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设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36395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7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1828.X

申请日:

2010.07.21

公开号:

CN102334962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L 13/20申请公布日:20120201|||公开

IPC分类号:

A47L13/20; A47L13/59

主分类号:

A47L13/20

申请人:

上海乾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怀清

地址:

20012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3365号53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设备。为了解决现有拖把频繁清洗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下辊(7)位于水箱(1)的下方、与水箱(1)转动连接;上辊(10)位于水箱(1)内、与水箱(1)转动连接;挤水体(9)包括圆辊(9-4)、左挤水片(9-1)、右挤水片(9-2);圆辊(9-4)位于上辊(10)的上侧,其两端与水箱(1)转动连接;上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或齿轮带动;清洁环带(6)的位置是:水箱(1)的左上沿口(1-1),水箱(1)左壁和左挤水片(9-1)之间,上辊(10)的下侧,水箱(1)右壁和右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右上沿口(1-1a),下辊(7)的下侧。有益效果是:清洁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清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卫生设备, 其特征是 : 包括 : 装水 (11) 的水箱 (1), 下辊 (7), 上辊 (10), 挤水体 (9), 清洁环带 (6), 把手 (12) ; 下辊 (7) 位于水箱 (1) 的下方, 其与水箱 (1) 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支架与水箱 (1) 底部转动连接 ; 上辊 (10) 位于水箱 (1) 内, 其两端与水箱 (1) 转动连接 ; 所述的挤水体 (9) 包括 : 位于中间的圆辊 (9-4)、 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 (9-1)、 位于右侧 的右挤水片 (9-2), 该三者制造为一体, 或者左挤水片 (9-1) 与圆辊 (9-4) 固定连接、 圆辊 (9-4) 与右挤水片 (9-2) 固定连接 ; 圆辊 (9-4) 位于上辊 (10) 的上侧, 圆辊 (9-4) 的两端与水箱 (1) 转动连接 ; 上辊 (10) 和圆辊 (9-4) 摩擦接触 ; 或者, 上辊 (10) 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 (9) 圆辊 (9-4) 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齿 (10-2、 9-3), 并且上辊 (10) 的牙齿 (10-2) 和圆辊 (9-4) 的 牙齿 (9-3) 相互啮合或嵌入 ; 清洁环带 (6) 所处的位置分别为 : 水箱 (1) 的左上沿 (1-1), 水箱 (1) 左壁和左挤水片 (9-1) 之间, 上辊 (10) 的下侧, 水箱 (1) 右壁和右挤水片 (9-2) 之间, 水箱 (1) 的右上沿口 (1-1a), 下辊 (7) 的下侧 ; 把手 (12) 的下端与水箱 (1) 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水箱 (1) 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即水箱 (1) 左壁的下部向右收缩、 水箱 (1) 右壁的 下部向左收缩 ; 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和右上沿口 (1-1a) 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 水箱 (1) 左壁设有向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 (4), 水平左条 (4) 的位置与左挤水片 (9-1) 的位置相对应 ; 水箱 (1) 右壁设有向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 (4-1), 水平 右条 (4-1) 的位置与右挤水片 (9-2) 的位置相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水箱 (1), 其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 支架结构上开设长条 形的槽孔 (3), 槽孔 (3) 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 所述的水箱 (1) 包括两个安装块 (8), 每个安装块 (8) 上开设圆孔, 圆孔两侧各开设一 个腰孔 ; 所述的下辊 (7), 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 即: 下辊 (7) 身部的直径最大、 居 间部位的直径次之、 下辊 (7) 端部的直径最小 ; 下辊 (7) 端部位于安装块 (8) 的圆孔内、 与 安装块 (8) 转动连接 ; 螺钉穿过安装块 (8) 的腰孔、 实现安装块 (8) 与水箱 (1) 的固定连 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水箱 (1) 具有垂直的前壁、 垂直的后壁 ; 所述的上辊 (10)、 挤水体 (9) 的圆辊 (9-4), 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 即: 在上辊 (10) 中, 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 (10-3) 的直径 ; 在圆辊 (9-4) 中, 辊身直径大于端 部 (9-5) 的直径 ; 并且圆辊 (9-4) 的端部 (9-5) 直径大于上辊 (10) 的端部 (10-3) 直径 ; 所述的水箱 (1) 包括两套承座结构, 一套设置在水箱 (1) 的前壁上、 另一套设置在水箱 (1) 的后壁上 ; 每一套承座结构包括承座体 (2) 和盖体 (5) ; 所述承座体 (2) 上开设竖直的凹槽, 凹槽 的槽底为半圆, 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 并且与上辊 (10) 端部 (10-3) 的直 2 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 并被镂空为半圆, 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 槽的宽度尺寸、 并且与圆辊 (9-4) 端部 (9-5) 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盖体 (5) 为矩形块, 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 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 (9-4) 端部 (9-5) 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承座体 (2) 各与水箱 (1) 的前壁、 后壁固定连接, 或者承座体 (2) 各与水箱 (1) 的前壁、 后壁制造为一体 ; 上辊 (10) 的端部 (10-3) 位于承座体 (2) 凹槽的底部, 圆辊 (9-4) 的端部 (9-5) 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 ; 盖体 (5) 固定在承座体 (2) 的上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水箱 (1) 包括箱盖 ; 所述的 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 : a. 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 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 (1) 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 b. 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 其一侧与水箱 (1) 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 其另一侧和 水箱 (1) 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说明书


一种卫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设备。背景技术
     拖把通常用于清洁地板、 水泥地、 车辆船舶通道等, 通过拖擦, 去除污垢、 尘埃等。 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若干的不足 ; 比如, 在拖擦较大面积的 过程中, 需要多次对拖把清洗。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拖把在使用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 术方案。
     1. 一种卫生设备, 包括 : 装水的水箱, 下辊, 上辊, 挤水体, 清洁环带, 把手 ; 下辊位于水箱的下方, 其与水箱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支架与水箱底部转动连 接; 上辊位于水箱内, 其两端与水箱转动连接 ;
     所述的挤水体包括 : 位于中间的圆辊、 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 位于右侧的右挤水 片, 该三者制造为一体, 或者左挤水片与圆辊固定连接、 圆辊与右挤水片固定连接 ;
     圆辊位于上辊的上侧, 圆辊的两端与水箱转动连接 ;
     上辊和圆辊摩擦接触 ; 或者, 上辊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圆辊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 齿, 并且上辊的牙齿和圆辊的牙齿相互啮合或嵌入 ;
     清洁环带所处的位置分别为 : 水箱的左上沿口, 水箱左壁和左挤水片之间, 上辊的 下侧, 水箱右壁和右挤水片之间, 水箱的右上沿口, 下辊的下侧 ;
     把手的下端与水箱固定连接。
     2. 所述的水箱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即水箱左壁的下部向右收缩、 水箱右壁的下部 向左收缩 ; 水箱的左上沿口和右上沿口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 水箱左壁设有向内突起、 突 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 水平左条的位置与左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 ; 水箱右壁设有向内 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 水平右条的位置与右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
     3. 所述的水箱, 其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 支架结构上开设 长条形的槽孔, 槽孔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
     所述的水箱包括两个安装块, 每个安装块上开设圆孔, 圆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 孔;
     所述的下辊, 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 即: 下辊身部的直径最大、 居间 部位的直径次之、 下辊端部的直径最小 ; 下辊端部位于安装块的圆孔内、 与安装块转动连 接; 螺钉穿过安装块的腰孔、 实现安装块与水箱的固定连接。
     4. 所述的水箱具有垂直的前壁、 垂直的后壁 ;
     所述的上辊、 挤水体的圆辊, 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 即: 在上辊 中, 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 ; 在圆辊中, 辊身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 ; 并且圆辊的端部直
     径大于上辊的端部直径 ;
     所述的水箱包括两套承座结构, 一套设置在水箱的前壁上、 另一套设置在水箱的 后壁上 ;
     每一套承座结构包括承座体和盖体 ; 所述承座体上开设竖直的凹槽, 凹槽的槽底 为半圆, 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 并且与上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 合; 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 并被镂空为半圆, 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 并 且与圆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盖体为矩形块, 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 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端部的直 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前壁、 后壁固定连接, 或者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前壁、 后壁制造为 一体 ; 上辊的端部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部, 圆辊的端部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 ; 盖体固定在承座体的上侧。
     5. 所述的水箱包括箱盖 ; 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 :
     a. 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 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
     b. 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 其一侧与水箱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 其另一侧和 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设备在使用中, 清洁环带作正方向或反方向的循环 运动, 位于水箱底部的清洁环带拖擦、 粘连污垢, 位于水箱内的清洁环带在水中得到清洗 ; 只在拖擦工作完成后才进行彻底清洗, 而在拖擦进行的过程中, 清洁中等面积作业区域不 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大面积作业区域可以大大降低清洗的频率。
     发明设备中的挤水片, 可以使水箱外的清洁环带保持半干湿的状态, 避免清洁后 的干净区域过于潮湿。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一中的水箱主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左视图 ; 图 3 是图 1 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1 的仰视图 ; 图 5 是图 1 的 A-A 向剖视图 ; 图 6 是图 2 的 B-B 向剖视图 ; 图 7 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表达的是承座体和水箱制造为一体的情况 ; 图 8 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 图 9 是在图 5 中增加了盖体、 并且表达了盖体固定在承座体上侧的情况 ; 图 10 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设备的主视图, 图中未画把手 ; 图 11 是图 10 的左视图 ; 图 12 是安装块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3 是图 10 的 C-C 向剖视图 ; 图 14 是图 11 的 D-D 向剖视图 ; 图 15 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设备画有把手的主视图 ;图 16 是图 15 的左视图 ;
     图 17 是本发明设备中清洁环带作正方向循环的示意图 ;
     图 18 是本发明设备中清洁环带作反方向循环的示意图 ;
     图 19 是实施例一中水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
     图 20 是实施例一中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1 是实施例一中上辊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2 是多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本图中的多个零部件具体为 : 水箱、 承座 体、 盖体、 挤水体圆辊的端部、 上辊的端部。
     图中标号说明
     1. 水箱 ; 1-1. 左上沿口 ; 1-1a. 右上沿口 ; 2. 承座体 ; 2-1. 承座体 ; 3. 槽孔 ; 3-1. 槽孔 ; 4. 水平左条 ; 4-1. 水平右条 ; 5. 盖体 ; 6. 清洁环带 ; 7. 下辊 ; 8. 安装块 ; 9. 挤水体 ; 9-1. 左挤水片 ; 9-2. 右挤水片 ; 9-3. 圆辊的牙齿 ; 9-4. 圆辊 ; 9-5. 圆辊的端部 ; 10. 上辊 ; 10-2. 上辊的牙齿 ; 10-3. 上辊的端部 ; 11. 水 ; 12. 把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卫生设备, 包括 : 装水 11 的水箱 1, 下辊 7, 上辊 10, 挤水体 9, 清洁环带 6, 把手 12 ;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和解释。
     本实施例中的水箱 1, 见图 1 至图 7。图 1 是实施例一中的水箱主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左视图 ; 图 3 是图 1 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1 的仰视图 ; 图 5 是图 1 的 A-A 向剖视图 ; 图 6 是图 2 的 B-B 向剖视图 ; 图 7 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表达的是承座体和水箱制造为一体的 情况。水箱 1 具有四个周壁和一个底部壁, 水箱 1 朝上敞开 ; 四个周壁分别是左壁、 右壁、 前 壁和后壁 ; 从图 1 看 : 前壁、 后壁均垂直 ; 从图 2 看 : 水箱 1 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即水箱 1 左 壁的下部向右收缩、 水箱 1 右壁的下部向左收缩。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和右上沿口 1-1a 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 水箱 1 左壁设有向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 4, 水箱右壁 设有向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 4-1。水箱 1 中还包括两个承座体 2, 一个设置 在水箱 1 的前壁上、 另一个设置在水箱 1 的后壁上。承座体 2 上开设竖直的凹槽, 凹槽的槽 底为半圆, 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 并被镂空为半圆, 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 寸。水箱 1 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 支架结构上开设长条形的槽孔 3, 槽孔 3 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和右上沿口 1-1a 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 水箱 1 左壁设有向 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 4, 水平左条 4 的位置与左挤水片 9-1 的位置相对应 ; 水箱右壁设有向内突起、 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 4-1, 水平右条 4-1 的位置与右挤水片 9-2 的位置相对应。阅读者可以结合图 19 来理解 “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和右上沿口 1-1a 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 图 19 是本实施例中水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上述具有四个周壁、 一个底部壁、 两个承座体 2、 一对支架结构的水箱 1, 采用塑料 原料、 进行一体化方式制造 ; 具体来讲, 先设计、 制造一副注塑模具, 然后将注塑模具安装到 注塑机上, 由注塑机注塑制造处水箱 1, 从注塑机上下来的水箱 1 已经具有四个周壁、 一个
     底部壁、 两个承座体 2 和一对支架结构, 如此制造的水箱 1 可以保证不会漏水。
     另外, 每一个承座体 2 还需要有一个盖体 5 进行配套使用 ; 盖体 5 为矩形块, 其朝 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 盖体 5 可以通过螺钉实现与承座体 2 或水箱 1 壁的固定连接。承座 体 2 和盖体 5 的情况, 还可以结合图 8、 图 9 进行理解。图 8 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 图9是 在图 5 中增加了盖体、 并且表达了盖体固定在承座体上侧的情况。
     上面介绍了水箱 1 的情况。
     下面结合图 10 至图 16, 以及图 20 至图 22, 对下辊 7、 上辊 10、 挤水体 9、 清洁环带 6 和把手 12 进行说明和解释。图 10 是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设备的主视图, 图中未画把手 ; 图 11 是图 10 的左视图 ; 图 12 是安装块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3 是图 10 的 C-C 向剖视图 ; 图 14 是图 11 的 D-D 向剖视图 ; 图 15 是本实施例中发明设备画有把手的主视图 ; 图 16 是图 15 的 左视图 ; 图 20 是实施例一中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1 是实施例一中上辊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2 是多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本图中的多个零部件具体为 : 水箱 1、 承座体 2、 盖体 5、 挤水体圆辊的端部 9-5、 上辊的端部 10-3。
     本实施例中的上辊 10, 它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 即: 辊身的直径大 于端部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的挤水体 9, 其包括 : 位于中间的圆辊 9-4、 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 9-1、 位于右侧的右挤水片 9-2, 该三者也是通过注塑机制造为一体的部件, 即从注塑机上下来的 挤水体 9, 它具有连接为一体的圆辊 9-4、 左挤水片 9-1 和右挤水片 9-2。 挤水片也可以称之 为挤水块。挤水体 9 中的圆辊 9-4, 其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 辊身直径大于端部 的直径 ; 并且挤水体 9 圆辊的端部 9-5 直径大于上辊的端部 10-3 直径 ;
     上辊的端部 10-3 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部 ; 圆辊 (9-4) 的端部 (9-5) 位于承座体凹 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 ; 盖体 (5) 固定在承座体 (2) 的上侧。上述技术方案或者讲技术措施, 其好处是 : 1. 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方案存在漏水问题, 而本技术方案不可能在承座体所在之 处出现漏水 ; 2. 常用的技术方案需要提供四个轴承 ( 上辊的端部 10-3、 圆辊的端部 9-5 各 用两个 ), 而本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轴承, 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在设计制造时, 应当考虑 : a. 承座体 2 上开设竖直的凹槽, 凹槽的槽底为半圆, 半 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 并且与上辊端部 10-3 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所 谓 “形成转动配合” , 其内涵包括 : 凹槽的宽度尺寸不能太小, 如果太小, 则上辊端部 10-3 无 法放入, 或虽能放入但无法灵活转动 ; 还有, 凹槽的宽度尺寸也不能太大, 如果太大也不好, 上辊端部 10-3 会发生晃动, 不利于稳定转动, 并且上辊 10 在空间的位置也不能很好的确 定。 b. 承座体 2 凹槽的上部镂空半圆, 盖体 5 朝下部位的镂空半圆, 该两个镂空半圆合起来 构成一个圆孔, 合成构成的圆孔, 其与圆辊端部 9-5 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 “形成转动 配合” 词语的道理可以参见 a 中的说明进行延伸理解。
     清洁环带 6 所处的位置分别为 : 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水箱 1 左壁和左挤水片 9-1 之间, 上辊 10 的下侧, 水箱 1 右壁和右挤水片 9-2 之间, 水箱 1 的右上沿口 1-1a, 下辊 7 的 下侧。
     上辊 10 和挤水体 9 的动作关系为 : 在清洁拖擦的时候, 清洁环带 6 转动→带动上 辊 10 转动→带动挤水体 9 的圆辊 9-4 转动→使得挤水片向水箱 1 左壁或右壁转动→挤水 片挤压清洁环带 6、 挤干清洁环带 6 上的水份。
     进一步的技术分析如下, 并且分两种情况予以分别描述。
     第一种情况 : 上辊 10 和圆辊 9-4 摩擦接触。1. 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 6 接触时, 清洁环带 6 转动→带动上辊 10 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挤水体 9 的圆辊 9-4 转动, 从而使挤 水片与清洁环带 6 接触 ; 当挤水片与清洁环带 6 之间的压迫力达到一定数值时, 圆辊 9-4 无 法进一步转动。2. 圆辊 9-4 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 上辊 10 可以是停止转动、 上辊 10 也 可以是继续转动、 并与圆辊 9-4 发生滑动。 3. 在圆辊 9-4 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 清洁环 带 6 在上辊 10 上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 或者清洁环带 6 带动上辊 10 继续转动 ; 另外, 清洁 环带 6 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
     第二种情况 : 上辊 10 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 9 圆辊 9-4 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齿, 并 且上辊的牙齿 10-2 和圆辊的牙齿 9-3 相互啮合或嵌入。1. 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 6 接触 时, 清洁环带 6 转动→带动上辊 10 转动→通过牙齿、 带动挤水体 9 的圆辊 9-4 转动, 从而使 挤水片与清洁环带 6 接触 ; 当挤水片清洁环带 6、 水平条之间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 圆辊 9-4 无法进一步转动。2. 由于圆辊 9-4 无法进一步转动, 致使上辊 10 也无法进一步转动。 3. 在圆辊 9-4 和上辊 10 均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 清洁环带 6 在上辊 10 上进行有摩擦 力的滑动, 清洁环带 6 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 实施例二
     结合图 2, 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 使用实施例一介绍的发明卫生设备。
     在使用前, 可以对清洁环带 6 的张紧度进行调节, 其方法是将安装块 8 上的螺钉松 开, 将清洁环带 6 的张紧度调节至合适程度时再拧紧螺钉、 固定。
     然后再将自来水放入水箱 1 中, 水高约为水箱 1 高度的三分之二。
     接着使用如图 15、 图 16 所示的发明卫生设备, 清洁场地。
     当发明卫生设备向前推动时, 清洁环带 6 作正方向循环转动, 如图 17 所示, 此时下 辊 7 也被清洁环带 6 摩擦带动, 作转动。由于清洁环带 6 作正方向循环转动, 地面的污垢被 清洁环带 6 粘连、 并被带进水箱 1, 污垢在箱内的水中得到清洗, 清洗后的清洁环带 6 部位朝 上运动、 并在左挤水片 9-1 和水箱 1 的水平左条 4 的压迫下, 挤干了水份, 随后该挤干的清 洁环带 6 部位越过水箱 1 的左上沿口 1-1, 向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
     当发明卫生设备向后拉动时, 清洁环带 6 作反方向循环转动, 如图 18 所示。当清 洁环带 6 作反方向循环转动, 地面的污垢被清洁环带 6 粘连、 并被带进水箱 1, 污垢在箱内的 水中得到清洗, 清洗后的清洁环带 6 部位朝上运动、 并在右挤水片 9-1 和水箱 1 的水平右条 4-1 的压迫下, 挤干了水份, 随后该挤干的清洁环带 6 部位越过水箱 1 的右上沿口 1-1a, 向 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 本发明卫生设备中的水箱 1, 还具有箱盖。下面对两种箱盖分别予 以介绍。
     1. 第一种箱盖 : 箱盖呈平板状, 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 1 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 结构。
     在拖擦场地前, 整体取下箱盖, 将自来水注入水箱 1 内, 再合上箱盖进行场地拖 擦; 拖擦完毕后, 整体取下箱盖并将水箱 1 内的脏水倾倒出来, 然后放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
     清洗。取下箱盖和安装箱盖是使用者通过拨动卡扣结构来实现的。
     2. 第二种箱盖 : 箱盖呈平板状, 其一侧与水箱 1 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 其另 一侧和水箱 1 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在拖擦场地前, 拨动卡扣结构, 使该处的箱盖、 水箱 1 分离, 然后向上转动箱盖, 使 得水箱 1 向上敞开 ; 将自来水注入水箱 1 内 ; 再向下转动箱盖, 并拨动卡扣结构, 使箱盖、 水 箱 1 扣合 ; 接着进行场地拖擦 ; 拖擦完毕后, 拨动卡扣结构, 使该处的箱盖、 水箱 1 分离 ; 向 上转动箱盖, 使得水箱 1 向上敞开, 将水箱 1 内的脏水倾倒出来, 然后放入干净的自来水进 行清洗。

一种卫生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卫生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卫生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卫生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卫生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496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4962ACN102334962A21申请号201010231828X22申请日20100721A47L13/20200601A47L13/5920060171申请人上海乾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00124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3365号534室72发明人梁怀清54发明名称一种卫生设备57摘要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设备。为了解决现有拖把频繁清洗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下辊7位于水箱1的下方、与水箱1转动连接;上辊10位于水箱1内、与水箱1转动连接;挤水体9包括圆辊94、。

2、左挤水片91、右挤水片92;圆辊94位于上辊10的上侧,其两端与水箱1转动连接;上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或齿轮带动;清洁环带6的位置是水箱1的左上沿口11,水箱1左壁和左挤水片91之间,上辊10的下侧,水箱1右壁和右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右上沿口11A,下辊7的下侧。有益效果是清洁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清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8页CN102334969A1/2页21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装水11的水箱1,下辊7,上辊10,挤水体9,清洁环带6,把手12;下辊7位于水箱1的下方,其与水箱1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支架与水箱1。

3、底部转动连接;上辊10位于水箱1内,其两端与水箱1转动连接;所述的挤水体9包括位于中间的圆辊94、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91、位于右侧的右挤水片92,该三者制造为一体,或者左挤水片91与圆辊94固定连接、圆辊94与右挤水片92固定连接;圆辊94位于上辊10的上侧,圆辊94的两端与水箱1转动连接;上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或者,上辊10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齿102、93,并且上辊10的牙齿102和圆辊94的牙齿93相互啮合或嵌入;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分别为水箱1的左上沿11,水箱1左壁和左挤水片91之间,上辊10的下侧,水箱1右壁和右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右上沿口11A。

4、,下辊7的下侧;把手12的下端与水箱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1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即水箱1左壁的下部向右收缩、水箱1右壁的下部向左收缩;水箱1的左上沿口11和右上沿口11A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左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4,水平左条4的位置与左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1右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41,水平右条41的位置与右挤水片92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1,其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上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所述的水箱1包括。

5、两个安装块8,每个安装块8上开设圆孔,圆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孔;所述的下辊7,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下辊7身部的直径最大、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下辊7端部的直径最小;下辊7端部位于安装块8的圆孔内、与安装块8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8的腰孔、实现安装块8与水箱1的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1具有垂直的前壁、垂直的后壁;所述的上辊10、挤水体9的圆辊94,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上辊10中,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103的直径;在圆辊94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95的直径;并且圆辊94的端部95直径大于上辊10的端部103直径;所述的水箱1包括。

6、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前壁上、另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后壁上;每一套承座结构包括承座体2和盖体5;所述承座体2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与上辊10端部103的直权利要求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2/2页3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盖体5为矩形块,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承座体2各与水箱1的前壁、后壁固定连接,或者承座体2各与水箱1的前壁、后壁制。

7、造为一体;上辊10的端部103位于承座体2凹槽的底部,圆辊94的端部95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座体2的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1包括箱盖;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A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B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1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另一侧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1/6页4一种卫生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设备。背景技术0002拖把通常用于清洁地板、水泥地、车辆。

8、船舶通道等,通过拖擦,去除污垢、尘埃等。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若干的不足;比如,在拖擦较大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对拖把清洗。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现有拖把在使用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00041一种卫生设备,包括装水的水箱,下辊,上辊,挤水体,清洁环带,把手;0005下辊位于水箱的下方,其与水箱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支架与水箱底部转动连接;上辊位于水箱内,其两端与水箱转动连接;0006所述的挤水体包括位于中间的圆辊、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位于右侧的右挤水片,该三者制造为一体,或者左挤水片与圆辊固定连接、圆辊与右挤水片固定连接;0007圆辊。

9、位于上辊的上侧,圆辊的两端与水箱转动连接;0008上辊和圆辊摩擦接触;或者,上辊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圆辊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齿,并且上辊的牙齿和圆辊的牙齿相互啮合或嵌入;0009清洁环带所处的位置分别为水箱的左上沿口,水箱左壁和左挤水片之间,上辊的下侧,水箱右壁和右挤水片之间,水箱的右上沿口,下辊的下侧;0010把手的下端与水箱固定连接。00112所述的水箱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即水箱左壁的下部向右收缩、水箱右壁的下部向左收缩;水箱的左上沿口和右上沿口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左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水平左条的位置与左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水箱右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

10、,水平右条的位置与右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00123所述的水箱,其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上开设长条形的槽孔,槽孔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0013所述的水箱包括两个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开设圆孔,圆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孔;0014所述的下辊,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下辊身部的直径最大、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下辊端部的直径最小;下辊端部位于安装块的圆孔内、与安装块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的腰孔、实现安装块与水箱的固定连接。00154所述的水箱具有垂直的前壁、垂直的后壁;0016所述的上辊、挤水体的圆辊,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上辊中,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

11、;在圆辊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并且圆辊的端部直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2/6页5径大于上辊的端部直径;0017所述的水箱包括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的前壁上、另一套设置在水箱的后壁上;0018每一套承座结构包括承座体和盖体;所述承座体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与上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0019盖体为矩形块,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002。

12、0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前壁、后壁固定连接,或者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前壁、后壁制造为一体;上辊的端部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部,圆辊的端部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固定在承座体的上侧。00215所述的水箱包括箱盖;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0022A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0023B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另一侧和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备在使用中,清洁环带作正方向或反方向的循环运动,位于水箱底部的清洁环带拖擦、粘连污垢,位于水箱内的清洁环带在水中得到清洗;只在拖擦工作完成后。

13、才进行彻底清洗,而在拖擦进行的过程中,清洁中等面积作业区域不需要进行清洗,清洗大面积作业区域可以大大降低清洗的频率。0025发明设备中的挤水片,可以使水箱外的清洁环带保持半干湿的状态,避免清洁后的干净区域过于潮湿。附图说明0026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水箱主视图;0027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28图3是图1的俯视图;0029图4是图1的仰视图;0030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0031图6是图2的BB向剖视图;0032图7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表达的是承座体和水箱制造为一体的情况;0033图8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0034图9是在图5中增加了盖体、并且表达了盖体固定在承座体上侧的情况;0035图10。

14、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设备的主视图,图中未画把手;0036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0037图12是安装块的立体示意图;0038图13是图10的CC向剖视图;0039图14是图11的DD向剖视图;0040图15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设备画有把手的主视图;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3/6页60041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0042图17是本发明设备中清洁环带作正方向循环的示意图;0043图18是本发明设备中清洁环带作反方向循环的示意图;0044图19是实施例一中水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0045图20是实施例一中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0046图21是实施例一中上辊的立体示意图;004。

15、7图22是多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本图中的多个零部件具体为水箱、承座体、盖体、挤水体圆辊的端部、上辊的端部。0048图中标号说明00491水箱;11左上沿口;11A右上沿口;2承座体;21承座体;3槽孔;31槽孔;4水平左条;41水平右条;5盖体;6清洁环带;7下辊;8安装块;9挤水体;91左挤水片;92右挤水片;93圆辊的牙齿;94圆辊;95圆辊的端部;10上辊;102上辊的牙齿;103上辊的端部;11水;12把手。0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51实施例一0052本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卫生设备,包括装水11的水箱1,下辊7,上辊10,挤水体9。

16、,清洁环带6,把手12;下面分别予以说明和解释。0053本实施例中的水箱1,见图1至图7。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水箱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7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表达的是承座体和水箱制造为一体的情况。水箱1具有四个周壁和一个底部壁,水箱1朝上敞开;四个周壁分别是左壁、右壁、前壁和后壁;从图1看前壁、后壁均垂直;从图2看水箱1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即水箱1左壁的下部向右收缩、水箱1右壁的下部向左收缩。水箱1的左上沿口11和右上沿口11A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左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4,。

17、水箱右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41。水箱1中还包括两个承座体2,一个设置在水箱1的前壁上、另一个设置在水箱1的后壁上。承座体2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水箱1底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向下突起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上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0054水箱1的左上沿口11和右上沿口11A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左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左条4,水平左条4的位置与左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右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右条41,水平右条41的位置与右挤水片92的。

18、位置相对应。阅读者可以结合图19来理解“水箱1的左上沿口11和右上沿口11A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图19是本实施例中水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0055上述具有四个周壁、一个底部壁、两个承座体2、一对支架结构的水箱1,采用塑料原料、进行一体化方式制造;具体来讲,先设计、制造一副注塑模具,然后将注塑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由注塑机注塑制造处水箱1,从注塑机上下来的水箱1已经具有四个周壁、一个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4/6页7底部壁、两个承座体2和一对支架结构,如此制造的水箱1可以保证不会漏水。0056另外,每一个承座体2还需要有一个盖体5进行配套使用;盖体5为矩形块,其朝下部。

19、位为镂空的半圆,盖体5可以通过螺钉实现与承座体2或水箱1壁的固定连接。承座体2和盖体5的情况,还可以结合图8、图9进行理解。图8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在图5中增加了盖体、并且表达了盖体固定在承座体上侧的情况。0057上面介绍了水箱1的情况。0058下面结合图10至图16,以及图20至图22,对下辊7、上辊10、挤水体9、清洁环带6和把手12进行说明和解释。图10是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设备的主视图,图中未画把手;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图12是安装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0的CC向剖视图;图14是图11的DD向剖视图;图15是本实施例中发明设备画有把手的主视图;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图20。

20、是实施例一中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1是实施例一中上辊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多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本图中的多个零部件具体为水箱1、承座体2、盖体5、挤水体圆辊的端部95、上辊的端部103。0059本实施例中的上辊10,它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0060本实施例中的挤水体9,其包括位于中间的圆辊94、位于左侧的左挤水片91、位于右侧的右挤水片92,该三者也是通过注塑机制造为一体的部件,即从注塑机上下来的挤水体9,它具有连接为一体的圆辊94、左挤水片91和右挤水片92。挤水片也可以称之为挤水块。挤水体9中的圆辊94,其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辊身直径。

21、大于端部的直径;并且挤水体9圆辊的端部95直径大于上辊的端部103直径;0061上辊的端部103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部;圆辊94的端部95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座体2的上侧。上述技术方案或者讲技术措施,其好处是1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方案存在漏水问题,而本技术方案不可能在承座体所在之处出现漏水;2常用的技术方案需要提供四个轴承上辊的端部103、圆辊的端部95各用两个,而本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轴承,因此可以降低成本。0062在设计制造时,应当考虑A承座体2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与上辊端部103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所谓“形成转。

22、动配合”,其内涵包括凹槽的宽度尺寸不能太小,如果太小,则上辊端部103无法放入,或虽能放入但无法灵活转动;还有,凹槽的宽度尺寸也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也不好,上辊端部103会发生晃动,不利于稳定转动,并且上辊10在空间的位置也不能很好的确定。B承座体2凹槽的上部镂空半圆,盖体5朝下部位的镂空半圆,该两个镂空半圆合起来构成一个圆孔,合成构成的圆孔,其与圆辊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形成转动配合”词语的道理可以参见A中的说明进行延伸理解。0063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分别为水箱1的左上沿口11,水箱1左壁和左挤水片91之间,上辊10的下侧,水箱1右壁和右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右上沿口11A,下。

23、辊7的下侧。0064上辊10和挤水体9的动作关系为在清洁拖擦的时候,清洁环带6转动带动上辊10转动带动挤水体9的圆辊94转动使得挤水片向水箱1左壁或右壁转动挤水片挤压清洁环带6、挤干清洁环带6上的水份。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5/6页80065进一步的技术分析如下,并且分两种情况予以分别描述。0066第一种情况上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1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6接触时,清洁环带6转动带动上辊10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挤水体9的圆辊94转动,从而使挤水片与清洁环带6接触;当挤水片与清洁环带6之间的压迫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2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

24、况下,上辊10可以是停止转动、上辊10也可以是继续转动、并与圆辊94发生滑动。3在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清洁环带6在上辊10上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或者清洁环带6带动上辊10继续转动;另外,清洁环带6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0067第二种情况上辊10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均设有牙齿,并且上辊的牙齿102和圆辊的牙齿93相互啮合或嵌入。1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6接触时,清洁环带6转动带动上辊10转动通过牙齿、带动挤水体9的圆辊94转动,从而使挤水片与清洁环带6接触;当挤水片清洁环带6、水平条之间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2由于圆辊94无法。

25、进一步转动,致使上辊10也无法进一步转动。3在圆辊94和上辊10均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清洁环带6在上辊10上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清洁环带6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0068实施例二0069结合图2,说明0070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实施例一介绍的发明卫生设备。0071在使用前,可以对清洁环带6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其方法是将安装块8上的螺钉松开,将清洁环带6的张紧度调节至合适程度时再拧紧螺钉、固定。0072然后再将自来水放入水箱1中,水高约为水箱1高度的三分之二。0073接着使用如图15、图16所示的发明卫生设备,清洁场地。0074当发明卫生设备向前推动时,清洁环带6作正方向循环转动。

26、,如图17所示,此时下辊7也被清洁环带6摩擦带动,作转动。由于清洁环带6作正方向循环转动,地面的污垢被清洁环带6粘连、并被带进水箱1,污垢在箱内的水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清洁环带6部位朝上运动、并在左挤水片91和水箱1的水平左条4的压迫下,挤干了水份,随后该挤干的清洁环带6部位越过水箱1的左上沿口11,向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0075当发明卫生设备向后拉动时,清洁环带6作反方向循环转动,如图18所示。当清洁环带6作反方向循环转动,地面的污垢被清洁环带6粘连、并被带进水箱1,污垢在箱内的水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清洁环带6部位朝上运动、并在右挤水片91和水箱1的水平右条41的压迫下,挤干了水份,随。

27、后该挤干的清洁环带6部位越过水箱1的右上沿口11A,向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0076实施例三0077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卫生设备中的水箱1,还具有箱盖。下面对两种箱盖分别予以介绍。00781第一种箱盖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0079在拖擦场地前,整体取下箱盖,将自来水注入水箱1内,再合上箱盖进行场地拖擦;拖擦完毕后,整体取下箱盖并将水箱1内的脏水倾倒出来,然后放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6/6页9清洗。取下箱盖和安装箱盖是使用者通过拨动卡扣结构来实现的。00802第二种箱盖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1朝上的。

28、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另一侧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0081在拖擦场地前,拨动卡扣结构,使该处的箱盖、水箱1分离,然后向上转动箱盖,使得水箱1向上敞开;将自来水注入水箱1内;再向下转动箱盖,并拨动卡扣结构,使箱盖、水箱1扣合;接着进行场地拖擦;拖擦完毕后,拨动卡扣结构,使该处的箱盖、水箱1分离;向上转动箱盖,使得水箱1向上敞开,将水箱1内的脏水倾倒出来,然后放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清洗。说明书CN102334962ACN102334969A1/8页10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2/8页11图5图6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3/8页12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4/8页13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5/8页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6/8页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7/8页16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CN102334969A8/8页17图20说明书附图CN1023349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