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6580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8151.X

申请日:

2011.09.19

公开号:

CN102362657A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L 1/226申请公布日:20120229|||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26

主分类号:

A23L1/226

申请人:

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毕燕芳

地址: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经济开发区丽北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李莉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大葱、蒜去干叶,洗净,切碎,过胶体磨粉碎,置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水、牛油、水解植物蛋白、食用油、大茴香粉、肉桂粉、花椒粉、白芷粉、酱油、葡萄糖、大茴香油树脂、肉桂油树脂,密闭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80min,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60℃后,加入BHA、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搅拌20min后,过胶体磨,过40目筛,在20~30MPa压力下均质,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90℃,出风温度70~90℃,得红烧风味调味粉。本发明制备的红烧风味调味粉具有非常典型的北方饮食红烧特征风味,天然感好,烹调感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取大葱、 蒜去干叶, 洗净, 切碎, 过胶体磨粉碎, 置入反应釜中, 搅拌, 然后加入水、 牛油、 水解植物蛋白、 食用油、 大茴香粉、 肉桂粉、 花椒粉、 白芷粉、 酱油、 葡萄糖、 大茴香油树脂、 肉 桂油树脂, 密闭反应釜, 搅拌加热至 120-130℃, 并保温 180min, 然后停止加热, 冷却至 60℃ 后, 加入 BHA、 变性淀粉、 麦芽糊精, 搅拌 20min 后, 过胶体磨, 过 40 目筛, 在 20 ~ 30MPa 压力 下均质, 进行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 160 ~ 190℃, 出风温度 70 ~ 90℃, 得红烧风味调 味粉。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各原料及各 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 大葱 : 20 ~ 50 份, 蒜: 10 ~ 20 份, 牛油 : 5 ~ 20 份, 水解植物蛋白 : 10 ~ 30 份, 食用油 : 10 ~ 20 份, 大茴香粉 : 1 ~ 5 份, 肉桂粉 : 1 ~ 5 份, 花椒粉 : 1 ~ 5 份, 白芷粉 : 1 ~ 5 份, 酱 油: 5 ~ 20 份, 葡萄糖 : 2 ~ 10 份, 麦芽糊精 : 20 ~ 50 份, 变性淀粉 : 10 ~ 30 份, 大茴香油 树脂 : 1 ~ 5 份, 肉桂油树脂 : 0.5 ~ 3 份, BHA : 0 ~ 0.03 份, 水: 30-10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各原料 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 大葱 : 30 份, 蒜: 10 份, 牛油 : 10 份, 水解植物蛋白 : 30 份, 食用油 10 份, 大茴香粉 : 5 份, 肉桂粉 : 3 份, 花椒粉 : 1 份, 白芷粉 : 5 份, 酱油 : 15 份, 葡萄糖 : 2 份, 麦芽糊精 : 40 份, 变性淀 粉: 10 份, 大茴香油树脂 : 5 份, 肉桂油树脂 : 1 份, BHA : 0.02 份, 水: 8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食 用油为一级大豆油或色拉油或花生油。

说明书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配料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红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食风味, 在我国受众广泛, 非常受欢迎。 随着现代食品工 业的发展, 尤其是休闲食品、 方便食品工业的发展, 对红烧风味的调味料需求非常大。但目 前市场上的一些红烧风味的调味料红烧特征不清晰典型, 天然感不好, 烹调感不强, 不符合 目前对快速消费食品厨房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取大葱、 蒜去干叶, 洗净, 切碎, 过胶体磨粉碎, 置入反应釜中, 搅拌, 然后加入水、 牛油、 水解植物蛋白 (HVP)、 食用油、 大茴香粉、 肉桂粉、 花椒粉、 白芷粉、 酱油、 葡萄糖、 大茴 香油树脂、 肉桂油树脂, 密闭反应釜, 搅拌加热至 120-130 ℃, 并保温 180min, 然后停止加 热, 冷却至 60℃后, 加入 BHA、 变性淀粉、 麦芽糊精, 搅拌 20min 后, 过胶体磨, 过 40 目筛, 在 20 ~ 30MPa 压力下均质, 进行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 160 ~ 190℃, 出风温度 70 ~ 90℃, 得红烧风味调味粉。
     优选地, 上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中, 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
     大葱 : 20 ~ 50 份, 蒜: 10 ~ 20 份, 牛油 : 5 ~ 20 份, 水解植物蛋白 (HVP) : 10 ~ 30 份, 食用油 : 10 ~ 20 份, 大茴香粉 : 1 ~ 5 份, 肉桂粉 : 1 ~ 5 份, 花椒粉 : 1 ~ 5 份, 白芷粉 : 1 ~ 5 份, 酱油 5 ~ 20 份, 葡萄糖 2 ~ 10 份, 麦芽糊精 20 ~ 50 份, 变性淀粉 10 ~ 30 份, 大茴香油树脂 1 ~ 5 份, 肉桂油树脂 0.5 ~ 3 份, 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 )0 ~ 0.03 份, 水 30-100 份。
     优选地, 上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中, 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
     大葱 : 30 份, 蒜: 10 份, 牛油 : 10 份, 水解植物蛋白 (HVP) : 30 份, 食用油 10 份, 大茴 香粉 : 5 份, 肉桂粉 : 3 份, 花椒粉 : 1 份, 白芷粉 : 5 份, 酱油 15 份, 葡萄糖 2 份, 麦芽糊精 40 份, 变性淀粉 10 份, 大茴香油树脂 5 份, 肉桂油树脂 1 份, 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 )0.02 份, 水 80 份。
     优选地, 大葱、 蒜过胶体磨粉碎后, 进反应釜前, 先过 14 目筛。
     优选地, 所述的大茴香粉为经粉碎过 100 目筛后得到的大茴香粉, 所述的肉桂粉 为经粉碎过 100 目筛后得到的肉桂粉, 所述的花椒粉为经粉碎过 100 目筛后得到的花椒粉, 所述的白芷粉为经粉碎过 100 目筛后得到的白芷粉。
     所述食用油是棕榈油、 花生油、 大豆油、 葵花籽油、 芝麻油、 米糠油、 各种调和油、 色 拉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优选地, 所述的食用油为一级大豆油或色拉油或花生油所述的水解植物蛋白 (HVP) 是市场上销售的水解植物蛋白, 只要是食品中应用的 水解植物蛋白应用于本发明中都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例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水解 蛋白, 玉米水解蛋白等。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制备的红烧风味调味粉具有非常典型的北方饮食红烧特征风味, 天然感 好, 烹调感强, 且制备方法简单, 制备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休闲食品、 方便面、 干脆面等快 消食品中, 给食品带来极佳的红烧风味特征, 很好的满足了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大茴香粉、 肉桂粉等辛香原料的使用和合理配比, 通过适当工艺的加 工, 使最终产品具备了非常典型、 逼真的红烧风味特征, 另外通过 HVP 等原料的使用, 增加 了本产品的口感和醇厚度, 从而使本产品在香气和口感上均具备非常好的红烧风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取大葱 30 份、 蒜 10 份去干叶, 洗净, 切碎, 过胶体磨粉碎, 过 14 目筛, 置入反应釜 中, 搅拌, 然后加入水 80 份、 牛油 10 份、 水解植物蛋白 (HVP)30 份、 一级大豆油 10 份、 大茴 香粉 5 份、 肉桂粉 3 份、 花椒粉 1 份、 白芷粉 5 份、 酱油 15 份、 葡萄糖 2 份、 大茴香油树脂 5 份、 肉桂油树脂 1 份, 密闭反应釜, 搅拌加热至 120-130℃, 并保温 180min。然后停止加热, 冷却至 60℃后, 加入 BHA 0.02 份、 变性淀粉 10 份、 麦芽糊精 40 份, 搅拌 20min 后, 过胶体 磨。过 40 目筛, 在 20 ~ 30MPa 压力下均质, 进行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 160 ~ 190℃, 出风温度 70 ~ 90℃, 得红烧风味调味粉约 100 份。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 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 的, 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 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是显而易见的, 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4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2657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2657ACN102362657A21申请号201110278151X22申请日20110919A23L1/22620060171申请人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00300天津市东丽区经济开发区丽北路11号72发明人毕燕芳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代理人李莉华54发明名称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大葱、蒜去干叶,洗净,切碎,过胶体磨粉碎,置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水、牛油、水解植物蛋白、食用油、大茴香粉、肉桂。

2、粉、花椒粉、白芷粉、酱油、葡萄糖、大茴香油树脂、肉桂油树脂,密闭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80MIN,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60后,加入BHA、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搅拌20MIN后,过胶体磨,过40目筛,在2030MPA压力下均质,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90,出风温度7090,得红烧风味调味粉。本发明制备的红烧风味调味粉具有非常典型的北方饮食红烧特征风味,天然感好,烹调感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62675A1/1页21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大葱、蒜去干叶,洗净。

3、,切碎,过胶体磨粉碎,置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水、牛油、水解植物蛋白、食用油、大茴香粉、肉桂粉、花椒粉、白芷粉、酱油、葡萄糖、大茴香油树脂、肉桂油树脂,密闭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80MIN,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60后,加入BHA、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搅拌20MIN后,过胶体磨,过40目筛,在2030MPA压力下均质,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90,出风温度7090,得红烧风味调味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大葱2050份,蒜1020份,牛油520份,水解植物蛋白1030份,食用油1020份,大茴香粉。

4、15份,肉桂粉15份,花椒粉15份,白芷粉15份,酱油520份,葡萄糖210份,麦芽糊精2050份,变性淀粉1030份,大茴香油树脂15份,肉桂油树脂053份,BHA0003份,水30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大葱30份,蒜10份,牛油10份,水解植物蛋白30份,食用油10份,大茴香粉5份,肉桂粉3份,花椒粉1份,白芷粉5份,酱油15份,葡萄糖2份,麦芽糊精40份,变性淀粉10份,大茴香油树脂5份,肉桂油树脂1份,BHA002份,水8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油为一。

5、级大豆油或色拉油或花生油。权利要求书CN102362657ACN102362675A1/2页3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配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红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食风味,在我国受众广泛,非常受欢迎。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工业的发展,对红烧风味的调味料需求非常大。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红烧风味的调味料红烧特征不清晰典型,天然感不好,烹调感不强,不符合目前对快速消费食品厨房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6、为0005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取大葱、蒜去干叶,洗净,切碎,过胶体磨粉碎,置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水、牛油、水解植物蛋白HVP、食用油、大茴香粉、肉桂粉、花椒粉、白芷粉、酱油、葡萄糖、大茴香油树脂、肉桂油树脂,密闭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80MIN,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60后,加入BHA、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搅拌20MIN后,过胶体磨,过40目筛,在2030MPA压力下均质,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90,出风温度7090,得红烧风味调味粉。0007优选地,上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中,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0008大葱2050。

7、份,蒜1020份,牛油520份,水解植物蛋白HVP1030份,食用油1020份,大茴香粉15份,肉桂粉15份,花椒粉15份,白芷粉15份,酱油520份,葡萄糖210份,麦芽糊精2050份,变性淀粉1030份,大茴香油树脂15份,肉桂油树脂053份,BHA丁基羟基茴香醚0003份,水30100份。0009优选地,上述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中,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0010大葱30份,蒜10份,牛油10份,水解植物蛋白HVP30份,食用油10份,大茴香粉5份,肉桂粉3份,花椒粉1份,白芷粉5份,酱油15份,葡萄糖2份,麦芽糊精40份,变性淀粉10份,大茴香油树脂5份,肉桂油树脂1份,BHA丁。

8、基羟基茴香醚002份,水80份。0011优选地,大葱、蒜过胶体磨粉碎后,进反应釜前,先过14目筛。0012优选地,所述的大茴香粉为经粉碎过100目筛后得到的大茴香粉,所述的肉桂粉为经粉碎过100目筛后得到的肉桂粉,所述的花椒粉为经粉碎过100目筛后得到的花椒粉,所述的白芷粉为经粉碎过100目筛后得到的白芷粉。0013所述食用油是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各种调和油、色拉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食用油为一级大豆油或色拉油或花生油说明书CN102362657ACN102362675A2/2页40014所述的水解植物蛋白HVP是市场上销售的水解植物蛋白,只要。

9、是食品中应用的水解植物蛋白应用于本发明中都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例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水解蛋白,玉米水解蛋白等。0015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0016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0017本发明制备的红烧风味调味粉具有非常典型的北方饮食红烧特征风味,天然感好,烹调感强,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休闲食品、方便面、干脆面等快消食品中,给食品带来极佳的红烧风味特征,很好的满足了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0018本发明通过大茴香粉、肉桂粉等辛香原料的使用和合理配比,通过适当工艺的加工,使最终产品具备了非常典型、逼真的红烧风味特征,另外通过HVP等原料的使用,增加了本。

10、产品的口感和醇厚度,从而使本产品在香气和口感上均具备非常好的红烧风味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0实施例10021一种红烧风味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2取大葱30份、蒜10份去干叶,洗净,切碎,过胶体磨粉碎,过14目筛,置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水80份、牛油10份、水解植物蛋白HVP30份、一级大豆油10份、大茴香粉5份、肉桂粉3份、花椒粉1份、白芷粉5份、酱油15份、葡萄糖2份、大茴香油树脂5份、肉桂油树脂1份,密闭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80MIN。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60后,加入BHA002份、变性淀粉10份、麦芽糊精40份,搅拌20MIN后,过胶体磨。过40目筛,在2030MPA压力下均质,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90,出风温度7090,得红烧风味调味粉约100份。0023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626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