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36223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0814.5

申请日:

2010.09.26

公开号:

CN102017856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26授权公告日:20121212终止日期:201309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D91/02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东北师范大学

发明人:

穆春生; 王俊锋; 杨群; 穆永光

地址:

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代理人:

刘延军;赵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湿地植被改良方法,具体涉及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方法,用芦苇根茎移栽,通过芦苇根茎的挖取与收集、移栽地的整地、根茎的保湿运输与保存,以及根据芦苇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根茎移栽时切取较短的根茎段长度,采取将根茎段完全平埋地下进行沟栽或穴栽,栽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其后芦苇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的简便步骤和方法,以达到节省根茎种苗与提高根茎繁殖系数,节省耗能和提高工效,从而达到高效、快速无性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目的,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芦苇自身的生物生 态学特性,在东北春季,大幅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的长度,并将芦苇根茎段完全平埋地 下进行移栽,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的栽植方法,具体步骤及条件如下 : 根茎的挖取与收集 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挖取芦苇根茎时间为春季 4 月上中 旬地表土化冻后,尽早实施挖取,最晚挖取根茎的时间为 5 月 30 日之前,挖取芦苇根 茎时,采用窄行隔行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根茎分布的 深度与土壤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准,深度在 20 ~ 30cm,挖取根茎后,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 ; 移栽地的整地 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或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地,此 时,东北正值少雨干旱期,水库岸边、河岸适宜移栽地已无水层的存在,首先,视移栽 地面积的大小和立地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埂将移栽地分成 若干个池子,池子长方形或方形,每个池子的大小依据移栽地的平整情况而定,面积 1hm2,建池后,平整土地并去除移栽地地面杂草 ; 根茎的运输与保存 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 和喷洒水分,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同样采取根茎的保湿措施 ; 移栽 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沟栽将地面开 沟,穴栽人工挖坑,沟深或穴深 7 ~ 8cm,穴底的长度依据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移栽 根茎的株行距为 1m×1m,然后将根茎切成 10cm ~ 20cm 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 段最低有 2 个节或芽,平放在沟内或穴内,根茎段放好后,立即覆土,覆土深度为 5 ~ 6cm,覆土后,立即浇一次透水 ; 栽后管理 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 10 ~ 20 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因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 5cm 以内 水层深度条件下的芦苇根茎成苗率达到 93.9%~ 96.3%,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地表 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出苗后,不再采取进行人工调控措施,第二年后,芦苇具有 既耐湿与又耐旱的生态特性,完全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其生长发育。

说明书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地植被改良方法,具体涉及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为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普通芦苇。 芦 苇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具有喜湿润、耐水淹、耐干旱与耐盐碱的等生态特性。 土壤 和水的 pH 从中性、微酸到碱性的各种生境中均能生长,为世界的广布种。 芦苇的用途广 泛,不但可作为优良饲草,而且其根状茎、茎秆、叶及花序也可入药,成熟以后纤维素 含量高,也是优质的造纸原料。 河漫滩等芦苇湿地对工业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有较强的吸 收和吸附能力,还可减缓水流速度和加快泥沙沉降,既对水质起自然净化作用,又对排 洪起固沟、护堤、减缓波浪冲击作用。 许多浅水芦苇湿地是世界珍稀禽类的栖息和繁殖 场所,有的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可见,芦苇不但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而且还 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气候的恶化、资源的减少、粮食和能源的短缺,包 括湿地在内的全球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原有的芦苇自然群落已大面积 减少甚至消失,使其所具有的环境保护作用也在不断丧失。 在自然生境中,芦苇主要以 与地面平行,地下横向生长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为主,有性繁殖能力很弱,是典型的无 性系植物。 因此,在重建和恢复作为湿地建群种的芦苇植被中,一般采用的是利用其根 茎进行移栽的方法。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芦苇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 芦苇形态、生态与生理的基础生物学,芦苇制浆加工技术,以及芦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应用天然芦苇湿地开展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的研究 逐渐增多,较多地报道了芦苇湿地资源在污水处理方面作用和效果。 但就如何利用芦苇 根茎移栽,高效、快速人工无性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研究,至今国内还未见有正式的 研究报道。
     为重建和恢复芦苇湿地植被,近期人们在尝试进行着采用精细平整土地,春季 异地挖取和收购芦苇根茎,在移栽地先用铁钎人工斜打眼,然后将切成 30 ~ 40cm 长的 根茎段人工一部分放置在眼里,一部分露出地面斜栽,栽后再进行机井抽水灌溉保持水 层方法,如不维持水层,露出地面的根茎部分会有被春风吹干的可能和危险。 这种方法 不但所用的根茎段长度过大,浪费根茎苗,而且所需的工时较多,存在耗能费工等的不 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芦苇根茎斜栽方法费苗、费时耗能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 效、快速重建和恢复湿地芦苇植被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根据芦苇根茎自身就平行于地面,横向生长在地下的生物学特性,在东北春季 提供一种大幅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的长度,并将芦苇根茎段完全平埋地下进行移栽,栽 后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的栽植方法。
     1、根茎的挖取与收集
     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 挖取芦苇根茎时,采用窄行隔行 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注意不要毁灭性的挖取。 根茎分 布的深度与土壤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宜, 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避免阳光直晒。
     2、移栽地的整地
     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也可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 地。 首先,视移栽地面积的大小和立地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 埂将移栽地分成若干个池子,池子可长方形或方形,建池后,通过翻、耙和平整土地的 措施,使土地平整,并去除移栽地地面杂草。
     3、根茎的运输与保存
     要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 措施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和喷洒水分。 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要采取根茎的保湿措 施。 4、移栽
     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 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 沟栽将地 面开沟,穴栽可用人工挖坑,穴底的长度依据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 然后将根茎切成 10cm ~ 20cm 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段最低有 2 个节或芽,平放在沟内或穴内。 将根茎段放好后,立即覆土,浇一次透水。
     5、栽后管理
     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 10 ~ 20 天的时间,管理可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而定,始 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地表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 出苗后,随着 6 ~ 8 月份雨 季的到来,水分管理可不再采取进行人工调控措施。
     本发明的优点 :一是根据目前芦苇根茎资源十分短缺和有限的状况,通过采取 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长度的方法,以节省根茎种苗和提高根茎的繁殖系数 ;二是根据芦 苇根茎自身就平行于地面,横向生长在地下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采取将芦苇根茎段完全 平埋地下进行沟栽或穴栽,以及根据芦苇具有既耐湿与又耐旱的生态学特性,在栽后至 出苗前通过采取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其后依靠自然条件来完成其生长发育的简便方 法,以节省工时和耗能。 从而达到高效、快速重建和恢复湿地芦苇植被的目的,获得良 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步骤及条件 :
     1、根茎的挖取与收集
     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 挖取芦苇根茎时间为春季 4 月上 中旬地表土化冻后,应尽早实施挖取,最晚挖取根茎的时间为 5 月 30 日之前。 挖取芦苇根茎时,采用窄行隔行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注意不要 毁灭性的挖取,但对于转为其它用途的芦苇地,可采用连片挖取的方式。 根茎分布的深 度与土壤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宜,一般深 度在 20 ~ 30cm。 挖取根茎后,应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以避免阳光直晒,使根 茎水分减少或丧失,影响根茎萌芽能力。
     2、移栽地的整地
     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也可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 地。 此时,东北正值少雨干旱期,水库岸边、河岸等适宜移栽地已无水层的存在。 首 先,视移栽地面积的大小和立地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埂将移 栽地分成若干个池子,池子可长方形或方形,每个池子的大小依据移栽地的平整情况而 定,面积一般以 1hm2 为宜。 建池后,通过翻、耙和平整土地的措施,使土地平整,并去 除移栽地地面杂草。
     3、根茎的运输与保存
     要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 措施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和喷洒水分。 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同样注意要采取根茎 的保湿措施。 这是为了避免根茎在运输途中和保存过程中,避免根茎失水甚至干枯,造 成萌芽能力和成苗率的降低与葬失。
     4、移栽
     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 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 沟栽用畜 力或机力将地面开沟,穴栽可用镐或锹人工挖坑,沟深或穴深 7 ~ 8cm,穴底的长度依据 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 栽植密度考虑到工期内可移栽面积和成塘速度等因素,移栽根 茎的株行距以 1m×1m 为宜。 栽植密度加大,虽可加快成塘速度,但每天每人移栽面积 会减少。 然后将根茎切成 10cm ~ 20cm 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段最低有 2 个节或 芽,平放在沟内或穴内。 目前,芦苇根茎的资源十分短缺和有限,因此,在能保障成苗 率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移栽根茎段的长度,提高根茎段数量和繁殖系数。 将根茎段放 好后,立即覆土,覆土深度以 5 ~ 6cm 为宜。 覆土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保证土壤保 持湿润状态。
     5、栽后管理
     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 10 ~ 20 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因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 5cm 以内水层深度条件下的芦苇根茎成苗率均可达到 93.9%~ 96.3%,没有明显差异,故水 分管理可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而定,为节省水资源和能源动力消耗,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状态即可,但注意土壤不要干旱,地表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 出苗后,一方面随着 6 ~ 8 月份雨季的到来,自然降雨就可保证土壤维持湿润状态至有水层的状态,另一方面 随着芦苇地下根系和地上植株的生长,抗逆能力逐渐增强,水分管理可不再采取进行人 工调控措施。 一般当年栽植的芦苇可生长到 150cm 以上,第二年后,根据芦苇具有既耐 湿与又耐旱的生态特性,可完全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其生长发育。5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7856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7856ACN102017856A21申请号201010290814522申请日20100926A01G1/00200601A01D91/0220060171申请人东北师范大学地址130024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72发明人穆春生王俊锋杨群穆永光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22202代理人刘延军赵军54发明名称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湿地植被改良方法,具体涉及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方法,用芦苇根茎移栽,通过芦苇根茎的挖取与收集、移栽地的整地、根茎的保湿运。

2、输与保存,以及根据芦苇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根茎移栽时切取较短的根茎段长度,采取将根茎段完全平埋地下进行沟栽或穴栽,栽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其后芦苇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的简便步骤和方法,以达到节省根茎种苗与提高根茎繁殖系数,节省耗能和提高工效,从而达到高效、快速无性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目的,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17868A1/1页21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芦苇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东北春季,大幅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的长度,并将芦苇根茎段完。

3、全平埋地下进行移栽,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的栽植方法,具体步骤及条件如下根茎的挖取与收集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挖取芦苇根茎时间为春季4月上中旬地表土化冻后,尽早实施挖取,最晚挖取根茎的时间为5月30日之前,挖取芦苇根茎时,采用窄行隔行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根茎分布的深度与土壤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准,深度在2030CM,挖取根茎后,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移栽地的整地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或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地,此时,东北正值少雨干旱期,水库岸边、河岸适宜移栽地已无水层的存在,首先,视移栽地面积。

4、的大小和立地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埂将移栽地分成若干个池子,池子长方形或方形,每个池子的大小依据移栽地的平整情况而定,面积1HM2,建池后,平整土地并去除移栽地地面杂草;根茎的运输与保存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和喷洒水分,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同样采取根茎的保湿措施;移栽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沟栽将地面开沟,穴栽人工挖坑,沟深或穴深78CM,穴底的长度依据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移栽根茎的株行距为1M1M,然后将根茎切成10CM20CM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段最低有2个节或芽,平放在沟。

5、内或穴内,根茎段放好后,立即覆土,覆土深度为56CM,覆土后,立即浇一次透水;栽后管理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10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因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5CM以内水层深度条件下的芦苇根茎成苗率达到939963,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地表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出苗后,不再采取进行人工调控措施,第二年后,芦苇具有既耐湿与又耐旱的生态特性,完全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其生长发育。权利要求书CN102017856ACN102017868A1/3页3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湿地植被改良方法,具体涉及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芦苇PH。

6、RAGMITESAUSTRALIS为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普通芦苇。芦苇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具有喜湿润、耐水淹、耐干旱与耐盐碱的等生态特性。土壤和水的PH从中性、微酸到碱性的各种生境中均能生长,为世界的广布种。芦苇的用途广泛,不但可作为优良饲草,而且其根状茎、茎秆、叶及花序也可入药,成熟以后纤维素含量高,也是优质的造纸原料。河漫滩等芦苇湿地对工业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有较强的吸收和吸附能力,还可减缓水流速度和加快泥沙沉降,既对水质起自然净化作用,又对排洪起固沟、护堤、减缓波浪冲击作用。许多浅水芦苇湿地是世界珍稀禽类的栖息和繁殖场所,有的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可见,芦苇不但具有很好的经。

7、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0003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气候的恶化、资源的减少、粮食和能源的短缺,包括湿地在内的全球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原有的芦苇自然群落已大面积减少甚至消失,使其所具有的环境保护作用也在不断丧失。在自然生境中,芦苇主要以与地面平行,地下横向生长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为主,有性繁殖能力很弱,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因此,在重建和恢复作为湿地建群种的芦苇植被中,一般采用的是利用其根茎进行移栽的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芦苇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芦苇形态、生态与生理的基础生物学,芦苇制浆加工技术,以及芦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8、近年来,在应用天然芦苇湿地开展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的研究逐渐增多,较多地报道了芦苇湿地资源在污水处理方面作用和效果。但就如何利用芦苇根茎移栽,高效、快速人工无性重建和恢复芦苇植被的研究,至今国内还未见有正式的研究报道。0004为重建和恢复芦苇湿地植被,近期人们在尝试进行着采用精细平整土地,春季异地挖取和收购芦苇根茎,在移栽地先用铁钎人工斜打眼,然后将切成3040CM长的根茎段人工一部分放置在眼里,一部分露出地面斜栽,栽后再进行机井抽水灌溉保持水层方法,如不维持水层,露出地面的根茎部分会有被春风吹干的可能和危险。这种方法不但所用的根茎段长度过大,浪费根茎苗,而且所需的工时较多,存在耗能费工等的不足。

9、。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芦苇根茎斜栽方法费苗、费时耗能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重建和恢复湿地芦苇植被的方法。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说明书CN102017856ACN102017868A2/3页40007根据芦苇根茎自身就平行于地面,横向生长在地下的生物学特性,在东北春季提供一种大幅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的长度,并将芦苇根茎段完全平埋地下进行移栽,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的栽植方法。00081、根茎的挖取与收集0009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挖取芦苇根茎时,采用窄行隔行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注意不要毁灭性的挖取。根茎分布的深度与土壤。

10、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宜,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避免阳光直晒。00102、移栽地的整地0011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也可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地。首先,视移栽地面积的大小和立地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埂将移栽地分成若干个池子,池子可长方形或方形,建池后,通过翻、耙和平整土地的措施,使土地平整,并去除移栽地地面杂草。00123、根茎的运输与保存0013要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和喷洒水分。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要采取根茎的保湿措施。00144、移栽0015。

11、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沟栽将地面开沟,穴栽可用人工挖坑,穴底的长度依据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然后将根茎切成10CM20CM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段最低有2个节或芽,平放在沟内或穴内。将根茎段放好后,立即覆土,浇一次透水。00165、栽后管理0017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1020天的时间,管理可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而定,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地表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出苗后,随着68月份雨季的到来,水分管理可不再采取进行人工调控措施。0018本发明的优点一是根据目前芦苇根茎资源十分短缺和有限的状况,通过采取缩短芦苇移栽根茎段长度的方法,以节省根茎种苗和提。

12、高根茎的繁殖系数;二是根据芦苇根茎自身就平行于地面,横向生长在地下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采取将芦苇根茎段完全平埋地下进行沟栽或穴栽,以及根据芦苇具有既耐湿与又耐旱的生态学特性,在栽后至出苗前通过采取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其后依靠自然条件来完成其生长发育的简便方法,以节省工时和耗能。从而达到高效、快速重建和恢复湿地芦苇植被的目的,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步骤及条件00201、根茎的挖取与收集0021根茎的挖取与收集于自然生长地的芦苇群落。挖取芦苇根茎时间为春季4月上中旬地表土化冻后,应尽早实施挖取,最晚挖取根茎的时间为5月30日之前。挖取芦苇说明书。

13、CN102017856ACN102017868A3/3页5根茎时,采用窄行隔行挖取或小斑块挖取的方式,挖取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注意不要毁灭性的挖取,但对于转为其它用途的芦苇地,可采用连片挖取的方式。根茎分布的深度与土壤通气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有关,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茎为宜,一般深度在2030CM。挖取根茎后,应及时将根茎收集,喷洒水分,以避免阳光直晒,使根茎水分减少或丧失,影响根茎萌芽能力。00222、移栽地的整地0023在春季根茎挖取与收集的同时进行移栽地的整地,也可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整地。此时,东北正值少雨干旱期,水库岸边、河岸等适宜移栽地已无水层的存在。首先,视移栽地面积的大小和立地。

14、条件,在移栽地用其本身的土壤打埂建池,用池埂将移栽地分成若干个池子,池子可长方形或方形,每个池子的大小依据移栽地的平整情况而定,面积一般以1HM2为宜。建池后,通过翻、耙和平整土地的措施,使土地平整,并去除移栽地地面杂草。00243、根茎的运输与保存0025要采取边挖取、收集根茎,边运输根茎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将根茎进行装袋包裹和喷洒水分。运输到移栽地后至移栽前,同样注意要采取根茎的保湿措施。这是为了避免根茎在运输途中和保存过程中,避免根茎失水甚至干枯,造成萌芽能力和成苗率的降低与葬失。00264、移栽0027根茎运输到移栽地后,应及时移栽。采用平栽沟栽或穴栽的方式。沟栽用畜。

15、力或机力将地面开沟,穴栽可用镐或锹人工挖坑,沟深或穴深78CM,穴底的长度依据移栽根茎段的长度而定。栽植密度考虑到工期内可移栽面积和成塘速度等因素,移栽根茎的株行距以1M1M为宜。栽植密度加大,虽可加快成塘速度,但每天每人移栽面积会减少。然后将根茎切成10CM20CM长度的根茎段,保证每个根茎段最低有2个节或芽,平放在沟内或穴内。目前,芦苇根茎的资源十分短缺和有限,因此,在能保障成苗率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移栽根茎段的长度,提高根茎段数量和繁殖系数。将根茎段放好后,立即覆土,覆土深度以56CM为宜。覆土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保证土壤保持湿润状态。00285、栽后管理0029移栽后至出苗前,需要1。

16、0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因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5CM以内水层深度条件下的芦苇根茎成苗率均可达到939963,没有明显差异,故水分管理可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而定,为节省水资源和能源动力消耗,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但注意土壤不要干旱,地表土见干时应立即补充水分。出苗后,一方面随着68月份雨季的到来,自然降雨就可保证土壤维持湿润状态至有水层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芦苇地下根系和地上植株的生长,抗逆能力逐渐增强,水分管理可不再采取进行人工调控措施。一般当年栽植的芦苇可生长到150CM以上,第二年后,根据芦苇具有既耐湿与又耐旱的生态特性,可完全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其生长发育。说明书CN10201785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