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老姜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 具体涉及一种袋泡老姜茶。背景技术 中药保健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料, 也是药茶的主要剂型之一, 大多具有疗效显 著、 易于制作、 使用方便等特点, 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 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 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 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 已成为饮品市场的新亮点。特别对于体虚血弱、 抵抗力差、 易感冒、 体虚畏寒人群需要通过 中药进行调理, 因此本发明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科学、 口感好且无副作用的袋泡老姜 茶。
袋泡老姜茶,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质量分的组分组成,
袋泡老姜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选料 : 原料必须新鲜、 无虫蛀、 无霉变现象 ;
2. 精选 : 将原料中的泥砂、 异物精选干净、 而后晾晒 ;
3. 蒸 : 将老姜、 红枣分类分次放置竹制蒸笼使用传统工艺蒸制至水沸腾 5-10 分钟 后即可, 取出晾晒 ;
4. 烘炒 : 将所有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 烘炒时间根据不同中草药的湿度控 制在 5-20 分钟左右, 烘炒至完全干透即可 ;
5. 粉碎 : 将烘炒好的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粉碎机, 使用 50 目筛网进行粉碎 ; 粉碎过 程中严防其他杂质进入 ;
6. 合料搅拌 : 将各种粉碎好的原料按配比进行合料、 搅拌, 搅拌必须均匀, 时间以 20-30 分钟为宜 ;
7. 干燥 : 将搅拌好的原料经搅料机进入沸腾式振动干燥床进行烘干, 温度控制在 100℃, 原料在干热风的作用下迅速蒸发水份并在振动器的作用下避免形成大的结块, 烘干 的半成品直接装入盛料容器中, 大的结块及细粉需进行回收 ;
8. 杀菌 : 使用辐射杀菌对所有干燥好待打包的物料进行辐射杀菌。
9. 造包 : 将干燥、 杀菌好的物料装入自动造包机器中, 一次成型装入食品过滤包 中, 检验、 包装即可。
本发明,
老姜 :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化痰止咳, 解毒,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 寒及胃寒呕逆等证。
红枣 : 富含钙和铁, 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 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 会骨质疏松, 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 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 的食疗作用
黑糖 : 黑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 脱色的蔗糖, 除了提供热能外, 还含有微量元素, 如钙、 钾、 铁、 镁及叶酸和其它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而且有利于人体内酸碱平 衡。黑糖水可让身体温暖, 增加能量, 活络气血, 加快血液循环
枸杞 : 治肝肾阴亏, 益精明目。 用于虚劳精亏, 腰膝酸痛, 眩晕耳鸣, 阳痿遗精, 内热 消渴, 血虚萎黄, 目昏不明。
阿胶 : 补血, 止血, 滋阴润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为体虚血弱、 抵抗力差、 易感冒、 体虚畏寒人群提供一 种祛寒补血茶饮。以茶与中草药为基础, 精选纯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药食同源饮品。其配方 科学, 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产品, 效果明显 ; 食用过滤纸袋封装, 使用方便 ; 长期服 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1
袋泡老姜茶, 按重量百分比取
袋泡老姜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选料 : 原料必须新鲜、 无虫蛀、 无霉变现象 ;
2. 精选 : 将原料中的泥砂、 异物精选干净、 而后晾晒 ;
3. 蒸 : 将老姜、 红枣分类分次放置竹制蒸笼使用传统工艺蒸制至水沸腾 5-10 分钟 后即可, 取出晾晒 ;
4. 烘炒 : 将所有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 烘炒时间根据不同中草药的湿度控 制在 5-20 分钟左右, 烘炒至完全干透即可 ;
5. 粉碎 : 将烘炒好的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粉碎机, 使用 50 目筛网进行粉碎 ; 粉碎过
程中严防其他杂质进入 ;
6. 合料搅拌 : 将各种粉碎好的原料按配比进行合料、 搅拌, 搅拌必须均匀, 时间以 20-30 分钟为宜 ;
7. 干燥 : 将搅拌好的原料经搅料机进入沸腾式振动干燥床进行烘干, 温度控制在 100℃, 原料在干热风的作用下迅速蒸发水份并在振动器的作用下避免形成大的结块, 烘干 的半成品直接装入盛料容器中, 大的结块及细粉需进行回收 ;
8. 杀菌 : 使用辐射杀菌对所有干燥好待打包的物料进行辐射杀菌。
9. 造包 : 将干燥、 杀菌好的物料装入自动造包机器中, 一次成型装入食品过滤包 中, 检验、 包装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