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6551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9846.8

申请日:

2008.09.19

公开号:

CN101675731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80919授权公告日:20120502终止日期:20120919|||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K 6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王鹏变更后权利人: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36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棋盘街小区4区3*2-401变更后权利人:250013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162号登记生效日:201204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80919|||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K63/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王 鹏

发明人:

王 鹏; 秦玉广; 李 娴; 张婧一; 郑慧丽; 王继敏; 薛兴顺; 王育锋

地址:

250036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棋盘街小区4区3#[#]2-4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包括:锅状的养殖容器(1)和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及可移动的支架(9),养殖容器(1)的内面光滑无毛疵,并由弧形壁(6)、锅底部(4)和连接部(5)等构成,养殖容器(1)的剖面呈弧形,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弧形壁(6)的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线形成的角为小于16°±2°的钝角,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1/2锅底部(4)的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线形成的角为99°±2°的锐角,从而使锅状的养殖容器(1)具有良好的自动防逃功效,养殖容器(1)的上口缘边(7)设有罩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其特征是由锅状的养殖容器(1)和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支架(9)等组成,养殖容器(1)由弧形壁(6)、锅底部(4)、弧形壁(6)与锅底部(4)的连接部(5)、上口缘边(7)、罩网(8)、钉梢(12)、钉梢孔(13)等构成,进水系统由进水管(10)和进水阀门(11)构成,排水系统由水位控制管(3)、护管(2)及凹槽(14)等组成。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的养殖容器(1)的特征是:由弧形壁(6)、锅底部(4)、连接部(5)等共同构成的锅状容器,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弧形壁(6)的剖面两端连线与垂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6°±2°的锐角,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锅底部(4)的剖面两端连线与垂直线形成的角度为99°±2°的钝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养殖容器(1)的罩网(8)的特征是:罩网(8)由黑色的、密网目的1至多层网片制成,罩网(8)的弧形边和其两端系有多枚钉梢(12),钉梢(12)可插入位于上口缘边(7)上的相对应的钉梢孔(13)中,罩网(8)的遮光面积为顶口面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养殖容器(1)的底部下面另设有直接放于该场地面上的多只小型的养殖锅(16),其内面形状及结构同养殖容器(1),但其外面底部平坦,设有小底座(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养殖容器(1)和养殖锅(16)的内面,均光滑无毛疵。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养殖容器(1)的各部尺寸比,即上口直径∶有效高度∶锅底部(4)的中心纵剖面两端连线长∶弧形壁(6)中心纵剖面两端连线长=202∶64∶168∶48.2,亦即1.0000∶0.3168∶0.8317∶0.2386,养殖锅(16)则按上述比例加以缩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中,支架(9)的高度和其他尺寸,可根据要求,做相应调整,养殖层数可两层以上。

说明书

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范围为淡水养殖业,特别适用于具有较强攀逃能力及喜暗和穴居的大鲵等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的养殖。
背景技术
大鲵是集强体、健身、高级滋补和排毒养颜、美味佳肴及观赏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的珍贵的、濒危的水生爬行动物,为增殖其资源进而满足市场需求,近些年在不少省市开展了大鲵人工养殖,通常为防止大鲵攀逃和满足其喜暗畏强光及穴居等生活习性,采用建高池墙,专建遮光设备及专用洞穴,这些虽有成效,但加大了成本,使饲养管理烦杂,不便,特别对当前开展养鲵较多但又多地震灾害的川、滇、陕等地,建池养鲵不能便捷地搬迁,更易遭受较大损害。而本发明由于结构简单轻便,合理,立体养殖,在能较好解决大鲵逃逸、满足大鲵喜阴暗和穴居等生理要求的同时,由于在养殖容器下的带脚轮的支架,亦便于及时搬移,从而能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发明内容
利用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底部和圆形侧壁均呈一定弧度的锅状的养殖容器,在该养殖容器的顶口,覆盖着占顶口面积的罩网,在该养殖容器的底部中心,加装水位控制管及其护管,养殖容器的下方设有支架,支架的下面放置着多只小型的养殖锅,养殖锅的上顶口也复盖着罩网,养殖锅中上部设溢水孔,养殖容器及养殖锅各配有进水及排水系统,养殖锅的进水靠位于养殖容器外底部的环形支进水管淋水,排水则从位于养殖锅中上部的溢水孔排出。由于锅状的养殖容器和养殖锅的底部及侧壁均呈一定的弧形且光滑无毛疵,大鲵无法攀逃出去,加上黑色网罩所形成的水下暗区,既满足了大鲵喜阴暗和穴居的生活习性,又实现了立体养殖,支架下的脚轮,使本养殖装置具有可移动的特点。
说明书附图
图1是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正视图
图2是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侧视图
图3是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的顶视图
图中,(1)养殖容器;(2)护管;(3)水位控制管;(4)锅底部;(5)锅底部与弧形壁的连接部;(6)弧形壁;(7)上口缘边;(8)罩网;(9)支架;(10)进水管;(11)进水阀门;(12)钉梢;(13)钉梢孔;(14)凹槽;(15)脚轮;(16)养殖锅;(17)环形支进水管;(18)淋水孔;(19)溢水孔;(20)小底座;(9-1)支架上圈;(9-2)支架中圈;(9-3)支架下圈;(9-4)上、中圈连接筋;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具体实施的:
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容器(1)、小型的养殖锅(16)、支架(9)、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部分,其特征是:养殖容器(1)由锅底部(4)、弧形壁(6)、锅底部(4)与弧形壁(6)的连接部(5)、上口缘边(7)、罩网(8)等构成,整个养殖容器(1)酷似一口大锅,在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弧形壁(6)的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6°±2°的锐角;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锅底部(4)的剖面线两端连线与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99°±2°的钝角,由于陡斜的弧形壁(6)和略有比降的锅底部(4)极其光滑,大鲵无攀爬支点,故大鲵无法逃逸,加设在上口缘边(7)的黑色多层密目罩网(8),不仅使罩网(8)下形成阴暗区,且具洞穴效用,位于养殖容器(1)上口的进水管(10)中的新鲜水,以微流方式不断流向养殖容器(1)的内壁,在养殖容器(1)中形成旋转式的水流,旧水和过多的水则从位于养殖容器(1)中部的水位控制管(3)溢流排走;养殖容器(1)放于支架(9)上,支架(9)上的养殖容器(1)的底部下面,圆形放置着数个小型的养殖锅(16),其上中部开有多个溢水孔(19),养殖锅(16)的上口缘边(7)上亦加装罩网(8),养殖锅(16)的进水,则从附设在支架(9)的支架中圈(9-2)上的环形支进水管(17)上的淋水孔(18)中淋入养殖锅(16)内,其排水则从该养殖锅(16)的上中部的溢水孔(19)流出;为防水位控制管(3)被大鲵等碰倒,在该管的外面,另加设一护管(2),护管(2)的外径略小于位于养殖容器(1)底部中心的护管(2)的圆形的凹槽(14)的直径,凹槽(14)能使护管(2)牢固地卡放在凹槽(14)内;罩网(8)可有效的遮挡光照,使该罩网(8)下阴暗,满足了大鲵畏光的生理要求,罩网(8)还有近似洞穴的作用,因此使大鲵在罩网(8)下面的水中,安静地生长;需投喂的饲料可方便地投在罩网(8)下的大鲵吻前,更利于大鲵摄食;支架(9)放置在养殖容器(1)下面,由角铁和钢筋焊接而成,可提高养殖容器(1)的高度和稳固性,更利于操作管理,支架(9)下端的脚轮(15),能使养殖容器便捷的移动;半圆形的罩网(8)的边端系于等距离的多枚钉梢(12)上,在上口边缘(7)的相对应位置上,打有相应的钉梢孔(13),能使钉梢(12)方便地插入或拔出,以便于调整养殖容器(1)内阴暗区的面积或其他操作;大鲵还有不断蜕皮的特点,为利于排污,去除蜕皮,还配备手捏吸球式虹吸排污管一套;养殖容器(1)的水位高低,则通过提升或下调排水管(3)的上口高度来实现,支架(9)及养殖容器(1)的下面则放置数只养殖锅(16),养殖锅(16)的各部尺寸是养殖容器(1)的相对应尺寸的左右,同时养殖锅(16)的底部外面有平的小底座(20),以便使养殖锅放置平稳。
本发明的实施案例
山东省某虹鳟渔场,利用本装置成功养殖了体长1.2米~1.4米,体重14公斤~20公斤的大鲵亲本,其性腺发育良好,并无一外逃。所使用的装置,由锅状的养殖容器(1)、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支架(9)等构成。养殖容器(1)由玻璃钢制成,在养殖容器(1)中心纵剖面上,弧形壁(6)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为16度,在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锅底部(4)的剖面两端连线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00度的钝角,该容器的上口缘边(7)内径为2.04米,有效高度0.64米,上口缘边(7)上设有黑色罩网(8);锅底部(4)的投影直径为1.68米。锅底部(4)的中心设水位控制管(3),内径为3厘米,管长40厘米,排水管外套有内径为10厘米的护管;进水管(10)的内径为3厘米,水源水由进水管(10)的阀门(11)控制着微流水状态,从弧形壁(6)上流落于养殖容器(1)内;每个此种规格的大鲵养殖装置之内养殖体重10公斤~20公斤/尾,全长1.2米~1.4米的大鲵亲体一尾,大鲵的蜕皮和粪污则由手捏球式虹吸排水管便捷地完成。利用水质达标且水温为15°~16℃的地下冷水,以微流水不断灌注到置于敞开式大棚下的本养殖装置内,即使在盛夏,外界气温高达35℃左右,仍可使本装置内的水温保持在19°~22℃,即养殖大鲵的最佳水温,而且确保了无1尾大鲵外逃。
同行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施。

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自动防逃的大鲵立体养殖装置包括:锅状的养殖容器(1)和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及可移动的支架(9),养殖容器(1)的内面光滑无毛疵,并由弧形壁(6)、锅底部(4)和连接部(5)等构成,养殖容器(1)的剖面呈弧形,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弧形壁(6)的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线形成的角为小于162的钝角,养殖容器(1)的中心纵剖面上,1/2锅底部(4)的剖面线两端的连线与垂线形成的角为992的锐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