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铀酸铵流化干燥工艺技术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用核燃料生产,具体涉及化工转换过程中的中间产品重铀酸铵(ADU)的干燥及装置。
在核燃料化工生产中,由原料UF6到生产出UO2粉末,有中间产品ADU,ADU的干燥是ADU沉淀过滤滤饼还原成UO2粉未之前的中间过程。目前采用的是喷雾干燥技术,缺点是ADU滤饼必须加水造浆,使其适于喷雾干燥操作。造浆过程增加了三台运转设备(造浆槽、泵槽和高位槽),使运行费用增加;其次是设备体积大(Φ1000×3500mm),有粘壁现象,只适合235U<3%wtADU的干燥,且干燥产品需经擦筛机擦筛后才便于气流输送及进入还原炉转化。在国外,日本核燃料开发事业团东海事业所的ADU干燥采用多段干燥机;干燥时间长,干燥产品需粉碎筛分,操作繁、污染大;俄罗斯乌斯季卡缅诺格尔斯克化工转化厂、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ADU干燥均采用回转炉(Φ420~500×5000~8000mm)脱水干燥,并转化成U3O8,再转化成UO2;该工艺先进,但设备结构复杂、投资大,还需高效的过滤设备与之配套,难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ADU的干燥提供工业规模的技术和装置,该工艺满足核临界安全要求,干燥产品ADU粉末满足UO2粉末的加工要求,克服了上述工艺的缺点,可满足235U≤5%wtADU的干燥。
本发明由以下技术措施得以实现:具有搅拌器(7)和载体(5)的流化干燥床(6)在送风机(11)和排风机(10)的共同作用下,使流化干燥床内载体(5)部分流化、部分成翻滚状;当粉末收尘系统(8)的温度预热到120℃时,ADU滤饼由料浆槽(3)搅拌均匀,其浆体进入螺旋供料器(4),再由螺旋供料入流化干燥床(6)内载体(5)上干燥;若ADU滤饼含水量>45%wt(此种料<1%),加水调成55~65%wt的浆体,经搅拌槽(1)搅拌均匀,由压空引射器(2)引射浆体入流化床(6)内载体(5)上。控制床内压差1.5~3.5kPa,床内风速2.5~4.5m/s,流化干燥床出口风温135~145℃。ADU湿料在载体(5)和热风的作用下,使其脱水、干燥、碰撞破碎后,再干燥。直到一定粒度、一定含水量的粉末产出,才随尾气带入粉末收集系统(8)收集成产品进入料箱(9)中。若流化干燥床(6)压差>3.5kPa,启动搅拌器(7)打碎粘结块,保持热风畅通和流化干燥。
工艺技术参数:
送风机(11)风量:500~800m3/h(可调),风压:>4.5kPa;
排风机(10)风量:1300~1600m3/h(可调),风压:8kPa;
料浆槽(3)搅拌转速:60r/min;
流化干燥床(6)入口风温:200~300℃;
流化干燥床(6)出口风温:135~145℃;
流化干燥床(6)压差:1.5~3.5kPa;
ADU滤饼含水量<44%wt,供料速度:60~80kg/h;
ADU料浆含水量为55~65%wt,供料速度:70~90l/h;
流化干燥床(6)干燥能力:ADU粉末35~55kg/h;
ADU粉末团粒直径:<0.1mm;
ADU粉末含水量:≤3%wt;
ADU粉末松装密度:<1.4g/cm3。
本发明因ADU滤饼不需加水造浆,比喷雾料含水量低30%wt,因此,不需造浆槽、泵槽、高位贮槽等,缩短了工艺过程,节省了能源。干燥装置体积小(Φ250×4000mm),投资省,无核事故隐患。为稳定流化干燥床(6)地出口温度,采用仪表串级调整热风加热器功率,操作简便,工艺连续稳定;产品水分≤3%wt、无结块、无大颗粒,不需破碎过筛和再干燥;利于气流输送及螺旋供入还原炉转化或贮存。
图1为流化干燥床工艺设备连接图。图中由供料干燥系统、粉末收集系统和热风源系统三部分组成。
供料干燥系统:由离心机来的ADU浆体(含水量<45%wt物料)直接流入料浆槽(3),搅拌均匀后送入螺旋供料器(4),再送入流化干燥床(6)内;ADU浆体含水量>45%wt时,加无离子水在搅拌槽(1)内调成含水量为55~65%wt的均匀浆液,由压空引射器(5)引入流化干燥床(6)内。在流化干燥床(6)内,ADU湿浆在热风和载体(5)的传质传热下干燥,加之搅拌器(7)的搅拌,保障热风畅通。
粉末收集系统:该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布袋收尘器,料箱(9)。在排风机(10)的作用下,ADU粉末随尾气进入粉末收集系统(8)收集成产品,进入料箱(9)中。
热风源系统:送风机(11)将室内空气鼓入空气过滤器(12),过滤后进入空气加热器(13)加热至200~300℃,由流化干燥床(6)底部进入流化干燥床(6)载体层(5);排风机(10)保障流化干燥床(6)内呈微负压,使流化干燥床(6)内压差在控制范围。
图2为压空引射器示意图。ADU浆体进液管(15)为Φ18×200mm,压空进气管(16)为Φ14×85mm,夹角为35°。
实施例:
应用本技术和装置进行的典型试验(见表1):
在方式1中,ADU过滤滤饼直接进料浆槽(3)搅拌均匀后,由螺旋供料器(4)的供料螺旋送入流化干燥床(6)载体(5)上干燥、破碎,粉末收集;
在方式2中,ADU滤饼进搅拌槽(1)中,加水将其调到含水量为55~65%wt,搅拌均匀后,由压空引射器(2)引入流化干燥床(6)的载体(5)上干燥、破碎,粉末收集。
为了对比,特用喷雾干燥方式与本方法比较,操作条件示于表1。
干燥产品性能示于表2,比较项目有ADU粉末铀总量(U总)、氟含量(F)、水含量(H2O)、比表面(SSA)、松装密度(ρa)及百分重量中位粒度(d50)。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本工艺流程短、耗能少、干燥能力大,产品不需擦筛,产品含水量较低且稳定,运行安全可靠,本方法优于喷雾干燥技术。
表1. 比较项目 流化干燥床方式 喷雾干燥方式 方式1 方式2 ADU滤饼造浆 不用加10~20%水造浆 加30%水造浆ADU浆体供料速度 70kg/h 80~90l/h 90~1001/h压空引射压力(MPa) 不用 0.10~0.25 0.40~0.45 加热炉功率(kW) 80~90 80~90 135进床(塔)风温(℃) 200~250 250~300 400~450出床(塔)风温(℃) 135~145 135~145 140~150干燥能力(kg粉末) 33~55 35~55 35~45 ADU粉末擦筛 不用 不用 需擦筛 产品转移方式 气流输送 气流输送 气流输送 操作难易 易 易 较难 核安全性 安全 安全 不安全
表2. ADU性能 流化干燥床方式 喷雾于燥方式 (对比) 方式1 方式2 U总(%) 73.89 75.37 75.0 F(%) 2.4 2.31 2.31 H2O(%) 2.21 2.01 2.62(个别>3) SSA(m2/g) 16.26 9.76 7.37 ρa(g/cm3) 1.09 1.18 1.25(已去除团块) d50(μm) 5.22 10.2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