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脱色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脱色剂的生产方法,特别指以非金属粘土矿为原料生产食用油脱色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用食用植物油精炼脱色剂一般为活性白土。而活性白土是以天然陶土为原料,再加以加热焙烧等各种工艺生产而成。这类活性白土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油脱色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解决:食用油脱色剂的生产方法,包括用酸加热处理、焙烧活化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将杭锦2#土粉碎成20目以上,再以1∶0.7-0.8的重量比与盐酸混合微沸50-70分钟,并不停的搅拌,用氨水吸收废酸气,经过滤得滤饼,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近中性,洗涤好的滤饼自然凉干后送进高温炉以摄氏250-300℃焙烧1.5-2.5小时,再经冷却粉碎成250目以上即得食用油脱色剂,将上述用氨水吸收废酸气的吸收液和滤液与洗涤滤饼的第一、二次洗涤水合并,用氨水沉淀中和至pH值7.5-8.5,过滤得Fe(OH)3滤饼沉淀,再用水洗涤沉淀,将其以100-110℃烘干,再以500℃以下焙烧得铁红,滤液蒸发浓缩得化肥NH4Cl,蒸气冷却回收水。
本发明的优点是:杭锦2#土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性能独特、用途广泛。它的化学全分析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结果如表1和表2。表1杭锦2#土的化学全分析结果(Wt%)
名称 SiO2 Al2O3 Fe2O3 FeO MgO CaO Na2O K2O TiO2
含量 47.67 17.85 6.19 0.62 4.49 6.07 0.69 4.04 0.62
名称 P2O5 MnO CO2 H3O+ 有机C 总和 TFe2O3
含量 0.17 0.13 5.01 6.79 0.04 100.38 6.88
分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表2杭锦2#土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结果(Wt%)
矿物名称 凹凸棒石 伊利石 绿泥石 石英 长石 方解石
含量 28.1 24.6 12.1 11.6 10.3 12.9
分析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本发明以杭锦2#土为原料生产食用油脱色剂。杭锦2#土具有优良的吸附、脱色、离子交换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用盐酸溶液处理能够除去原土中的杂质,氢离子取代原土结构中的钙、镁、钾、钠等离子,形成新的表面。滤饼焙烧处理是经过脱水,增加其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性能以提高活性脱色能力。本生产方法是属绿色、经济化学生产路线,没有污染。可回收高附加值的副产品,水可循环使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所生产的食用油脱色剂成本较低。实验表明产品指标性能好于目前市场上所销售其它食用油脱色活性白土。表3为本食用油脱色剂化学全分析结果,表4为本食用油脱色剂产品检验报告。
表3脱色剂化学全分析结果(Wt%)
名称 Na2O MgO Al2O3 SiO2 K2O CaO TiO2 Fe2O3
含量 0.525 2.045 15.84 74.65 3.918 0.092 0.902 1.942
分析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_
表4产品检验报告 序号 NO 检验项目 Test Items 检验依据要求 Standard Required 检验结果 Test Conclusion 单项评价 Particular Conclusion 1透明度 澄清、透明 符合要求 合格 2气味、滋味 无气味,口感好 符合要求 合格 3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Y30 R3.0 Y30 R2.1 合格 4水分及挥发物,% ≤0.05 0.03 合格 5杂质,% ≤0.05 0.03 合格 6酸价,mgKOH/g ≤0.20 0.12 合格 7过氧化值,meq/kg ≤10 8 合格 8黄曲霉毒素B1,μg/kg(ppb) ≤5 未检出 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1000千克杭锦2#土粉碎成20目,再以800千克盐酸的溶液浸泡混合微沸60分钟,并不停的搅拌,用氨水吸收废酸气,经过滤得滤饼,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近中性,洗涤好的滤饼自然凉干后送进高温炉摄氏以300℃焙烧2小时,再经冷却粉碎成250目即得食用油脱色剂700千克。上述用氨水吸收废酸气的吸收液和滤液与洗涤滤饼的第一、二次洗涤水合并,用氨水沉淀中和至pH值8,过滤得Fe(OH)3滤饼沉淀,再用水洗涤沉淀,将其以105℃烘干,再以490℃焙烧得铁红57千克,滤液蒸发浓缩得化肥NH4Cl200千克,蒸汽冷却回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