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锚栓.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8403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8219.X

申请日:

1998.03.25

公开号:

CN1213046A

公开日:

1999.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16B13/00

主分类号:

F16B13/00

申请人:

乌帕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J·格吕; C·维贝尔; J·谢策尔

地址:

联邦德国埃门丁根

优先权:

1997.03.25 DE 19712425.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钟守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特别适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的可通过冲击安装就位的组合锚栓。当锚栓杆处在锚定状态时,粘接面5的面积与锥形表面2a的总面积之比为3—4.5,钻孔中的环形间隙8的截面积与锚栓截面积9之比为0.3—0.5,以及粘结化合物中的填料比例小于5%重量比,藉此使承受拉力的该组合锚栓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以及使锚栓杆相对于粘泥壳能够可靠地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特别适合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的组合锚栓,包括一个锚栓 杆,锚栓杆具有至少一个朝着其插入端扩张的锥部并且用于通过粘结化合物而 锚定在安装基件的钻孔中,其特征在于,当锚栓杆处在锚定状态时,其粘接面 (5)的面积与锥形面(2a)的总面积之比为3-4.5,钻孔中的环形间隙(8) 的截面积与锚栓截面积(9)之比为0.3-0.5,以及粘结化合物中填料的比例小 于5%重量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锚栓,其特征在于,锚栓杆具有一些相同的、 无涂覆层的锥部(2),其锥角为12°-20°。

说明书


组合锚栓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别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场地中的组合锚栓。

    如欧洲专利EP0448952A2所述的这种组合锚栓具有一个锚栓杆,锚栓杆有一些锥形部分并有涂覆层和一个作为保护元件的网套。一旦胶泥凝固后,围绕着锚栓杆就形成了一个胶泥壳。当胶泥有裂逢产生时,锚栓杆通过其涂覆层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利的摩擦条件就可以在胶泥壳中产生运动,这就产生了进一步的张紧作用。网套在锥形部分上滑动一方面保护涂覆层免受损伤,另一方面还能够清洁钻孔。这套装置中所使用的化合物如欧洲专利EP0333719B1所述。这些化合物以下述方式装在一个玻璃壳中:在一个壳腔中装有由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环氧树脂的酯类和乙烯不饱和单体所构成的树脂组分;在另一个壳腔中装着有机过氧化物的硬化剂。

    通过锚栓杆的转动,玻璃壳在钻孔中破碎并使化合物混合。当这些化合物混合到一起后,就形成了一种其惰性填料含量占40-55重量百分比的粘结化合物。已知的这种组合锚栓由于其能够进一步张紧的特性因而适合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然而,由于锚栓杆要求涂覆以及要配备网套,该锚栓的制造成本很昂贵。此外,由于网套的存在,使用这种锚栓时就无法通过冲击而使锚栓杆就位。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上面所述的这种适合于锚定在承受拉力地场地中的组合锚栓作出改进,使其生产成本更为经济并能够通过冲击而安装就位。

    这一目的的实现籍助于权利要求1中的各项技术特征。

    通过将填料的含量减少到5%(重量百分比)以下,获得了一种粘结剂,它可以保证与钻孔壁的良好粘接并能够由手工冲击而使锚栓杆就位。当粘结化合物凝固后,由于填料含量的减少而造成的粘接强度的降低是这样来补偿的:使钻孔中的环形间隙的截面积与锚栓截面积的面积比降低至0.3-0.5。

    本发明的组合锚栓适合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这是由于锚栓杆可在凝固的胶泥壳中轴向移动因而可产生进一步的张紧作用。当锚栓杆移动时,锥形部分进一步滑入到胶泥壳的狭窄部位,这样使锚栓杆和胶泥壳重新相互锁紧到一起。

    为了使锚栓杆相对于胶泥壳发生移动,就需要使锚栓杆的外表面与胶泥壳安全分离,同时又要使胶泥壳与钻孔壁之间保持粘接。粘接面的面积与锥形部分的表面积之间的优化比值为3-4.5,这一优化值可保证锚栓杆与胶泥壳发生分离。

    由于上述所有特征的共同作用,本发明可免去锥形表面的涂覆层以改善滑动性能,因而也不需要采用保护元件来保护涂覆表面。因此,在制造本发明的组合锚栓时,即不需要涂覆也不需要配备用于保护涂覆的锥部的昂贵网套。因而可以更为经济地生产出本发明的锚栓,以及可通过省时的冲击安装而将它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它还具有与已知的组合锚栓相同的承载值。

    锚栓杆具有一些相同的、无涂覆层的锥部,其锥角为12°-20°,证明是非常有益的。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了粘结在钻孔中的组合锚栓,以及

    图2表示了图1中A-A所示的截面。

    图1和图2所示的组合锚栓包括一个锚栓杆1,它有一些构成了锚定元件3的锥形部分2。锥形部分各自具有一个未涂覆锥形表面2a,锥面2a在粘泥壳中形成了相应的空腔。在粘泥壳与钻孔壁之间形成粘接,因而产生出粘接面5。这种粘接使得组合锚栓锚定在安装基件7的钻孔6中。粘接面5的面积与所有锥部2的锥形表面2a的总面积之比最好是3-4.5。类似地,如图2中所示,钻孔中的环形间隙8的截面积与锚栓的截面积之比最好是0.3-0.5。粘结化合物中的填料比例小于5%(重量比)。

    粘结化合物的树脂组分主要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或乙烯基聚氨酯树脂和/或环氧树脂和/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树和/或乙烯基酯树脂和/或矿物粘结剂。下面给出锚栓杆的安装实例。

    实施例1  M12的壳,树脂中没有惰性填料

    外壳:0.8g粉末状硬化剂组分,含有25%重量比的过氧二苯甲酰,稳定在石膏中。

    内壳:5.6g烯基酯树脂,其构成是:

        二乙氧基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80%重量比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0%重量比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8.7%重量比

        二甲基对甲苯胺                  1.28%重量比

        特丁基邻苯二酚                  0.02%重量比

                                        共100%重量比

    锤击4次锚栓杆使其就位,

    锚栓杆具有5个锥部

    连接螺纹M12

    钻孔直径:14mm

    锚定浮度:100mm

    锥角:14°

    锥形扩张面面积:1300mm2

    粘接面面积:4400mm2

    粘接面面积与扩张面面积之比:3.4

    凝固时间:半小时

    破碎的凝固物B25

    实际强度:38.37N/mm2

    破碎宽度:0.3m平均拉出值67.2KN

    失效原因:钢断裂

    破碎宽度:0.5mm平均拉出值58.6KN

    失效原因:锚栓杆被拉出胶泥壳

    未破碎的凝固物B25

    实际强度:24.5N/mm2

    平均拉出值:68.2KN

    失效原因:钢断裂

    实施例2

    内壳:5.6g不饱和聚酯的混合树脂

    基于新戊基乙二醇的树脂              20%重量比

    乙氧基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凝缩度1.3                         30%重量比

    低醚丙烯酸酯,即乙氧基聚单羟基

    三丙烯酸酯                                                    25%重量比

    双-2-羟乙基甲苯胺                                             0.98%重量比

    特丁基邻苯二酚                                                0.02%重量比

                                                                  100%重量比

    外壳:0.6g粉末状硬化剂组分,含有30%重量比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稳定在石膏中。

    0.25g粒度为0.08-0.2mm的石英砂颗粒。

    锤击5次锚栓杆使其就位,

    锚栓杆具有5个锥部

    连接螺纹M12

    钻孔直径:14mm

    锚定深度:100mm

    锥角:12°

    锥形扩张面面积:1465mm2

    粘接面面积:4400mm2

    粘接面面积与扩张面面积之比:3

    凝固时间:半小时

    破碎的凝固物B25

    实际强度:33.4N/mm2

    破碎宽度:0.5m平均拉出值54.6KN

    失效原因:锚栓杆被拉出胶泥壳

    实施例3   带两个供料管和一个固定搅拌器的壳体

    供料管1   50g硬化剂组分,过氧化二苯甲酰                       20%重量比

              环氧当量175的双酚A环氧树脂                          50%重量比

              石膏                                                28%重量比

              表现出疏水性的热化硅酸                               2%重量比

                                                                  100%重量比

    供料管2    750g如实施例1中的树脂组分              94.4%重量比

               粒度为0.25mm的飞灰颗粒                 1.6%重量比

               表现出疏水性的热化硅酸                 0.4%重量比

    用手引入锚栓杆

    锚栓杆具有5个锥部

    连接螺纹M12

    钻孔直径:14mm

    锚定深度:100mm

    锥角:19°

    锥形扩张面面积:978mm2

    粘接面面积4400mm2

    粘接面面积与扩张面面积之比:4.5

    凝固时间:1小时

    破碎的凝固物B25

    实际强度:33.4N/mm2

    破碎宽度:0.5mm

    拉出值:52KN

    失效原因:锚栓杆被拉出胶泥壳。

组合锚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合锚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合锚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锚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锚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特别适用于锚定在承受拉力的场地中的可通过冲击安装就位的组合锚栓。当锚栓杆处在锚定状态时,粘接面5的面积与锥形表面2a的总面积之比为34.5,钻孔中的环形间隙8的截面积与锚栓截面积9之比为0.30.5,以及粘结化合物中的填料比例小于5%重量比,藉此使承受拉力的该组合锚栓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以及使锚栓杆相对于粘泥壳能够可靠地移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