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151614.4
2008.09.23
CN101683419A
2010.03.31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56公开日:20100331|||公开
A61K36/756; A61K36/804; A61K36/815; A61K36/899; A61P7/04; A61P9/10
A61K36/756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梁秉文; 周英超; 李 扬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黄连、大黄各6~12。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1、 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黄连、大黄各6~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金银花炭40~60,菊花炭12~30,生地30~6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生地15~30,金银花及其炭各10~2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竹茹、焦栀子各10~15。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地骨皮20~30,丹皮、生地各15~20。
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本病一般没有肢体瘫痪,但若有脑实质点状出血时,则可出现轻度单瘫或偏瘫,通常恢复较快。出血严重者,以二周内病死率为最高。出血轻者,一般在出血数日后病情即见稳定,症状逐渐减轻。部分病人间隔一定时日后可再次出血,少数患者遗留局部神经受损的表现,有的会发生脑积水.癫痫或精神障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控制脑水肿,适当降低过高的血压和头部降温等,对头痛等症可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和镇静剂。中医学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属“头风”及“中风”范畴,其发病与风阳、血热、瘀血、痰浊等病因病机有关。风动则阳升,阳升则血热妄行,最后可形成瘀血,起病急骤,头痛剧烈,甚则风痰蒙蔽清阳而成。遵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此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用于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用药选择。 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黄连、大黄各6~12。 上药加金银花炭40~60,菊花炭12~30,生地30~60。 上药加生地15~30,金银花及其炭各10~20。 上药加竹茹、焦栀子各10~15。 上药加地骨皮20~30g,丹皮、生地各15~20。 焦栀子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 金银花炭,菊花炭,生地。火热炽盛,头痛,头昏或二便失禁者加。 生地清热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痛减神清后加。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焦栀子凉血止血。头晕,呕吐者加。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生地清热凉血。躁烦及舌咽神经麻痹,语言含糊者加。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例1: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g,黄连、大黄各6~12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5~25天。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例2: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g,黄连、大黄各6~12g,金银花炭40~60g,菊花炭12~30g,生地30~6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5~25天。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火热炽盛,头痛,头昏或二便失禁的患者。 例3: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g,黄连、大黄各6~12g,生地15~30g,金银花及其炭各10~2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5~25天。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痛减神清后患者。 例4: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g,黄连、大黄各6~12g,地骨皮20~30g,丹皮、生地各15~2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5~25天。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躁烦及舌咽神经麻痹,语言含糊症状者。 例5:黄芩、黄柏各10~15g,黄连、大黄各6~12g,竹茹10~15g,焦栀子20~30。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5~25天。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头晕,呕吐症状者。 本发明治疗伴有各种类型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结果:21例均达到临床治愈,头痛、呕吐消失,无大小便障碍,神志清楚,肢体活动自如,头无抵抗,无神经系统阳性休征,未出现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一种凉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焦栀子、黄芩、黄柏各1015,黄连、大黄各612。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