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36745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3511.4

申请日:

2009.08.05

公开号:

CN101683076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47/24申请公布日:201003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24申请日:20090805|||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24; A01N25/04;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7/24

申请人: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景 辉; 潘 馗; 赵 萍; 罗水凌

地址:

727000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322号光机所精密楼五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吡唑醚菌酯原药含量为95%时,其在水乳剂制剂中的重量比为10%-40%,其余是助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溶剂、抗冻剂、助溶剂、稳定剂、消泡剂0.1%-2%、增稠剂、PH值调节剂、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本发明通过混合、高速搅拌等工艺制成。该水乳剂,药效与乳油相当,但与乳油相比,具有节约溶剂,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其特征在于:在吡唑醚菌酯的原药含量为95%时。其在水乳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40%;并含下述各种助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各助剂的百分比含量是:
乳化剂2%-15%     溶剂10%-20%
抗冻剂0.1%-5%    助溶剂10%-20%
稳定剂2%-10%     消泡剂0.1%-2%
增稠剂0.1%-5%    pH值调节剂0.1%-4%
共乳化剂0.2%-5%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先将乳化剂、共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1000-15000转/分;
(2)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粉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30-60分钟;
(3)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说明书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现代农药剂型向水基化、超微化、无粉尘和控制释放等方向发展,其中水基化是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所谓水乳剂,就是以水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作溶剂的一类新剂型,它由不溶于水的农药原药、乳化剂、共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溶剂、助溶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及水经匀化工艺制成,是水包油型乳剂。外观不透明,油珠直径0.2-2微米。与乳油相比,具有节约溶剂,对环境污染小,药效与乳油相当,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新剂型。该制剂加水稀释后使用,因为它以水为基剂,所以与与传统剂型乳油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
(1)对生态与环境有益,几乎没有不愉快的气味。
(2)该类制剂不易燃烧,因此在运输与贮藏时较为安全。
(3)以水代替有机溶剂,通常可以降低制剂对使用者的毒性。
(4)以微乳状态代替乳油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害。
(5)节省大量有机溶剂,生产工艺简便,降低生产成本。
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cl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的用药量为有效成分75~150g/hm2。加水稀释后于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般喷药3-4次.间隔7d喷1次药。防治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的有效成分浓度为83.3-250mg/kg(稀释倍数为1000-3000倍),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一般喷药3次,问隔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目前市场上只有含吡唑醚菌酯的乳油剂农药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乳油剂农药对环境破坏较大、残留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大幅度的提高药效的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水乳剂,含吡唑醚菌酯,在吡唑醚菌酯的原药含量为95%,其在水乳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40%;并含下述各种助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各助剂的百分比含量是:
乳化剂2%-15%         溶剂10%-20%
抗冻剂0.1%-5%        助溶剂10%-20%
稳定剂2%-10%         消泡剂0.1%-2%
增稠剂0.1%-5%        pH值调节剂0.1%-4%
共乳化剂0.2%-5%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所述的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共乳化剂为:丁醇、异丁醇、十二烷醇-1、十四烷醇-1、十九烷醇-1、二十烷醇-1等链烷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环己烷、环己酮、正丁醇、S-200中的一种或几种。
助溶剂为:异丙醇、丙三醇、正丁醇、正辛醇、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增稠剂为:黄原胶、果胶、明胶、淀粉、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杂多糖、合成水合硅酸、丙烯酸系聚合物和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稳定剂为:邻苯三酚、BHT、BHA、柠檬酸、环氧大豆油、亚麻油、丁香酚、蓖麻油、橄榄油、对苯二酚、水杨酸、山梨酸钠、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萘酚、一萘酚、草酸、己二酸、丁二酸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抗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消泡剂为:硅油类、硅酮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C8-10脂肪醇类中的一种。
pH值调节剂为:冰醋酸、盐酸、磷酸、柠檬酸、氢氧化钠和氨水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先按照比例将乳化剂、共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1000-15000转/分;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30-6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本发明产品的技术指标为:
项目                 指标
吡唑醚菌酯含量       10%-40%
粒径(95%)           0.2-5.0微米
外观                 乳白色均匀液体
pH值                 3.5-6.5
热贮稳定性(54±2℃,14天)
吡唑醚菌酯分解率                ≤5%
冷贮稳定性(0±2℃,14天)
吡唑醚菌酯分解率                ≤0.2%
冻熔稳定性(-16±2℃,14天)
24h/次循环,循环次数≥5次,常温放置可自动恢复成均匀乳状液.
吡唑醚菌酯分解率                ≤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五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各实施例中,吡唑醚菌酯的原药含量均为95%。
实施例1.制备1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吡唑醚菌酯10%  乳化剂2%   共乳化剂0.2%
溶剂10%        助溶剂10%  抗冻剂0.1%
稳定剂2%       消泡剂2%   增稠剂5%
pH值调节剂0.1%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1000转/分,再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3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香蕉炭疽病。将1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按1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连续喷雾3次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82.4%、81.3%。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按2000倍稀释,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6.4%、78.3%、80.1%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增效效果明显,10%水乳剂单剂相当于250克/升的乳油单剂。
实施例2.制备1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吡唑醚菌酯15%  乳化剂15%   共乳化剂5%
溶剂15%        助溶剂10%   抗冻剂5%
稳定剂5%       消泡剂0.5%  增稠剂1%
pH值调节剂0.5%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2500转/分,再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35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将1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按1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连续喷雾3次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2%、91.6%、90.3%。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按2000倍稀释,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6.2%、75.7%、78.9%。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增效效果明显,15%水乳剂单剂防效大于250克/升的乳油单剂。
实施例3.制备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吡唑醚菌酯25% 乳化剂5%   共乳化剂1%
溶剂15%       助溶剂12%  抗冻剂2%
稳定剂10%     消泡剂1%   增稠剂2%
pH值调节剂2%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5000转/分,再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4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香蕉黑星病。将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按2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连续喷雾3次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2%、92.1%、91.5%。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按2000倍稀释,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6.2%、84.1%、85.4%。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增效效果明显,25%水乳剂单剂防效大于250克/升的乳油单剂。
实施例4.制备3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吡唑醚菌酯30%  乳化剂5%   共乳化剂2.5%
溶剂8%         助溶剂20%  抗冻剂1%
稳定剂3%       消泡剂0.8%  增稠剂2.5%
pH值调节剂1.5%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乳化剂、消泡剂、分散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10000转/分,再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45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将3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按3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连续喷雾3次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6%、91.7%、89.8%。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按2000倍稀释,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0.8%、81.6%、79.7%。吡唑醚菌酯水乳剂与吡唑醚菌酯乳油比,30%水乳剂单剂防效大于250克/升的乳油单剂。
实施例5.制备4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为:
吡唑醚菌酯40% 乳化剂5%      共乳化剂5%
溶剂20%       助溶剂10%     抗冻剂1%
稳定剂5%      消泡剂0.1%    增稠剂0.1%
pH值调节剂4%  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抗冻剂、pH值调节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高剪切制备釜中分散并搅拌均匀,转速控制在15000转/分,再缓缓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和溶剂、助溶剂提前混合溶解好的母液,继续高速剪切搅拌6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即成。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将4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按4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连续喷雾3次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6%、90.7%、91.5%。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按2000倍稀释,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8.5%、79.9%、80.9%。吡唑醚菌酯水乳剂与吡唑醚菌酯乳油比,40%水乳剂单剂防效大于250克/升的乳油单剂。
以上各实施例的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以及利用以上实施例的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制作方法配置出的吡唑醚菌酯浓度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于250克/
升吡唑醚菌酯乳油做对比,结果如下:
从整体的五个实施例田间药效试验来看:10%吡唑醚菌酯水乳剂与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相当,随着浓度的递增,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乳油制剂,连续三次喷药后的防治效果都在70%以上,尤其浓度大于40%后,防效均在90%左右,并且使用后水乳剂较乳油安全,未给作物造成药害。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的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吡唑醚菌酯原药含量为95时,其在水乳剂制剂中的重量比为10-40,其余是助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溶剂、抗冻剂、助溶剂、稳定剂、消泡剂0.1-2、增稠剂、PH值调节剂、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至100。本发明通过混合、高速搅拌等工艺制成。该水乳剂,药效与乳油相当,但与乳油相比,具有节约溶剂,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