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36508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2131.9

申请日:

2011.08.15

公开号:

CN102351818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D 307/83申请日:20110815授权公告日:20130529终止日期:201408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07/83申请日:20110815|||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07/83; A01N43/08; A01P1/00

主分类号:

C07D307/83

申请人: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陈章玉; 李天飞; 杨光宇; 陈永宽; 缪明明; 谭建林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医路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旃习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根茎中所含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的结构,系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后以95%的乙醇分3次用超声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硅胶柱层析初分,然后再采用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进一步分离,即得到所需的新化合物。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 : 该化合物的命名为, 3-O-[(E)-3-(5- 羟基苯并呋喃 -6- 基 )- 丙烯酰基 ]- 喹尼酸 3-O-[(E)-3-(5-hydroxybenzofuran-6-yl)-acryl]-quinic acid。
2: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 (1) 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 用质量分数为 95%的乙醇为提取剂, 采用超声提取 3 次, 每 次 25 ~ 30 分钟, 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 ; (2) 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 80 ~ 100 目的硅胶拌样, 然后用 160 ~ 200 目的硅胶装 柱进行硅胶柱层析, 氯仿∶丙酮按 1 ∶ 0 → 0 ∶ 1 梯度洗脱, TLC 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得 到 8 个部分 : 纯氯仿、 氯仿 - 丙酮 20 ∶ 1、 氯仿 - 丙酮 9 ∶ 1、 氯仿 - 丙酮 8 ∶ 2、 氯仿 - 丙 酮 3 ∶ 2、 氯仿 - 丙酮 1 ∶ 1、 氯仿 - 丙酮 1 ∶ 2、 纯丙酮 ; (3) 其中氯仿 - 丙酮为 1 ∶ 1 的洗脱部分用安捷仑 1100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以 30%的甲醇为流动相, Zorbax SB-C18, 21.2×250mm, 5μm 的制备柱为固定相, 流速为 20ml/ min,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280nm ; 每次进样 200μL, 收集 1
3: 8min 的色谱峰, 多次累加后 蒸干 ; (4) 所得物质再次用纯甲醇溶解, 再以甲醇为流动相, 再次用 Sephadex LH-20 凝胶柱 层析分离, 即可得到所需的化合物。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苯丙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在防治烟草花叶病中的应用。

说明书


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化学领域,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烟草根茎所含的苯 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同时,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治烟草花叶病 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是人类所认识的各种植物中含化学物质最多的一种,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人 们目前从烟草中鉴定出来的单体化学物质就超过 3000 多种, 而且还有许多成分尚未鉴定 出来。 烟草除主要用于卷烟抽吸用途外, 还可从中提取多种有利用价值的化学成分, 从中发 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先导性化合物。现有技术中, 对于烟草的根和茎一般都作为烟叶生产 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 因此, 除作为卷烟消费外, 加强烟草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 意义。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s) 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 C6-C3 单元的天然有 机化合物类群, 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已知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 抗肿瘤、 抗病 毒、 抗氧化、 保肝护肝和碱基修复等作用, 对于糖尿病及相关疾病, 以及对由于身心压力所 致的性功能障碍, 学习、 记忆能力低下等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本发明从烟草根茎中分离 得到了一种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 该化合物至今尚未见 到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在防治烟草花叶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除非另有说明,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A. 本发明从烟草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 该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
     该化合物的命名为, 3-O-[(E)-3-(5- 羟基苯并呋喃 -6- 基 )- 丙烯酰基 ]- 喹尼酸 ; 3-O-[(E)-3-(5-hydroxybenzofuran-6-yl)-acryl]-quinicacid。
     B.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
     (1) 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 用质量分数为 95 %的乙醇为提取剂, 采用超声提取 3 次, 每次 25 ~ 30 分钟, 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 ;
     (2) 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粗硅胶 (80-100 目 ) 拌样, 硅胶 (160 ~ 200 目 ) 装 柱进行硅胶柱层析, 氯仿∶丙酮 (1 ∶ 0 → 0 ∶ 1) 梯度洗脱, TLC 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得 到 8 个部分 ( 纯氯仿、 氯仿 - 丙酮 20 ∶ 1、 氯仿 - 丙酮 9 ∶ 1、 氯仿 - 丙酮 8 ∶ 2、 氯仿 - 丙 酮 3 ∶ 2、 氯仿 - 丙酮 1 ∶ 1、 氯仿 - 丙酮 1 ∶ 2、 纯丙酮 )。
     (3) 其中氯仿 - 丙酮 (1 ∶ 1) 洗脱部分用安捷仑 1100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以 30%的甲醇为流动相, Zorbax SB-C18(21.2×250mm, 5μm) 制备柱为固定相, 流速为 20ml/ min,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280nm ; 每次进样 200μL, 收集 13.8min 的色谱峰, 多次累加后 蒸干。
     (4) 所得物质再次用纯甲醇溶解, 再以甲醇为流动相, 再次用 Sephadex LH-20 凝 胶柱层析分离, 即可得该新化合物。
     C. 本发明对所述的新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检测, 化合物显示出良好 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烟草根茎所含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 并通过试验揭示 了其所具有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为烟草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供了有益的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 1 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 2 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图 3 为化合物的主要 HMBC 相关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1
     ——化合物的制备
     烟草根茎样品采于云南玉溪, 品种为红花大金元。将烟草根茎样品取样 2.5kg 粉 碎到 30 目, 以 95 %的乙醇用超声提取 3 次, 提取液合并, 过滤, 减压浓缩成浸膏, 得浸膏 84.5g。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 150g 粗硅胶 (80-100 目 ) 拌样, 1.5kg 硅胶 (160 ~ 200 目 ) 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 氯仿∶丙酮 (1 ∶ 0 → 0 ∶ 1) 梯度洗脱, TLC 监测合并相同的部 分, 得到 8 个部分 ( 纯氯仿、 氯仿 - 丙酮 20 ∶ 1、 氯仿 - 丙酮 9 ∶ 1、 氯仿 - 丙酮 8 ∶ 2、 氯 仿 - 丙酮 3 ∶ 2、 氯仿 - 丙酮 1 ∶ 1、 氯仿 - 丙酮 1 ∶ 2、 纯丙酮 ), 其中氯仿 - 丙酮 (1 ∶ 1) 洗脱部分 11.5g 用安捷仑 1100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以 30%的甲醇为流动相, Zorbax SB-C18(21.2×250mm, 5μm) 制备柱为固定相, 流速为 20ml/min,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280nm ; 每次进样 200μL, 收集 13.8min 的色谱峰, 多次累加后蒸干, 再次用纯甲醇溶解, 再 以甲醇为流动相, 再次用 Sephadex LH-20 凝胶柱层析分离, 即可得该新化合物。
     实施例 2——化合物的鉴定
     本专利化合物为橙黄色胶状物; 紫 外 光 谱 ( 溶 剂 为 甲 醇 ), λmax(log ε)362(3.97), 286(4.18), 268(4.26), 210(4.88)nm ; 红外光谱 ( 溴化钾压片 )vmax 3368, 2957, 2874, 1721, 1704, 1643, 1514, 1458, 1425, 1262, 1174, 1043, 956, 874cm-1 ; 高分辨质 + 谱 (HRESIMS) 给出准分子离子峰 m/z 401.0856[M+Na] ( 计算值 401.0849)。结合 1H 和 13 C NMR 谱给出一个分子式 C18H18O9, 不饱和度为 10。从 1H 和 13CNMR 谱 ( 图 -1 和图 -2, 数 据归属见表 -1) 信号可以看出化合物中有 1 个苯并呋喃母核 (δC 146.9, 106.4, 129.0, 104.7, 154.9, 110.0, 108.9, 149.0), 该母核有 4 个芳基氢 (δH 6.99s, 7.35s, 6.72 d J = 2.5, 7.66 d J = 2.5) ; 1 个丙烯酰基 (δC 145.8, 115.9, 167.3 ; δH 7.98 d J = 15.9, 6.57 d J = 15.9) ; 1 个 3-O- 奎尼酸 (δC 76.1, 38.9, 38.9, 71.2, 73.6, 73.6, 39.2, 177.3 ; δH 2.72-2.81 overlap, 2.92-2.96 overlap, 4.81m, 4.34m, 6.22m, 2.72-2.81 overlap, 2.92-2.96 overlap) ; 一个酚羟基 (δH 10.11)。
     从苯并呋喃母核的 1H NMR 数据 (δH 7.08s, 7.82s, 6.83 d J = 2.5, 7.64 d J = 1 1 2.5) 可推测该母核为 5, 6- 取代。 从 H-9/H-10 的 H- H COSY 相关, H-7(δH 7.35) 与 C-9(δC 145.8), H-9(δH 7.98) 与 C-5(δC 154.9)、 C-6(δC 110.0)、 C-7(δC 108.9)、 C-11(δC 167.3), H-10(δH 6.57) 与 C-9(δC 145.8)、 C-6(δC 110.0)、 C-11(δC 167.3) 的 HMBC 相关证实存在丙烯酰基 (-CH = CH-COO-) 结构单元, 并且丙烯酰基取代在苯并呋喃母核的 C-6 位 . 根据酚羟基氢 (δH 10.11) 和 C-4(δC 104.7)、 C-5(δC 154.9)、 C-6(δC 110.0) 的 HMBC 相关证实酚羟基取代在 C-5 位 . 从奎尼酸上的氢信号 H-3’ (δH 4.18) 与酯羰基 C-11(δC 167.3) 的 HMBC 相关证实奎尼酸上 C-3’ 位的羟基和丙烯酸形成酯。至此, 化合物 的结构得以确认。
     表 -1. 化合物的 1H NMR and 13C NMR 数据 (C5D5N)
     实施例 3
     ——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检测
     采用半叶法, 在药剂的质量浓度均为 20μM 时对本发明化合物进行抗烟草花叶病 毒活性测定。在 5 ~ 6 龄烤烟的植株上, 选取适用于测试的叶片 ( 叶行正常, 无病无虫 ), 先 -3 将叶片均匀撒上细金刚砂, 用毛笔将备用的烟草花叶病毒源 (3.0×10 ) 均匀抹在撒有金 刚砂的叶片上, 待所有中选的叶片接毒结束后, 立即放在盛有药液的培养皿中处理 20min, 取出, 洒去叶片上水珠和约液, 将两个半叶复原排放在铺有卫生纸保湿的搪瓷衙内加盖玻 璃, 控温 (23±2)℃, 放在温室自然光照射, 2 ~ 3d 即可见枯斑 . 每个处理都设另一半叶为 对照, 另外设有 1 组为商品宁南霉素的处理作为对比, 按下公式计算相对抑制率。
     XI%= (CK-T)/CK×100%
     X: 相对抑制率 (% ), CK : 浸泡于清水中半片接毒叶的枯斑数 ( 个 ), T 浸泡于药液 中半片接毒叶的枯斑数 ( 个 )。
     结果明本化合物的相对抑制率为 74.8 %, 远高于对照宁南霉素的相对抑制率 56.4%, 说明化合物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揭示了将其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具有 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818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818ACN102351818A21申请号201110232131922申请日20110815C07D307/83200601A01N43/08200601A01P1/0020060171申请人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地址650106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医路41号72发明人陈章玉李天飞杨光宇陈永宽缪明明谭建林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3108代理人旃习涵54发明名称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根茎中所含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

2、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的结构,系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后以95的乙醇分3次用超声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硅胶柱层析初分,然后再采用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进一步分离,即得到所需的新化合物。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351825A1/1页2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命名为,3OE35羟基苯并呋喃6基丙烯酰基喹尼酸3OE35HYDROXYBENZOFURAN6YLACRYLQUINIC。

3、ACID。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3次,每次2530分钟,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2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80100目的硅胶拌样,然后用160200目的硅胶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丙酮按1001梯度洗脱,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8个部分纯氯仿、氯仿丙酮201、氯仿丙酮91、氯仿丙酮82、氯仿丙酮32、氯仿丙酮11、氯仿丙酮12、纯丙酮;3其中氯仿丙酮为11的洗脱部分用安捷仑110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30的甲醇为流动相,ZORBAXSBC18,212250MM,5M的制备。

4、柱为固定相,流速为2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每次进样200L,收集138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4所得物质再次用纯甲醇溶解,再以甲醇为流动相,再次用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所需的化合物。3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在防治烟草花叶病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2351818ACN102351825A1/4页3烟草根茎所含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烟草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烟草根茎所含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治烟草花叶病中的应用。背。

5、景技术0002烟草是人类所认识的各种植物中含化学物质最多的一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目前从烟草中鉴定出来的单体化学物质就超过3000多种,而且还有许多成分尚未鉴定出来。烟草除主要用于卷烟抽吸用途外,还可从中提取多种有利用价值的化学成分,从中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先导性化合物。现有技术中,对于烟草的根和茎一般都作为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因此,除作为卷烟消费外,加强烟草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0003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已知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护。

6、肝和碱基修复等作用,对于糖尿病及相关疾病,以及对由于身心压力所致的性功能障碍,学习、记忆能力低下等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发明从烟草根茎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该化合物至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00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0006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在防治烟草花叶病中的应用。0007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8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0009A本发明从烟草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该化合。

7、物具有下述结构式00100011该化合物的命名为,3OE35羟基苯并呋喃6基丙烯酰基喹尼酸;3OE35HYDROXYBENZOFURAN6YLACRYLQUINICACID。0012B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2351818ACN102351825A2/4页400131将烟草根茎样品粉碎,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3次,每次2530分钟,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00142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粗硅胶80100目拌样,硅胶160200目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丙酮1001梯度洗脱,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8个部分纯氯仿、氯仿丙。

8、酮201、氯仿丙酮91、氯仿丙酮82、氯仿丙酮32、氯仿丙酮11、氯仿丙酮12、纯丙酮。00153其中氯仿丙酮11洗脱部分用安捷仑110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30的甲醇为流动相,ZORBAXSBC18212250MM,5M制备柱为固定相,流速为2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每次进样200L,收集138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00164所得物质再次用纯甲醇溶解,再以甲醇为流动相,再次用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即可得该新化合物。0017C本发明对所述的新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检测,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0018本发明提供了一。

9、种新的烟草根茎所含的苯并呋喃丙素类化合物,并通过试验揭示了其所具有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为烟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新途径。附图说明0019图1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0020图2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0021图3为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3实施例10024化合物的制备0025烟草根茎样品采于云南玉溪,品种为红花大金元。将烟草根茎样品取样25KG粉碎到30目,以95的乙醇用超声提取3次,提取液。

10、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浸膏,得浸膏845G。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150G粗硅胶80100目拌样,15KG硅胶160200目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丙酮1001梯度洗脱,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8个部分纯氯仿、氯仿丙酮201、氯仿丙酮91、氯仿丙酮82、氯仿丙酮32、氯仿丙酮11、氯仿丙酮12、纯丙酮,其中氯仿丙酮11洗脱部分115G用安捷仑110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30的甲醇为流动相,ZORBAXSBC18212250MM,5M制备柱为固定相,流速为2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NM;每次进样200L,收集138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再次用纯甲醇溶解,再。

11、以甲醇为流动相,再次用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即可得该新化合物。0026实施例2说明书CN102351818ACN102351825A3/4页50027化合物的鉴定0028本专利化合物为橙黄色胶状物;紫外光谱溶剂为甲醇,MAXLOG362397,286418,268426,210488NM;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VMAX3368,2957,2874,1721,1704,1643,1514,1458,1425,1262,1174,1043,956,874CM1;高分辨质谱HRESIMS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Z4010856MNA计算值4010849。结合1H和13CNMR谱给出一个分子。

12、式C18H18O9,不饱和度为10。从1H和13CNMR谱图1和图2,数据归属见表1信号可以看出化合物中有1个苯并呋喃母核C1469,1064,1290,1047,1549,1100,1089,1490,该母核有4个芳基氢H699S,735S,672DJ25,766DJ25;1个丙烯酰基C1458,1159,1673;H798DJ159,657DJ159;1个3O奎尼酸C761,389,389,712,736,736,392,1773;H272281OVERLAP,292296OVERLAP,481M,434M,622M,272281OVERLAP,292296OVERLAP;一个酚羟基H10。

13、11。0029从苯并呋喃母核的1HNMR数据H708S,782S,683DJ25,764DJ25可推测该母核为5,6取代。从H9/H10的1H1HCOSY相关,H7H735与C9C1458,H9H798与C5C1549、C6C1100、C7C1089、C11C1673,H10H657与C9C1458、C6C1100、C11C1673的HMBC相关证实存在丙烯酰基CHCHCOO结构单元,并且丙烯酰基取代在苯并呋喃母核的C6位根据酚羟基氢H1011和C4C1047、C5C1549、C6C1100的HMBC相关证实酚羟基取代在C5位从奎尼酸上的氢信号H3H418与酯羰基C11C1673的HMBC相关。

14、证实奎尼酸上C3位的羟基和丙烯酸形成酯。至此,化合物的结构得以确认。0030表1化合物的1HNMRAND13CNMR数据C5D5N0031说明书CN102351818ACN102351825A4/4页600320033实施例30034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检测0035采用半叶法,在药剂的质量浓度均为20M时对本发明化合物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测定。在56龄烤烟的植株上,选取适用于测试的叶片叶行正常,无病无虫,先将叶片均匀撒上细金刚砂,用毛笔将备用的烟草花叶病毒源30103均匀抹在撒有金刚砂的叶片上,待所有中选的叶片接毒结束后,立即放在盛有药液的培养皿中处理20MIN,取出,洒去叶片上水珠和约。

15、液,将两个半叶复原排放在铺有卫生纸保湿的搪瓷衙内加盖玻璃,控温232,放在温室自然光照射,23D即可见枯斑每个处理都设另一半叶为对照,另外设有1组为商品宁南霉素的处理作为对比,按下公式计算相对抑制率。0036XICKT/CK1000037X相对抑制率,CK浸泡于清水中半片接毒叶的枯斑数个,T浸泡于药液中半片接毒叶的枯斑数个。0038结果明本化合物的相对抑制率为748,远高于对照宁南霉素的相对抑制率564,说明化合物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揭示了将其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51818ACN102351825A1/2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1818ACN102351825A2/2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18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