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背景技术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 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是人体识别和 消灭外来侵入的异物 ( 病毒、 细菌等 ), 处理衰老、 损伤、 死亡、 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 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现代免疫学认为, 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 “异 己” 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分液体免疫 ( 免疫球蛋 白 ), 细胞免疫 (B 细胞、 T 细胞 ) 两大类。B 细胞可生成各种抗体, T 细胞可直接杀死、 吞噬 各种病原体。
免疫力下降, 就是人体内 B 细胞和 T 细胞的水平和功能下降, 使得人体免疫系统不 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 极易招致细菌、 病毒、 真菌等感染, 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 是容易生病。 由于经常患病, 加重了人体各项机体的消耗, 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 营养不良、 精神萎靡、 疲乏无力、 食欲降低、 睡眠障碍等表现, 而且疾病难以彻底治愈, 容易反复性、 经 常性的生病, 例如感冒反复发作、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哮喘反复发作、 支气管炎反复发作、 肺 炎反复发作、 腹泻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 还易诱发重大疾病。
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 营养不良失衡、 劳累过度、 睡眠不足、 不爱运动、 不良情绪、 环境污染、 病毒侵害、 食物中毒、 慢性疾病、 身体老化、 身体肥胖、 药物引起等。针 对以上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目前主要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有 : 一是注意饮食调控 ; 二是 运动增强免疫力 ; 三是注意生活起居, 保证良好睡眠 ; 四是调节心态平衡, 保持良好情绪 ; 五是服用增强免疫的药物或保健品。
当今社会, 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繁重的生活压力, 使得大多数人在更多时候不得不 选择服用医药保健品来增强自身机体免疫能力。 目前市场上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医药保健 品, 种类繁多, 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选择。
对于特异性免疫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免疫缺陷治疗, 一般采用核酪注射液、 左旋咪 唑、 聚肌胞、 胸腺肽、 丙种球蛋白、 干扰素、 转移因子、 胎盘脂多糖等药物。 这些化合物或者生 物制品虽然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
对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低下的治疗, 更多是通过不同的中药材提取物的组合搭配 起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 CN1324656A 中公开的一种具有免疫增强的 中药制剂。但是, 此类免疫增强制剂存在组方中药材种类繁杂、 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 同时 由于药材的产地不同, 其有效成分的差异性很大, 导致产品在保证其功效的稳定性上存在 一定的问题, 再有药材的配伍应用属于因人辨证施治、 因病分型论治的中医体系, 从而使得 适用人群有限, 且不适宜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 提供上述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免疫增 强作用的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包括 : 螺旋藻, 水苏糖和酵母 β- 葡聚糖。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包括 : 螺旋藻 100-400 重量份, 水苏糖 60-250 重量份, 以及酵 母 β- 葡聚糖 15-65 重量份。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包括 : 螺旋藻 250 重量份, 水苏糖 150 重量份, 以及酵母 β- 葡 聚糖 40 重量份。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免疫增强的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中 的应用。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 其中包含上述 的组合物。
优选地, 所述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为片剂或胶囊剂。
优选地, 所述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还包括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可接受的辅料。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的制备方法, 将螺旋藻, 水苏糖和酵 母 β- 葡聚糖与所述辅料混合后制粒, 再压片或装填胶囊。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组合物, 将螺旋藻, 水苏糖和酵母 β- 葡聚糖 三种成分配伍使用, 能够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 缓解疲劳, 改善酸性体质, 调节内分泌。 组合 物中的螺旋藻, 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提高机体非特异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 疫功能。组合物中的水苏糖和酵母 β- 葡聚糖能从根本上维护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使胃粘 膜得到营养和修复 ; 同时, 水苏糖和酵母 β- 葡聚糖能够促进螺旋藻中的营养成分迅速地 分解进入胃肠道, 从而保证螺旋藻中的营养成分被人体更快速、 更高效的吸收。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70%的人体免疫功能来自肠道, 产生人体 80%的抗 体, 人体肠道对于人体具有消化吸收、 免疫防卫的功能。 有近一半的人体免疫细胞附着在肠 道, 肠道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也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常维系的物质基础。不健康的肠道 不仅正常功能大幅减弱, 而且还会分泌有毒有害物质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本发明通过建立 健康的肠道免疫环境, 均衡提供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基础, 从本质上达到增强 人体免疫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 用于说明本发明, 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组合物的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理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1) 试样 :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组合物 ( 由 250 重量份螺旋藻, 150 重量份水苏糖和 40 重量份酵母 β- 葡聚糖混合制得 )。按照人体口服推荐量为 2200mg/d, 成人体重 60kg 计算, 折合剂量 36.7mg/kg·bw。
(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190 只, 体重为 18 ~ 22g, 购自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免疫 I 组, 进行脏体比值的测定 ; 免疫 II 组, 进行体液免疫功能实验 ; 免 疫 III 组, 进行碳廓清实验 ; 免疫 IV 组, 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 免疫 V 组, 进行抗体生成 细胞检测实验。
(3) 实验环境条件 :
普通环境系统, 温度 20 ~ 24℃, 湿度 52 ~ 58%。
(4) 剂量选择及试样处理 :
根 据 人 体 口 服 推 荐 量, 试 样 的 低、 中、 高 剂 量 分 别 为 183.5mg/kg·bw、 367mg/ kg·bw、 1101mg/kg·bw( 分 别 相 当 于 人 体 推 荐 剂 量 的 5、 10、 30 倍 )。 取 试 样 183.5mg、 367mg、 1101mg 加蒸馏水至 200ml, 配成低、 中、 高剂量所需浓度。每天灌胃 1 次, 灌胃体积为 14.7mg/10g·bw, 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的溶剂, 连续 30d。
(5) 主要仪器与试剂
动物台秤、 分析天平、 离心机、 722 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箱、 显微镜、 微量注射器、 Na2Co3 溶液、 绵羊红细胞 (SRBC)、 印度墨汁等。
(6) 实验方法
参照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 版 ) 中关于增强免疫力功能检查方法 进行, 并用 Excel/SPSS 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1) 体重及脏器 / 体重比值的测定 :
对小鼠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 30 天, 每天一次, 观察体重的变化, 称重后处死小 鼠, 取出脾脏和胸腺, 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重, 计算脏体比值, 结果见表 1 和表 2。
表 1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注: 各组 P > 0.05
由表 1 可见, 各剂量组实验初、 实验中期、 实验末期小鼠体重及实验期间小鼠体重 增长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
表 2 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 / 体重比值的影响
由表 2 可见,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试样 30 天, 对小鼠脾脏 / 体重比值和胸腺 / 体重比值有显著影响 (P < 0.05)。
(2) 体液免疫功能实验
将小鼠 40 只, 随机分为 4 组,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连续给药 15 天, 于给药后的第 9 天给各组小鼠 ip0.5%鸡 RBC 生理盐水 0.2ml/ 只进行免疫, 于免疫后 7 天, 眼眶经脉从取 血, 按鸡 RBC 作免疫原的溶血素测定法测各组小鼠的溶血素含量。实验结果作 t 检测, 如表 3 所示。
表 3 对小鼠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注: * 指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由表 3 可见, 试样的高、 中、 低三个剂量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溶血素的含量, 与对 照组比较 P < 0.05 ~ 0.01, 表明, 试样有增加小鼠体液免疫的作用。
(3) 碳粒廓清法 (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将小鼠 40 只, 随机分为 4 组,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连续给药 30 天, 于给药后的第 30 天, 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 4 倍的印度墨汁, 每 10g 体重注射 0.1ml, 墨汁 注入后立即计时, 于注入墨汁第 2、 10min, 分别经内眦静脉取血 20ul, 加入到 2mlNa2CO3 溶液 中摇均。以 Na2CO3 溶液作空白对照, 用 722 型分光光度计在 60nm 波长处比色测光密度值 (OD 值 )。计算各组小鼠的吞噬指数 K 及吞噬活性, 实验结果作 t 检测, 见表 4。
表 4 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注: * 指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由表 4 可见, 高、 中、 低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及吞噬 活性,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0.01, 表明试样有增加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4) 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 足跖增厚法 )
将小鼠 40 只, 随机分为 4 组,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于灌胃第 30 天, 给小鼠腹腔 注射 2%绵羊红细胞 (SRBC)0.2mF 只进行致敏, 于免疫后第 4 天每鼠左后足环部皮下注射 20% SRBC(20ul/ 只 ) 进行攻击。并于攻击前和攻击后 24 小时测量每鼠左后足肠同一部位 厚度, 计算攻击前、 后的差值, 各剂量组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并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 5。
表 5 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 的影响
由表 5 可见,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功能食品 30 天, 中、 高剂量能增加小鼠足跖肿胀度,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5)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Jerne 改良玻片法 )
将小鼠 30 只, 随机分为 3 组,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于灌胃第 30 天, 开始试验。将 压积绵羊红细胞 (SRBC) 用生理盐水配成 2% (v/v) 的细胞悬液,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0.2ml。 将免疫后 4 天的小鼠处死, 取脾轻轻撕碎, 用 Hank’ s 液制成细胞悬液, 200 目筛网过滤, 洗 涤、 离心 2 次, 最后将细胞悬浮在 5ml Hank’ s 液中。将表层培养基加热溶解后与等量的 pH 7.4、 2 倍浓度的 Hank’ s 液混合, 分装小试管, 每管 0.5ml, 再向管内加入用 SA 液配制的 10% SRBC 50ul (v/v)、 20ul 脾细胞悬液, 迅速混匀后倾倒于已刷薄层琼脂糖的玻片上, 待琼脂 糖凝固后将玻片平扣放在玻片架上, 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温育 1.5 小时, 将用 SA 液稀释 的补体 (1 ∶ 10) 加入到玻片凹槽内继续温育 1.5 小时后计数溶血空斑数。实验结果见表 6。
表 6 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
由表 6 可知, 螺旋藻高剂量组和本发明高剂量组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明显高于 空白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5)。此外, 在螺旋藻相同剂量下,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 明显优于单独的螺旋藻, 这是因为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添加了水苏糖和酵母 β- 葡聚糖, 可以通过调节消化道菌群而提高消化功能, 从而促进对螺旋藻的吸收, 因而具有更强的免疫 增强作用。
3) 结论
由以上结果可见, 经口给予小鼠 183.5mg/kg·bw、 367mg/kg·bw、 1101mg/kg·bw 剂量的试样 30 天, 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能增加小鼠溶血数含量, 小鼠吞噬细 胞的吞噬指数及吞噬活性、 脾脏 / 体重比值、 胸腺 / 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
实施例 2 免疫增强组合物片剂
本实施例将免疫增强组合物制备成片剂, 具体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配方 :
活性成分 : 螺旋藻 250 克, 水苏糖 150 克, β 酵母葡聚糖 40 克 ;
辅料 : 聚丙烯酸树脂 IV 号 11 克, 微粉硅胶 15 克, 微晶纤维素 75 克, 硬脂酸镁 4 克。
制备方法 :
将聚丙烯酸树脂 IV 号溶于 75%乙醇, 制成润湿剂备用 ; 将螺旋藻、 水苏糖、 β 酵母 葡聚糖、 微粉硅胶、 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 加入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60℃干燥, 再 过 16 目筛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混匀, 压片, 即得, 共制得片剂 1000 片。 实施例 3 免疫增强组合物胶囊剂
本实施例将免疫增强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剂, 具体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配方 :
活性成分 : 螺旋藻 125 克, 水苏糖 75 克, β 酵母葡聚糖 20 克 ;
辅料 : 聚丙烯酸树脂 IV 号 4 克, 微粉硅胶 5 克, 微晶纤维素 25 克, 硬脂酸镁 2 克。
制备方法 :
将聚丙烯酸树脂 IV 号溶于 75%乙醇, 制成润湿剂备用 ; 将螺旋藻、 水苏糖、 β 酵母 葡聚糖、 微粉硅胶、 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 加入润湿剂制软材, 过 20 目筛制粒, 60℃干燥, 再 过 20 目筛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混匀, 填充胶囊, 即得, 共制得硬胶囊 1000 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