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6526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43626.9

申请日:

2011.11.02

公开号:

CN102350018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M 25/10申请公布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M 25/10申请日:201111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M25/10; A61M3/02

主分类号:

A61M25/10

申请人:

潘凯; 朱畅; 杨雪菲

发明人:

潘凯

地址:

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临时性回肠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生的内容物引出体外,以保护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需要造瘘措施后,患者还需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且一些还瘘手术还需切除部分肠管,故患者必须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还瘘手术创伤,再一次承担麻醉风险和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如何避免肠造瘘增加的手术次数、创伤和风险,是外科临床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在手术中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管道可直接拔除,回肠壁置管口将自行愈合,从而避免还瘘手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一条合成材料管道, 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 的球形气囊, 气囊相邻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 管道另一端具有 3 个接口, 第 1 接口经 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 可注气使气囊膨胀, 抽气使气囊缩小, 第 2 接口通造瘘管管 腔, 第 3 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开口于造瘘管管腔, 各接口标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 区别。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管道一端有球形气囊, 可通过 管壁内细通道注气膨胀, 抽气缩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管道的一段管壁开数个小孔 通管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管壁内有细通道与不同接口 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与大气相通的接口经管壁内 细通道向管腔开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其特征是 : 各接口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 区别。

说明书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器械, 是为临时性回肠造瘘设计的专用管道, 用于外科临床 需要进行临时性回肠造瘘的患者, 在造瘘结束后可直接拔除而避免还瘘手术。
     背景技术 临时性回肠末端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 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 生的内容物引出体外, 以保护其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需要 造瘘措施后, 患者还需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一些还瘘手术还需切除部分 肠管, 所以患者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还瘘手术创伤, 并再一次承担麻醉风险 和吻合口瘘、 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如何避免因肠造瘘而增加的手术次数、 创伤和风险, 是 外科临床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在手术中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 体外, 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 管道可直接拔除, 回肠置 管口将自行愈合, 从而避免还瘘手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为一条直径 8mm, 总长 78cm 的合成材料 管道, 管壁厚度略大于 2mm, 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的球形气囊, 充气后直径 4-6cm, 气囊 远侧为 2cm 长的管道盲端, 气囊近侧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 即开孔区, 长 10cm, 其 近端为无开孔区, 管道另一端具有 3 个接口, 第 1 接口经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 可注 气使气囊膨胀, 或抽气使气囊缩小, 第 2 接口通造瘘管管腔, 可接负压吸引, 通过开孔区的 小孔引出肠内容物, 也可进行冲洗操作, 第 3 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在气囊近侧开 口于造瘘管管腔, 此接口开放时造瘘管管腔与大气相通, 以保证负压吸引顺利进行, 各接口 标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区别, 临时回肠造瘘管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
     1. 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 1cm 小口, 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 部位的腹壁后, 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至超过开孔区, 将管道穿过处的肠壁与腹壁内 面缝合固定, 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
     2.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完毕后, 经第 1 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 即可阻断回肠远 端肠腔, 第 2 接口接负压吸引, 第 3 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 可将近端肠道来源的肠内容物不 断吸出体外, 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 以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 也可经第 2 接口进行冲洗操作。
     3. 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 经第 1 接口吸除气囊内空气, 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 拔除 造瘘管, 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 不会发生向腹腔的肠漏, 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 附图说明
     图 1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外观图 2 无开孔区横截面
     图 3 开孔区横截面
     图 4 第三接口通道开口处横截面
     图 5 临时性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
     图中 1. 第 1 接口, 2. 第 2 接口, 3. 第 3 接口, 4. 无开口区, 5. 开孔区, 6. 开孔, 7. 通 气囊通道, 8. 通大气通道, 9. 通大气通道开口, 10. 气囊未充气时, 11. 气囊充气后, 12. 盲 端, 13. 颜色标记, 14. 造瘘管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 1cm 小口, 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部 位的腹壁后, 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超过开孔区 ( 图 1), 将管道穿过处肠壁与腹壁内 面缝合固定, 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 放置完毕后经第 1 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 ( 图 1), 阻断回肠远端肠腔, 第 2 接口接负压吸引, 第 3 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 可将近端肠道来源 的肠内容物不断吸出体外 ( 图 1, 图 3, 图 4), 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 以保护位于 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 也可进行冲洗操作, 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 经第 1 接口吸除 气囊内空气, 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 拔除造瘘管, 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 不会发生 向腹腔的肠漏, 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
     图 5 所示的实施例中,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 穿过腹壁引出体外, 气囊充气后可阻断远端肠道, 近端来源的肠内容物经管道开孔及负压吸引接口吸出体外, 也可进行冲洗操作, 与大气相通的管腔开口可保证吸引顺利进行, 从而避免大量肠内容物 进入远端肠道, 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性回肠造瘘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018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018ACN102350018A21申请号201110343626922申请日20111102A61M25/10200601A61M3/0220060171申请人潘凯地址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请人朱畅杨雪菲72发明人潘凯54发明名称临时性回肠造瘘管57摘要临时性回肠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生的内容物引出体外,以保护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需要造瘘措施后,患者还需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且一些还瘘手术。

2、还需切除部分肠管,故患者必须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还瘘手术创伤,再一次承担麻醉风险和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如何避免肠造瘘增加的手术次数、创伤和风险,是外科临床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在手术中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管道可直接拔除,回肠壁置管口将自行愈合,从而避免还瘘手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350021A1/1页21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一条合成材料管道,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的球形气囊,气囊相邻管壁开。

3、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口,第1接口经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使气囊膨胀,抽气使气囊缩小,第2接口通造瘘管管腔,第3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开口于造瘘管管腔,各接口标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区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道一端有球形气囊,可通过管壁内细通道注气膨胀,抽气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道的一段管壁开数个小孔通管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壁内有细通道与不同接口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与大气相通的接口经管壁内细通道向管腔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回。

4、肠造瘘管,其特征是各接口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区别。权利要求书CN102350018ACN102350021A1/2页3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是为临时性回肠造瘘设计的专用管道,用于外科临床需要进行临时性回肠造瘘的患者,在造瘘结束后可直接拔除而避免还瘘手术。背景技术0002临时性回肠末端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生的内容物引出体外,以保护其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需要造瘘措施后,患者还需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一些还瘘手术还需切除部分肠管,所以患者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还瘘手术创伤,并再一次承担麻。

5、醉风险和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如何避免因肠造瘘而增加的手术次数、创伤和风险,是外科临床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在手术中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管道可直接拔除,回肠置管口将自行愈合,从而避免还瘘手术。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临时性回肠造瘘管为一条直径8MM,总长78CM的合成材料管道,管壁厚度略大于2MM,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的球形气囊,充气后直径46CM,气囊远侧为2CM长的管道盲端,气囊近侧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即开孔区,长10CM,其近端为无开孔区,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口。

6、,第1接口经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使气囊膨胀,或抽气使气囊缩小,第2接口通造瘘管管腔,可接负压吸引,通过开孔区的小孔引出肠内容物,也可进行冲洗操作,第3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在气囊近侧开口于造瘘管管腔,此接口开放时造瘘管管腔与大气相通,以保证负压吸引顺利进行,各接口标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区别,临时回肠造瘘管具体实施方式如下00051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1CM小口,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部位的腹壁后,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至超过开孔区,将管道穿过处的肠壁与腹壁内面缝合固定,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00062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完毕后,经第1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

7、即可阻断回肠远端肠腔,第2接口接负压吸引,第3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可将近端肠道来源的肠内容物不断吸出体外,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以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也可经第2接口进行冲洗操作。00073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经第1接口吸除气囊内空气,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拔除造瘘管,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不会发生向腹腔的肠漏,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附图说明0008图1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外观说明书CN102350018ACN102350021A2/2页40009图2无开孔区横截面0010图3开孔区横截面0011图4第三接口通道开口处横截面0012图5临时性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0013图。

8、中1第1接口,2第2接口,3第3接口,4无开口区,5开孔区,6开孔,7通气囊通道,8通大气通道,9通大气通道开口,10气囊未充气时,11气囊充气后,12盲端,13颜色标记,14造瘘管管腔。具体实施方式0014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1CM小口,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部位的腹壁后,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超过开孔区图1,将管道穿过处肠壁与腹壁内面缝合固定,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放置完毕后经第1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图1,阻断回肠远端肠腔,第2接口接负压吸引,第3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可将近端肠道来源的肠内容物不断吸出体外图1,图3,图4,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以保护位于远端。

9、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也可进行冲洗操作,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经第1接口吸除气囊内空气,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拔除造瘘管,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不会发生向腹腔的肠漏,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0015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穿过腹壁引出体外,气囊充气后可阻断远端肠道,近端来源的肠内容物经管道开孔及负压吸引接口吸出体外,也可进行冲洗操作,与大气相通的管腔开口可保证吸引顺利进行,从而避免大量肠内容物进入远端肠道,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说明书CN102350018ACN102350021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0018ACN102350021A2/3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0018ACN102350021A3/3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00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