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生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楼救生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02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026ACN102350026A21申请号201110210212922申请日20110726201010578270220101208CNA62B1/1020060171申请人刘迎辉地址164000黑龙江省北安市中共北安市委党校(原七师院内)72发明人刘迎辉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代理人徐爱萍54发明名称高楼救生系统57摘要高楼救生系统,它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救生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无法实现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的问题。本发明的高楼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
2、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增速装置和稳速装置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增速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定位齿轮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位于负载齿轮的正下方,负载齿轮和定位齿轮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上。本发明的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的配合使用及其传动方式,使得本发明适用于高层建筑中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66本国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CN102350029A1/2页21一种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楼。
3、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1、环形软梯式钢缆2、定位齿轮3、增速装置4、稳速装置5和快穿式安全带,所述增速装置4和稳速装置5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4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1,增速装置4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5,定位齿轮3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3位于负载齿轮1的正下方,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2,所述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形软梯式钢缆2包括两条环形钢缆7和多个横杆8,所述两条环形钢缆7并列设置,两条环形钢缆7通过多个横杆8连接,多个横杆8沿环形钢缆7的环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横杆8之间的距离与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的齿距相等。
4、,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横杆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稳速装置5包括壳体9、传动轴10、离心盘11、螺套14、滚针轴承15、螺杆22、两个离心滑块12、两组导轨13、两个弹簧组件16、两个平面连杆机构17、多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多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两组滚动轴承20和两个定位块21,所述传动轴10的两端穿设在壳体9上,且传动轴10与壳体9之间通过滚动轴承20实现滚动连接,所述螺杆22套在传动轴10上,且螺杆22通过两个定位块21与传动轴10之间实现圆周方向定位,所述螺套14与螺杆22螺纹连接,螺套14与传动轴10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15,所述离心盘11位于螺套14的右侧。
5、,且离心盘11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0上,离心盘1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两组导轨13,两组导轨13上下竖直布置,且每组导轨13均沿离心盘11的径向设置,每组导轨13上均滑动安装有一个离心滑块12,每个离心滑块12均通过一个平面连杆机构17与螺套14连接,离心盘1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弹簧组件16,离心盘11上开有两个避让孔111,两个避让孔111上下竖直开设,且每个避让孔111均沿离心盘11的径向开设,每个弹簧组件16包括拉杆31、弹簧32、套筒33、支架34、横杆35和活塞体36,套筒33通过支架34与离心盘11连接,弹簧32套装在拉杆31上,拉杆31一端安装在套筒33内,且与设置在套筒33内的活塞。
6、体36连接,拉杆31的另一端与横杆35连接,横杆35的另一端穿过离心盘11上的避让孔111与离心滑块12连接,所述螺杆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所述壳体9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每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与一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相对应,所述传动轴10与增速装置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快穿式安全带包括悬挂钩23、胸带25、承重带26和腹带27,所述承重带26的上端连接有悬挂钩23,承重带26的下端连接有腹带27,所述承重带26的下端向上弯曲,所述胸带25连接在承重带26的中部,悬挂钩23钩挂在横杆8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
7、特征在于快穿式安全带还包括弹力带24,所述弹力带24的两端均与承重带26连接,且弹力带24的连接位置在胸带25的上方,弹力带24的自然长度小于弹力带24两端之间的承重带26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楼救生系统还包括通道28,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之间设置有通道28,通道28固定安装在楼权利要求书CN102350026ACN102350029A2/2页3体上,通道28与每个楼层相对的位置上均开有进出口281,环形软梯式钢缆2的首端穿过通道28与环形软梯式钢缆2的末端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楼救生系统还包括导向槽29和多。
8、个减阻轮30,每个横杆8的两端均装有一个减阻轮30,导向槽29固定安装在通道28的内壁上,减阻轮30在导向槽29内滑动。权利要求书CN102350026ACN102350029A1/3页4高楼救生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救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楼救生系统。背景技术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里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快速增加,五年内全国高层建筑将达数万座,超高层建筑也将近一千座。在高层建筑内生活或工作着大量人群,一旦发生如火灾、地震、海啸等灾害,必然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如何逃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现有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只能解决一个人逃生,而无法解决。
9、高层建筑中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无法实现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高楼救生系统。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高楼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所述增速装置和稳速装置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增速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定位齿轮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位于负载齿轮的正下方,负载齿轮和定位齿轮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所述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上。000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通过快穿式安全带和环形软。
10、梯式钢缆的结合,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并带动环形软梯式钢缆循环转动,另外人体的下降也带动负载齿轮转动,增速装置降低负载齿轮的扭矩后与稳速装置相匹配,产生恒定转速,保证了人体的匀速下降,安全逃生;本发明的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的配合使用及其传动方式,使得本发明适用于高层建筑中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以30层的高楼为例,本发明的高楼救生系统可一次挂载30至40人逃生,而且逃生过程是连续的,每分钟可使30人逃生。另外本发明的高楼救生系统无需依靠电力系统进行工作,而是通过逃生者的自身重力进行工作的,便于实施。本发明的高楼逃生系统还具有占地面积小和结构简单的。
11、优点。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稳速装置的主剖视图,图4是稳速装置的离心盘的左视图,图5是稳速装置的离心盘的右视图,图6是快穿式安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楼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1、环形软梯式钢缆2、定位齿轮3、增速装置4、稳速装置5和快穿式安全说明书CN102350026ACN102350029A2/3页5带,所述增速装置4和稳速装置5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4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1,增速装置4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5,定位齿轮3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3位于负。
12、载齿轮1的正下方,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2,所述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2上。0008本实施方式的增速装置4为现有技术。0009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环形软梯式钢缆2包括两条环形钢缆7和多个横杆8,所述两条环形钢缆7并列设置,两条环形钢缆7通过多个横杆8连接,多个横杆8沿环形钢缆7的环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横杆8之间的距离与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的齿距相等,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横杆8上。如此设置,便于环形软梯式钢缆带动负载齿轮转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10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
13、,本实施方式的稳速装置5包括壳体9、传动轴10、离心盘11、螺套14、滚针轴承15、螺杆22、两个离心滑块12、两组导轨13、两个弹簧组件16、两个平面连杆机构17、多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多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两组滚动轴承20和两个定位块21,所述传动轴10的两端穿设在壳体9上,且传动轴10与壳体9之间通过滚动轴承20实现滚动连接,所述螺杆22套在传动轴10上,且螺杆22通过两个定位块21与传动轴10之间实现圆周方向定位,所述螺套14与螺杆22螺纹连接,螺套14与传动轴10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15,所述离心盘11位于螺套14的右侧,且离心盘11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0上,离心盘11的左端面上设置。
14、有两组导轨13,两组导轨13上下竖直布置,且每组导轨13均沿离心盘11的径向设置,每组导轨13上均滑动安装有一个离心滑块12,每个离心滑块12均通过一个平面连杆机构17与螺套14连接,离心盘1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弹簧组件16,离心盘11上开有两个避让孔111,两个避让孔111上下竖直开设,且每个避让孔111均沿离心盘11的径向开设,每个弹簧组件16包括拉杆31、弹簧32、套筒33、支架34、横杆35和活塞体36,套筒33通过支架34与离心盘11连接,弹簧32套装在拉杆31上,拉杆31一端安装在套筒33内,且与设置在套筒33内的活塞体36连接,拉杆31的另一端与横杆35连接,横杆35的另一端穿。
15、过离心盘11上的避让孔111与离心滑块12连接,所述螺杆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所述壳体9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每个圆环形动刹车片18与一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相对应,所述传动轴10与增速装置4连接。如此设置,通过离心运动带动刹车片工作,抗过载能力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0011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快穿式安全带包括悬挂钩23、胸带25、承重带26和腹带27,所述承重带26的上端连接有悬挂钩23,承重带26的下端连接有腹带27,所述承重带26的下端向上弯曲,所述胸带25连接在承重带26的中部,悬挂钩23钩挂在横。
16、杆8上。如此设置,逃生人员通过腹带和胸带绑缚在承重带26上,保证了安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0012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快穿式安全带还包括弹力带24,所述弹力带24的两端均与承重带26连接,且弹力带24的连接位置在胸带25的上方,弹力带24的自然长度小于弹力带24两端之间的承重带26的长度。如此设置,起到缓冲的作用,当人体下降受阻时,还可以防止悬挂钩脱离横杆。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说明书CN102350026ACN102350029A3/3页60013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楼救生系统。
17、还包括通道28,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之间设置有通道28,通道28固定安装在楼体上,通道28与每个楼层相对的位置上均开有进出口281,环形软梯式钢缆2的首端穿过通道28与环形软梯式钢缆2的末端相连接。如此设置,逃生人员进入通道内,通过环形软梯式钢缆下降至底面,保证了人身安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0014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楼救生系统还包括导向槽29和多个减阻轮30,每个横杆8的两端均装有一个减阻轮30,导向槽29固定安装在通道28的内壁上,减阻轮30在导向槽29内滑动。如此设置,便于逃生人员快速到达地面。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
18、体实施方式六相同。0015工作原理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灾害发生需要逃生时,逃生者穿戴好快穿式安全带,将悬挂钩23钩挂在横杆8上,由于逃生者的自身重力作用拉动负载齿轮1发生旋转,通过增速装置4增速后,使转速增加,旋转力距减小,与稳速装置5更好的相互匹配。稳速装置5采用离心稳速方式,两个离心滑块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径向滑动,平面连杆机构17则带动螺套14产生旋转,而螺套14与螺杆22之间是采用螺纹连接的,螺杆22在定位块21限制下只能产生轴向运动,而不能旋转,所以旋转的螺套14使螺杆22产生推拉运动。这时,如果稳速装置5输入的转速增加,就会使离心滑块12继续向外滑动,螺杆2。
19、2的推力增加,从而带动圆环形动刹车片18轴向运动并与多个圆环形静刹车片19产生摩擦,达到稳速目的。通过调整套筒33与支架34的相对位置,就可改变弹簧32对离心滑块12的拉力,从而调节稳速装置的转速,使逃生者安全下降,在到达地面时,将悬挂钩23与横杆8分离,完成整个逃生过程。说明书CN102350026ACN102350029A1/5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0026ACN102350029A2/5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0026ACN102350029A3/5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0026ACN102350029A4/5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0026ACN102350029A5/5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500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