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护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护板。
背景技术
普通柜架(如密集柜、档案柜)一般包括有柜体、顶板和安装在柜体两侧的侧护板,侧护板作为柜架的主要部件之一,不仅起到连接柜体和顶板的作用,还起到支撑柜体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侧护板如图5所示,该侧护板由主板1′和位于该主板1′两侧的边柱2′组成,该侧护板的边柱2′通过压铸弯折成型,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其中,第一侧边21′和第三侧边23′相对,第二侧边22′位于主板1′的一侧,并且,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之间围成一横向设置且呈U形截面的柱体结构,沿第二侧边22′的纵向还开设有一可加强承载力的凹槽221′。
该侧护板的边柱和主板无法达到完全贴合密封的程度,从侧护板正面看过去,主板1′与边柱2′之间会存在一条明显的缝隙3′,该缝隙3′自柜架的顶部延伸至柜架的底部而纵贯整个柜架的高度方向,使得整体不够美观,很容易给人造成装配连接不牢靠的错觉,而且,这种结构的侧护板在安装时,主板背面和边柱的接触面之间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安装时难以可靠定位,操作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和边柱的无缝隙连接的侧护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侧护板,包括有主板和连接在该主板两侧的边柱,所述边柱包括有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并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形成一横向设置的且截面为U形的柱体结构,所述第三侧边的纵向边沿朝所述第一侧边弯折形成有L形翻边,所述主板的侧面和背面的结合部抵靠连接在对应侧的L形翻边而使主板和两边柱互成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的第三侧边的纵向边沿朝所述主板侧延伸出一挡边,并且,该挡边与所述L形翻边之间形成能容所述主板的一侧插入并固定的卡槽。
为了提高边柱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设定L形翻边和所述主板的背面相结合的一边为底边,该L型翻边和主板侧面相结合的一边为竖边,所述L形翻边的底边向所述第二侧边一侧延伸形成一和该第二侧边固定相连的、截面呈“一”字形的第一加强筋,还包括截面呈“一”字形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一侧边的纵向边沿朝所述第一加强筋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纵向边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上,该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纵向边沿固定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
为了提高边柱侧边的强度,所述第三侧边沿纵向还成型有向所述第一侧边一侧凹陷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有两排,分别沿所述第三侧边的纵向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主板和边柱的连接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边柱第三侧边上的挡边、L形翻边的竖边和L形翻边的底边形成一个C型卡槽结构,该卡槽的开口大小和主板的侧壁厚度相适配,安装时,还可以在卡槽内设置楔条,使得主板插入卡槽后能够实现和边柱的紧密卡接配合;(2)、由于主板是直接插入边柱的卡槽内,主板和边柱在连接有消除了连接缝,使得侧护板的整体外观更为美观和简洁;(3)、由于主板和边柱之间为分体式结构,主板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如钢化玻璃)制造,扩大了侧护板地使用范围,并且根据需要采用和边柱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使得侧护板的装配结构更为灵活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侧护板的左边柱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侧护板的右边柱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侧护板的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侧护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侧护板包括有一矩形主板1和连接在该主板两侧的边柱2,边柱2包括有通过压铸而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形成一横向设置的且截面为U形的柱体结构,第三侧边23的纵向边沿朝第一侧边21弯折形成有L形翻边24,主板1的侧面和背面的结合部抵靠连接在对应侧的L形翻边24而使主板1和两边柱2互成一体件;
其中,L形翻边24和主板1侧面相接触的部位定义为竖边241,L形翻边24和主板背面相接触的部位定义为底边242,边柱2的第三侧边23的纵向边沿朝主板1侧还延伸出一挡边25,该挡边25与L形翻边24之间形成能容主板1的一侧插入并固定的卡槽3;
L形翻边24的底边242向第二侧边22延伸形成一和该第二侧边22固定相连的、截面呈“一”字形的第一加强筋26,还包括有截面也呈“一”字形的第二加强筋27,该第二加强筋27沿第一侧边21的纵向边沿朝第一加强筋26延伸,并和第一加强筋26垂直相交,该第二加强筋2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侧边21上,该第二加强筋2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加强筋26上。于是,第一加强筋26、第三侧边23和L形翻边24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矩形空腔A,第一加强筋26、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二加强筋27之间则形成封闭的第二矩形空腔B,两个矩形空腔结构增强了边柱2的整体刚性,提高了边柱2的机械强度与抗变形能力,使用稳定性优良,使得边柱2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也延长了侧护板的使用寿命。
第二侧边22沿纵向成型有向主板1一侧凹陷的燕尾槽221,第三侧边23沿纵向分别成型有朝第一侧边21侧凹陷的两排凹槽231,并且,凹槽23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安装时,先将主板的两侧对准相应的卡槽插入,为了保证主板和卡槽的紧密配合,然后在每一卡槽和主板之间插入一条沿该卡槽长度方向布置的楔条,由于楔条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消除主板和卡槽之间的间隙,保证主板和边柱的紧密连接,本实施例在安装时无需螺钉,也无需在边柱或主板上开槽或者设置卡钩,主板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实现和边柱的连接,十分方便。由于挡边、L形翻边的底边和L形翻边的竖边形成的卡槽正好包住主板的侧部,消除了现有侧护板与边柱之间固定后产生的连接缝,整个侧护板从外观上看更为简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