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荻苇打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捆机,是一种移动式荻苇打捆机。
【背景技术】
荻苇是一种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植株一般高3.5~5m,与芦苇相似,杆径比芦苇壮实,硬度较大,平均产量是芦苇的2.5倍,都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由于其植株高大,径杆较硬砍伐后切割捆扎困难,且人工捆扎的荻苇松散,比重低,不利运输、搬运、装载、仓储,而且运输搬运过程中浪费较大。如何在田间将收获的荻苇用机械快速切割打包成捆,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缓解劳动力紧张,是当前荻农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尚无专用于荻苇的打捆机,据检索发现有CN2877256Y的芦苇液压打包机,但该机只适应于芦苇的打包加工,无法解决全国江、河、湖洲生长的荻苇加工问题,此外,它有如下缺陷:
1、固定式。该打包机实行一台动力供两台打包机工作,移动困难,致使原料供应不能及时保证,加工场地必须开阔,从而需经常停下工作,浪费时间移动设备,且设备笨重难移,效率低下。
2、切刀设计欠佳,对质地较轻、杆壁较薄的芦苇尚能切割,而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所产荻苇无法切割,从而无法将荻苇打包成捆。
3、捆扎所用材料单一,速度慢。该机用芦苇直接做捆扎材料,一是速度慢,效益低,二是散捆多,由于用芦苇杆直接做捆扎材料,苇杆易折断,不利运输装卸和保存。
【发明内容】
为适应荻苇的生理特点,满足荻农的迫切愿望,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荻苇打捆机。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包括动力行走机构、打捆箱体,压捆装置,切苇装置,移动夹绳装置和液压系统的移动式荻苇打捆机,它的特点是:①在打捆机箱体的一端连接有动力行走机构,箱体的另一端为打捆装置;在箱体前腔内设有该由压盖板和推苇板组成的压捆装置,该压盖板顶端连接有压盖油缸,在箱体后腔内设有压捆油缸,箱体前的底部设有多移动夹绳装置。②所述凹型导槽,由凹口相对的上、下两条凹型导槽组成,切苇刀安装在上下导槽之间,其中上面的凹型导槽由两段组成,一段设在箱体侧板后上部,另一段在箱体前腔压盖板的侧压板上并与压盖板连为一体,随压盖板活动,其尾部有一段开放形导槽,工作时保证导槽始终与切苇刀不分离,下面的一根凹型导槽设在箱体的底侧板上。③推苇板底端安装有两条凸型导轨,两条凸形导轨分别在箱体底板上的两条长型凹槽内运动,保证推苇板前后运动时不歪斜,推苇板中部的背面连接有压捆油缸。④在动力行走机构上,还安装有液压油泵,操作控制台和碾蔑装置,该碾蔑装置由两个设有皮带轮的对滚组成,两对滚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动力的传动轴相连。⑤所述切苇刀为燕尾形,刀体前端为合金刀刃、刀体上、下为切刀滑轨,工作时切刀在凹型导槽中运动,刀体后端的燕尾槽中心为受力点并与切苇缸连接。⑥所述移动夹绳装置由直角托绳弯臂,两只对称的活动绳夹和活动绳盒组成并与推草板连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移动式。方便野外作业,机动性能好,可在江、河、湖洲块各荻苇田间自由行走,走到哪里工作到哪里,极为方便,解决了打捆机笨重难移问题。②彻底解决荻苇切割难题,一直以来因为荻苇杆茎硬,人工切割困难,费时费力,而无法解决机械化打捆的问题,本申请完全解决了荻苇打捆过程中的关键程序即切割难题,采用直切式,切刀沿凹型导槽进退,不会出现切刀被卡、切刀异位的问题。③捆扎质量好,速度快。本发明将捆扎用的材料定为软绳,将软绳固定在自行设计的绳夹上,打捆过程中,绳夹按捆扎要求移送到位,方便取用,综上所述该机每小时能作业完成60捆左右,每捆重约50公斤,每天可加工30吨左右,其行走、合盖、推苇、切割、捆扎相互连贯,一气呵成,方便人工搬运,节省大量劳动力,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代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动力行走机构;2碾蔑装置;3控制台;4动力;5液压装置;6打捆箱体;7切苇油缸;8切苇刀;9推苇板;10压盖油缸;11箱体前腔;12滚轮;13压捆油缸;14移动夹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打捆箱体6的一端通过连接扣连接有动力行走机构1,该行走机构内设有碾蔑装置2,控制台3,动力4和液压装置5,其中碾蔑装置由两个带皮带轮的对滚组成,两对滚的皮带与动力的传动轴相连接。在箱体6的底板下方设有导轨12,在箱体6的两侧板上各设有上下两条凹型导槽,该凹型导槽凹口相对,其中箱体底部的凹型导槽为一根整体导槽,箱体顶部的凹型导槽分为两段,一段设在箱体侧板后上部,另一段设在箱体前腔压盖板的侧板上,随压盖板运动,其尾部有一段开放性导槽,工作时保证导槽始终与切苇刀不分离,在上下凹型导槽之间嵌合有一把燕尾形的切苇刀8,该刀体的前端为合金刀刃,刀体上下为切刀滑轨,刀体后端的燕尾槽中心为受力点并与切苇油缸7相连,在控制台的指令下,通过液压装置和切苇油缸7可使切苇刀在凹型导槽内作进退的往返运动;在箱体的前腔内设有由压盖板和推苇板9组成的压捆装置,箱体后腔内设有压捆油缸13,推苇板9的底端安装有两条凸形导轨,推苇板在压捆油缸13的作用下,该凸形导轨在箱体底板的凹槽内可作进退往返运动;箱体前腔11的底板下设有移动夹绳装置14,该移动夹绳装置由直角托绳弯臂,两只对称地活动绳夹和活动绳盒组成。箱体前腔盖板上设有压盖油缸10,压盖板在压盖油缸10的作用下,可使箱体前腔盖板打开或关闭。
工作过程:
将打捆机开进到苇田,起动液压系统,通过控制台3和箱盖油缸10、打开打捆箱体前腔11,工作时将荻苇装进打捆箱,合上压盖板,再通过控制台3、指挥压捆油缸13、压缩荻苇,再运行油缸7带动切苇刀8,将箱体前腔11中多余漏在箱体外的荻苇切除,随即捆扎,之后指挥压捆油缸13退回,箱盖油缸10开盖,切苇油缸7回位,将箱体前腔11中的苇包搬出放于汽车上拖走,即完全一个工作轮回,打好一个捆,时间1分钟即可,如此反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