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6952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2105.0

申请日:

2002.11.29

公开号:

CN1504769A

公开日:

2004.06.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5/02; G02F1/1335; F21V5/02

主分类号:

G02B5/02; G02F1/1335; F21V5/02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昌岳; 余泰成; 陈杰良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包括一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束的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粗糙面。该光源装置可用于显示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便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束的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 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 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 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粗糙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凹坑的散射面构成的 曲面是部份圆柱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凹坑的散射面构成的 曲面是圆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其中该凹坑可为圆柱 状、球状、圆台状、矩形状或立方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坑均匀分布于 底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坑的大小及密 度沿远离入射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为平板形或楔 形导光板。
8: 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 束的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 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 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 粗糙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凹坑的散射面构成的 曲面是部份圆柱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凹坑的散射面构成的 曲面是圆弧面。

说明书


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尤指一种用于光源系统的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轻、薄、耗电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因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需为其提供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

    现有技术光源装置包括光源及导光板,光源是相对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的,该导光板引导自光源发出光束的传输方向,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出射。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网点,用以破坏光束在导光板内部传输的全反射条件,且使其散射以提高导光板出射光束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光源装置的整体性能,该网点的疏密、大小均可有不同设计以适用于不同的光源装置。

    一种现有技术光源装置可参阅2002年9月3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443,583号(图1参照),该光源装置100包括一灯管110、一围绕灯管110的灯罩120及一端部固持于灯罩120的导光板200。该导光板200包括入光面201、底面202及出光面203,其中,该灯管110相对该入光面201设置。工作时,来自灯管110及灯罩120的光束在该导光板200内部传输,并转换为面光源经出光面203出射。为增加光束的利用率,该光源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依序排列于导光板200出光面203一侧的一扩散板220、第一棱镜板230及第二棱镜板240,该扩散板220用以增强导光板200出射光束的均匀度,二棱镜板230及240则起聚光作用,以增强光源装置100的辉度。

    该光源装置100需采用两棱镜板230及240以聚焦自导光板200出光面203出射的光束以提高辉度,采用扩散板220以使出射光束均匀,采用反射板210以提高光束利用率,使其结构复杂、材料成本高且组装不便。另,该光源装置100中存在较多光学界面,光束于其间需经历多次光学作用,造成较大的光学损耗,影响光源装置100的辉度。

    因此,提供一种辉度较高的导光板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便捷的光源装置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导光板辉度较低的第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辉度较高的导光板。

    为克服现有技术光源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组装繁琐的第二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便捷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解决第一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束地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底面,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粗糙面。

    本发明解决第二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包括一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束的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粗糙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导光板的底面分布多个凹坑,且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特定形状的曲面,可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其出射面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之粗糙面,可用来发散光束,从而不但使得导光板出光辉度较高,其均匀性亦较好。本发明光源装置采用导光板及光源的组合,无须额外使用扩散板,且可不使用棱镜板或仅仅使用一棱镜板,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光束之能量损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导光板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该光源装置10包括一导光板20及二光源30。该导光板20包括二入射面21、一与入射面21相连的出射面22及一与出射面22相对的底面24。该光源30包括一灯管31及一部份围绕该灯管31的反射罩32。该二光源30分别相对该导光板20的二入射面21设置。

    请一起参阅图2与图3,该导光板20的底面24分布多个凹坑23。该多个凹坑23用以使光束散射,破坏自入射面21进入的光束于导光板20内部传输的全反射条件,且提高自出射面22出射的光束的辉度及均匀性。该多个凹坑23均匀分布于该导光板20的底面24,其为立方体,也可为圆柱状、圆台状、球状或矩形状。该多个凹坑23的散射面25形成一曲面,其为部份圆柱面,用以会聚经凹坑23散射的光束,进而增强出射面22出射光束的辉度。该导光板20的底面24具有反射膜(未标示),该反射膜是以SiO2与TiO2交替形成的多层薄膜,使投射于其上的光束反射,以防止光束自导光板20的底面24逸出,从而降低光束的能量损耗,提高导光板20的整体光学性能。该反射膜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子束蒸镀法、溅镀法等方法形成,其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可达98%以上。该出射面22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的粗糙面,用以发散光束,使出射光均匀。

    相较现有技术,由于本发明导光板20的底面24分布多个凹坑23,且凹坑23的散射面25构成一特定形状的曲面,可会聚经凹坑23散射的光束,其底面24具有反射膜可提高光学利用率,且其出射面22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的粗糙面,可用以发散光束,从而使得导光板20出光辉度较高,且具一定的均匀性。本发明光源装置10采用导光板20及光源30的组合,无须额外使用反射板等外部组件,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光束的能量损耗较小。

    请一起参阅图4及图5,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二实施方式,该光源装置11包括一光源30及一导光板40。该导光板40包括一入射面41及一与入射面41相交的底面44及一与底面44相对的出射面42,该光源30可为线光源(如冷阴极萤光灯)或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其相对入射面41设置。该底面44分布多个凹坑43,该凹坑43的散射面45形成一曲面,其为部份圆柱面,用以会聚经凹坑43散射的光束。该凹坑43的大小及密度沿远离入射面41的方向逐渐增加,用以改善导光板40及光源装置11出射光束的均匀性。该底面44具有反射膜(未标示),该反射膜是以SiO2与TiO2交替形成的多层薄膜。该出射面422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的粗糙面,用以发散光束,使出射光均匀。

    请参阅图6及图7,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三实施方式。该光源装置1 2包括一光源30及一导光板60。该导光板60是一楔形导光板,其包括一入射面61及一与入射面61倾斜相连的底面64及一与底面64相对的出射面62。该光源30是相对该入射面61设置。该导光板60的底面64分布多个凹坑63。该多个凹坑63均匀分布于该导光板60的底面64,其为立方体,也可为圆柱状、圆台状、球状或矩形状。该多个凹坑63的散射面65形成一曲面,其为部份圆柱面,用以会聚经凹坑63散射的光束,进而增强出射面62出射光束的辉度。该导光板60的底面64具有反射膜(未标示),以防止光束自导光板60的底面64逸出,从而降低光束的能量损耗,该出射面62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的粗糙面,用以发散光束,使出射光均匀。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光源装置第四实施方式。该光源装置13包括一光源30及一导光板70。该导光板70与图7所示的导光板60大致相同,其具有入射面71、出射面72、底面74、凹坑73及散射面75,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导光板70的底面74未镀反射膜,为降低光束的能量损耗,可于导光板70底面74一侧设置反射板80,以将自底面74逸出的光束反射回导光板70。为进一步会聚经导光板70射出的光束,提高光源装置13的出光辉度,可于导光板70出射面72一侧设置一棱镜板90。

    本发明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导光板50与图2所示导光板2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包括一底面54及与底面54相对的出射面52。该底面54分布多个凹坑53,该多个凹坑53均匀分布于该导光板50的底面54,其为立方体,也可为圆柱状、圆台状、球状或矩形状。该多个凹坑53的散射面55形成一曲面,其是圆弧面,用以会聚经凹坑53散射的光束,进而增强出射面52出射光束的辉度。该导光板50的底面54具有反射膜(未标示),以防止光束自导光板50的底面54逸出,从而降低光束的能量损耗,该出射面52是可控制粗糙度分布的粗糙面,用以发散光束,使出射光均匀。

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光板及其光源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包括一光源和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接收光束的入射面,与入射面相交用以导引光束出射的出射面及一与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分布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的散射面构成一曲面,用以会聚经凹坑散射后的光束,该出射面为一具有可控制粗糙度的粗糙面。该光源装置可用于显示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便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