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946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9460ACN102319460A21申请号201110268887922申请日20110913A61M3/02200601A61B19/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地址710032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72发明人刘理礼张贺龙张宁韩静闫小龙周勇安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代理人姚敏杰54发明名称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该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包括直肠冲洗部件以及套接于直肠冲洗部件外部的直肠增压部件。本发。
2、明提供了一种刺激反馈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以及结构简单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19463A1/1页21一种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包括直肠冲洗部件以及套接于直肠冲洗部件外部的直肠增压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肠冲洗部件包括端部设置有冲洗孔的冲洗管,所述直肠增压部件套接在冲洗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肠增压部件包括套接在冲洗管上的增压囊以及与。
3、增压囊相贯通的增压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并行设置于冲洗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并行设置于冲洗管的内壁或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肠增压部件还包括设置于增压管端部并与增压管的管口相适配的增压管堵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堵头呈倒锥形或弧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囊是气囊或水囊。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
4、于所述直肠冲洗部件还包括在冲洗管上远离冲洗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冲洗管的管口相适配的冲洗管堵头;所述冲洗管堵头呈倒锥形或弧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是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书CN102319460ACN102319463A1/3页3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反馈调节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背景技术0002粪便的产生过程是粪便充满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发出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便意。由于患有某些疾病例如功能性便秘或因手术损伤例如盆腔手术后直肠周围神经损伤而。
5、对于直肠排便反射不敏感而导致的排便障碍,导致人体胃肠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对于药物治疗而言,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暂时缓解便秘症状,长期使用弊大于利,特别是刺激性排便药物长期使用会诱发和加重便秘症状,多数通便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机体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的疾病发生;而对于非药物治疗,如体育运动和局部按摩等方式,目前尚无无询证医学依据,也都不能解决大多数便秘患者排便障碍的难题。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刺激反馈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以及结构简单的直肠增压刺激生。
6、物反馈调节器。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包括直肠冲洗部件以及套接于直肠冲洗部件外部的直肠增压部件。0005上述直肠冲洗部件包括端部设置有冲洗孔的冲洗管,所述直肠增压部件套接在冲洗管上。0006上述增压部件包括套接在冲洗管上的增压囊以及与增压囊相贯通的增压管。0007上述增压管并行设置于冲洗管上。0008上述增压管并行设置于冲洗管的内壁或外壁上。0009上述增压部件还包括设置于增压管端部并与增压管的管口相适配的增压管堵头。0010上述增压管堵头呈倒锥形或弧形。0011上述增压囊是气囊或水囊。0012上述直。
7、肠冲洗部件还包括在冲洗管上远离冲洗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冲洗管的管口相适配的冲洗管堵头;所述冲洗管堵头呈倒锥形或弧形。0013上述冲洗孔是一个或多个。0014本发明的优点是00151、刺激反馈有效性良好。本发明通过在直肠内植入增压囊例如各种气囊或水囊,增加直肠压力刺激,通过直肠固有神经元和盆底神经将刺激信号反馈至脊髓排便中枢,并通过脊髓排便中枢将刺激信号传输至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促进人说明书CN102319460ACN102319463A2/3页4体直肠排便反射,增加人体高级中枢对排便增压刺激的敏感性,这种生物反馈调节对于直肠排便反射不敏感而导致的排便障碍者十分有效,其作用不能被导泻。
8、药物所取代,其刺激反馈效果好,是一种人体排便传输障碍有效解决方法。00162、无毒副作用。本发明并非药物,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其材质均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硅胶材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替代直肠反射较弱或缺失的患者,特别是对现有的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功能性便秘或盆腔手术后的便秘患者,效果比较理想。00173、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本发明是对直肠内注压刺激操作,能避免直肠粘膜损伤,不会导致直肠粘膜出血或穿孔,使用安全可靠。同时,本发明将生物反馈理论与物理干预方法相结合治疗排便障碍的便秘患者,率先设计直肠物理治疗器械,其结构简单,可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治疗。0018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治疗。
9、是一种有效地新型辅助性便秘治疗方法,由于目前尚无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的工具。本发明主要解决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的工具技术有关的问题,以便于广泛临床使用和推广。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连接管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连接管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2其中00231增压刺激操作端;2增压部件;3直肠冲洗端;11增压管堵头;12冲洗管堵头;13冲洗管;14增压管;21增压囊;22增压孔;31冲洗孔。具体实施方式0024本发明所提供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直肠内植入增压囊,如应用水。
10、囊或气囊,增加直肠压力刺激,通过直肠固有神经元和盆底神经将刺激信号反馈至脊髓排便中枢,并通过脊髓排便中枢将刺激信号传输至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促进人体直肠排便反射,增加人体高级中枢对排便增压刺激的敏感性。这种生物反馈调节对于直肠排便反射不敏感而导致的排便障碍者十分有效,其作用不能被导泻药物所取代,是一种人体排便传输障碍有效方法。目前在诸多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但未在临床中广泛开展。本项发明主要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如某些功能性便秘或盆腔手术后直肠周围神经损伤后,对排便反射较弱或确如的患者。本发明率先将生物反馈理论与物理干预方法相结合治疗排便障碍的便秘患者;率先设计直肠物理治疗器械,。
11、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治疗;国内外目前尚无此类产品。本发明所提供的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主要适用于直肠对排便反射较弱或缺失的功能性便秘、盆底手术后直肠周围神经损伤的继发性便秘患者,对于肛门口压力较大,限制排便过程的患者,可应用本项发明,直接扩张肛门,在增加直肠压力刺激的同时,舒缓肛门压力,缓解排便困难。0025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该直肠增压刺激生物反馈调节器包括直肠冲洗部件以及套接于直肠冲洗部件外部的直肠增压部件2。0026直肠冲洗部件包括端部设置有冲洗孔31的冲洗管13,直肠增压部件2套接在冲洗说明书CN102319460ACN102319463A3/。
12、3页5管13上,含有冲洗孔31的一端形成了对直肠进行冲洗的直肠冲洗端3,冲洗孔31是一个或多个。0027直肠增压部件2包括套接在冲洗管13上的增压囊21以及与增压囊21相贯通的增压管14,例如可以利用各种增压孔22与增压囊21相互贯通,目的是使增压囊21扩张。该增压管14并行设置于冲洗管13的内壁或外壁上,参见图2和图3所示。增压囊21可以是气囊或水囊,只要对直肠增压刺激的功能均可。增压管14与冲洗管13并行设置后一起形成增压刺激操作端1,利用冲洗管13对直肠进行冲洗,利用增压管14对增压囊21进行增压,最终起到刺激直肠,促进排便反射的目的。0028直肠增压部件2还包括设置于增压管14端部并与。
13、增压管14的管口相适配的增压管堵头11,增压管堵头11呈倒锥形或弧形,倒锥形的增压管堵头11是最常用的一种。0029对于直肠冲洗部件,还包括在冲洗管13上远离冲洗孔31的一端设置有与冲洗管13的管口相适配的冲洗管堵头12;冲洗管堵头12呈倒锥形或弧形。0030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00311、先排出大便后,清洗直肠直至清洗液清亮;00322、在肛门口涂抹润滑剂少许,插入球囊约10CM;00333、在直肠增压球囊注气前,先在直肠内注入清水少量,以润滑肠壁;00344、从注气孔逐步注入空气,至人体感觉直肠有轻微刺激症状,根据患者自我感觉逐步增加;00355、首次,气囊内注压不宜过大,让患者有明显刺激感觉即可;00366、反复35次后,先将气囊内空气或水抽去,使其呈负压,再拔出球囊,嘱患者自我排便;00377、以后根据患者排便反射建立情况反复操作,直至排便正常。0038本发明对于操作的要求是直肠内注压刺激操作时需要轻柔,避免直肠粘膜损伤,注压过程需要根据医生或经过专门培训后护理人员操作,患者家属需要培训后才可实施操作。本发明操作过程均根据患者自我感觉调节注压程度,一般不会导致直肠粘膜出血或穿孔。说明书CN102319460ACN102319463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1946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