜度设定装置,故可有效地设定聚焦调整时的全息单元的斜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具有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从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射出通过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光,调整相对于记录媒体的位置检测用道的多个光的位置,故可容易调整相对于位置检测用道的多个光的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由于在保存光学装置单元的支持器单元中设置定向调整用定位单元,故可有效地调整从光学装置照射到位置检测用道上的光的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全息单元是片状、透明的,由于将全息单元的第2输入输出面配置在距磁头单元的媒体滑动面2.0mm以上、2.5mm以下的范围内,故可认为是薄型的磁记录装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全息单元在与发光单元对置的面内,除第1输入输出面以外,对来自发光单元的光的波长设置防反射膜,所以在发光单元10b的光中,由于可防止未进入光路的光的反射,故可防止对受光单元产生不良影响。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装置,由于利用消光的黑色涂漆设置防反射膜,故可用简易的构成进行防反射。

磁记录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磁记录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磁记录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记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记录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薄型磁记录装置,具有将聚焦调整、光轴调整等简易化或可省略的光学系统。全息单元10a将光照射到记录媒体50上,它设置光路10a1、第1光学衍射装置10a6、第2光学衍射装置10a7以及光学聚光装置10a8、相对于第1反射面10a2设置第1规定角度的第1输入输出面10a4以及第二输入输出面10a5,第二输入输出面10a5相对于第2反射面10a3设置第2规定角度,使光与位置检测用道50a垂直射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